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金蟬脫殼
李瑛笑問道:「積薪於篝火之上,如何可安然抽出?」
李瑛說這話是有理由的,身為皇子,沒有皇命是不可以離開京城的。所以即使被無端捲入了這場宮廷紛爭之中,李瑛也是脫不了身的。
「殿下,您真是貴人多忘事呀,您怎麼忘記了您還身兼著范陽節度使一職呢,何不向皇上提議,近期渤海都護府久未朝貢,殿下可以視察我大唐邊塞,以慰軍心,順便威懾一下大武藝(渤海開國君主大祚榮之子,雖然渤海當時立國,但是在大唐的策封上,其爵位只等同於大唐的郡王)。」李林甫提醒李瑛道。
范陽,古稱幽州,後世稱為北京。自古便是兵家險要之地,扼守此地,背靠燕山,井可攻,退可守。往南便是一馬平川的華北平原,安祿山當年就是據此處,得以擾亂大唐半壁江山的,這也是李瑛為什麼要兼任此處節度使的主要原因。
「嗯,渤海,倒也是個辦法。只是若以節度使一職巡視,未免顯得太過。倒不如向聖上進言,就說本王以太子之名,替天巡視九邊,在道義上說得還能好聽一些。」李瑛這話說得沒錯,如果以太子之名巡視九邊,皇帝勢必會賜下天子劍,以使他有專奏獨斷之權,對當地的官員有升降任免之權。這樣的話,就與皇帝巡視沒有什麼區別了,所以叫做替天巡視,還免去了皇帝的奔波之苦。
「殿下此策果然當得,不若這樣,找幾個親信的大臣,對聖上進言說道天下太平已久,然防患於未燃,邊關武備未整拭久矣。自安南都護府民變以來,邊境諸地皆蠢蠢欲動。雖然自從我大唐天軍平定安南都護府的叛亂以後有所收斂,然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過了幾年,勢必會死灰復燃。殿下以太子之尊,奉天子之名,巡視九邊,揚威天下,必將大張我大唐之威名,傳聲名於四海,不戰而屈人之兵。」李林甫果然能說,一番看起來沒有多大指望的事情,讓他這麼一說,竟然有十拿九穩的意思。若不是早在歷史上就知道了此人「口有蜜腹有劍」的本事,李瑛還真要被他嚇一跳呢。
「卿家的話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當今聖明,畢竟不是像古晉國君王那樣,此話只出得你口,入得本王之耳,若是被有心人聽去了,只怕還要告你的誹謗之罪呢。」李瑛雖然心下同意李林甫的說法,但是此人最近鋒芒太露,若是不打壓他一下,招搖可能引起政敵的注意,那樣他在這個宗人府副管事的位子上能坐多長時間就不知道了。
「是,臣不敢,臣惶恐。」李林甫趕忙跪倒在地說到,心下也在埋怨自己,太過於招搖了。
「起來吧,極剛易折,物極必反,凡事都是如此,你要謹記在心。」李瑛叮囑他說道。
「是,臣一定謹記殿下教誨,時刻不敢有忘!」李林甫點頭說道。
「好。你先下去吧。李輔國,你替本王送送李大人。」李瑛吩咐道。
「是,李大人,這邊請!」李輔國笑著說道。
「多謝殿下,臣告退!不敢有勞公公!」李林甫謙躬的退身出去。
等李林甫退出門外,李瑛自嘲的笑了笑:「這算釜底抽薪嗎?應該是金蟬脫殼吧!」
李輔國將李林甫送出門外,悄悄在李林甫耳邊說道:「李大人,您好大的面子呀,朝中多少大人來訪,太子從未吩咐咱家送出門外過,您這還是頭一份。」
「是嗎?」李林甫驚道,他今天雖然在太子這受了訓,但是畢竟能夠如此與太子獨處,也算是不虛此行了,乍又聽到自己竟有如此榮耀,竟然激動的手都有些顫抖起來。顫聲說道:「臣何德何能,竟蒙殿下如此厚愛,實愧不敢當。」
「哎,李大人,殿下的為人您現在可能還不太瞭解,他一直都是賞罰分明的人,有功必賞,有過必罰,想必您可能是向殿下提供了什麼好的意見了吧。」李輔國向他解釋道。
「好,公公請留步,下官就此告辭了。」李林甫心下釋然,也對太子的感激之中多了一份敬畏,年方十四就有如此御人之術,確非常人所能及。心裡也對跟隨李瑛起了死心塌地的念頭,後來李林甫果然對李瑛忠心耿耿,為李瑛出謀劃策,治國安邦,為大唐社會的繁榮和穩定,疆域的擴展立下大功,名垂青史,這些都是後話了。
大明宮含元殿內,朝會正在進行,皇帝穿著玄色團龍袍,坐在龍椅之上。高力士侍立在旁,邊上的銅爐裡,點著從遼東朝貢的上等檀香,隨著微風,飄散到大展的每一個角落。
「諸位臣工,有事啟奏,無事退朝!」高力士朗聲說道。
「啟奏陛下,臣有事啟奏!」眾人定睛看去,卻是齊國公崔日用。
崔日用是開元年間的一個有趣人物,說他有趣,是因為每次朝廷發生重大事件時,他都能夠及時的轉換陣營,轉禍為福。不過也說明此人立場不堅定,如同風吹擺柳一般。他先是攀附武三思,在眾人誅除武黨之前,投靠了太平公主。可是在皇帝誅太平公主之前,他又來依附當今皇帝,並為之出謀劃策。在誅除太平公主的鬥爭中,當今完全按照崔日用的計劃行事,遂誅太平公主,他也因功被封為齊國公,世人也因此稱他「每朝廷有事,轉禍為福,以取富貴」。
「是崔卿家呀,有什麼事情嗎?」皇帝也很好奇,這老頭向來是屬於跟隨人民大眾的那伙,今天怎麼自己跑出頭來牽線來了?
「啟奏陛下,臣出身行武,不懂其它。因府兵久未輪換,長從宿衛也沒有全部更換駐防,今年按慣例應巡檢,不知陛下何時能得空視察?」每隔六年,大唐的府兵也會進行一次檢察的。
「哎呀,這麼快了,現在就要巡檢了?不過朕現在可不一定能夠去巡視呀。想不到六年前,朕還雄姿英發,沒想到短短六年一過,就已經顯出老態了。」李隆基歎了口氣說道。
「哪裡,陛下春秋鼎盛,萬勿如此說話。何況現在太子也已經成年,何不讓太子替陛下分憂,替天巡視!」崔日用這時的話題終於來到正點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