作戰規劃
李志所帶的,是并州府附近河東道南部的二十個軍府的兩萬府兵,有五千騎兵,一萬五步卒,其中戰鬥人員一萬人,四千為槍盾帶甲步兵,六千為輕裝弓手。戰馬五千匹,馱馬六千匹。行進速度並不快。參考古代徵兵標準,步卒須能負重「日行百里」,每天的腳程在五六十公里上下。金代順昌之戰全為輕騎,丟棄器械輜重,七天內行進一千兩百里,每天能180里;而蒙古馬雖然衝刺速度不佳,但是行軍極限一天能夠跑250英里以上,約合唐裡700里。這基本上可以描述出古代軍隊不同行軍方式的機動能力範圍。
因此,李志花了五日,終於把兵帶到了勝州李道宗軍駐地,並令後勤兵從太原府倉補給所需糧草。
根據二十世紀初在敦煌藏經洞發現的唐代《甲種敦煌算書》殘卷所記載,經過李儼先生所補出的五男日食口糧標準,是丁男8升,老男7升,中男6升,小男5升,黃男4升。,參考唐朝時期公務員的口糧標準是「丁男日給米兩升」,是一致的,都為1.2l左右。和現在的標準比,
而戰馬的口糧也有記載:「上馬日給粟五斗,中馬日給粟四斗,下馬日給粟三斗。三等馬平均日給粟四斗。」,《唐六典》載「秣馬給料」,通常是每匹馬春冬日「稿一圍」「粟一斗」,夏秋日「青芻一圍」「粟減半」……也就是說,每匹馬的日口糧約為6-8l,是人食量的五倍多。
因此,這一隻在唐代編製中很常見的軍隊,每天後勤補給的需求,就是人的2.4萬l加上馬的6.6萬l,一共是9萬l,也就是九百個立方米的糧食。沉重的運輸車隊從五百里外的太原府運送補給,一來一回則在十四天左右,就算不考慮車隊自身消耗,那麼它們的單次運載能力要達12600立方米以上。把這個換成工程上更直觀的數據,就是1.2l小米約合500g到750g的重量,為了便於計算取1l合500g,那麼每天9萬l粟米就是45噸。
據明代天工開物記載,四**車,騾馬十匹左右,運載能力是五十石,合重量3.5噸。那麼每天需要十三倆大車的滿載運輸。算上十三輛大車一百三十匹騾馬,假設這騾馬吃得少,給100匹馬的口糧,來回十五天,消耗的糧食就是為4.5噸重的糧食。因此實際還額外在需要一輛大車來運輸自身消耗的糧食。
按照15天的往返週期,他們需要15x14=210輛大車的車隊進行補給任務。
這還是對道路通暢的地點進行定點補給任務,如果進行野戰行軍,就需要軍隊自己的後勤兵來組織攜帶糧食的運輸和後勤基地之間的補給了。
那麼看一下突厥的形勢。突厥部落眾多,遊牧並無固定居所。而突厥可汗的總帳設在郁督軍山,在唐朝時期,這裡氣候更濕潤溫暖,是適合遊牧的土地。
從烏蘭素海出發,翻越海拔一千二百米左右的內蒙古高原,往北300里,就會進入一片海拔就百米左右的南戈壁谷地,在唐朝,這裡還不如現在乾燥。雖然因為內蒙古高原的阻擋降雨不多,但也並不是不毛之地。
從這裡往西走,便是兩座雄偉的山脈,他們是天山山脈的東段,南脈名為gobigurvansaikan,北脈稱之為巴彥紅格爾山。這兩座山之間的谷地,因為山脈的阻擋,降雨很少。即便是唐代也不是富饒的牧場。但是在巴彥紅格爾山北,有一座西北東南方向蔓延700公里,方圓300公里海拔在2500米以上的雄偉山脈。這裡就是漢代的燕然山,唐代的郁督軍山,和現在蒙古的杭愛山,主峰騰格裡峰,海拔4031米。
郁督軍山是?tuken的音譯,這是騰格裡語tengerism中「大地母親」的意思。位於現在蒙古中部杭愛山東北部鄂而渾河河谷。漢代車騎將軍曾破匈奴於此,讓班固做銘,因此中國歷代都有「勒石燕然」作為抗擊外敵的最高榮譽。後來646年李世績也曾經率軍再此擊破突厥不肯投降的部落,殺敵5000餘。
穿過200里的南戈壁盆地,沿著這兩座山脈的東邊一路向西北偏西一千里,就算翻越了中蒙古高原,來到了杭愛山東北麓。這裡是突厥最好的土地,緊靠著他們的聖山。在突厥部落的文化中,誰佔據了鄂而渾河河谷,誰就是突厥的王,因此突厥部落戰鬥最重要的戰略,就是「搶佔鄂而渾」,有點類似於中國「搶佔關中」這樣的爭霸文化。
因此如果以每天200里的推進速度,需要至少十天才能從夏州,勝州或者靈州出發,到達突厥總帳。假設隊伍是像李治的這一隻步騎軍,要面臨突厥部落守護聖山的苦戰,又要面臨漫長的補給線的壓力,即便理論上確實可以達到,心理上的壓力,也是非常大的。
可是,如果不體驗一下漠北風光,能把鐵蹄踏上突厥的中心地帶,又怎麼算得上在唐代風光一把呢?
