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抗日之鐵血河山

第一卷 第二百八十五章 再戰豫東(7) 文 / 美麗的蛇

    第二百八十五章再戰豫東(7)

    高海寬雖然沒有權利處理張紹,但是卻有權利將鄭斌調了過去,在接替他指揮圍攻通許,以及通許縣城以東的戰鬥的同時,並兼顧指揮獨立170師,將張紹掛起來。在解決完畢指揮權之後,高海寬並將張紹的情況,以及目前戰局的進展一五一十的向太康一線的劉家輝做了匯報。

    接到高海寬的電報沒有多長時間,劉家輝就親自給高海寬回電。劉家輝在回電上不僅同意他對張紹所做的處理,並正式下命令由鄭斌暫時先兼任獨立170師師長。至於原來的師長張紹,則命令張紹立即返回集總報道。

    接到劉家輝的復電,高海寬鬆了一口氣。看來劉家輝並沒有對他的決定表示反對,更沒有表現出任何的不愉快,這讓他的心情放鬆了不少。

    實際上劉家輝在接到高海寬的電報之後,內心的怒氣要比高海寬大的多。當初選擇這個獨立170師師長的時候,高海寬並沒有因為這個張紹是自己的老部下,而拚命為其爭取。反到是一直表示反對。並將自己反對理由說的很透徹。是自己感覺張紹這個人在擔任集團軍參謀處長的時候,雖然沒有太出眾的地方,但是一直表現的很穩重。

    在日常工作中,張紹對許洪亮的配合也很得力。堪稱許洪亮的得力助手。所以當初在組建這個獨立170師時,在28集團軍中合適人選並不太多的情況之下,自己思慮再三還是決定給這個傢伙一個機會。畢竟張紹也算是28集團軍現在已經不多的,從組建第三戰區第一遊擊總隊時候,就一直在的老人了。

    而且這些年的工作也一直表現的勤勤懇懇,表現的相當穩重,比較適合獨立170師這樣新組建,各級軍官又多是在原部隊擔任副職或是從各級下派。很少有擔任主官的部隊。

    但是卻有想到這個張紹整個是一個馬謖,如果不是高海寬發現的及時,如果不是暫54師動作夠快,反應迅速,在85聯隊撤回通許之前,將其纏住。弄不好整個通許一線的戰局都會因為這個傢伙陷入被動。

    雖然沒有親臨一線指揮,但是通過高海寬每天發過來的詳細的戰事通報,讓劉家輝對通許一線的戰事進展可以說瞭如指掌。對於這個85聯隊一旦回師通許,與通許一線的61師團靠攏,將會給整個戰局帶來什麼樣子的危害,劉家輝很清楚。

    這也是他為什麼這麼憤怒的原因。作為他親手挑選的師長,張紹這麼做著實讓他感覺到很失望。原來看他是穩重,現在一看來,這個傢伙不僅是穩重,而且有些穩重過頭了。

    作為一直擔任集團軍參謀處長的張紹,不會看不出放85聯隊與通許一線的61師團匯合,會給戰局帶來什麼樣的威脅。這麼做,只能說明一點,他太在乎自己的得失了。太在乎自己獨立指揮的開頭這一戰的成敗了。

    他很害怕自己的這一戰失利,才將自己的側翼保護的象銅牆鐵壁一樣結實。按照他的這個部署,日軍即便是來上一兩個聯隊也無法在短時間內突破他的側翼。在目前他北面的日軍已經對他造不成威脅的情況之下,只要他保護好自己的側翼,怎麼看他都不會有任何閃失的。

    劉家輝最生氣的不是他的部署,而是他的這個心。如此只顧及自己眼前的得失,而不顧及全局。按照他的這個心態,放在那一條戰線上,也許短時間內沒有什麼問題,但是時間一長,早晚要出大事的。

    接到高海寬的電報,劉家輝下完讓張紹返回集總的命令之後,很長時間都在猶豫,是不是在給他一個機會。劉家輝很清楚,能帶兵是每一個軍人的夢想。更何況是一師之長。參謀處長將來就是擔任副參謀長,也只不過是一個幕僚而已,那有自己帶兵痛快。如果在這個時間將他調回來,即便是自己不說,但是明眼人都會知道怎麼一回事,這麼一來恐怕這個人的前途就真的是前途無亮了。

