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執掌盛唐

第五卷 京城風雲 第二十七章 替天巡狩 文 / 黑火藥之木炭

    第二十七章替天巡狩

    崔日用提議李瑛代替皇帝巡視九邊,此言一出,朝野上下頓時一片嘩然。群臣議論紛紛,有贊同的,也有搖頭的,眾說紛紜。

    李隆基聽了,不置可否道:「嗯,如今太子也長大成人了,替父出巡也不是不可以。只是以儲君之尊深入九邊,會不會不太妥當?」

    身後的高力士聽了,不禁露出好奇的神色,陛下現在是怎麼了?若是放在一年前,皇帝是斷然不會這樣說話的,怎麼現在變得猶猶豫豫的。但是想歸想,這個想法高力士始終也沒敢跟任何人說起。伴君如伴虎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今天瞅你順眼,不代表總看你順眼,要不然也不會說人生有潮起有潮落了,更何況關中還有「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之說呢。

    崔日用聽了皇帝的提問,雖然也覺得有些詫異,但是畢竟不是與皇帝朝夕相處的,所以並未覺得有多奇怪。可能還會覺得這是皇帝對太子的關心呵護之情呢,笑著說道:「陛下,太子正當青年,又有在安南成功帶兵的經驗,作為巡視九邊的人選依微臣來看最合適不過。而且以太子儲君之尊巡視,也表明了陛下對邊關將士的重視和厚愛,並且對周邊的地區起到一定的震懾作用。」

    裴光庭本來對這件事情是不置可否的,可是既然牽涉到太子,那麼作為對立派的朝中首領自然是要出來表一下態的,若是自己不說話,那豈不是讓身後搖旗吶喊的小弟們沒有了方向。

    所以只等崔日用落了話音,裴光庭便站了出來,說道:「陛下,方今四海承平,海晏河清,而如今國庫也所剩不多,再加上現在正值育苗時期,派隊巡視可能會誤了軍隊屯田之期,所以臣以為是不是可以暫緩此事,等到春暖花開以後再巡視也不遲。」

    因為邊軍的裝備檢視是跑不掉的事情,所以裴光庭也否決不了此事,但是他可以將此事推後,等到推脫一陣子,到時候再讓誰去可就不一定了,說不定還能由自己一系的人前往呢?

    工部尚書李適之現在可是李瑛的忠實支持者,對這位儲君可是不遺餘力的支持,見裴光庭出來唱反調,李適之馬上站了出來說道:「裴大人此言差矣。常言道:兵貴神速。若是有什麼軍事動作是越快越好,若是讓一些敵對勢力知道了,有所佈置,我們的人再去巡視豈不是更危險?想當年漢高祖白登之圍,若不是匈奴人後來自亂陣腳,那麼漢高祖很可能會成為階下囚。」

    賀知章也在一旁進言道:「陛下,老臣粗通文學,不懂軍事。不過老臣也知道,一張一弛,文武之道。文治需要有武功相配才能相得益彰,陛下澤被四海,友愛於四鄰,天下深感聖恩,人人稱道。然總有宵小之徒充當跳樑小丑,不能理解陛下的一片苦心,妄圖犯我大唐邊境,寇我大唐疆土。對待這種人,就要從嚴從重處理,讓他們知道,犯我大唐天威者,雖遠必誅!」

    「好一個『犯我大唐天威者,雖遠必誅』!」岐王李范撫掌歎道:「賀大人號稱書生,卻一下子將我大唐的豪邁之氣顯露無疑,果然是文壇高手呀,若是帶兵打仗,說不定還是位名震四方的將軍哪。」

    「哪裡!岐王殿下繆讚了,老臣愧不敢當。不過太子殿下提撥的李白、王維等人,確實是文武雙全,老臣佩服不已。」賀知章是太子左庶子,等於是太子的半個老師,太子有識人之明,說明他這個老師沒有白當,他自然也就與有榮焉。

    李范說道:「正是,他們現在都正值青年,加以磨礪,必可成為我大唐棟樑之材。」說罷轉身向皇帝看去,說道:「皇兄,臣弟以為,寶劍鋒從磨礪出,只有多加磨礪,才能成就更大。陛下可以使太子殿下及領節度使銜諸王,巡視各自領地,體察民情,檢查兵備。然後再根據各自情況好對症下藥,這樣也能作到心中有數,若是果有戰事,也不至於臨陣倉促。」

    「嗯!」李隆基撚鬚良久,說道:「此計可行。傳旨:著李瑛及授節度使銜諸王,於五日內收拾行程,領兵部尚書銜赴各自任內視察。另任李瑛為欽差大臣,替天巡狩,體察民情,賜尚方寶劍一把,可任免賞罰百官,先斬後奏獨斷之權。」

    賜尚方寶劍是欽差的慣例,雖然都是號稱有先斬後奏之權,但是真正也沒有幾個人隨意亂用,就比如上次李瑛平定安南都護府叛亂的時候,也沒有用到它殺罰的一面。但是他在李瑛調度當地兵源和確定安南的招撫政策的時候,能起到一定的作用,畢竟百官誰也不敢對它不敬。

    李瑛一聽有遠門可出,正好避開宮中的多事之秋,趕忙磕頭說道:「兒臣李瑛磕叩父皇萬歲萬萬歲!兒臣不日即啟程,奔赴范陽節度使視察,隨後再巡視九邊,檢查兵備,上報父皇,請父皇放心!」

    「嗯!你辦事,朕有什麼不放心的?好生照料自己身子,路上莫要太累著了。好了,朕也有些乏了,今日的朝會,就到這裡吧。退朝!」李隆基跟李瑛交待了一下,就覺得頭微微有些暈,好像睡眠不足的樣子,站起身來的時候,晃了一下。

    高力士眼尖,趕緊過來攙住了皇帝,皇帝也瞬間恢復的正常,這一切只是在眨眼之間完成的,若是不注意,肯定是發現不了的。李瑛因為剛剛謝完恩抬起頭來,卻正好發現了這一情況。群臣因為敬畏皇帝,多是兩眼看地,前後也沒有幾人敢看皇帝,眾人之中,反倒只有李瑛與高力士兩人最清楚。

    沒人問起的話,高力士當然是不會說什麼的,但是李瑛覺得這裡面有蹊蹺,自己覺得最近皇帝的性格變了,難道與體質有關?從後世的知識中,李瑛知道一個人的內分泌可以發跡他的性格,雖然不一定皇帝就是如此。但是大唐的皇帝燒丹煉汞的不在少數,當今皇帝也不例外,吃錯藥了也不好說。

    李瑛看著皇帝離去的背影,心裡想著得趕緊找高力士瞭解情況是,可千萬不要在外面當個什麼「大將軍王」就慘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