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惠妃佈局
一眾大臣挨了皇帝的訓斥,也不敢出聲,都老老實實地呆在原地,大氣也不敢出。他們之中雖然也有老臣,知曉皇帝脾性的,但是也是心下惴惴,畢竟伴君如伴虎,帝王心術豈是可以隨意揣測的,別看現在這位皇帝陛下慈眉善目的,可是他當初面對他親姑姑太平公主的時候,這位爺可一點也沒有手軟,直接滅了人滿門。
皇帝冷冷地看著下面的這群大臣,氣就不打一處來,好嘛!什麼叫泱泱大國?連手下的藩屬都經常讓人占來佔去,這王朝還有什麼威信?這些人也真是扯皮扯慣了,居然在這等國家大事上也做手腳,當真是其心可誅!不過轉念也想到這種政治平衡的局面也不能輕易打破,而且是自己有意為之的,火也不好發得太過。
李隆基把衣袖一甩,對高力士說道:「擺駕梨園!」走到門口,回頭看了看岐王李范說道:「岐王也同來吧!朕與你有事情商議!」
李范知道皇帝會在路上問自己關於對西域的問題,心裡就在盤算著如何說辭。正欲離去,一旁的李適之正用可憐巴巴的眼神看著他說道:「岐王殿下,天子震怒!還望殿下為我等多多美言呀!」
岐王看了看李適之,又看了看在一旁面色難看的眾大臣,搖了搖頭說道:「你們呀!本王盡力而為吧!」說完趕緊跟上皇帝的腳步,也向梨園方向走去。
李范剛下了大明宮的御階,遠遠看見皇帝儀仗在前,正準備騎馬跟隨儀仗隊伍同行。卻聽皇帝突然來了興致說道:「高力士,備馬車!朕要與岐王把臂同行!」
岐王一聽,趕忙行禮謝恩,然後也登上了馬車。
「李范呀!你我兄弟二人有多少時日沒有同車而行了?」李隆基坐在車廂裡,向李范招手說道。
李范上了車一打量,這馬車可不比尋常,四壁用的是產自瓊州的上等黃花梨木裝飾,地上滿鋪的來自西域進貢的駝絨織毯,上面放著一張精緻的東北紫檀木製成的小桌,桌上放著幾隻和田玉的杯盞,車廂四角點著銅爐與香薰爐,使得車裡的氣溫比外面暖和了許多。
裡面跪著兩名宮娥,正在往小桌上擺放酒物。李隆基手持玉杯,向李范說道:「來,四弟!喝上一杯之來自西域的上等葡萄酒。」
「葡萄美酒夜光杯!皇兄真是好享受!」李范笑著落座說道:「好像咱們兄弟幾人上次在馬車中聚會,還是在十五年前,太子殿下出生那天吧!」
李隆基聞言也沉思片刻,說道:「是呀!當真是歲月催人老啊!這一眨眼的功夫,十幾年的光陰就虛度了,現如今瑛兒都那麼大了。」
「怎麼能說是虛度呢!皇兄你看,這大唐的江山在您的治理下,不是比以前更加繁榮昌盛嗎?」李范笑著說道:「以前咱們乘坐的那馬車,現在只怕是個小地主坐的馬車都比那個好嘍!」
「那倒是!」李隆基笑著說道,人家認為他是聖明天子,他自己也是這樣認為的,尤其是在起用了姚崇、宋璟、宇文融等人為相以後,天下更是大治。社會經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遠遠超過了貞觀時期,這也讓李隆基自得不已。
「四弟,你覺得朕今天的火氣是不是大了些?」李隆基笑著問道,今天在場的畢竟都是跟隨自己的老臣,沒有功勞也有苦勞,這麼一頓喝斥,會不會讓他們有些膽戰心驚。
「他們今天確實有些過分了,畢竟都是朝廷大員,說出去也是名震一方的人物,怎麼能這麼說話呢?皇兄發發脾氣也是正常的,要不然那些大臣真個互相掐鬧起來也是沒完沒了,不好調停的。」李范笑著說道。
「嗯!這倒也是!西域的事情你有什麼看法。」李隆基向來比較重視李范的意見,畢竟兄弟幾人就他與李范關係最好。
『皇兄,本來藩王是不應該過問此事的,既然陛下問起,那臣弟就照直說了!「李范一本正經的向皇帝說道,李隆基欣賞的就是他這點,公私分明,這樣的人才是辦事的人。
「但說無妨!「李隆基大手一揮。
「臣弟以為,這安西四鎮打還是要打的,但是,何時打?怎麼打?讓誰去打?就值得推敲了。」李范把自己剛才琢磨的意見拿了出來。
在他看來,安西都護府的凶險可不比安南都護府,是不應該讓太子李瑛去冒險的。安南的梅叔鸞算什麼?說他是烏合之眾、跳樑小丑是一點也不為過。但是吐蕃不一樣,人家可是正規軍哪。而且戰鬥力較之大唐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若不是吐蕃人少,只怕早打到長安城了。想想當初太宗皇帝時,大唐兵馬如何強壯,當真是謀臣如雲,猛將如雨,即便如此,在吐蕃手上也沒討到好去,還不是搭上了宗室女子文成公主,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應了吐蕃的強悍。