    只不過他的猶豫並沒有持續多長時間,沒有多成時間,劉家輝就下定決心將張紹調回集總,不在回獨立170師任師長,改任集總主管訓練的副參謀長。獨立170師師長暫時先由鄭斌兼任,其他人選等會戰結束之後再另行選拔。

    劉家輝之所以這麼快的就下定了決心,是因為在他看來,一個人得失,一個人的前途,總好於因為他的一個失誤,讓成千上萬的人要付出本來不需要的鮮血。一路哭何如一家哭?這種沒有大局觀,只顧及自己得失的師長,28集團軍不需要。

    將功折罪,在劉家輝看來這種說法不適合用在一個統帥上萬人師長身上。尤其是這種心中沒有全局觀念的師長身上。

    劉家輝看著站在他面前垂頭喪氣的張紹,面無表情的道:「你可真的是我的馬謖。」只要在28集團軍呆過的人都知道,劉家輝如果越表現出暴怒的情況來,反倒越是沒有什麼事情。就怕他這種不因不陽的表情,一旦出現這種表情,就意味著事情已經沒有任何緩衝餘地了。「

    「你不適合在下邊的部隊,還是回來在集總工作吧。許參謀長那裡需要人,你還是回集總擔任副參謀長。」說完決定之後,劉家輝轉過身,看著窗子外天陰沉沉的天色。

    張紹聽完劉家輝的決定之後,有些委屈的張了張嘴。但是想想後,又沮喪的放棄了。在劉家輝身邊工作多年,他對劉家輝的性格相當的清楚。知道劉家輝凡是只要一下完決定,就很難在改變了。

    儘管知道自己的師長生涯已經到此為止了。但是在張紹心中卻並不服氣,他並不認為自己的部署有什麼錯誤。

    張紹認為自己在長智那麼部署,注意自己的側翼並沒有什麼毛病。他的這個部署不僅僅是為了獨立170師,也是為了暫54師。暫54師在杞縣,將主要兵力都放在了自己正面。自己的側後方卻顯得極為空虛。暫54師放在自己背後的掩護部隊只有一個營的兵力,即便是加上非戰鬥部隊的師直屬工兵、警衛等部隊也不足一個團。

    而在暫54師背後的民權、寧陵、睢陽一線還有數量不少的日軍,獨立170師保護自己的側翼的同時,也在間接著保護暫54師的側翼。自己的攻擊位置距離杞縣並不遠,一旦暫54師的背後出現異常,自己用來保障側翼的這個團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增援上去。

    況且以獨立170師的戰鬥力,以一個加強團的兵力,進攻只有兩個中隊,而且沒有重武器日軍的長智,按照獨立170師已經表現出來的戰鬥力,也並沒有什麼大問題。他也沒有想到長智一線的幾次攻擊會全部失利。遲遲沒有能拿下長智。

    張紹感覺到委屈,日軍85聯隊並沒有撤回通許。自己還有調整部署的機會,可自己的老長官怎麼會這樣做?不分青紅照白的就將自己掛起來,剝奪了自己的指揮權。

    劉家輝轉過頭來,看見還在他背後站著的張紹,知道他肯定會覺得有些委屈,也會覺得不甘。便問道:「怎麼,感覺到心裡委屈?」張紹點了點頭,沒有說話。

    劉家輝笑了笑道:「你覺得你委屈在那?」「我將一個團放在我側翼的匡營、趙輝一線不僅僅是但純的保障獨立170師的側翼。更是為了隨時支援暫54師。「

    「暫54師的部署我看了一下,他們在背後只放了一個營的兵力。但是在他們背後的民權、寧陵、睢陽一線,包括蘭封、商丘一線有為數不少的日軍。如果暫54師側後發生異常,我的這個團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增援上去。畢竟獨立170師現在是整個戰場上距離暫54師最近的一支部隊。」

    「再說我也沒有想到以一個加強團的兵力,連續攻擊長智會失利。高副座來電的時候,我已經開始按照高副座的部署在調整了,準備除留下一部分兵力合圍長智,主力全部東進。可為什麼連這麼一點的時間都不給我。」

