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抗日之鐵血河山

第一卷 第二百八十六章 再戰豫東(8) 文 / 美麗的蛇

    第二百八十六章再戰豫東(8)

    為了保障軍司令部的突圍計劃能順利執行,甚至為了減小自己突圍的目標,內山英太郎就連與他同在通許縣城的第61師團師團長田中勤中將都很沒有意氣的沒有通知。甚至更惡劣的是,他將通許縣城內所有日偽軍彈藥以在困難時期,要節約使用,須每天定量配發為由,百分之八十都收繳到自己手中。

    在通許縣城內的其他部隊平均每人只有剩下兩個彈夾,十發子彈的情況之下,這個傢伙硬是給他的師團警衛部隊每人湊足了一百二十發子彈,輕重機槍也湊到了一個基數的彈藥。

    內山英太郎中將無所不用其集的到處收刮,保證了他的警衛部隊在突圍的時候有足夠的火力。至於其他的部隊,包括田中勤中將那裡能不能順利的突圍出去,就不在他的考慮範圍之內了。

    內山英太郎這麼做的理由很充足,他不能成為日軍自從明治大帝建立新式陸軍以來第一個戰死或是被俘的軍司令官。他可不想開這個記錄。在任何情況下保證將領導的安全放在第一位,這是必須的。

    內山英太郎對此次突圍能否成功,心中充滿了悲觀的情緒,否則他也不會連一個詳細的計劃都沒有做。他知道還有大約一半兵力的61師團也許能夠突圍成功。

    但是被合圍在孫營一線,在遭受了幾天猛烈打擊,傷亡已經過半。而且三個步兵聯隊中,現在唯一還算的上完整的85聯隊還被自己調去重新打通補給線,現在也被中**隊的兩個師圍困在了聚寶崗一線。已經被中**隊分割,加上自己的調動,現在已經相當零碎的22師團,卻基本上沒有突圍成功的可能性。

    內山英太郎的這次突圍,已經可以說是孤注一擲了。他用22師團殘部的突圍行動掩護61師團,用61師團的突圍行動掩護他的12軍司令部突圍行動。他的這個計劃看起來簡單,實際一切的部署還是以他的軍司令部能安全突圍為主。

    在下完突圍命令之後,內山英太郎向畑俊六大將請求讓駐紮在開封的日軍出動,向朱仙鎮一線發起詳攻,至少幫助吸引一部分中**隊兵力。以便策應通許一線兩個師團的突圍行動。

    開封一線的日軍雖然兵力不多,但好賴也是一道菜。至少可以吸引一部分中**隊的目光。當然能把自己前面的中**隊的注意力全部吸引過去那是最好。儘管內山英太郎也知道這不可能。中**隊敢在距離開封近在咫尺的情況之下,大舉對自己發起攻擊,那麼在開封一線一定會部署重兵進行防禦。

    內山英太郎這邊已經打定主意,寧可犧牲全部也要掩護自己突圍。而他的對手高海寬這裡隨著戰局的進展,也感覺到總攻擊的時機已經到了。也許是上天注定不想讓內山英太郎突圍成功,也許是明明中自有天意。高海寬選擇的全線總攻時間居然和內山英太郎選擇的突圍時間相比,只提前了十分鐘。

    在高海寬下定決心進行總攻之後,劉家輝迅速與戰區司令部聯繫,希望美國空軍能夠在總攻發起之後,在戰場之上空投照明彈支援地面作戰。同時電告鄭州的許洪亮,將28集團軍現在手頭上所有的照明彈,火速用卡車全部車運至通許一線,移交高海寬。

    高海寬並不知道內山英太郎已經決定當天午夜12時整,全線突圍。日軍的突圍命令只傳達到了大隊一級,至於那些單獨陣地上的日軍小部隊已經注定要被拋棄。即便是前沿部隊在作戰的時候抓獲一些戰俘,這些戰俘也不知道他們的軍司令官已經下達了突圍命令。

    連日激戰,除了龜縮在通許縣城內的61師團主力之外,日軍其餘部隊的陣地已經與28集團軍陣地犬牙交錯在一起,兩軍的陣地近的相閣不足三十米,最遠的也不到五百米。就在內山英太郎午夜全線突圍的命令下達的當天,各部隊還抓獲了不少的戰俘。

    只是這次的突圍行動,已經稱得上彈盡糧絕的日軍,因為沒有什麼可準備的,只是最後突圍的行動開始之前,分發最後一點點彈藥儲備的時候,普通官兵才知道即將有大的軍事行動。而在這之前,所以日軍基層官兵都不知道還有這麼一次突圍行動。所以對於內山英太郎的突圍行動,高海寬並沒有什麼察覺。他將總攻時間定在日軍突圍時間之前十分鐘,純粹是偶然。