但是如果大唐政府對於吐蕃悍然出兵侵佔安西四鎮一事沒有反應,那就會助長吐蕃人的氣焰,讓他們變得越來越猖狂,同樣對大唐也是很不利的。
「照你這麼說,還真就是這麼回事。只是這吐蕃地處高原之上,若是普通士兵上了高原,會得一種奇怪的高原病,全身無力,沒有戰鬥能力。要不然,當年太宗皇帝早就發兵攻打吐蕃了。這安西四鎮,確是不能讓他們佔了的,安西扼守西域門戶,是絲綢之路的交通要道,這樣一條重要路線,必須要掌握在自己手中。」李隆基斷然說道,對於吐蕃這種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跑的無賴戰術,大唐皇帝當然頭疼,但是暫時還真沒有特別好的辦法來對付他們。不過只也局限於他們在高原之上,若是下了高原,大唐的陌刀陣也不是吃素的。
兄弟二人在車上又聊了一會,車駕就已經到梨園了。武惠妃倒是還在,一邊聽歌舞一邊等候皇帝回來。倒是咸宜公主耐不住性子,與壽王李瑁和表兄楊洄一同回宮了。
李范與皇帝、惠妃聽了一會歌舞,看看時間快到申牌時分了,李范便起身告辭,皇帝與惠妃也擺駕回宮。
李范回到府中,馬上派人去找王維,倉促之間,也不知上哪裡去找,便讓下人去找東宮侍讀王縉,估計他兄弟二人現在一起喝酒呢。
皇帝到了惠妃宮中,武惠妃笑著說道:「看陛下回來時眉頭緊鎖,可是朝中又有了什麼煩心事?」
「沒什麼大事,只不過吐蕃又出兵佔了安西四鎮,朝中大臣有要議和的,有要出兵的,鬧得亂亂哄哄的,讓人看了好不心煩。」皇帝有些生氣的說道。
「這些人也真是的,一點也不知趣,這天下大事,還不是聖上您說了算,您說要打就打,您說要和就和!哪裡輪得到他們多嘴!」武惠妃倒是巾幗不讓鬚眉,比之一般的男人還要霸氣一些,果然是可以領袖後宮的人物。
「倒也不是愛妃想的那樣,他們說和說戰,都有向著朕的一面,本來這也無可厚非。只是我大唐如此天朝上國,竟然讓吐蕃這樣一個邊陲小國侵佔土地,傳揚出去,讓朕顏面何在呀?」李隆基憤然說道。
「聖上息怒!臣妾以為,只要聖上派出一員能將,就能擊潰吐蕃賊子,揚我大唐國威於天下。」武惠妃倒也看得開,不就是打仗嘛,能有什麼難的,比的都是兵員、素質、後勤,那李瑛一個十幾歲的小娃娃都能打仗,這天下又有幾人不能打,指不定我家瑁兒比他打得更好呢。
「愛妃你倒是勇武,那些大臣要是有你這樣勇武就好了。可是打仗畢竟也不是一句兩句的事情,要人、要錢、要糧,哪一樣開銷都不少。現在朝廷裡府庫真是不怎麼充裕了,畢竟剛剛打完安南都護府和東北都護府沒有多長時間,而且馬上又要開始春耕了,徵調太多的民夫對當地的春耕也會造成一定的影響,牽一髮而動全身哪。」李隆基畢竟是皇帝,看到的比尋常人總是要遠一些。而且他在現在這個時候還算比較清明,基本算得上是個稱職的皇帝,最起碼沒有完全沉迷於享樂之中。
「聖上您勞累了,這些事情先別去想了,先歇會兒,臣妾去給您取碗參湯來。」武惠妃笑著說道。
「這些小事,讓宮娥們代勞好了,愛妃何必自己動手呢?」李隆基有些不以為然地說道。
「嗯,聖上,她們怎麼可以與臣妾比呢,這可是臣妾的一片心意呀。它是一個合格的妻子應該對丈夫做的,臣妾親自動手方能顯示出誠意呀。」武惠妃撒嬌的說道。
「也好,你就去吧。」一席話讓李隆基地心裡也好過了一些,畢竟安西四鎮的失守也算不得什麼大事,前兩年也不是沒丟過。吐蕃人再厲害,還能像當年的突厥聯軍一般直逼長安城下?李隆基搖了搖頭,這是不可能的。倒是武惠妃的小女兒心態,讓他覺得自己彷彿又年輕了一些似的。
武惠妃走到殿外,正好咸宜公主及壽王李瑁和表兄楊洄一同前來拜會,武惠妃簡單向楊洄低聲說了兩句,楊洄聞言變色,不住點頭。
三人進宮又向皇帝請了安,坐了一會,武惠妃也一人上了一碗參湯。喝完了參湯,楊洄見天色不早了,便起身向皇帝辭行,武惠妃站在皇帝身後,向他使了個眼色,楊洄心領神會,告辭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