李治便要抓住真珠可汗死後突厥內亂的時機,一舉踏平突厥,搶掉李世績的風頭。特別是夏州突厥那40萬騎兵被攆的像狗一樣以後,突厥就徹底喪失了與唐軍戰鬥的勇氣。
唐軍的戰力沒問題,問題就在於後勤和情報。解決了這個問題,2000里算不得多遠的距離。
後勤可以用全騎兵加上輕裝大車+馱馬的策略,自帶二十日的糧草,從勝州出發,在烏蘭素海北部設營,清除突厥南部部落的抵抗。據記載,貞觀二十年正月,夏州都督喬師望和右領軍大將軍執失思力曾經深入突厥,再次擊潰多彌可汗的牙帳,讓他只能獨身輕騎逃走,讓整個突厥部落都陷入了混亂。可見這一年冬天並沒有出現大雪而影響戰事。
李治和他們不同,他們抗擊突厥已久,並沒有相熟的部落提供情報。為了解決草原上的情報問題,李治設計了一個馬力拖拽牽引滑翔系統。
飛是人類很早的夢想,墨子就製作過能飛的木鳥。其實無動力的滑翔系統製作,在技術上非常簡單,李治隨便找來幾個木工,就可以用整木做成機翼,然後加上垂尾和可控尾翼系統。
地面試驗是通過滑輪組系統,通過馬匹的拖拽,能產生從每小時25,50,100,400公里的拖拽速度。
想像一下動滑輪組,只要用一組馬匹拉住單動滑輪組系統中固定的哪一端,然後另一組馬匹拉住動滑輪,以每小時50公里的速度相反的方向衝刺,那麼自由繩索的哪一段,速度就可以到一百公里。如果把這個系統增加為兩個動滑輪,一個定滑輪的系統,那麼自由端的速度就可以達到每小時400公里。
參考一下滑翔傘的起飛速度,只需要每小時25公里左右!而400公里的時速,別說滑翔機,就是更重的飛機,也足夠用了!
蒙古高原地形簡單,都是一覽無餘的草原。把滑翔機飛上天,加上望遠鏡的幫助,就能夠迅速觀測周圍的情況,確保情報暢通,而不至於被偷襲,伏擊和包圍。
大家都知道,因為地平線是彎曲的,因此看遠處會被彎曲的地表擋住視線。假設一個身高一米七的人站在平原上,能看到最遠的距離約為4.7公里。
這個距離是可以計算的,簡化公式是眼睛離平地的距離,乘以十三倍,然後開根號。請注意,眼睛離平面的距離單位是米,而開根號出來的數據,是以公里為單位的,視野中地平線的距離。
按這個公式,站在100米的山丘上,就可以看到36公里的遠處。
那麼如果我用滑翔機飛上800米的天空呢?
這個距離增加到101公里,合唐裡一百七十多里,差不多相當於一天的行軍距離了。
那麼人的視力能有多遠呢?資料表明,在穩定空氣中,人類的視力可以看到27千米外的火光。一般來說,可以辨認2千米外的人,20千米外的船,5-8千米外的平房,8-10千米外的平房。如果使用10倍望遠鏡,意味著可以把這個距離擴大到10倍。
這說明對於突厥人的帳篷和羊群,相當於50到80公里外就可以看到。而大隊人馬,則80公里外都可以察覺。而夜晚突厥人的篝火,最遠可以在270公里外發覺!
當然,你得飛的更高一點,達到離地5500米才能把地平線拉到270公里。
這就有點不太實用了。滑翔機只要能夠觀察到100公里外的動靜,就已經相當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