    但是有些事情往往因為這些偶然性,也會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高海寬僅僅提前十分鐘的全線總攻,讓內山英太郎的突圍行動成了泡影。通許一線的兩個師團不僅沒有突圍成功,反到是原來還可以勉強維持下去的戰線幾乎在一瞬間便崩潰了。

    在之前的戰鬥中,高海寬在完成對通許一線兩個日軍師團的分割之後,並沒有採取全線進攻的方式,而是採取了先兩頭後中間,以自己部隊的分割線為天然阻斷線,各部隊象磨盤一樣,輪番上陣。一點點的磨掉日軍有生力量,一口口的吃掉合圍圈中的日軍。

    這種作戰方式雖然進展相對慢一些,但是可以在局部集中絕對優勢兵力和火力,並有效的減小傷亡。畢竟誰也不知道後邊還有沒有大戰,惡戰在等著28集團軍。此刻的寧靜,並不代表日軍會真的放棄。

    等戰至畑俊六大將,在關東軍援軍遲遲不到,而中國派遣軍已經無兵可調的情況之下,終於同意通許一線的日軍開始突圍的時候,高海寬在西線已經乾淨利落的磨掉了22師團84聯隊主力,86聯隊大部。

    此時在孫營一線的22師團總兵力在85聯隊被調走之後,從本來還有的一個多聯隊的兵力,已經銳降到了三千餘人。這還是加上傷兵和輜重、工兵等非戰鬥部隊之後的數字。

    如果將已經失去戰鬥力的人員和非戰鬥部隊刨出去,孫營一線的22師團殘部實際兵力已經不足兩千人。此時的22師團主力已經可以說是覆滅在即。

    而被暫54師一個團和獨立170師主力合圍在通許、杞縣交界處聚寶崗一線的85聯隊,雖然在師團長平田正判中將親自指揮之下,還在頑強的抵抗,但是無論從兵力還是火力對比之上,在短時間之內解決也沒有什麼大問題。

    獨立170師的戰鬥力雖然還需要鍛煉,還需要磨合。但此時的暫54師已經早就成為了28集團軍的主力師。無論是戰鬥經驗和戰鬥力,都已經大有後來居上的趨勢。雖然還不能完全和最早組建的三個師相提並論。但是一直存在著一股朝氣。

    兩個師投入進攻的兵力雖然都各自只有一個團,但是加強了兩個炮兵營的這兩個團的攻擊力也不是僅僅只有一個聯隊兵力的85聯隊可以抵擋的。儘管在平田正判的親自指揮之下,85聯隊還在拚命的抵抗。但是堅持下去的希望卻是極為渺茫。

    28集團軍的一個團加上直屬部隊足足有三千多人,儘管在久戰之後,兩個團有一定的損失。但是此時兩個團加在一起還有五千之眾。再加上火力上佔據絕對優勢,85聯隊的解決也只不過是一個時間早晚的問題。

    而61師團的9個步兵大隊中。除了有三個步兵大隊與內山英太郎一起被合圍在通許城內之外。其餘幾個步兵大隊中,兩個步兵大隊被平田正判在撤退的時候,拋棄在西陵一線阻擊中**隊追兵,現在還生死不知道。被派到兩個師團的結合部接替85聯隊防務的兩個大隊早就已經被打垮,一個步兵大隊與22師團殘部被合圍在孫營一線,已經沒有任何機動的兵力。

    戰局發展到現在的這個局面,高海寬認為總攻的時機已經成熟。現在他不僅在通許一線有五個師的兵力。而且在太康一線已經擊潰70師團的兩個師的兵力已經陸續開始北上。

    新77師在張恩華的指揮之下,從杞縣以東饒過整個戰場,向開封一線攻擊前進。暫70師則直向西,向商丘一線發起攻擊,將日軍的注意力吸引到豫魯邊界。而騎兵旅則直接北上參戰。本來按照劉家輝的意思是將新77師直接投入到通許一線的戰鬥中。

    但高海寬在得知太康一線的兩個師已經可以騰出手之後,思慮良久還是提出希望新77師能趁機奪取開封。開封一線的日軍雖然不多,但高海寬總覺得是一個威脅。那裡離通許實在太近了。開封又是日軍在河南最重要的物資儲備基地,只有拿下開封,高海寬的心理才感覺到塌實。

