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紅樓之禛心俜玉

第一卷 第111章: 文 / 梅靈

    第111章:

    「四哥,是不是江山社稷,民為貴呢?」回到圓明園,黛玉迫不及待地開口問道。

    胤禛將金佳婆婆送的果脯等物吩咐丫鬟們收好,才給黛玉沏了碗茶,遞給她道:「見到你在金佳家裡不喫茶,想必是嫌那裡茶水粗糲,既然回來了,吃幾口茶,漱漱口,省得回頭又嚷著鴨子肥膩了。」並沒有回答黛玉的話。

    黛玉就著他手喝了一口,漱了幾口,便吐在丫鬟捧上的漱盂中。

    見胤禛替自己張羅,黛玉眼眶登時微微一紅,輕聲道:「四哥,我是不是很難養啊?」

    胤禛凝視著黛玉,只見她似乎有些無措地搓弄著衣角,語氣也有些小心翼翼起來。

    抱著他在懷裡,托著她粉嫩的臉頰,道:「為什麼這麼說?」

    黛玉道:「四哥今兒帶玉兒到金佳婆婆家,不就是要告訴玉兒民為重的道理嗎?」

    說著依偎在他懷裡,道:「四哥放心,玉兒明白了很多,不會再瞧不起他們了。」

    胤禛只是抱著她,並不說話,許多事情,與其說,不如帶她去瞧。

    如今正好,皇阿瑪微服出巡,便帶玉兒一同去罷,路上見了民間疾苦,她的見解更能進一層。

    康熙皇帝定下了南巡的日子,是三月十三,春色正好山溫水暖之時,隨行帶諸位皇子,朝中親信,包括幾個極寵愛的漢人嬪妃,一行人雖說微服私訪,可依然是浩浩蕩蕩,隨行保護之人亦是嚴陣以待。

    聽到康熙日子定好了,去多少人也定了,黛玉便對胤禛道:「倒是不知道皇阿瑪到底是體察民情去的,還是逍遙自在去。」

    胤禛冷笑了一聲,道:「不過就是引蛇出洞罷了!」

    黛玉略有些詫異,卻隨即明白過來,笑道:「不管他!」

    說著扯著胤禛便往貝勒府後園走,一面走一面道:「四哥猜猜,今兒是什麼日子?」

    胤禛有些摸不著頭腦,問道:「什麼日子?」

    此時已是殘陽餘暉,天色漸暗。

    小亭四面垂著一層薄紗,紗上竟是一朵朵的桃花綻放,輕紗如霧,更似天邊粉霞,風吹過,如歌如舞。

    地上鋪了一層粉紅的桃花瓣,石桌佈滿極精緻的酒菜,旁邊案上卻是黛玉的古琴。

    黛玉生平最是愛花,不忍看花之凋零,如何花費如此心血,佈置如此景致?

    聽胤禛又問了一遍,黛玉不滿意地瞥了他一眼,道:「今兒個是三月初三,才是你正經的生日啊!」

    胤禛微微一怔,隨即苦笑道:「從來不曾在三月初三過生日,難為你怎麼知道了?」

    黛玉拉著他坐下,道:「我有去問婆婆,她說今兒個是你和影子的生日,真好。四哥,我生在花朝節,你生在桃花節。」

    指著地上的花瓣道:「四哥,我可沒有為了你的生日就揮霍喲!這些桃花,都是我吩咐人到金佳婆婆家的桃林撿回來的,用清水洗得乾淨風乾,今天才用上的!而且,今天的長壽麵,是我親自下廚做的喲!」