    「既然你感覺到委屈,那我問你,在連續攻擊長智失利之後,你的主力為什麼不迅速轉向向東攻擊前進。你完全可以以一部分兵力將長智一線暫時先合圍起來,先與暫54師配合擊潰85聯隊之後,在調頭西進。長智的日軍不過兩個中隊,連亂碼其糟的兵力都算上,加一在一起也不到五百人。你留下一個營足以應付。」

    「如果此時你的主力轉向東,進至鐵底河一線,以鐵底河一線為天然的阻擊陣地,使85聯隊無法西渡,至少現在85聯隊恐怕已經被合圍。你調整部署,等日軍已經抵達聚寶崗一線了,你才調整部署,還有什麼用?」

    「如果不是暫54師行動迅速,快速的咬住了85聯隊,等你調整完畢,恐怕現在平田正判中將已經與內山英太郎在通許會師了。而在通許一線我軍只不過有兩個團在圍攻通許,如果這個85聯隊撲向此時正圍攻通許的我軍側後,你想想會給201師帶來什麼危險。」

    「你說高副座不給你機會,可從你開始攻擊長智開始,高副座幾次命令你調整部署,主力向東攻擊前進,可你為什麼遲遲不動?就算長智一線日軍還在,可不過兩個中隊的日軍會給你的側後帶來多少威脅?你做為參謀處長出身的人,心裡能不清楚?還要用我說什麼?」

    「豫東地勢平坦,日軍機動速度極快。為了追上85聯隊,纏住85聯隊,暫54師的一個團強行採取超越追擊,多少士兵累的吐血?而你的獨立170師如果能夠先於後撤日軍,搶佔鐵底河沿線這個天然的阻擊陣地,撲向當時正在西陵一線與暫54師激戰中的85聯隊側後方,我們何至如此被動。弄不好這個85聯隊已經被我軍吃掉。」

    聽著劉家輝越來越嚴肅的語氣,張紹低下頭不敢在解釋什麼。劉家輝看著低頭不語的張紹道:「你是怕,是怕這一戰失敗。怕自己指揮的首戰失敗讓別人看你的笑話。怕丟掉這個師長的職務。才過於求穩。我不是生氣你的部署,我是生氣你的心。」

    「你一直在集總擔任參謀處長,我一直再三要求的大局觀你心裡應該明白。你過於的謹慎,將會有多少你的戰友多付出本來可以避免的鮮血。你將自己的側翼保護的嚴嚴實實,你手頭掌握著各師中最多的預備隊,但是你是穩重了,是安全了,但是你考慮沒有考慮到你的友軍,你的兄弟部隊的安全。」

    「高副座對你的處理,我看沒有什麼錯。你的這個心態不改變,如果在別的部隊也許沒有什麼大問題,但是在28集團軍中絕對不允許出現這種只顧及自己的安全,將自己的友軍扔在一邊的師長。」

    「我不相信在你出擊之前,高副座就是怎麼部署的。我雖然沒有過問他的詳細部署,但是以高副座一貫的用兵風格,是不會做出這樣部署的。他為什麼將分割85聯隊回師通許的任務交給你的獨立170師你考慮過沒有?」

    「不就是看你們獨立170師作戰經驗少,從成立以來,到現在只在魯山一線打過一仗。在通許一線以東有暫54師配合,以兩個師的兵力配合打日軍一個聯隊還不是手拿把掐。你好好想一想,咱們28集團軍什麼時候打日軍一個聯隊出動過兩個師的時候。不就是為了可以讓你們獨立取得一次勝利,建立你們的作戰信心。」

    「你可到是好,只顧及自己的安全,將友軍的生死放在一邊不管。全師縮在長智一線,長智攻不下,就老實在長智一線等著友軍行動。你還好意思爭辯?高副座將你架起來,已經是相當的給你留面子了,換了我,我會直接將你一擼到底。」

    「你既然存了這種心思,就不適合在作戰部隊在呆下去了。你還是回集總工作。協助許參謀長訓練新兵吧。」說到這裡,劉家輝轉過頭來,看著窗子外邊的天空,再也沒有回頭看被他訓的面紅耳赤的張紹。

    劉家輝調回了張紹,對通許一線的幾個師長絕對是一種警告。劉家輝明確的告訴那幾個師長,高海寬的命令就是我劉家輝的命令,你們不服從他,就是不服從集總的命令。如果有人想做張紹第二的話,他劉家輝處理起來,絕對不會對任何人手軟。