    張恩華在太康那裡的戰鬥雖然遭遇到了一定的挫折,付出了比預想要大的多的傷亡,但是好在在劉家輝規定的時間內解決了戰鬥。戰鬥力並沒有削弱多少。以新77師的戰鬥力,打垮開封城中不足一個聯隊的日軍的實力還是有的。

    高海寬在太康一線的戰事結束之後,在第一時間便接到了劉家輝轉發過來的戰鬥詳報。劉家輝不僅給他發來了太康一線戰鬥的詳細情況,還將已經騰出手來的兩個師的使用徵求了他的想法。

    高海寬在仔細的看了太康一線的戰事通報之後,知道張恩華在太康一線幾乎弄巧成拙,好懸讓內田孝行鑽了空子,新77師的傷亡也相當的大。但是猶豫再三,高海寬還是提出希望新77師能夠北上開封一線,尋找機會收復開封。

    張恩華在太康圍殲70師團的戰鬥並沒有他預想的那樣順利,反倒是一波三折。差點沒有被內田孝行鑽了空子反咬他一口。

    當初在考慮開那個口子的時候,經過謹慎考慮,張恩華還是決定將口子開在了東線。開在北線他心中還是有些不塌實,北線距離通許還是有些近。如果將口子開在北線,一旦沒有攔截住日軍,會給高海寬那裡帶來不小的麻煩的。

    思慮再三,張恩華還是決定將開口開在東線。那個方向迴旋餘地相對北線來說,要大的多。最關鍵的是即便讓70師團跑了,也不會對整體戰局造成什麼影響,自己反到是可以趁機跟在70師團後邊撿些便宜。可有些事情壞就壞在他一相情願上了。他給內田孝行留下的這個口子,還要看人家給不給他這個面子上他的這個當。

    張恩華認為,在之前的戰鬥中,70師團曾經多次向北試圖與通許一線日軍靠攏的企圖都碰的頭破血流,絕對會清楚的知道北線突圍的可能性極低。而自己又連續抽調東線主力向北運動,北上增援通許一線的舉動。

    雖然不明顯,但是卻也讓日軍察覺到的方式,陸續削弱東線的兵力。讓內田孝行至少會以為東線兵力不多,一定是一個絕佳的突圍機會。只要他想跑的話。

    不過讓張恩華沒有想到的是,他虛留的東線生路,第70師團師團長內田孝行中將卻相當的不給他這個面子。不知道是看破那是他故意留下來的圈套,還是因為其他什麼原因。內田孝行帶領的70師團非但沒有趁機向東突圍,反到是調頭拚命的向北突圍。

    內田孝行來了這麼一手,張恩華自己反到是被弄的有些措手不及,相當的狼狽。如果不是聶思誠手頭即便是在張恩華部署完畢,新77師和暫70師已經沿趙家寨、高朗、馬頭公路兩側完全展開,騎兵旅已經馬頭、柏崗一線已經預設好伏擊圈的情況之下。

    還留下作為預備隊的兩個營,在發現內田孝行的這一舉動之後,迅速的沿渦河構築一條阻擊線,恐怕在已經撒出去的主力還沒有來得及收攏回來之前,還真的就被日軍70師團逃出升天了。

    內田孝行還是有一點門道的。他並沒有全軍全部轉向向北,而是以步兵第62旅團旅團長原田久男少將指揮62旅團之獨立121、122大隊,61旅團之獨立103大隊加上輜重、工兵各一個中隊組成原田支隊,在兩個中隊的炮兵火力掩護之下,向東突圍吸引中**隊的注意力,而自己率領師團主力則尾隨原田支隊身後,只向東攻擊前進一點距離之後,便突然轉向北。

    內田孝行這一手玩的很漂亮,兵分兩路,用一個少將和三個步兵大隊吸引中**隊主力注意力,自己則虛晃一槍只向東前進了不到兩公里,甚至斷後部隊還沒有離開陣地,便扭頭向北殺去。

    前邊張恩華沿虛留的生路兩翼佈置的部隊正堵著原田支隊殺的痛快,那裡想到內田孝行居然只耍了一個花槍,將原田久男少將帶領的三個步兵大隊當做誘餌丟了出來,自己卻帶著主力拋棄了一切輜重,繞了一個不算大的弧線亡命的向通許一線狂奔。

    內田孝行之所以怎麼做,固然有他看出張恩華雖然做出了不斷向北通許一線調兵的樣子,但是其中肯定有貓膩。內田孝行不傻,相反在日軍中能做的師團一級的軍官,幾乎每一個人都是人精子。他豈不能看出這其中的不尋常?

