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竊國賊

正文 第九十一章 殺機暗藏 文 / 巨火

    與黃琬商議完畢,劉存趕赴城南軍營查看徵兵情況,正巧齊郡太守焦和、郡都尉趙叡都在,他們召集各級軍官傳達刺史的命令,並定下明日率五千齊郡官兵開往濟南國的行動計劃。

    彼此見禮之後,一同站在氣派的大校場邊沿閒聊起來,焦和客氣地向劉存提出請求:「本官決定和仲達(趙叡字)一同率麾下將士開赴東平陵,爭取獲得濟南王劉康和當地大族的支持,就地徵召兩萬士卒,充實兵力保境安民。濟南國乃天下富庶之地,武庫充盈,糧草無憂,唯一緊缺的是戰馬和上等馱馬,明公治下的琅琊商會船隊長年往來於遼東,送去各種貨物,換回大量駿馬,所以我等想請明公幫幫忙,盡快購入兩千匹戰馬和三千匹馱馬。」

    劉存考慮片刻:「實不相瞞,刺史大人昨晚也談到徵兵及購入戰馬事宜,決定從上半年應繳朝廷的稅賦中擠出一筆專門軍費,今日一早,在下應刺史大人要求,已派人趕回枳縣,要求琅琊商會必須在十日之內,將其鐵山馬場的兩千匹戰馬和兩千匹馱馬送到臨淄。」

    趙叡連忙問道:「劉大人能否先讓與我等?價錢好商量,府前大街就有琅琊錢行青州總號,我等先支付全額貨款也行啊!」

    劉存猶豫了:「半個月前,在下視察過鐵山馬場,豢養的各**匹數量約在六千五百匹左右,均是來自遼東與高句麗的駿馬,其中只有半數經過馬場三個月的豢養馴服,如果二位急要的話,在下可以讓出一半,也就是一千匹戰馬一千匹馱馬,再多恐怕不好向刺史大人交差,還得催促琅琊商會盡快從遼東等地,運回戰馬補足刺史大人的定額。」

    趙叡大喜,當即致謝,急需戰馬組建騎兵的焦和也非常高興,但他遠比趙叡能沉得住氣,向劉存致謝後,提出進一步要求:「濟南國局勢要比北面冀州更嚴峻,如果劉大人的判斷不錯的話,再有幾日恐怕青、兗、豫、徐的黃巾賊寇都要鬧起來,所以在下斗膽懇請劉大人忍痛割愛,將定購的四千匹戰馬馱馬先讓給我等,在下願意以十金一匹的均價先行支付,還請劉大人多多關照啊!」

    劉存大吃一驚,連忙擺擺手:「哪用如此高價?在下與琅琊商會商定的價格是戰馬八金一匹,馱馬四金一匹,平均下來也只是六金一匹啊!既然焦大人急需,在下就先讓出來吧,只需按照琅琊商會原定的價格支付即可,在下再讓他們將剩下的馬匹送來充數就是了,用不了支付那麼多,如今局勢緊迫,我青州上下人人均有守土之責,決不允許任何人借國難之機斂財自肥,至少我劉存治下決不允許!」

    焦和、趙叡愣了好一會,雙雙抱拳深施一禮,兩人早聽說過劉存的仁厚,今日總算見識了。

    劉存連忙謙遜回禮,當即吩咐身邊的親衛營書前往城中琅琊商會青州總號下達通知,決不允許發生任何違反契約的行為。趙叡和焦和在一旁看得感慨不已,再三致謝後方才告別。

    漫步在喧囂的校場邊沿,遙望成百上千絡繹趕來的應徵者,幾乎都是衣衫襤褸滿臉菜色的青壯民夫,太史慈心裡很不好受,傅闓卻還在想著剛才的事,而且始終想不明白,最後忍不住上前詢問劉存:「主公為何不同意焦和大人開出的高價?」

    劉存停下腳步,低聲回答傅闓的疑問:「首先,無論是做人還是經商,都要講求誠信,我不能讓琅琊商會誠信為本的良好形象受到損害,更不能違背咱們堅守和提倡的契約精神;其次,咱們商會在遼東大批購買的馬匹,四歲到五歲的上等駿馬僅是五千錢一匹的均價,三歲馬駒和負重健馬僅是三千五百錢一匹,每匹馬的運費和馴養兩個月的費用約為三千錢左右,如今以五到八倍的利潤賣出去,還有什麼不知足的?最後,無論幹什麼都要把眼光放遠點,也就是我時常向你們提起的顧全大局,孝和明白了嗎?」

    「屬下明白了!屬下汗顏啊!」傅闓心悅誠服地深施一禮。

    太史慈哈哈一笑,拍拍傅闓的後背,向劉存說起件事:「大哥,趙叡大人對我軍的衣甲羨慕不已,昨日宴會上兩次向小弟詢問,是否能幫助他們齊郡將士購買幾千套?聽到小弟的解釋之後,趙叡大人非常遺憾,最後竟然退而求其次,說是哪怕能買到咱們工匠營弟兄身上的那套皮甲也滿足了。小弟不知兄長如何考慮,沒敢答應他,剛才臨別之前他又悄悄托小弟詢問兄長的意思,估計是兄長慷慨讓給他們四千馬匹之後,他們不好意思再向兄長提皮甲的事。」