    張紹的被撤職調回集總,對通許一線的戰鬥並沒有引起多少波瀾。受命接手獨立170師的鄭斌在趕到四樓所獨立170師指揮部之後,果斷調整部署,在梁波指揮的暫54師一個團已經在聚寶崗一線纏住85聯隊之後,鄭斌將按照自己命令,已經趕至耿小莊、陳崗一線的獨立170師的一個團劃撥給梁波指揮。

    以盡快的解決掉85聯隊。自己則帶領剩下的兩個團以兩個營的兵力,在師屬炮兵團主力的配合之下,再一次對長智發起攻擊。自己則帶領主力斜插至通許以東保障201師的後路,並以一部分兵力加入的對通許的攻擊中。

    在考慮到整體戰局之後,高海寬決定將通許一線的戰事一分為二。以惠賈渠為分界線。惠賈渠以東由鄭斌指揮暫54師、獨立170師以及201師主力在暫16軍直屬炮兵團的配合之下,負責解決通許縣城的61師團大部以及22師團之85聯隊。

    自己則指揮202師、預備90師並201師一個團的兵力,以及集總直屬重炮團解決通許縣城以西的22師團主力以及61師團的兩個大隊。同時以預備90師一部兵力向北警戒開封之日軍。

    開封的日軍數量雖然不多,但是留在那裡,總像一根刺一樣時刻威脅著通許一線正在激戰中的各師的側翼。更有威脅的是,開封的日軍還可以方便的通過黃河與河北豫東北的日軍取得聯繫。

    劉家輝現在雖然抽調不出來有生力量拿下兵力略顯得空虛的開封,但是卻也必須要設置必要的警戒線。而且劉家輝已經下定決心,只要張恩華擊潰太康一線的70師團,就立即以新77師北上,收復開封,拔掉這個插在自己後背上的芒刺。

    劉家輝雖然對現在自己的戰局心中有數,但是日軍方面現在的寂靜,對目前戰局的不作為。卻讓對日軍已經極為熟悉的他的心始終糾著。崗村寧次現在心裡到底是怎麼想的,難道就真的放棄這三個師團的兵力嗎?

    以劉家輝對自己的這個在戰場上多次交手的老朋友的瞭解,這個人絕對不是那種輕言放棄的人。像這種進不進,退不退被動挨打的風格,絕對不是他應該有的作風。那麼他下一步的動作究竟是什麼?目標將會是那裡?

    一直在琢磨日軍下一步行動的劉家輝現在並不知道,在北平的日軍華北方面軍司令部中已經亂做一團。剛剛由豫東北被召集回北平的日軍華北方面軍司令官崗村寧次大將的車隊在河北邢台境內遭遇到幾架美軍飛機輪番轟炸掃射。

    大將閣下的汽車雖然沒有被炸彈擊中,但是卻因為躲避空襲而與一棵大樹發生了激情的碰撞。在這場汽車與大樹的激情中,大將閣下雖然沒有喪命,但是也身負重傷,生命暫時看還沒有什麼危險,但是卻還在昏迷不醒中。

    崗村寧次大將的昏迷,讓整個華北方面軍群龍無首,現在華北各戰場各軍只是依靠慣性,還在支撐著。參謀長大城戶三治中將只能一方面給東京大本營、中國派遣軍司令部發電報,希望東京大本營能派出新的司令官暫時主持華北方面軍。另一方面,只能不停的給前線幾個師團長打氣。

    日軍華北方面軍參謀長大城戶三治中將面對,被崗村大將一腳踢到前線去親知指揮兩個師團,現在與指揮的兩個師團一起被困在通許的,內山英太郎和在河南作戰的幾個師團長,發過來的雪片一樣的求救電報,整個是束手無策。此刻在河南地區作戰的從內山英太郎到下邊的幾個師團長,都強烈要求撤退。但是司令官的昏迷不醒,卻讓他無法下達撤退命令。

    這不在他的職權範圍之內,當然如果他要是強行下達也不是不可以的。但是這樣一來,他在軍界已經就基本上混到頭了。很明顯這個要求是負責指揮三個師團作戰的內山英太郎在耍滑頭,不想承擔責任。這個撤退命令,雖然不在他方面軍參謀長的職權範圍之內,但是可在他內山英太郎這個中將軍司令官的職權範圍內。