    另外還一點,就是暫時接替昏迷中的崗村寧次大將指揮的華北方面軍參謀長大城戶三治中將的不惜一切代價向通許靠攏的命令,讓內田孝行壓根也就沒有想過向東路突圍。

    儘管他不太想去向通許一線靠攏,但是大城戶三治中將的命令對他還是有相當大的威懾力的。無論情願還是不情願,這個命令他必須都要執行。內田孝行沒有那麼大的膽子,敢公開違抗命令。

    當然內田孝行的這一舉動並不完全是看穿了張恩華的部署,其中也有並不看好北上救援通許一線,知道現在的通許一線絕對是馬蜂窩。將自己剩餘的部隊兵分兩路,能突出去一路是一路。至少兩方面可以互相策應一下。如果那個方向有伏兵,至少另外一路可以迅速的救援,不至於都搭進去。

    另外內田孝行還有一點沒有說出口,也無法說出口的是,他想用一部分兵力吸引中**隊的注意力,給自己的突圍能創造多少方便,就盡量創造多少方便。也就是說他將向東突圍的那部分部隊豁出去了。

    當初劉家輝建議張恩華將口子開在北線就是怕內田孝行不上當,如果在北線虛留生路,即便是內田孝行自己不想往裡面鑽,但是他的上級會逼他往裡面跳。

    也許有埋伏與兩個師團現實中的安危那一個重要,對於所有日軍高級將領來說都不言而喻。即便是70師團真的中計了,也不過是在兩個師團損失的基礎上在多損失一個師團而已。丟掉兩個師團和丟掉三個師團的差別不算大。

    但是如果有機會可以將被圍困的部隊援救出來,但是卻因為一個謹慎的懷疑而見死不救,這就不是什麼小事情了。畢竟也許是和確定是,是兩碼回事。也許有埋伏和已經確定的了兩個師團危急程度,相差恐怕是天壤之別。如果是沒有埋伏,70師團突圍成功之後,卻對通許一線見死不救。恐怕這個責任,就是任何人包括內田孝行也不見的能擔負的起的。

    所以劉家輝認為如果在北線虛留生路,即便是內田孝行明知道這是一個圈套不想往裡面跳,他的上司也會逼迫他往裡面跳。讓內田孝行上當的把握要比在東線需留生路大的多。

    如果虛留東線,戰事打到這程度,從目前戰局來看,內田孝行則很難上當。畢竟內田孝行與通許一線的聯絡還是一直暢通的。通許那裡的戰事內田孝行還是清楚的。

    恐怕通許一線現在的戰局,中**隊的攻擊力度的變化。攻擊人數的增減,內山英太郎會向近在咫尺的內田孝行進行詳細的通報的。張恩華在東線那些小動作能否瞞的住內田孝行還很難說。

    最關鍵的一點的是,劉家輝認為內田孝行也不會敢於在通許那裡戰事還沒有結束,自己就先行撤退。畢竟內山英太郎就在通許一線。在調到河南戰區之後,內山英太郎也是他的頂頭上司。並且是目前河南戰區日軍最高級別軍官。

    雖然內山英太郎目前只是內田孝行的暫時的上司,70師團並沒有調進12軍建制。但是畢竟是內山英太郎是軍司令官,70師團現在劃歸12軍指揮。他還沒有那個膽子丟掉自己的上司,在主力尚算完整的情況之下,率先撤退。

    要知道此時的70師團雖然飽受打擊,但是主力還相對完整一些。手頭的八個步兵大隊,還有三個比較完整,傷亡並不算大。戰鬥力勉強還算完整。個還有百分之五十以上的戰鬥力。只有兩個大隊傷亡過半失去了戰鬥力。這個時候內田孝行絕對不會見死不救的。

    儘管看出來張恩華在部署上的不足,但是劉家輝既然已經決定將太康戰事全盤移交張恩華負責,自己也就不好插手。儘管對張恩華的整體部署並不看好,但是也沒有多說什麼。只是再三叮囑擔負北線作戰任務的聶思誠手中一定要留下足夠的預備隊,以應對異常。畢竟他也不敢肯定內田孝行會選擇那個方向突圍。

    事情的發展還真的讓劉家輝給預料中了,內田孝行趁著張恩華將主力展開,北線兵力相對空虛一些,突然調頭向北的攻擊行動給張恩華造成了相當的被動。

    如果不是渦河一線的新77師兩個營拚死血戰,死死的卡住了70師團北逃的通路,恐怕弄不好張恩華真的是弄巧成拙了。新77師的這兩個營以幾乎全軍覆滅為代價,頂住了70師團在占師團炮兵百分之八十的炮火掩護之下,從兩個步兵大隊,到後來集中所有的四個步兵大隊,發起的整整四個小時的連續不斷的猛攻,為主力的趕到贏得了寶貴的四個小時。

