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盛唐

第五卷 攻無不克 第二十六章 遼東整軍 (二) 文 / 魏學睿

    孫仁師從營府軍、建安軍、右武衛軍、安東軍等近十萬軍隊中挑選精銳,成立了平東軍,下設五營,任用提拔了五員大將分管五營,分別為樸逆風統率雄騎營,兵力一萬;黎黑統率虎騎營,兵力一萬;耶律順達統率獅騎營,兵力一萬;許滄海統帥豹騎營,兵力一萬;柳斷刀(孫仁師的門生)統率鷹風營,兵力一萬。再加上孫仁師的親從營、密營、斥候營三千人,總兵力五萬三千人,戰旗為鷹頭血手,分別駐防安市、白涯。

    在孫仁師組建平東軍的同時,為了防範東北的靺鞨族偷襲,李林龍又讓婁師德把挑選剩下的近五萬人,選出三萬人,組成新的一支軍隊,賜名定北軍,駐防遼東城。

    最後挑剩的兩萬人一萬劃給了朱斯,駐防建安;一萬劃給了王方翼,駐防營州,負責物資籌集和運輸。

    各軍都有統軍將領負責組建和訓練,李林龍就清閒了下來。

    到唐朝幾年來,歷經了很多事情,他一直沒有靜下心來思考該如何改變歷史,現在難得的清閒,使他可以得空整理思路,認真思考自己以後該做的事情。

    他認為要想改變歷史,首先要改造唐人,而改造唐人就要從改造思想著手。對於當時在唐朝占統治思想的儒家思想他是從心裡持一定批判態度的,認為其中的一些思想是禁錮中華民族思想的毒咒。

    儒家中心思想是教化百姓仁義道德,學習它,可以使人文明有禮,使整個民族文明有序。但儒家思想是為封建統治階級服務的,它的中心目的,就是讓百姓服從君主,老實聽話。百姓學習了這樣的思想,個個老實聽話了,變成了逆來順受、怯懦軟弱的人!如此一來,整個民族就缺少了血性和陽剛。沒有血性和陽剛民族是危險的,它會成為一隻任人宰割的綿羊。

    擁有五千萬人口、繁榮富裕的宋朝,被只有一百萬人口的蒙古鐵騎任意踐踏;擁有五千萬人口、商品經濟萌芽的明朝,被只有幾十萬的滿清征服;擁有三萬萬人口、百萬軍隊的大清帝國,被世界列強屢次打的割地賠款;擁有五萬萬人口、幾百萬軍隊的中華民國,任意放進倭寇蹂躪大好河山……

    這一切都是儒家思想消磨了民族應有的血性,才釀成了中華民族一次次不堪回首的歷史。

    如果沒有儒家思想,還是象大漢時期的男兒那般普遍習武鬥勇,全民皆兵之下,誰敢欺我泱泱中華?宋朝以後的歷史將會真正改寫。

    可是簡單的否定儒家思想,是不可行的,因為儒家思想充斥了大唐的方方面面,滲透到了大唐的血脈裡,想改變儒學在大唐思想界的統治地位,必將遇到來自統治階層的貴族、地主、儒生們的瘋狂圍剿,恐怕什麼新思想沒等實施就得夭折。

    他思考再三,決定折中一下子,以吸收儒學裡面精華思想為基礎,融合自己想要填加的主動進攻、積極進取的叢林競爭思想,編寫一部思想法典——《武學法則》。

    在這本以鴻揚發展儒學為名義的法典裡將把積極進取、主動進攻作為他的主體思想,用這種思想培養儒生「愛國、愛民族、團結、友愛、自信、自強」等精神,增強儒生們「習武、競爭、進取」等意識。

    《武學法則》推廣起來以後,儒生們將變的堅強和強悍起來,也必將帶動百姓,使整個民族變的強悍起來。

    他暗思:只要這步驟成功,整個民族將逐漸充滿自強進取精神,並因為普遍習武,增添了血氣和陽剛。那時一個擁有血氣的民族,將是不可戰勝的。也到那時,中國將必然不會再有被蒙元、滿清統治的歷史,不會再有鴉片戰爭的恥辱,不會再有倭賊得逞侵略中華的可能……