    在崗村大將一直在昏迷中,而內山英太郎又明顯耍滑頭,不想承擔責任。而大城戶三治中將也同樣不想承擔越權的責任,畢竟這次作戰是東京大本營的計劃,和親自下達的命令,兩個人誰也不想讓東京大本營當了替罪羊。所以儘管三個師團被打的叫苦連天,卻都還只能在硬挺著。

    日本人雖然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但是絕對服從命令這一點卻是其他人不得不服的。即便是戰局打成現在這個樣子,既然還在苦撐著而且從目前來看,至少還要撐上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那麼讓兩個師團有能撐下去的勇氣,似乎就只有增加援軍一條道路可以走了。

    而此時東京大本營答應的從關東軍調撥的兩個師團的援軍,卻因為美軍飛機幾乎是不分晝夜的轟炸,鐵路線全部癱瘓而遲遲未能趕到。從內山英太郎雖然就是不下達總撤退的命令,但是每天都發來的幾乎是在哀求的電報來看,幾個師團恐怕現在的情況會相當的惡劣。

    最讓參謀長大城戶三治中將擔憂的是,與周口一線的65師團的聯繫已經中斷相當一段時間。65師團現在的情況是生死不明。從65師團最後一封電報來看,65師團恐怕現在已經是全軍覆滅了。

    65師團的全軍覆滅使得太康一線的70師團更加是獨木難撐。如果70師團一旦出現什麼問題,那麼通許一線的本身現在的處境就異常艱難的兩個師團的處境,將會更加被動。

    在大本營最新命令抵達之前,大城戶三治中將唯一能做的就是命令太康一線的70師團,沿渦河全力向通許一線靠攏,力圖與通許一線的兩個師團盡早會合,增加通許一線的實力。

    至於周口的65師團,已經顧及不上這個失去聯繫已經整整二十四小時的師團的大城戶三治中將,現在唯一的期待就是65師團能跑出來幾個是幾個吧。大城戶三治中將是現任華北方面軍的參謀長,整個華北的戰況基本上全部在掌握中。儘管不太想管,但在內山英太郎一直在耍滑頭,每天的電報上不是請求援軍,就是要求方面軍幫助想出脫困的辦法,除了這兩件事情之外,其他什麼都不說,更不說出請求撤退的話。

    無奈之下大城戶三治中將只得暫時先挑起大梁來。戰鬥還是要接著打下去。總不能就老實的在那裡,什麼也不乾等著被動挨打吧。而且就單純從兩個人的職務上來看內山英太郎可以耍滑頭,但是他作為方面軍參謀長卻無法躲開。

    他知道在第一階段會戰結束之後,中**隊新調入河南的基本上都是已經全部更換為美式裝備的精銳軍。按照目前中日兩軍的實力,雖然自己的空軍還很弱小,但是在得到了美軍駐華航空兵全力支援,得到美軍顧問訓練的中**隊精銳,戰鬥力已經達到了一個軍與日軍一個師團持平的標準。

    此時中**隊再也不是當年那支缺槍少炮,衣衫襤褸的軍隊了。雖然一個軍的中**隊在重武器上與日軍的甲種師團相比,還有一定的短缺。但是卻已經與乙種師團大致相等。以前那種日軍一個師團就可以把中**隊一個集團軍攆的到處亂跑的情況,再也不會見到了。

    大城戶三治中將與日軍大多數將領一樣,在第二階段連連失利之後,對河南戰局已經不抱任何幻想了。前年緬甸會戰的時候,只有一個28集團軍和一個直到會戰結束之後,也沒有能恢復元氣的第5集團軍,便讓日軍足足七個精銳師團,甚至包括近衛師團、第2師團這樣的極為精銳的老牌師團有去無回。現在平漢線上中**隊雲集,在調集新的援軍,恐怕也只能徒勞的損耗自己現在實在不怎麼太豐厚的元氣。

    華北方面軍幾乎所有的參謀都認為,在37師團和110師團全軍覆滅之後,此次平漢線會戰已經算是以失敗告終。嚥不下這口惡氣的只有眼前這個現在還在昏迷中的司令官。

    這位大將苦心積濾,想盡辦法突破美軍飛機的封鎖將幾個師團送到了河南,可這幾個師團在抵達之後又能怎麼樣?由於美軍飛機幾乎不間斷的轟炸,所有增援過來的部隊幾乎全部依靠徒步行軍。