    張恩華在發覺70師團只是以一部分兵力向東突圍,主力全力向北猛攻之後,不禁流下了冷汗。此時的70師團向被突圍方向的兵力實際情況他心理很清楚。一旦讓70師團主力跑到通許一線,後果是什麼他心裡很清楚。

    在發覺自己反倒是中了內田孝行的計之後,知道自己的對手沒有上鉤,反到是鑽了自己空子的張恩華立即命令蕭明的騎兵旅立即放棄在馬頭、柏崗一線的伏擊圈,全速增援高賢一線正在抵抗的新77師兩個營。

    而新77師將手頭的作戰任務移交給暫70師負責,主力立即調頭向70師團主力撤退的方向實行強行追擊。189團從左,138團在右,展開鉗形攻勢,張恩華下了死命令,命令新77師務必在70師團主力突破玉集一線之前,將其追上吃掉。

    接到張恩華的命令之後,聶思誠沒有敢絲毫耽擱。在暫70師的增援部隊還沒有上來之前,留下一部分部隊,繼續對原田久男所部保持著攻勢,自己親率兩個團的主力連炮兵都來不及收攏,便迅速的向內田孝行撤退的西北方向發起全速的追擊。

    聶思城聽著高賢方向越來越密集的槍炮聲,心急如焚,恨不得插上翅膀直接飛過去。高賢方向在阻擊的是他的部隊,只有兩個不滿編的營。這兩個營都是在前幾天作戰時,傷亡不小尚未來得及補充完畢的營。依靠這兩個營能阻擊佔據優勢的日軍多長時間,聶思誠自己心理都沒有數。

    這邊聶思誠心急火燎命令部隊不與小股阻擊的日軍部隊糾纏,全力的向高賢一線增援,在高賢一線的內田孝行的心情卻一點沒有比他輕鬆多少。在僥倖選對了突圍方向之後,內田孝行不敢有絲毫的耽擱,在突破新77師小股部隊阻擊之後,拚命的向北跑。

    內田孝行知道只要70師團搶在中**隊援軍抵達之前,搶渡過渦河,自己的賭博就算成功。也就相對安全了一些。

    至於等渡過渦河之後,是向北向通許一線靠攏,還是向東撤退就看情況再說。畢竟自己已經做出了努力,成功不成功,那就不是自己能夠決定的了。知道身後撲空的中**隊很快就會反應過來追擊上來的內田孝行在發現高賢一線有中**隊阻擊之後,沒有任何猶豫的一上來就投入兩個大隊的兵力,在全部炮火的掩護之下,以中隊為單位發起了集團衝鋒。

    可讓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對面人數並不多的中**隊卻像兩顆釘子一樣死死的卡在河對岸,死戰不退。自從轉向向被突圍以來,一路進展順利並沒有遭遇到大股中**隊阻擊,以為勝利在望的內田孝行,壓根就沒有想到自己居然被死死的卡在了渦河一線。

    數次攻擊不僅沒有突破對面數量並不多的中華軍的阻擊,反到是投入攻擊的兩個大隊傷亡不小。尤其其中的一個由之前的兩個被打殘廢的大隊臨時混編的一個大隊,這回徹底是歇了菜。三個多小時過去了,除了在對手陣地上和河水中留下的堆積如山的屍體之外,連一步也沒有前進。這個混編大隊又一次被打成了殘廢。

    看著手錶上的時間一分鐘一分鐘的過去,看著身邊一排排抬下來的傷兵,以及河水中正向下游漂浮過去的密密麻麻的戰死的日軍士兵屍體,縱是內田孝行涵養在好,也不禁對著指揮進攻的第61旅團旅團長西脅宗吉少將大發雷霆。

    內田孝行心裡明白,如果遲遲不能突破渦河一線,等反應過來的中華軍從四面合圍上來,那這條小小的渦河就真的成惡劣自己葬身之地。

    看著因為屢次攻擊失利,親自抄刀上陣,結果自己乘坐的那個用搶劫來的老百姓門板拼湊的木筏被中**隊的迫擊炮炸壞,剛被衛兵從渦河中撈出來的,**西脅宗吉少將,發完火之後的內田孝行幾乎是用牙縫中擠出來的聲音對西脅宗吉少將下達了可以稱之為最後通牒的話。

    「西脅君,我再給你一個小時時間,你將所有兵力全部投入進攻。如果再突破不了那麼一點中華軍的阻擊,你可以切腹向天皇陛下謝罪了。」說完之後,內田孝行用小拇手指頭對著河對岸比畫了一下,