    按著胤禛坐在桌畔,將一碗清潤細長的長壽麵放在胤禛跟前,眼巴巴地看著。

    胤禛心中生出一絲脈脈暖意,雖說幾個親人都知道桃花節才是自己的生日,可是從來沒有人給自己過,倒是難為黛玉了。

    記得今年她的生日,光顧著二人的大婚,次日又進宮,也未曾給她好生過。

    餘暉漸落,玉兔初生,清風徐來時,卻是一縷幽幽琴聲緩緩飄來。

    不知何時,黛玉竟已坐在古琴之後,素手在淡淡月色下調弄琴弦,如玉蝶蹁躚。

    月色溶溶,美人如玉,琴音裊裊,卻是八仙獻壽。

    八仙獻壽原是通俗之曲,未見高雅情趣,可是在黛玉指尖之下,卻是讓人如癡如醉,似有八仙齊來獻壽之感。

    一聲脆笑玲瓏輕柔欲融:「謹以一曲八仙獻壽,賀四哥而立之喜。」

    胤禛抬頭看著黛玉,卻見她裊裊而至,今日她竟也穿了一件素綾宮裝長裙,外面罩著一件桃紅坎肩兒,皆是繡著一朵朵粉色桃花,唯獨裙上,是自己給她畫上的幾枝桃花,愈加顯得鮮艷奪目。

    今日的她,輕描雙眉,遠山眉入鬢,笑生雙眸,秋水眼生波,更有一種清新美好之意,不見一絲人間煙火之氣。

    「四哥,玉兒一無是處,只有一曲獻壽,你可不要不受!」黛玉輕顰淺笑,已經到了胤禛跟前。

    胤禛伸手拉著她坐在膝上,道:「玉兒的曲子,就是天籟之音,比什麼上好的壽禮,都更為尊貴。」

    黛玉聞言大喜,急忙拿起筷子道:「四哥,快嘗嘗我給你做的長壽麵,雖然一直用熱水溫著,可別冷了就糊掉了。」

    胤禛大口吃著,道:「玉兒做的面,哪怕是糊掉了,也是美味絕佳。」

    看到胤禛吃得歡喜,黛玉心中也更歡喜起來,道:「四哥要是愛吃,日後我年年都給四哥做長壽麵!」

    胤禛吃碗麵,漱口畢,才心滿意足地抱著黛玉同看空中彎月。

    沒有人打攪,雖然靜謐清幽,卻是滋生無限柔情蜜意。

    黛玉歎息著摟著胤禛的脖頸,道:「我時時記著四哥的意思呢!不能以自身的錦衣玉食而剝削門下百姓,所以,四哥,以後咱們過生日,就儉省些罷,年年過生日的錢,聽金佳婆婆的意思,倒也是夠莊稼人過好幾年安生日子了!」

    「你有這樣的心意,這就足夠了,你一年不過就是一回生日,怎麼能不給你過?」胤禛心中更是喜愛黛玉如此的性格。

    黛玉搖頭道:「不要,一年不過就是一回生日,可是百姓卻是好幾年的使費,用他們的血汗,我也於心不忍。」

    輕輕歎息著道:「從前,我只覺得,有這麼些榮華富貴原是應該的,吃喝玩樂都是要由著我的性子來的,我本來就是生在那樣的人家裡啊!所以,我很是瞧不起那些暴發新榮之家,或者商賈人家,又或者是平民百姓,總覺得他們為了那一點子銀錢就斤斤計較,沒有一絲兒高雅之氣。」

    雙手緊了緊,道:「我一直在想,我不過就是憐憫環兒罷了,也不在意他所受的委屈,幫著他一些兒,不過就是隨手就來,自有你們照應著,說實話,還是有些瞧不起他庶出的出身的,一家子裡只有嫡妻不是更好嗎?除了四妹妹得了我的心意之外,若是不知道大嫂子的身份,也許我也不會留意到她的淒苦無依。四哥,你說,我為什麼會這麼薄情呢?」

    說到這裡,眼波中已經有些水色,更有些對人生的彷徨無依。

    她不要這麼小性子,這麼瞧不起人,不然,四哥不要她了啊!

    胤禛輕輕吻著她臉頰,柔聲道:「這些事情,原是該怪四哥,從小都沒教過你,怎麼能怪你呢?你又怎麼天生薄情了?你原是個極好的女孩子,一腔子熱情澎湃,哪裡有薄情的?只是你素來都是圈在家裡嬌生慣養的,自然不知道底下貧苦。」

    幾滴晶瑩清澈的淚珠滑進胤禛嘴裡,鹹鹹澀澀的,讓胤禛的心也糾結起來。

    黛玉嗚咽道:「不是啊,從大嫂子的事情,從環兒的事情,還有金佳婆婆家的事情,我有看到我原來竟是有這樣的短處。我自以為生活得極好,待人也極平和,原來,我也有看不起人的時候,瞧不起他們。光說別人無情,我也是無情的啊,從來都不曾憐憫過底下人的苦楚,總是想要什麼便要什麼。」