    這樣一來各師團抵達的時間相差比較大,很難在統一的時間內投入戰場。當初65師團和70師團抵達之後,之所以遲遲未動,本就是準備等22師團和61師團抵達再一起行動。自己曾經勸過崗村大將,將這兩個師團先撤至魯豫邊地區等待兩個新增援的師團抵達之後,再一起行動。

    可平常從善如流的大將這次卻一反常態的讓兩個師團就地待命,等待新的援軍抵達之後再行動。大城戶三治中將知道這是身為中國通的崗村寧次大將在賭,賭中**隊缺乏進攻精神。即便是有了美軍飛機的掩護,也不會向日軍那樣強烈的進攻意識。賭中**隊此次精銳盡出的目的就是為了保護住平漢線。而不是為了收復河南全境。

    後來的戰事似乎也已經印證了大將的預料,中**隊在平漢線戰事結束之後,大部分中**隊停止了前進的步伐,只有那個該死的28集團軍和兩個在前一階段戰鬥中傷亡不小的軍越過平漢線抵達豫東地區作戰。雖然之後又陸續調了不少部隊,但是這些部隊卻始終沒有深入到平漢線以東太遠的地方。大多數在平漢線兩翼活動。

    雖然有緬甸和不久之前的第一階段中37師團和110師團的前車之鑒,但無論是崗村大將還是他,都沒有想到,不過只有八個師編製的28集團軍,竟然敢以只有一倍的兵力優勢,同時將他的三個師團合圍起來,並打的這三個師團叫苦連天。這在以前是絕對沒有過的。

    要知道即便是在不久之前的第一階段會戰中,他們在對付37師團和110師團的時候,也是集中了兩倍以上的兵力。在得知太康一線的70師團居然被兩個師的兵力合圍的之後,大城戶三治中將的第一印象,就是這個中**隊將領瘋了,也實在有些狂妄過頭了。但是事實卻證明劉家輝敢這麼做,還是有他的道理的。

    面對著越戰越勇的中**隊,大城戶三治中將只能不停的向東京大本營求援。可現在東京大本營上那去給他找援軍。關東軍在14師團被炸成殘廢之後,在抽調兩個師團已經是及至了。剩餘的部隊還要支援太平洋戰場,還要威懾蘇軍,已經無法再抽調出什麼部隊了。

    而中國派遣軍也已經無兵可調。東京大本營現在不僅僅無法給駐中國各日軍增兵,甚至還要從中國戰場上抽調一部分兵力去支援已經被美軍打到菲律賓的太平洋戰場。

    崗村大將曾經在關東軍援軍遲遲未能趕到的情況之下,電請東京大本營將駐紮在大同的蒙疆軍第26師團就近調往河南戰場。那裡想到26師團是動了,不過並不是來河南,而是去了朝鮮,在釜山登船被調往了菲律賓。

    在短時間之內沒有大量新的援軍抵達的情況之下,在崗村大將依舊在昏迷不醒的情況之下,在大本營還沒有決定新的司令官的人選之前,作為華北方面軍的參謀長大城戶三治中將儘管不情願,但是也只能硬著頭皮接過指揮權。

    曾經在華東擔任過22師團長的大城戶三治中將對指揮作戰並不陌生,但是在現在的這種情況之下,在他看來,如果不在短時間之內至少給12軍增加五個師團以上的兵力,根本就無法改變目前戰局。而在大本營的回電,最多也只能在給華北方面軍增加兩個師團的援軍之後,大城戶三治中將本來就很悲觀的心情,更加鬱悶了。

    在大城戶三治中將看來,與其派不出所需要的援軍,還不如進行全線撤退。幹嗎非要在那裡死撐著。從現在戰局來看,日軍在重新打通平漢線鐵路已經沒有任何可能,左了也是輸了,還不如輸的光棍一些。那有這麼死皮懶臉還非得要接著玩下去的。

    至於這個方面軍司令長官的位置,在大城戶三治中將看來,誰在這個時候來擔任這個華北方面軍司令都將會是一個絕對的火山口。這個曾經威風八面的方面軍司令官的位置也絕對是一個燙手的山芋。