    說到這裡,內田孝行轉過頭對身邊成為他出氣筒的炮兵隊長道:「你將所有炮彈全部打出去一發不留。還有那些毒氣炮彈,你留著下崽嗎?全都給我打出去。然後將火炮統統炸毀,一門不留。」

    有些委屈的炮兵隊長聽完內田孝行的吩咐道:「師團長閣下,不是我不捨得那些炮彈。這些中華軍人數雖然不算多,但是裝備相當的齊全。您看」說完將手中拿的一件防毒面具遞給了內田孝行。

    「據師團化學兵隊長分析,這是美國最新型的防毒面具,我們這次攜帶的大多數是窒息性毒氣。並沒有攜帶糜爛性毒氣和灑毒車。我們的毒氣炮彈恐怕對這些中華軍隊沒有什麼作用。」

    「這些美式防毒面具性能極佳,甚至優於我們大日本帝國專門為防止自己士兵中毒而特地研製的專用防毒面具。這個防毒面具是從河對面的中華兵屍體上發現的。對面的中華軍擁有其他中華軍所沒有的防毒能力。也就是說我們的毒氣炮彈對他們將無法發揮任何作用。」看著內田孝行不悅的打量著手中那款做工精細的防毒面具,炮兵隊長連忙解釋道。

    「你是說我們的撒手鑭失去了作用?八嘎。」聽到自己的毒氣彈居然在關鍵的時候,無法發揮作用,內田孝行不禁異常沮喪。沒有了毒氣,再加上現在手頭上的彈藥已經不多,知道時間70師團來說已經不多了的內田孝行的心越來越不安。

    不過內田孝行就是內田孝行,他的沮喪並沒有維持多長時間。在簡短的沮喪過後,內田孝行抬起頭對西脅宗吉少將道:「西脅君,你能否在一個小時之內突破眼前的中華軍防線,現在已經不是關係到救不救援通許一線的內山司令官的問題,而是關乎到70師團生死的問題。希望您能盡全力突破中華軍的阻擊。我會用全部的炮彈支援你,拜託了。」

    西脅宗吉少將聽完內田孝行的話,有些吃驚的道:「師團長閣下,將炮彈打光了,我們下一步作戰怎麼辦?我們現在手頭的彈藥剩下的已經不多了,沒有了彈藥,我們還怎麼作戰?」

    內田孝行搖頭苦笑:「如果你在短時間內還突破不了中華軍的防線,為全軍打開一條渡河通路,等後邊反應過來的中華軍追擊上來,你認為我們還有以後嗎。盡力吧。」說完內田孝行閉上眼睛,不在看眼前的西脅宗吉少將。

    知道事情緊急,自己已經沒有多少時間的西脅宗吉少將看著一臉疲憊的內田孝行,咬咬牙道:「卑職一定全力為全師團打開一條通路。」說完向內田孝行敬禮之後,帶著炮兵隊長走到一邊,和炮兵隊長咬起耳朵來。

    聽完西脅宗吉少將心中的計劃,炮兵隊長轉回頭看了閉著眼睛的內田孝行,再看看雙眼血紅的西脅宗吉少將,猶豫了好大一會咬牙道:「好,我服從少將閣下的命令。反正師團長閣下已經命令將炮彈全部打光,請少將閣下放心,我一定會全力配合少將閣下。」

    西脅宗吉少將聽完炮兵隊長的保證,向著炮兵隊長鞠了一躬道:「費心了。等全師團突出去,我一定會向全體官兵謝罪。」

    對於西脅宗吉少將將要使用的手段,內田孝行雖然沒有聽,但是他也能猜測出來西脅宗吉少將想出的手段,無非就是採取同歸於盡的戰術。對於這個戰術內田孝行並不陌生。

    內田孝行與眼前的這支中華軍隊早在南昌就已經交過手,那次戰鬥幾乎到現在還讓內田孝行感覺到恥辱的同時,更他感覺到一陣陣的後怕。當年自己佔據著絕對的空中優勢,尚且被這支中華軍打的兩個聯隊的兵力只剩餘一個小隊能逃出去。

    如今空中優勢已經沒有,而對手的火力僅僅從這幾天的戰鬥中,落在自己腦袋上的炮彈密集程度,內田孝行就發現自己的對手的火力比當年增加了一倍不止。這些年更是凶名再外。

    關鍵的是現在自己的部隊的素質卻也遠不是當年可以相提並論的。自己雖然僥倖鑽了空子,突圍出來。可如果不能突破渦河一線等待自己的什麼,內田孝行心裡很清楚。

    對手雖然還是當年的那個對手,但是自己能不能有當年的運氣,內田孝行不知道。所以只要西脅宗吉少將能夠突破渦河一線,採取什麼戰術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在中華軍主力追擊上來的時候,自己渡過渦河。