    「你已經改了很多了,沒有誰天生就是人人平等的。」胤禛輕哄著她,安慰著她。

    見黛玉依然為自己不能體諒百姓難過,胤禛逗她道:「玉兒,今日可是四哥的生日,你要哭鼻子到明天?」

    逗得黛玉破涕為笑,小臉鄭重地道:「四哥,以後玉兒,會學著愛民的。」

    胤禛道:「玉兒最乖了,自然會做一個最關心百姓的女主人。」

    黛玉拈起長壽酥湊在胤禛嘴邊,道:「四哥,吃長壽酥啊,你要長壽陪著我!」

    一陣夜風捲起地上殘紅,卻飄飛如紅蝶,一陣清香,沁人心脾,香甜的長壽酥,更讓人心生甜意。

    月色朦朧,鳥鳴尚在,唯獨彼此的心,氤潤如同喝了上好的桃花酒,醉了,迷了!

    這一夜,兩人的情意,也隨著更深了一層。

    次日清晨,胤禛一時酣睡,醒來的時候,玉枕微冷,已不知何時,不見了黛玉。

    胤禛心中一急,大聲道:「玉兒?玉兒?」

    一聲東西跌落在地,黛玉急忙掀了簾子進來,道:「四哥怎麼了?」

    見到黛玉平安無事,胤禛才鬆了一口氣,道:「才醒過來不見你,還以為你出了什麼事了。」

    黛玉聽了,忙道:「在自己家裡,還能出什麼事情?倒是你將我嚇了一跳,今兒個,咱們的粥都灑地上了。」

    胤禛奇道:「你怎麼親自張羅早膳了?丫頭子呢?竟是還在睡不成?」

    黛玉笑著取來胤禛已經熨好的衣裳,替他張羅穿著,又親自拿了玉梳子給他梳頭,軟軟地道:「我一問那些丫頭子,竟是好些都賣身十年八年的,有的家生女兒也都好些年沒見自個兒父母了,我便准了她們幾日假,回家探親去。」

    胤禛不禁有些好笑道:「怎麼想起來這些了?」

    黛玉手一頓,才道:「我以前離家了,都想爹娘,她們必定也是想家。再說了,十三日就南巡去了,留宜人幾個就夠了。」

    胤禛點頭道:「難為你有如此仁愛體貼之心,既然如此,就多給幾日假罷!」

    一時收拾好了,方到了外間飯廳上,只見宜人等人已經將灑落的粥飯收拾好了,另行端了可人親自做的早點來。

    黛玉忍不住有些兒羞赧地笑笑,原本想對胤禛獻手藝的,沒想到胤禛一聲大叫,倒是讓自己做的粥都灑了。

    胤禛也不在意,只是怕黛玉太過勞累,道:「只要你有這個心就好,凡事哪裡能親力親為呢?」

    黛玉執拗地道:「我有這個心,也要做好才能以身作則!」

    宜人一旁道:「四爺可不知道,昨兒個,福晉就吩咐我們將她不穿的舊衣裳都找了出來,賞了不少丫頭穿不說,還將她的梯己銀子都拿出來,吩咐金佳管家送到了玉泉山雪崩的村子裡去呢!」

    黛玉還得意地對胤禛道:「我已經決定了,今兒天好,我也要去親農。」

    聽得胤禛有些傻眼,隨即輕輕咳嗽了一聲,道:「你也去耕地不成?外面田里皆是泥濘,只怕你去了又說受不了。」

    黛玉堅定地看著胤禛,雙目也是炯炯有神,分外清澈,脆生生地道:「親農是知民間疾苦,就是因為受不了,才會知道百姓謀生之艱辛!若是我竟受得了了,那百姓日子也不是艱辛的了。」

    最後一句話聲若蚊吟,卻還是給胤禛聽得清清楚楚。

    撫著額頭想了想,胤禛道:「也好,既然你一心要去,好生吃過了飯,我帶你一同去,正好玉泉山,也有咱們家的田莊。」

    見胤禛不反對自己去,黛玉歡天喜地地一疊聲讓宜人盛飯,許是心胸開闊之故,倒是多吃了半碗粥。

    胤禛見狀,倒也是心中歡喜些,總算這個愛吃貓食的小傢伙肯多吃飯了,也算是因禍得福。

    好容易用完飯,黛玉已經叫人預備了馬車等物,忽而見胤禛卻是一身短打扮,紮著褲腿,一條長辮子也盤在了額頭,活脫脫一個莊稼人,不由得一愣,疑惑地道:「四哥怎麼這副打扮?」