    李林龍決定傾力編寫《武學法則》,他把營州長史盧照鄰找來,又招聘了四十多名在營州、幽州幾地有些聲望的儒生。

    他知道〈武學法則〉想要編寫和推廣,單靠自己是成功不了的,必須有一個團隊,共同去努力。所以應當得到這些儒生們的支持,把他們變成團隊隊員,共同編寫此書,並積極推廣。

    他把儒生們聚集在一起,笑著說道:「我最近學習儒學的《論語》、《詩經》等幾本論著,看了半天,由於才疏學淺,有很多地方頗為難解,故邀請諸位前來,幫助排疑解惑!」

    儒生們都自負滿腹經綸,見他如此一說,個個抖擻精神,想要一展學識。

    李林龍說道:「有兩戶人家生活在一處風景秀麗的小島,一戶人家是勤勞的農民,他有位漂亮的妻子,由於他的勤勞肯幹,他家頗有家資;另一戶是名懶惰的閒漢,他不好勞動,生活的很窘迫,雖然勤勞農民經常周濟他,可是他依然覺的吃不飽、穿不好,因此他時常想:要是我能奪取農民家的資產,zhan有農民家的漂亮老婆有多好。請問,農民知道了懶漢這樣的想法,該怎麼處理?」

    一名儒生站起搖頭晃腦地說道:「農民應當找他談心,告訴他不應當有這樣的想法,勸他改邪歸正,為其一;其二,可以多給他糧食、衣物,使他生活無憂,以德服人;其三,多加強防備,防患未然。」

    李林龍笑了笑,繼續說道:「人的慾望永無止境,學子考上了功名、當了小官,就想到當更大的官,當了更大的官,就想到發財蓋房子買地;小商販爭了小錢就想買商舖,買了商舖,還想買更多的商舖……這樣的想法幾乎人人都有。那名懶漢也是如此,農民給了他足夠的糧食、衣物,他吃飽了、穿暖了,可是他新的慾望又來了,他想要是每天有山珍海味,每天有嬌娘陪伴多好,於是在慾望驅使下,他又開始惦記農戶家的資產和漂亮的女人。此時,農戶該當如何呢?」

    儒生們沒了詞,有儒生應當道:「那只有防患未然了,多多提防他。」

    李林龍繼續笑著說道:「百密一疏,農民有一天出去勞動,懶漢趁虛而入,欺凌了農民的漂亮妻子,掠奪了農民家的財富,農民後來知道了當怎麼辦?」

    儒生們憤怒地應答道:「殺父之仇,奪妻之恨,不共戴天,與他拼了!」

    李林龍臉上正色起來,聲音提高了幾度,大聲說道:「拼了!可是這一切都已經發生了,農戶的家裡已經被蹂躪,他的妻子已經被欺凌,他即使殺了懶漢,恥辱也將永遠縈繞於他的內心。這樣步步後手與人,是解決事情的辦法嗎?你們解決問題就按這個思路解決嗎?要是把兩戶鄰居放大到國家,等到自己的國家被人侵略和掠奪了,屍橫遍野、十室九空時,才記得報仇嗎?是不是有些晚了?」

    儒生們臉色難看起來,個個腦袋低垂。

    盧照鄰問道:「大帥有何高見?」

    李林龍應道:「農戶要是在那名懶漢第一次遐想時,就果斷出擊,殺掉懶漢,那麼還有以後的事情發生嗎?」

    有儒生說道:「這樣的做法有失仁道,況且萬一懶漢沒有最後侵佔農戶,豈不怨殺了懶漢!」

    李林龍眼睛圓睜,應道:「假設你是那個農戶,為了仁義道德,為了害怕冤殺懶漢,就始終把自己的財產和妻子置身於危險之中嗎?」

    有儒生依然不解地說道:「大帥,那名懶漢有第一次非分遐想時,農民教訓他一次,使他畏懼,不就可以杜絕以後災難的發生了嗎?何必非要殺他呢?」

    李林龍搖頭說道:「對敵人的仁慈,就是對自己的犯罪。項羽姑息放過了劉邦,結果最後死在劉邦之手,歷史上這樣的典故,舉不勝舉。農戶教訓懶漢一次,也許可能把他打服,但更可能使他仇恨農戶,並尋機先下手殺掉農戶。也就是說農戶簡單的教訓懶漢,把自己置身到更加危險的境地,這樣的辦法不是解決問題之道。我們有斬草除根,不留後患的說法,就是這個道理。」