    在內田孝行心中,只要能突破渦河,無論西脅宗吉少將使用什麼戰術都不算過分。皮之不存,毛將附焉。現在心疼傷亡數字,等中華軍主力圍上來之後,再多的部隊也都是人家的戰果。

    只要能突破渦河,70師團在高賢的這四個步兵大隊就算打光了又怎麼樣。只要自己還活著就比什麼都強。所以內田孝行對西脅宗吉少將使用什麼戰術並不在意,他在意的是能不能在中**隊主力圍上來之前突破渦河一線。

    內田孝行知道自己傷亡固然不小,但是河對岸阻擊自己,除了幾門82毫米迫擊炮之外,沒有任何75毫米以上火炮的中**隊,傷亡絕對不會小於自己。在內田孝行看來,三個多小時的激戰過後,本身兵力就不會太多的對手恐怕現在已經到了油盡燈枯的地步。只要自己再加把勁,一定會突破中**隊的阻擊線。

    為了趕造出足夠的渡河器材,日軍除了將河南岸所有民房的木料、樹木只要能扎木筏的所有器材全部洗劫一空,凡是能夠趕做木筏的木料都用上了,甚至連行軍鍋都用上了。

    在兩個工兵中隊經過將近一個小時的緊張忙碌之後,才終於湊齊了一次能渡過最少三個步兵中隊的木筏。為了保證一次攻擊成功,西脅宗吉少將下令第一波次的部隊渡過河之後,先不發起攻擊。等後續主力上岸之後,統一發起攻擊。

    同時為了加快渡河速度,西脅宗吉少將命令將牽引火炮的各種繩子連接起來,由第一梯隊攜帶到對岸,用以來回牽引木筏加快部隊渡河速度。甚至為了一次能運送更多的部隊,西脅宗吉少將乾脆直接下令會水的士兵,直接進行武裝泅渡。

    至於這些士兵受沒有受過這樣的訓練,他現在已經顧不得了。反正渦河水面並不是很寬,會游泳的人,只要抱上一堆玉米秸桿渡過去應該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

    從木筏放下渦河時開始,得到命令的70師團炮兵一改之前的小氣舉動,將密集的炮火砸向了新77師的阻擊陣地。同時河南岸的日軍的所有輕重機槍、擲彈筒、步兵炮都在拚命的向北岸開火。

    在之前的戰鬥中僅剩下的幾門速射炮也在向北岸在之前戰鬥中暴露出來的火力點進行精確打擊。試圖摧毀對岸中**隊的機槍陣地。

    河南岸被之前戰鬥的巨大損失徹底激發出凶性之氣的日軍士兵,甚至就連天上不停盤旋的幾架美軍飛機的掃射投彈都顧及不得。幾乎所有日軍只有一個念頭,就是打過河去。

    這次內田孝行的砸鍋賣鐵式的火力掩護起到了極大的作用,日軍密集的炮火將阻擊陣地上的新77師兩個營的殘部壓制的頭都抬不起來。

    在炮火的掩護之下,日軍再一次發起了強行渡河。首批的兩個中隊快速的登上河北岸之後,渡船被迅速的放回,接應後續部隊。而在這其中日軍炮彈一直沒有停止過。

    西脅宗吉少將指揮所有的兵力採取一切可能的手段,拚命的在炮火掩護之下,向河北岸靠攏。而經過三個多小時激戰的阻擊部隊,此時真的象內田孝行所猜測的一樣,已經接近油盡燈枯。

    兩個在之前戰鬥受到不小傷亡,一直沒有進行整補,實際兵力拼湊到一起也不過四個半連,重武器只有兩門82毫米迫擊炮和六門60毫米迫擊炮,九挺重機槍的兩個營部隊。在這三個多小時激戰中,雖然給了70師團極大的殺傷,但是本身損失也異常巨大。此時的阻擊陣地上,拋出傷員,還有戰鬥力的已經不足兩個連。

    除了人員損失巨大之外,裝備損失更是巨大。在日軍佔據壓倒性炮火的覆蓋設計之下,本來就不多的重武器損失餘燼。等到西脅宗吉少將發起決死一擊的時候,陣地上只剩下兩挺重機槍,其他的重機槍和迫擊炮等武器已經全部被日軍炮火擊毀。