    劉存眼睛一亮:「子義,你立刻返回我軍城西駐地,取出兩套軍候級別的特製鎧甲和兩匹漠北駿馬,送到焦大人和趙大人府上去,這些東西都是我專門帶來準備送人的,午時將至,估計焦大人他們差不多到家了,你告訴趙叡大人,我同意轉讓兩千套騎兵盔甲給他,就是我軍庫存的那八千多套游騎兵盔甲,雖然比不上我軍改良後定型的騎兵定制盔甲,但無論選料、做工還是外形,都比工匠營弟兄身上那套要好得多,就賣十五金一套吧,比本地製造的騎兵盔甲高出三金,質量和外觀絕對好上數倍。」

    太史慈轉身離去,傅闓的問題又來了:「主公,為何只賣兩千套?我騎軍改制之後,數千騎兵全部換裝現在這套新式盔甲,已不再需要以前那套游騎兵盔甲了,既然武庫裡還有,何不全部賣掉,收回資金讓兵器工坊製造更多的新式盔甲?」

    劉存低聲解釋道:「北海國和安樂國的都尉佐尉們大多是豪門弟子,家裡良田千頃,富甲一方,一個個飛揚跋扈,傲慢無禮,卻非常愛面子,如果他們看到趙叡大人麾下突然出現一支衣甲錚亮戰馬雄壯的騎兵,你說,他們會有何感想?」

    「肯定不會甘於人後,咱們的戰馬和皮甲恐怕還不夠他們買的呢!還有屬下的老家東萊各縣的地主豪強,哪家沒有成百上千的武裝家丁?要是知道可以從咱們手裡賣到譽滿天下的琅琊軍盔甲和遼東戰馬,定會捧著大筆錢財蜂擁而來,眼下各路反賊大兵壓境,青州各地的貴族豪強們怕死啊!屬下明白了,哈哈!」傅闓終於明白了。

    &n

    bsp;劉存滿意地笑了,四下看一眼低聲說道:「孝和是否記得,昨晚刺史大人說起安樂國和北海國的都尉佐尉非常生氣,抱怨說調不動他們,怒斥安樂、北海兩國的近萬士卒純屬各地豪族豢養的家丁,只為他們的家主看家護院,眼裡從沒有國家和百姓!我聽說後一直在琢磨,該用什麼辦法,把他們的軍隊全都調到前方去和張舉的大軍拚命?現在終於有些眉目了。」

    傅闓又驚又喜,驚的是他怎麼也沒想到,主公已在悄悄謀算這些世家大族手上的兵力,喜的是終於有機會削弱和剷除那些吃人不吐骨的各地豪強了!

    隨後數日,劉存密切關注冀州戰事的同時,緊盯著南面黃巾各路大軍即將開始的大規模暴亂,反反覆覆算計人,算計事,殊不知在此之前沒多少印象的齊郡太守焦和,以及焦和身後的家族,也在算計他劉存。

    焦氏家族數百年來默默生活在漢武皇帝的埋身之處茂陵(今陝西興平縣),沒有出過名傳天下的人物,相比於各地劉氏諸侯的高貴血統、袁氏家族四世三公的顯赫、一東一西的兩大楊氏家族的榮華和衛氏家族的富貴等等,焦氏家族在外人眼中只是普通貴族而已。

    可正是這個不顯山不露水的普通貴族,不但屹立數百年而不倒,還是數百年來享譽天下的三輔商號和涼州商號的真正主人,茂陵焦氏及其嫡系分支的眾多子弟沒幾個在朝中為官,最出名的只是剛剛離開太學前往河東擔任太守的經學博士焦永,但卻有數百子弟散佈在京畿三輔、并州、涼州、荊州和益州的官場之內,組成一張嚴密隱蔽能量巨大的權力網和情報網。

    焦氏家族的族長和長老們經過嚴密算計,反覆權衡,認為劉存的崛起對焦氏家族是個機遇,特別獲知是劉存實乃皇室後裔的消息後,焦氏一族對劉存倍加重視。

    其次,劉存本人性情寬厚重情重義,劉存身後的琅琊書院已隱隱成為大漢士林的旗幟,一直在默默為劉存提供道義上的支持,再加上數年來與劉存集團的琅琊商會、劉存的同盟徐州糜氏家族的良好合作,控制了大漢西部工商業大半江山的焦氏家族非常瞭解劉存集團蘊含的巨大潛力。

    因此,焦氏族長召集各地長老經過反覆討論,悄然放棄了為族中子弟焦和謀取青州刺史的努力,派出多名優秀的年輕子弟趕赴青州等待機會,並告誡焦和安於職守,盡快與劉存建立起緊密關係,爭取早日踏入劉存的陣營。

    劉存對此一無所知,不知道自己幸運地避過一次關係到前途命運的巨大危機,更不知道朝中力挺焦和接任青州刺史的太尉張溫、太僕楊彪和皇帝劉宏身邊的寵臣張讓,為何突然放棄對焦和的支持,轉而支持他劉存接任青州刺史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