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盛唐

第七卷 天下一統 第四十三章 雷霆反擊 (二) 文 / 魏學睿

    楊雪、武皇后都期盼著柳陽返回京師,掐指算來,都逾期了幾天了可還是沒有音信。

    臨近鳳州城方圓二、三十里的範圍,都有大軍駐紮,各條道路都被封鎖了。派往鳳州的密探查到的只是絲言片語,歸納起來,大概、可能、或許,誰也無法確認自己瞭解到的是真實的消息。歸納起來,就是鳳州方面出現了兵亂,相傳,蒼鷹軍的大都護任雅相,將軍王孝傑、瓦布、耶律吉利等數人首級高懸在城頭之上;據說,李林龍及多塔、金順可利、藍超等數十位蒼鷹軍的重將都被擒獲,關押在鳳州大牢裡;而內地各州的將領也有數人被撤免,一些年輕的生面孔接管了軍隊,這些人都是梁建方的嫡系部眾。還聽說,大軍整備完畢,隨時可以拔營,但內部還沒有就如何看待京師事件達成一致看法,所以一直在拖延。

    楊雪對於鳳州來的消息所持態度就是:不相信。

    梁建方雖是兵部尚書,但真正統領過的地方軍隊並不多,他與李林龍不同,他不是純粹的武人,很難獲得邊軍的支持,而且此人一向中立,只唯皇命是從,這也就是說,他沒有自己的派系,不可能有這麼大的力量。更換鎮壓幾個州郡的將領,也許可能,但徹底打垮李林龍一系,大大小小幾十個大都護、都督、都尉,幾萬大軍,就這麼輕鬆?肯定有詐,李林龍又想玩什麼把戲?

    各地勤王京師的軍隊,也陸續傳來一些消息,河南道、江南道一帶的州郡軍隊,由於上次薛仁貴兵敗大非川,折損兵將多是出自這兩道州郡,剩餘的也在鳳州未返回,各州郡所轄之衛兵並不很多,地方官員接到武皇后的密信和鳳州傳來的詔書後,對兩個截然不同的命令,大多猶豫難定,多採取了靜觀其變的對策,只有揚州的切達羅盡點府兵萬人,一路奔京師而來,這明顯是策應李林龍,他不奔鳳州,也足以說明李林龍平安。

    京師裡,因兵變後多日持續戒嚴,致使街面人煙蕭條,驚恐不安的百姓大多貓在家中,不到萬不得已,無人不敢上街,而大部分商戶也都關門歇業。

    楊雪對此是非常矛盾的,既怕鬧事,不敢取消戒嚴;又對百姓的不合作、不支持、不反抗的態度憤懣,她曾多次張榜安民,告之百姓憑坊間裡弄的路引即可正常通行,但收效不是大,而且京師裡私下流傳著一個小道消息:楊雪的命長不了了!

    兵部。楊雪從兵變後就搬到了這裡處理公務。

    她正與李昭德在一起密議。

    「京師裡謠言甚是囂張,說大將軍無論怎麼行事,最後是都鬥不過陛下和娘娘的,就是二聖放手,也鬥不過李林龍……」李昭德把探察到的消息詳細地講給楊雪。

    「愚蠢的市井閒人,根本不知道他們的傳言是多麼的可笑。現在是,李林龍在鳳州被擒,而武皇后和陛下是我的階下囚!對手?不過是等著挨刀的對手而已!等到梁建方把李林龍和玉璽乖乖交出來後,我看這天下誰還敢反對我!」楊雪不屑地撇嘴應道。

    「大當家還是小心為上,李林龍和武皇后都是奸詐之徒,不似咱們出身軍旅,行事直爽。萬一他們私下底有所活動怎麼辦?再說,沒見到李林龍之前,誰知道具體情況如何,現在斷言還為之過早;武皇后派柳陽傳書,但柳陽卻一去不復返,這裡面是不是有些不妥?」李昭德心懷疑慮。