    胤禛眼中帶著笑意,指著黛玉一身家常宮裝道:「難不成,你竟是要穿著宮裝去下地?」

    黛玉恍然大悟,隨即又蹙起淡眉道:「可是,我穿什麼好啊?」

    宜人抱著一個包袱過來,笑道:「倒是有幾件鄉下人的衣裳,姑娘且試試?」

    說著服侍黛玉換下華貴宮裝,卻是穿著紅色葛布褂子,繫著一條翠綠長裙,皆是細布縫製出來的。

    想必也是慮著黛玉細皮嫩肉的,故而不敢給她粗布衣裳穿,恐怕磨破了她吹彈可破的肌膚。

    黛玉不免有些新奇,對著穿衣鏡看個不住,忽而皺眉望著鏡子中髮髻上的金簪,道:「哪裡有農婦戴金簪的啊?」

    可人道:「難不成福晉真的是要荊釵布裙?」

    看到黛玉點頭,可人方上前給黛玉打開髮髻,重新用一根紅頭繩挽著髮髻,果然用一根木釵綰著。

    挽著婦人的髮髻,露出絕麗秀美的容顏,卻依然是高雅淡麗。

    黛玉心中憐憫貧農,今兒又是頭一回親農,原是一腔子熱血,歡天喜地地隨著胤禛到了鄉下裡。

    哪裡知道一到了地兒,卻不禁有些傻眼。

    一塊塊的田畝,齊整整地井然有序,可是,卻有極多的百姓忙得熱火朝天。

    幾隻耕牛時不時地哞哞幾聲,更添了些山野情趣,可是那紅黑的臉膛上,卻是汗珠密佈。

    如今才是開春,春風猶涼,那得花費多大的力氣,才是一身的汗?

    幾個農婦也是忙著趕牛耕地,沒有一個空閒著的,雖有一兩個少婦坐在田埂上,卻是帶著一堆的孩子,手裡還不斷做著活計,或者也有幾個年輕的小女孩子挎著籃子挖野菜,也沒有空閒著說貪戀山野風光的。

    與他們相比,黛玉倒像是來賞玩風光的了。

    胤禛已經換上了一雙輕巧的草鞋,這裡自有家中特地由自己耕種的田地,便也下田去了。

    黛玉更加有些不知所措,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能幹什麼,只好一雙濕漉漉的眼睛看著胤禛。

    胤禛對她一笑,自是捨不得她下地幹活,吩咐人取來一個籃子,遞給她道:「山間路邊野菜多得很,這時候最是鮮嫩的時候,你也頗懂得幾本書,就挖了野菜,咱們回去做野菜湯吃。」

