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大宋第一太子

《》章 節目錄 第94章 殺雞儆猴 文 / 九天楓

    第二天,早朝的時候,趙匡胤立刻下了一道旨意,沒有其他的意思,就是準備給大宋所有的官員換上新的官帽。

    大家都是很不解,這皇帝還關心這事情,再說了換什麼樣的官帽?大家都是把目光看向范質等幾個宰相。

    范質看了看身旁的王溥,王溥也是一臉的迷茫皇上也沒有跟我說呀。

    「皇上不知道您說的這個官帽是什麼樣子的,好讓臣等有個準備,心裡有個譜。」趙普對趙匡胤是百分百的支持,所以他說出了大家都關心的事情。

    接著趙匡胤說了一下這個新型官帽的形狀,大家一聽就有不同的意見了,這樣的帽子戴在頭上一點也不舒服,以後都都帶這樣的帽子,還不難受死?

    大臣們又開始議論紛紛了,本來就是因為你們的的竊竊私語才有這樣的新的東西才出現的,現在你們這樣不是讓皇帝更加的堅定一定要給你們換上這樣的帽子嗎?

    「敢問皇上,這樣的帽子官員們戴上後並不是身舒服,請皇上示下?」范質從凳子上站了起來,老老實實的請教氣趙匡胤來了。

    叫的最歡的還不是這些周朝的舊臣,而是大宋朝廷的新貴,這些新貴大所屬是武將出身,很快又在大殿上嚷嚷開了。

    「各位大人,各位大人。」站在趙匡胤旁邊的趙旭眼見這亂糟糟的局面,開口提醒道。

    不知道是他的聲音太小還是大家根本就沒有聽到他所說的話,總之沒有人理他,這讓他稍稍感覺到了趙匡胤的無奈。

    「統統給孤安靜。」趙旭已經好久沒有用真氣說話了,看到這樣的場面也不由的有點怒氣,含怒帶有真氣的聲音將整個大殿都是震的有點顫抖的感覺,更別說人了。

    孤,是古代王侯的自稱,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孤這個詞就不再是最高統治者的自稱,最高統治者都是自稱朕,現在孤已經成了王侯的自稱,趙旭被封為太子,當然是可以稱孤道寡的了。

    大殿上瞬間安靜了下來,個個都是耳朵震得生疼,現在有些人的耳朵裡都是嗡嗡的響。

    趙旭則是面含怒氣:

    「你們是我大宋的重臣,卻當著皇上的面,在這朝堂之上亂哄哄的,當這裡是菜市場嗎?說呀。」

    這時候大臣們才個個的清醒過來,對呀這是皇帝議政的地方,我們確實做的有點過分了,即使皇上是一個寬容的君主也受不了這樣的:

    「皇上恕罪,臣等無狀。」

    「眾卿平身,太子不要這麼嚴厲嗎,他們都是朕的臣子也是朕的朋友更是你的長輩,太子以後要以禮相待。」

    既然兒子做了黑臉,那自己就只好做紅臉了,黑紅相得益彰,父子兩個一唱一和很快就把局勢穩定下來了。

    「其實這個帽子是太子設計的,他說這有很大的深意,當時朕問他是什麼意思,太子說今天要當眾說出來,太子你來說吧。」

    原來這東西是太子搞出來的,大家對趙旭的印象還停留在年輕有為,能征善戰的小將軍,再換一句話就是武夫。

    「各位大人,你們也聽父皇說了這種新的官帽的樣式嗎,孤直說其中最為重要的是這帽子的左右多出的一對孤稱之為翅膀的長條。」

    誰知道你心裡想的什麼,這個帽子太難看了,你讓我們戴除非你能說出花來。說著一些人裝作一副洗耳恭聽的樣子。

    「左右雙翅膀代表著是平衡,也是公平公正,這就是告訴所有的人,做官要行的正,不能偏向任何一邊。

    就跟那帽子一樣,只有你規規矩矩的一碗水端平,那帽子才不會搖晃,偏向某一邊。」趙旭已經從趙匡胤的龍椅旁走到了下面。

    「這就是提醒你們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注意公平正義,不能徇私枉法,要對得起自己的頭上的烏紗帽,更要時刻記住朝廷對你們的期盼,做個對得起自己良心的事情。」

    「所以當你們做任何事情的時候,你們首先顧慮的不是能不能保住你的烏紗帽的問題,你腦海中第一反應是你是否真正做到了公平正義,這才是這頂帽子真正的意義所在」

    大家都是沒有想到一頂小小的帽子,會讓這個太子講出這麼多的道道來,即使不願意戴上,也沒有辦法了,因為沒有聽太子說嗎,這是代表公平正義,你不戴不是說你不公嗎?