    楊雪聽完,若有所思,半響應道:「可能有,但我想現在柳陽不回轉,梁建方沒動靜,這也許和承諾有關。我與武皇后達成的承諾裡,除了抓捕李林龍,還有就是分治天下。具體說,就是事情過去後,陛下將把遼東、半島、東平等地都交我管轄。」

    「這什麼可能?分給大當家的這些地方,掌管軍政的清一色是李林龍一系人馬,他們怎麼會聽從你的調遣?」李昭德不敢相信。

    「若是逼李林龍與我成婚,又將如何?我的話不就代表李林龍的話嗎?」楊雪露出點滴狡猾的笑意。

    李昭德恍然大悟道:「難怪協議裡要求抓獲李林龍,且不得傷害,一定要用李林龍和玉璽換取李治和武皇后的命。大當家想的是挾玉璽和太子威懾忠於大唐的百姓子民,挾李林龍威懾其嫡系們!」

    「不錯,我有兩個心願,一是恢復大隋;二是與李林龍成親,這兩個心願我都要達成。至於武皇后和李治,適當時候放掉他們也未嘗不可,兩個沒有邊疆驍勇善戰軍隊支持的喪家犬,早晚還不是被我收拾掉。」楊雪冷笑。

    李昭德聽到這裡,心裡不平。他或許是為了權貴,或是是因一直暗戀楊雪,才為她赴湯蹈火甘願造反,沒想到楊雪對於自己的態度就是利用。越想心裡越悲涼,不由得有了悔意。

    「怎麼了?」楊雪見他發楞問道。

    李昭德清醒過來,現在不是後悔之時,要是不繼續往前走,弄不好自己的命和家眷都要歸西。抱著僥倖心理挑撥道:「照這樣看來,只要李林龍被擒獲,咱這齣戲就基本定盤勝了。不過,我還有些許擔心,這李林龍即使被交換回來,他能乖乖聽你話嗎?他不是畏死的人!」

    楊雪笑了:「你不瞭解李林龍,他不是不怕死,他活著是有一個想法,大治天下,為了這個,他什麼委屈都可以承受。當我把他交換回來後,我給他兩條路選擇,一是生,與我結婚,我們一起去打拼出一個大大的江山;二是死,只能去閻羅殿大治了。他一定會選擇生!」

    李昭德徹底失望了。她考慮地很周詳,看起來已經有些把握。他強壓下心中不滿,改換話題道:「程務挺被抓,小女杜鵑鬧的很凶,現在也無法證實他是李林龍的奸細,是不是暫時放他回府圈禁?」

