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潞州的李筠還在積極的籌備軍備,他原本就是送自己的而進朝廷去打探消息的,此外他真的還有點想借宋皇帝的手除掉這個兒子。
虎毒不食子,借別人的手還是可以的,因為這個兒子老是忤逆自己,眼不見心不煩,但是更多的是麻痺趙宋,自己好做準備。
趙旭當初就是在李筠的昭義軍下效力過,然後才慢慢的崛起的,這樣說來李筠還是他的老上司,趙旭的手裡拿著一份李筠的詳細情報,上面的詳細程度就連李筠可能都想不到。
「父皇這個就是剛剛送來的李筠的全部檔案了」。趙旭已經看過了這份資料。
「恩恩,那麼就由你來給朕說說吧,我倒要看看這個李筠有多大的膽子。」
李筠也是個很有能力的人,自幼都是擅長騎馬射箭,最自豪的是幼年的時候就能拉開硬弓,箭法超絕,連發連中,百步穿楊也是不為過的。
後唐時應募入軍伍,隸屬後唐秦王李從榮麾下,後唐末帝清泰初年,由於多多次建功,陞官為控鶴指揮使
後晉出帝開運末年,契丹遼太宗耶律德光率兵攻入汴京把他扶持起來的後晉給滅了。李筠被燕王趙延壽召為部將,但不久即出謀聯合晉軍諸將擊敗契丹留守將領耶律解裡的部隊,收復鎮州。
正在這個時候後漢高祖劉知遠於晉陽稱帝,李筠率部投奔晉陽,劉知遠大喜之下任命為博州刺史。
但是還只是一個樞密使周太祖郭威出鎮大名府,保舉李筠為先鋒指揮使,又為北面緣邊巡檢,從此李筠對周太祖是感恩戴德。
後漢高祖乾祐三年,郭威叛漢攻入汴京,李筠與郭崇威隨從作戰,於留子陂擊敗後漢大將慕容彥超,建立功勳。()廣順元年,郭威革漢祚稱帝,是為後周太祖。太祖論開國功績,遷李筠為昭義軍節度史、檢校太傅、同平章事,一直到現在他還是昭義軍的節度使。
此後數年之間,後周世宗屢次與北漢構兵。李筠駐潞州,以奇兵屢破支援晉陽(北漢)的遼軍,因功加封兼待中。
從顯德二年到六年,李筠連年與北漢作戰,先後攻克遼州(今山西左權縣)與長清寨等,俘獲刺史、大將數百名。周世宗即位後,李筠因功榮進太尉。
正在李筠春風得意的時候父皇被眾軍擁立,建立宋朝,我記得的那個是您的聖旨是加兼他為中書令,喻示李筠入朝。
但是李筠當時想拒絕受命,但被左右苦苦勸阻,不得已勉強下拜。
等到使者升階,排酒奏樂,李筠卻突然把後周太祖的畫像掛在牆上,痛哭流涕。
其實這不止是他,當時有好多的人都是不看好我,我們新朝廷,他這樣做也是沒有一點反常。
趙旭還記得這一段歷史:面對新政權,後周舊臣中識時務者則俯首稱臣,但也有不甘任人擺佈者,尤其是昔日與宋太祖一樣手握兵權的將領們。
周世宗去世後,懷有帝王野心的人又何止趙匡胤一個?只是趙匡胤捷足先登,使其他人失去機會,但並沒有打消他們的念頭,他們仍在等待時機去實現自己的帝王夢想。
李筠鎮守潞、澤、沁等州達8年之久,他為人驕橫跋扈,連周世宗都不放在眼裡。宋太祖繼位後,曾遣使者去封李筠為中書令,欲用高官厚祿來籠絡這位後周老臣。
沒有想到李筠竟下令將使者拒之門外,以此來表明自己的決心,他傻,他的幕僚可是不傻。
經過幕僚反覆勸說,他勉強接待了使者。等到使者都來到他舉行酒宴的地方,大家正在飲酒作樂的時候,李筠卻突然把後周太祖的畫像掛在牆上,痛哭流涕,表示對宋太祖的強烈不滿。
此事被北漢國主劉鈞所知,便許諾幫助李筠起兵攻宋。李筠長子李守節不同意父親的做法,但勸阻無效,為此李筠父子還大吵了一番。
劉鈞是劉崇的兒子,準確的說是劉崇的次子,他是在劉崇死後才繼承的皇帝位置。
當初高平之戰後,,後周大將劉詞率後軍趕到,乘勝追擊劉崇。劉崇再次大敗,輜重、車駕等都被周軍繳獲。劉崇與十餘人翻山而逃,歷盡艱辛方才逃回太原。
劉充因高平兵敗,太原被圍,憂憤成疾,將國事全都交託給次子劉承鈞,命其監國。
也就是在這一年的十一月,劉崇也是病死了,終年六十歲。監國劉承鈞繼位,改名劉鈞。