    被日軍幾乎沒有停頓的炮火壓制的抬不起頭來的阻擊部隊,在看到比之前進攻數量多的多的日軍在炮火掩護之下,陸續登上河北岸之後,知道自己最後的時刻已經到了。

    紛紛的上好刺刀,擰掉手榴彈的後蓋。將最後的幾發子彈壓進衝鋒鎗的彈夾中,做好了肉搏戰的準備。

    西脅宗吉少將沒有採取之前一直使用的以多批次的散兵攻擊線,輪番衝擊的的進攻方式,而是直接採取了以大隊為建制的集團衝鋒。除了之前再次被打殘的那個步兵大隊之外,其他三個大隊這次全部投入到了進攻中。

    阻擊部隊在日軍近乎瘋狂的衝鋒之下,傷亡越來越大,漸漸的有些抵抗不住了。人數越打越少,最後被衝上陣地的兩個日軍中隊逼迫到了阻擊陣地的西北角,與衝上陣地的日軍展開了激烈的肉搏戰。

    在望遠鏡中望著人數已經不多的阻擊部隊已經被蜂擁而上的日軍士兵壓縮至阻擊陣地的一角,西脅宗吉少將嘴邊露出獰笑,不顧此時中**隊的阻擊陣地上日軍士兵的數量要比中**隊多的多,而直接下令朝著兩軍正混戰的地方開炮。

    西脅宗吉少將知道自己即便是不開炮,也算得上突破中**隊的阻擊陣地了。但是知道留給自己的時間已經沒有多少的西脅宗吉少將,經過短暫的思想鬥爭,決定還是不給中**隊任何殘喘的機會。因為他剛剛發現,自己手下的部隊在佔據絕對優勢的時候,竟然沒有在短時間之內解決掉殘餘中**隊的跡象。

    為了不給中**隊的阻擊部隊任何翻盤的機會,也是為了給自己爭取更多的時間,西脅宗吉少將只猶豫了相當短的時間便下令按照預定計劃開炮。

    接到西脅宗吉少將的命令,70師團炮兵隊長下令將完成掩護渡河之後,每門炮特地剩下的十發炮彈,全部向中**隊的阻擊陣地上砸去。陣地上正在進行激烈的肉搏戰的兩軍被瞬間掩蓋在了密集的炮火中。

    在二百多發爆炸之後,剛剛還激戰中的阻擊陣地上瞬間便寧靜了下來。在爆炸中殘存的日軍士兵回頭目瞪口呆的望著自己的炮兵陣地,似乎不敢相信剛剛在自己腦袋頂上爆炸的炮彈是來自自己的陣地。

    對於下邊士兵的想法,內田孝行沒有興趣知道。對於西脅宗吉少將此時如何想的他更沒有興趣知道,他只知道現在他終於突破渦河一線中**隊的阻擊。只要渡過了渦河他就算是逃出生天了。

    在看到自己部隊已經突破中**隊的阻擊之後,內田孝行沒有任何猶豫的下令工兵立即開始架設浮橋,炮兵將所有無法攜帶的武器,也就是那些在他命令之下,已經將所有攜帶的炮彈全部打光的山野炮。

    一等浮橋架設完畢之後,全軍按照以步兵為先導,炮兵隨後,輜重兵和傷兵斷後的順序以最短的時間通過浮橋。而已經渡過河的師團主力剩餘的部隊,則立即在渡口兩側構築阻擊陣地,掩護師團部渡河。

    還沒有等他最後一個字說完,他身邊的一個參謀指著對岸,突然大聲喊道:「師團長,中華軍的騎兵。對岸突然出現大量中華軍的騎兵。」

    這個參謀淒厲的喊叫聲音剛剛落下,密集的炮彈又從天而降,落在河南岸等待渡河的日軍以及正在利用各種工具緊張的架設浮橋的70師團工兵中。看著對岸突然出現的大量騎兵和落在自己腦袋上的炮彈,內田孝行呆住了,他知道自己終究還是失去了寶貴的時間。

    好在內田孝行此時雖然受到了嚴重的打擊,但是思維還是依舊相當的敏捷。在看到河兩岸幾乎同時出現中**隊援軍之後,內田孝行快速的下命令,以西脅宗吉少將指揮已經渡河的兩個半步兵大隊,依托渦河,就地構築阻擊陣地,堅決阻擊中國騎兵部隊。堅持到天黑之後,立即向東,龍曲一線突圍。

    在河南岸還沒有來得及渡河的炮兵以及掩護師團部的半個步兵大隊和輜重、工兵則趁中華軍主力還沒有來得及合攏包圍圈,迅速調頭向西南突圍。當年內田孝行就是使用這個戰術,在南昌城下,擺脫了28集團軍的追擊,今天他打算故技重施。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