    楊雪搖搖頭道:「我會替杜鵑考慮的。不過,暫時不行,程務挺十之**是李林龍的人,是安插在咱們身邊的暗楔,等到安撫李林龍之後,咱才放掉他!」

    李昭德重重歎了口氣,暗思:「看來還得促成李林龍和楊雪的好事!不然,務挺保不住了,這女兒年紀輕輕豈不成了寡婦?」

    一名親從跑進來稟報道:「前兵部尚書梁建方的代表來了!」

    楊雪一聽頓時眼睛光流彩溢,應道:「請他進來!」

    鳳州長史欒青走了進來,他看見楊雪急忙匍匐在地,參拜道:「屬下欒青見過大當家的!」

    「欒青?」楊雪從來沒有見過他,但知道有這麼個人。她仔細打量他一番,惱怒地呵斥道:「你個奸細,還敢出現在我的面前?來人,給我拉下去砍了!」

    欒青一聽恐慌求饒道:「屬下冤枉!屬下並非奸細,實是李林龍詐死,騙了我。是屬下誤中奸計……」

    李昭德忙攔阻道:「大當家先不必發火,他既然是奉梁建方之命來的,當問清楚梁的意思,再殺不遲!」

    楊雪一想也對,問道:「梁建方的信函呢?」

    欒青從懷中掏出信函,恭敬地遞了過去。

    楊雪展開信函,見上面寫道:「楊大將軍:已將七皇子顯、匪首李等人擒獲,並得玉璽一枚。匪屬任雅相、王孝傑等人抗旨被殺,其他李之部屬均收監看押。各州郡軍馬陸續遣返回本州。某明日未時將解匪首李林龍等至長安西郊牛莊外長亭處恭候楊將軍,望將軍將陛下、娘娘及諸皇子、公主等一併安全送來。梁建方印。」楊雪看了看後面的印鑒,的確是梁建方的兵部尚書官印和本人名章。

    「你去詳細查查此地的地形,安排穩妥一些。」楊雪對李昭德說道。

    「萬萬不能去啊!這是個陷阱!」欒青突然喊道。

    「怎麼說?」楊雪饒有興趣地看著他。

    「屬下的一位朋友是梁建方的幕僚,他給我送行時,私下對我說,其實李林龍根本沒下大牢,任雅相、王孝傑等人根本沒有死,活得好好的……」欒青剛說到這裡,楊雪打斷了他的話:「怎麼?這又是什麼鬧劇?」

    欒青點點頭道:「各地州郡兵是撤走了一部分,但只蒼鷹軍在鳳州就有近五萬人。這五萬人都是刀尖裡滾出來的,比那三十萬士兵強悍不知道多少倍,所以梁建方和李林龍才像模像樣把各州郡這些人心不齊的軍隊打發走了!留下蒼鷹軍這些精銳準備對付大當家的!」

    楊雪眉頭皺起,問道:「按照你剛才所說,梁建方與李林龍結成同盟了?」

    欒青點頭:「是!我朋友還說,明天交易我最好別去,因為明面上只有兩千人押著李林龍和玉璽,實則四周還有四萬蒼鷹軍的鐵騎。只要先頭的兩千人,這可是任雅相的親從呀,纏住咱的軍隊一柱香的時辰,蒼鷹軍大隊人馬將從四面包圍咱派去的軍隊,強行救下陛下和娘娘,據說他們在京師裡還有內應,將派兵保護武皇后和陛下等。」

    楊雪聽完,心裡有些相信了,這個佈局符合李林龍的風格。

    她帶著疑問道:「武皇后寫給梁建方的密信我看了,裡面沒有讓梁建方與李林龍結盟的字樣呀,難道柳陽另外得到了武皇后的口諭?」

    「是,就出在柳陽身上。武皇后認為你是要推翻大唐,重建前隋,而她再怎麼不喜歡李林龍,這個人還是力保李唐江山的,兩下比較,你的威脅更大,這才督促他們先鋤掉你,別的再做計較!」

    楊雪惱怒異常,咬碎銀牙,跺腳罵道:「武皇后甜言蜜語假意哄我,實則讓柳陽送出暗信,設計誅殺我,好毒的女人,既然不肯幫我,我留她這壞種何用?李昭德,你帶兵去她的寢宮,將武皇后和高宗及皇子們統統誅殺之,一個不留!」

    李昭德有些猶豫道:「萬萬不可,萬一消息有詐呢?」

    楊雪吼道:「不會!剛才欒青所說的,看起來才更加合情合理。梁建方怎麼可能輕易幹掉李林龍一系?任雅相、王孝傑都是文武兼備的將才,我深知他們的本事,憑梁建方那兩下子能不落痕跡地收拾他們?再有,梁建方也不是傻子,沒有後續大軍,怎麼可能輕易遣散各州兵將?這些點不可疑嗎?現在欒青所說正好彌補了這些疑點,使我恍然大悟。武皇后這個惡毒的女人,設出一道道計謀,想鋤掉我!哼,京師內的皇親國戚。挨家抄家全殺掉,先留下二聖,再留個太子當傀儡就夠用了,李家的人,多餘的一個不留!」

    李昭德見她下了狠心,應道:「遵將令!」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