劉鈞將父皇的死都歸咎為是後周的,現在趙匡胤既然接收了後周的一切,那麼也應該接收後周的一切,這當然也包括仇恨。
所以北漢就報仇恨轉移到了大宋的頭上,這不他一聽說距離北漢最近的昭義軍節度使李筠也是對大宋新朝不滿,所以就想看看能不能把他拉過來,一起對抗大宋。
他開出的價碼也挺高,要封李筠為王,李筠也確實沒有腦子,他也不想想北漢國地盤狹小,百姓貧困,沒有修建宗廟,而發給宰相的俸祿只有一百緡,節度使只有三十緡。
即使封你一個王爺能幹什麼,還不如你這個節度使幹著舒服呢,再說北漢的軍隊還不如你昭義軍能征善戰呢?你此時和北漢密謀能得到什麼。
不過老天想讓誰先滅亡,必定要誰想瘋狂,李筠現在就很瘋狂。沒有過幾天他就派遣牙將劉繼沖等向北漢劉鈞稱臣,劉鈞以蠟丸封書約李筠聯合伐宋,就是早朝的時候李守節交給趙匡胤的那一份。
於是這才有了剛才早朝的那一幕,趙匡胤得知李氏父子意見不一,任命李守節為皇城使以探李筠意圖。
「哼哼,這個李筠也太不自量力了,居然還真的是和契丹聯合了,當時朕是顧念初登大寶,不宜過多的殺戮,但是誰也妄想來挑戰我皇朝的權威,朕不介意多殺幾個人立威。」
可能是大家都已經忘記了趙匡胤是個開國皇帝,更是個武將出身的皇帝,骨子裡面就有好戰的基因,不然也不會坐上皇帝是吧。
建隆元年四月李筠正式起兵,果然和趙旭搜集的情報一樣,他決心要反的,但是他不知道大宋早就已經做好了準備。
李筠決定正式造反。這時距離趙匡胤創建宋朝才剛剛過去了三個多月,其實李筠造反的原因不僅僅是他忠於後周,更重的是李筠決心也學學趙匡胤。
那時候全中國的皇帝太多了,李筠也想弄個皇帝當當,佔據河東也是不錯的,這是他最大的動力了。
然而,李筠狂妄無謀,他沒有採納幕僚們的一些正確建議,竟率軍直搗汴京,這傢伙的腦袋真是不知道怎麼長得,這樣的想法都能提出來,真是人才。
趙匡胤接到李筠反叛的消息,就立刻派大將石守信、慕容延釗和王全斌等人率軍平叛。同時留下太子在京城見過縱覽全國的政務,自己則是安心的率軍親征李筠。
當年趙匡胤就是在高平得到柴榮的青睞的,現在他又是準備在高平之地樹立他的皇帝權威,向世人證明這是他才是真龍天子,天都是站在他這一旁的。
「旭兒,這汴京城我可是交給你了,你有事情要多和幾個相國商議一下,幾位相國我就把太子托付給諸位了,在朕征李筠的這一段日子內,太子總領全國的軍政大權,好了就這樣。」
這時候的群臣可就愣了,皇帝這意思不就是說太子就是最大的了,難道皇上不怕……
皇位的****實在是太大了即使是父子也不例外,皇上還真敢放權,其實大臣們不知道就算現在讓趙旭當皇帝他也不幹,那太累了,當初如果不答應秦始皇要完成華夏一統,估計自己現在還是個將軍吧。
他想好了,自己不當皇帝,那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盡快生個孩子出來,以後自己就有理由不幹了,交給自己的兒子了。
不過自己還沒有成婚這兒子還早,現在趙旭已經是個大齡青年了,自己不急人家女孩都急了了,高桂英都已經十九歲了,已經是個大齡剩女了,趙匡胤就準備這次平定李筠後就給太子舉行婚禮。
雖然趙旭覺得自己還小,不過現在這個時代,十九歲孩子都已經有幾個了,確實是晚婚晚育了,所以自己也不能反對。
趙匡胤浩浩蕩蕩的出發了,先整個汴京都是在趙旭的掌握中,政事不是自己的長項所以自己還是放權吧。他讓各部門各司其職,大事先交給宰相,等他們擬定出來一個方案後在報給自己知道。
這樣的話效率果然快了很多,他現在的主要精力還是放在北方趙匡胤所在的地方,同時更加的是注意國內的矛盾緩和上,因為現在還有人反對大宋皇朝。
趙旭倒是不擔心趙匡胤,李筠哪裡是趙匡胤的對手,自己的壓力更大了,自己現在是大權在握,但是更多的還是責任,所以他都是勤勤懇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