    對目前已經被動到了極點的戰局,大城戶三治中將手中即沒有援軍,也沒有解決問題的方法。大城戶三治中將在想盡一切辦法,甚至不惜放棄一些位置相對不太重要縣城,也沒有抽調出來多少援軍的情況之下。

    在前一階段作戰,華北方面軍的損失實在太大了。再抽調部隊,就只能連一些戰略要地和大城市都放棄了。而放棄這些地方是東京大本營絕對不能允許的。在兩全之下取其輕的想法之下。大城戶三治中將做出了他從軍以來最難的一個決定。

    在經過再三思考之後,大城戶三治中將終於在南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部尚未就他的,終止一號作戰,在河南戰區進行戰略總撤退的報告進行答覆之前,在戰局持續惡化的形勢之下。對太康、通許一線的日軍三個師團下達了總撤退的命令。

    而在他的命令下達的時候,之前受命向北與通許一線日軍靠攏的,原太康一線的70師團對華北方面軍的命令卻遲遲沒有答覆。儘管大城戶三治中將命令每半個小時呼叫一次70師團,但是70師團的幾部電台卻始終頑固的沉默著。

    至於通許一線的22師團和61師團,此時卻是已經想跑跑不掉了。親自坐鎮在通許縣城,與61師團一部一起被關了禁閉的內山英太郎中將的則是回電乾淨利落,直接和大城戶三治中將匯報了通許一線幾乎每一分鐘都在惡化的戰局。告訴大城戶三治中將22師團和61師團已經被中**隊分割開來,已經無法成建制的突圍。如果按照方面軍的部署,那麼22師團和61師團只能拋棄無法攜帶的裝備,進行分散突圍。

    接到內山英太郎的回電之後,自從崗村大將負傷昏迷以來這幾天下來,已經心力交淬,特別是在70師團繼65師團之後,又失去了聯繫,而飽受打擊,本身就有點高血壓的大城戶三治中將再也挺不住心力上的煎熬,眼前一黑一頭栽倒。

    等趕過來的軍醫手忙腳亂的搶救過來的時候,已經半身不遂。經過診斷,中將閣下由高血壓引起了急性腦出血,軍醫嚴肅的告訴圍在他身邊的華北方面軍各位高級參謀,參謀長閣下眼下已經沒有任何工作能力,即便是僥倖康復也只能永遠的退出軍界。而從目前的情況和醫療水平來下基本上沒有任何康復的可能性。

    華北方面軍兩大巨頭,司令崗村大將遭受到空襲,目前還在昏迷中。現在參謀長又成了偏癱,幾個高級作戰參謀只能面面相窺,猶豫半天才以華北方面軍副參謀長德永鹿之助少將領銜,將目前華北方面軍群龍無守的情況火速上報南京中國派遣軍司令部和東京大本營。

    在接到德永鹿之助少將的報告之後,本來已經準備卸任的日軍中國派遣軍總司令畑俊六大將火速乘座一架水上飛機繞道中國沿海地區飛抵天津登陸之後,又乘座汽車抵達日軍華北方面軍司令部北平。

    對於華北方面軍的窘境,畑俊六大將在南京便已經瞭如指掌。知道此次會戰打到現在,日軍已經基本上輸定了的畑俊六大將曾經在無法抽調更多援軍的情況之下,數次向東京大本營提出終止此次作戰。

    但是此時已經輸紅了眼的東京大本營,不僅不同意他停止作戰,還命令中國派遣軍至少再抽調四到五個師團進入河南,調歸12軍指揮。如果不是畑俊六大將資格夠老,門生故吏滿日本軍界,而使得大本營有些忌諱,而只是下了嚴格的,務必服從的命令,並沒有多說什麼。如果換了別人的話,恐怕一場嚴厲的訓斥是免不了的。

    在大本營的再三催促之下,畑俊六大將想盡一切辦法按照大本營的要求抽調了幾個師團,冒著美軍猛烈的空襲抵達了河南,可是結局怎麼樣,現在只要不是瞎子都能看清楚。這幾個師團即便僥倖突圍出來也是元氣大傷。

    不僅抽調來的部隊損失的損失,被合圍的合圍。就是自己這個還沒有從昏迷中清醒過來的愛徒到現在的生死不知,就已經夠讓畑俊六大將心疼的了。

    而在見到經過緊急搶救之後,神志已經略微恢復,但是卻已經變的口歪眼斜面目全非的大城戶三治中將,畑俊六大將二話不說,親自在電台上要通內山英太郎中將,直接下他下達了全軍向開封一線突圍的命令。