    於是很快所有在朝堂上的大臣們都是換上了這頂長翅帽,這時候大家才發現戴上這個帽子之後,大家已經不能再光明正大的竊竊私語了。

    這時候資格老的范質等人,卻是發現了趙匡胤的真正用心,什麼公平正義還不是你自己的小把戲,以前還認為趙匡胤有多麼的仁厚,沒有想到也是心腸,唉。

    不過他的表情一點也沒有拉下就被趙旭給收在了眼底,看來歷史上為什麼那麼多的王朝皇帝限制宰相的權力了,這件事他昨晚也會死喝趙匡胤說過。現在他們就是要強化君權了。

    「眾愛卿還有什麼事情要奏嗎?」趙匡胤對現在的結果很是滿意,大家都是老老實實的在哪裡站著,再也沒有交頭接耳的了。

    「皇上,李筠之子,李守節在殿外候旨,您要不要現在就接見他?」范質從自己的軟座上走了下來。

    現在的宰相是可以坐著上朝的,一方面說明皇帝對臣子的隆恩,另一方面也是說明了宰相權力之大。

    見到范質站了起來,趙旭就對旁邊的張德鈞使了一個眼色,張德鈞立刻就讓人把范質的凳子給搬了下去,做奴才的就是要有眼力勁,這一點張德鈞做的是很好的。

    趙匡胤立刻從龍椅上坐了起來:

    「就這有李守節一個人來的嗎?」皇帝從龍椅上站了起來,另一個有資格坐著的王溥也站了起來,同樣的他的軟座也是被人給撤下了。從此在大宋的朝堂上,就沒有宰相坐著聽政的規矩了。

    「是的皇上,這個李守節和李筠不和,他曾經極力的勸阻李筠和北漢聯合,他是忠於大宋的。」

    說完他退了回去,還想坐在自己位子上,可是發現自己軟座不知道什麼時候被搬走了。

    「好那朕就見見這個李守節吧。」藉著這張德鈞扯著公鴨嗓子喊道讓李守節覲見。

    不一會一個慌慌張張的年輕人跑了進來,見到趙匡胤,推到金山拜倒玉柱:

    「臣李筠之子李守節拜見陛下,願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趙旭仔細觀察了一下這個李守節怎麼看都不像是一個守節的人,看他的面相就是一個無能的人。

    「太子何來呀?」趙匡胤並沒有讓他平身,反而說出這一番話,太子那是皇帝未來的繼承人,趙匡胤稱呼李守節為太子,不就是說明你李筠造反,以後稱帝,你不就是太子了嗎?

    「陛、陛下承當不得太子之稱呼。」李守節嚇得是亡魂大冒。

    「哈哈哈,你父親不是和北漢聯合他日他登基稱帝,你不就是太子了嗎?」

    趙匡胤輕描淡寫,但是聽到李守節的耳朵裡可就不一樣了:

    「請皇上明察,臣父親實則是忠於皇上的,他只是北漢的小把戲,這是北漢的劉鈞寫給家父的書信,家父讓臣呈給陛下,還望陛下明鑒呢?」

    這個李筠也是蠢的可以自己都有心造反,但是你還把你盟友的書信給當今的天子,你這頭腦是不是有點進水了。

    「你父親不想反叛,但是那他為什麼要扣住朝廷的特使周光迅呢,哼,李筠派你來只不過是想接著朕的手殺了你,不過你放心朕是不會殺你的。」

    「父皇,兒臣也是聽說這李守節也是曾苦勸李筠不要和契丹來往,所以依照兒臣的意思李守節不但無罪反而有功。」

    「恩恩,太子說的對,好朕就任命李守節為皇城使,你回去告訴李筠,朕再給他一次機會,否則朕的大軍一定會將你們踏成肉泥。」

    「謝謝皇上,謝謝太子。」

    下朝之後,趙匡胤讓那個趙普和趙光義他們留下了,還派人去請苗訓:

    「苗先生既然不願意接受官職,那麼朕就下旨永遠稱呼你為先生,你就好好的輔佐旭兒吧。」趙匡胤封功臣的時候,苗訓不願意為官,只是象徵性的封了一個小官,現在他這樣說不過是為了彌補一下苗訓。

    很快他們就進入了正題了:

    「朕叫你們來是為了出征李筠的事情,朕知道他是鐵心的要反叛,朕放回李守節不過是麻痺一下他,我們一定要做好出兵的準備,別到時候手忙腳亂的。」

    「對了光義趙普你們去河陽,光義暫任河陽節度使,趙普在一旁輔助,監視著李筠的一舉一動。同時朕決定御駕親征李筠。朕要震懾一下這些周朝的就藩鎮。」

    趙匡胤這並不是心血來潮,這是他當皇帝後的第一仗,一定要大的漂漂亮亮的,讓那些蠢蠢欲動的人安分些。

    再說明白一點就是殺雞儆猴,這就是不老實的下場,所以在李筠剛開始有反心的時候,就注定了他的結局,悲慘的結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