    黛玉只好接過了竹籃,拿著一把黑黝黝的鐵鏟子,回頭要問胤禛挖什麼野菜的時候,卻見胤禛已經下田去了。

    不好打攪胤禛,黛玉只好自己親力親為,努力瞪著眼睛瞅著地上綠油油的一層草。

    雖也讀過幾本醫術,可是書上的跟地上生的,都沒有一個樣兒的,讓黛玉瞅得眼睛也發澀起來。

    一個小女孩子笑瞇瞇地道:「姐姐,你找什麼呢?地上可沒有什麼東西可看的!」

    黛玉紅著臉道:「瞧著你們都在挖野菜,我也在找野菜。」

    那女孩子瞧著黛玉俏生生的模樣,心中也生好感,將籃子放在黛玉跟前,笑道:「這才是能吃的野菜。」

    黛玉好奇地看著她籃子裡水靈靈綠嫩嫩的野菜,問道:「這是什麼啊?聞著有一股清香呢!」

    女孩子笑道:「這是春天頭一茬兒的野薺菜啊!」

    黛玉訝異地瞪大眼睛,道:「這就是薺菜?可是,和書裡畫的不大想相同!」

    那女孩子笑道:「書本子俺們沒見過,山裡土生土長的薺菜漫山遍野的,就是曬乾了也認得。」

    黛玉拿了一把薺菜放在手心裡左右翻開,怎麼瞧都和書上畫的不同,卻不免得意道:「原來這個就是薺菜,我認得了,一定要挖一籃子回去給四哥吃!」

    便拿著那女孩子挖的薺菜當樣子,滿眼瞅著地上找薺菜,可是瞧來瞧去,滿眼都是綠色,怎麼也找不到薺菜。

    黛玉不禁有些焦急,道:「好生奇怪,為什麼你就能找到,等到我找的時候,薺菜就不見了?」

    女孩子失笑道:「姐姐你急什麼啊?我生在鄉下這麼七八年了,從小就是吃著薺菜長大的,就是閉著眼睛也能聞到,自然是認得的,姐姐是富貴人家的千金,又是頭一回來,怎麼會輕而易舉就分辨了薺菜出來?」

    黛玉奇道:「你怎麼知道我是富貴人家的小姐?我也是農婦打扮呢!」

    女孩子一陣嬌笑,道:「姐姐模樣生得這樣好,白嫩嫩水靈靈的,一瞧就像是山裡的桃子,穿得雖然不是綾羅綢緞,可是比我們鄉下這些粗布衣裳可是好得多,而且姐姐口音就是京片子啊,和鄉下土語俚曲都不一樣。」

    說著又將下巴往胤禛那裡一抬,道:「那位四爺,我們從小見著的,他時常都有來幹活,照顧那一塊地。聽說,那位四爺是京中的大貴人,年年雪崩的時候,四爺都有親自來,我們村子好多房子,都是四爺吩咐人給建了起來的。」

    看著女孩子對胤禛滿眼的傾慕感恩,黛玉不自覺也與有榮焉。

    「那你叫什麼名字啊?」黛玉倒是喜歡這女孩子的坦率大方,生得也倒是不俗。

    女孩子露齒一笑,竟如一朵黑紅的杜鵑花開放,道:「我叫青兒,姓王,王青,我還有一個兄弟叫板兒。」

    黛玉思索了一會,才笑道:「青兒,你們村子,如今怎麼樣了?可有些回蘇了?」

    青兒道:「雖然今年雪崩,死了一大半的人,但是總算同心協力度過了難關,聽說,今年的租子全免,想必過幾年,村子必定還會發起來了的,只怕到時候更齊整些了呢!」

    說著親熱地拉著黛玉的手,道:「姐姐,我來幫你挖薺菜,回去做給四爺吃。」

    黛玉只覺得她手掌粗糙,刺得自己嫩手生疼,忙翻看她的手掌時,卻見手心滿是焦黃的老繭,手指也十分粗大,不見女孩子的柔嫩滑膩,可見從小都是靠著雙手吃飯的,不禁對著這些莊稼人,更生了三分敬意。

    青兒一面替黛玉挖薺菜,一面教黛玉分辨各種野菜,道:「如今生計不好,家家戶戶糧食都是不夠的,野菜倒是派了極大的用處,今兒個挖了好些野菜家去,做了窩窩頭吃起來也是噴香的!」

    黛玉不免又好奇起來,道:「野菜窩窩頭?好吃不好吃?」

    青兒笑得露齒,道:「沒有糧食吃的時候,窩窩頭就是最好吃的東西了!」

    說著從衣襟中摸出一個布包來,打開看時,卻是青慘慘的兩半個窩窩頭,雖有些野菜的味道,卻讓黛玉欲掩鼻而退。

    「這是我今天早上吃飯的時候偷偷藏起來的半個窩窩頭,想等幹活餓了,給我兄弟吃!」青兒說著,遞到黛玉跟前,眼兒也是亮亮的,道:「姐姐你嘗嘗,這就是我們這裡最好吃的窩窩頭了,香得很。」

    不知道為什麼,黛玉心中竟生出一股悲愴之意。

    這就是太平盛世嗎?這就是康熙大帝下面的國泰民安嗎?

    從來沒有想過,自己吃著山珍海味,他們卻是吃著窩窩頭果腹。

    也許在他們,這窩窩頭比皇宮中的山珍海味更為美味!

    這是他們的血汗凝結的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