    一心想要撤退的內山英太郎,在總算等到撤退命令,而且接到的是畑俊六大將親筆下達的命令之後,現在卻相當的發愁。全軍突圍,那也得是在自己也能跑的了情況之下。

    戰鬥打到現在,通許一線的22師團和61師團已經被中**隊分割合圍不算,就是各種補給已經降低到了最低點。兩個師團的突圍行動,就連一次炮火掩護都湊不齊了,怎麼突圍。

    此時22師團和61師團的攜行彈藥,特別是炮彈已經基本消耗一空。而在杞縣出現大量中**隊之後,通許一線日軍的原先就時斷時續的補給線更是被完全的切斷。本來就不多的補給物資的儲備更是降到了零。

    那些勉強運到前線,但是還沒有來得及運抵通許的補給物資全部被中**隊圍困在了杞縣。杞縣的日軍即便是加上兩個師團的輜重部隊也不過千把人,杞縣能夠守上幾天誰也沒有信心。而杞縣一旦丟失,通許一線日軍將陷入絕對的困境。

    通許一線的兩個師團,現在已經陷入彈藥的嚴重匱乏,各種作戰物資的奇缺,甚至到了最起碼的口糧也無法保障的地步。有不少部隊已經依靠殺馬維持的兩個師團,只能被動的防禦,甚至連一次小的反衝鋒都不敢打。

    對於每個士兵每天只能發給十五發子彈。輕重機槍除了必要的時候,基本上不敢開火。每門炮平均下來只有一發炮彈的兩個日軍師團來說,現在突圍只能將這兩個已經消耗掉幾乎全部有生力量的師團,更快的送進地獄。

    但內山英太郎不是傻子,他知道既然這次畑俊六大將親自下達突圍命令,恐怕也就意味著新的援軍在短時間之內是不會有了。如果不抓緊時間想辦法,不用中**隊來打,恐怕日軍自己就餓的失去戰鬥力了。

    他的軍司令部在通許縣城內情況還好一點,通許縣城雖然不大,但是畢竟是一個縣城,多少還有一些存糧。儘管河南境內近幾年來天災**橫行,尤其是新黃河兩岸,幾乎年年發大水。糧食產量,跌到一個相當低的數字,但畢竟作為縣城來說,通許內還多少有一些存糧。

    但是被高海寬的兩個師合圍在通許西北,幾次黃河大水,弄的本身就沒有多少老百姓的孫營一線的22師團殘部已經開始斷糧了。不僅馱武器的馬匹已經被下了鍋,添進了士兵飢腸碌碌的肚子。就連一項不太喜歡吃野菜的日軍士兵,也在戰鬥的間隙中尋找一切可以填充肚子的食物。

    但是在不突圍也只能是坐以待斃的情況之下,內山英太郎在權衡了一下利弊得失之後,還是下決心各部按照現有位置全力突圍。

    對突圍行動並不抱樂觀態度的內山英太郎中將,除了規定統一的行動時間之外,甚至連詳細的突圍計劃都沒有做,也沒有安排掩護部隊。抱著的是能突圍出去多少算多少的目的內山英太郎,打算全體部隊全部參加突圍,互相為掩護。在下定決心之後,內山英太郎中將沒有絲毫猶豫。

    在接到畑俊六大將親自下達的撤退命令的當天下午就安排了他那個簡陋到了極點的撤退計劃,命令各部做好突圍準備,突圍的時間更是定在了當天的午夜。全體部隊的突圍目標只有一個,全都是北面的開封。

    至於準備工作,只有一個,就是在突圍前,不要讓自己對面的中**隊發覺自己的突圍行動便可。反正此時已經接近山窮水盡的部隊也沒有什麼好準備的了。就是想銷毀物資都沒有什麼可供銷毀的。

    在安排了其他部隊突圍之後,而內山英太郎卻決定自己帶領的在通許縣城晚於其他部隊半個小時突圍。而且他狡猾的將自己的突圍方向定在了通許東北角。也就是說他的突圍目的地不是給其他部隊指定的開封,而是雖然更遠一些,也更加安全的蘭封。他是打算讓其他所有部隊為他打掩護。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