    儒生們信服地點頭。

    盧照鄰應道:「大帥說的對,防患於未然,不如主動出擊,消滅潛在的隱患,這可以避免以後悲劇的發生,這才應當是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

    有儒生也如夢初醒地說道:「放大到國也應該如此,在我們周邊的國與諸部落沒有對我唐形成危險前,看到了他壯大的勢頭,就主動出擊,消滅他,就不會有威脅到我大唐的安全了!」

    李林龍見效果已經差不多,說道:「儒學博大精深,可以說學之不完。但內容教人向善的多,教人向惡的少,這當是好事。可是,我看了看,就有個疑問,我們的子民學習儒學後向善了,這世間難道就能清淨嗎?要知道那些周邊蠻族依然磨刀霍霍,惦記我們這塊肥肉呢!我們百姓都光講仁義道德了,他們卻對我們舉起了屠刀,我們以文明去抵禦野蠻,文明的人心慈手軟,怎麼能打的過喜歡舔血的異族呢?這不是讓我們百姓自取滅亡嗎?」

    有儒生說道:「所以君子應該對君子講善,對惡人講惡!」

    李林龍笑著答道:「你說的太對了,我們就當如此,儒學教導百姓也應該如此,既要教導百姓有文明有禮的一面,也要教導百姓有野蠻殘暴的一面。對待生養自己之國、民族、朋友、親人應當文明有禮;對待國之民族之潛在的敵人應當比野蠻人還要殘暴和凶狠。這樣才是正道。為此,大家覺得是不是應該編寫一部這樣的書來教導百姓呢?」

    儒生們說道:「不錯,應該有一本這樣的書教化百姓。應該讓天下學子明白對不同之國之民族之事情,應當有不同的態度和採取不同的手段。」

    李林龍說道:「我看諸位都是大才,可以共同編寫這部書,這部書要是出來了,並得到推廣,各位的功績,將永載史冊。地位也都將日漸升隆。這可是前無古人,後五來者的千秋之功啊!」

    儒生們都很興奮,從事彌補儒學不足的事業,在他們看來是光榮而神聖的。

    盧照鄰有些擔憂地說道:「以善對善、以惡對惡,儒生們都擁有這樣的思想,百姓們也跟著模仿學習,要是理解偏了,豈不人心思惡了?」

    李林龍應道:「所以這本書應當開篇就要把立書的原則、目的告訴大家,那就是愛國、愛民族、愛團隊、愛家庭,對待同族同宗同血脈之親人,當互助友愛、團結互助;而對待國之敵人、民族之敵人當同仇敵愾、主動出擊、消滅隱患。」

    儒生們點頭,都認為非常好。

    李林龍把心中早已經想好的書名說了出來,他說道:「書名就叫〈武學法則〉吧!」

    ……

    李林龍任命盧照鄰為主編修,其餘儒生各負其責,他則擔任顧問。

    三個月的時間裡,李林龍不過問軍隊訓練如何,一心撲在〈武學法則〉的編撰上,第一稿再反覆推敲下終於問世了。

    全書共分四大章、三百條法則。第一章,立志法則,宣揚愛國、愛民、團結、友愛的民族精神和團隊精神。第二章,立人法則。宣揚進取、競爭、自立、自強、奮鬥思想。第三章行為法則,倡導學子習武強身、見義勇為、鋤暴安良、保家衛國。第四章,鋤惡法則,倡導對待惡人、惡勢力、惡敵國,以惡止惡,積極進攻,主動消除隱患,斬草除根,不留隱患。

    全書引經據典,例舉了大量歷史事實,比如第四章裡為了證明主動消除隱患的正確性,列舉了漢武帝主動出擊進攻匈奴,才使得匈奴長期騷擾邊關的狀況得到扭轉的歷史事實。

    書在營州的雕版商社刊印了徵求意見版一百冊,發放到各地宣講,徵求社會各階層有識之士的反應,最終定稿將在彙集眾多人的意見修改後定稿。

    ……

    李林龍要把這種思想在軍隊中也廣泛傳播,他召集平東軍、定北軍校尉及校尉以上將領六百多人在遼州集訓,他親自做主講。

    他對所有的集訓將領們說道:「我們面對的高句麗、靺鞨,都是好戰之國和好戰之部落,他們從君主到百姓普遍習武,他們的目的就是侵佔我們的領土,掠奪我們大唐的財富,我們身為大唐男兒、大唐將士,應當做什麼?」

    將領們齊聲應答:「保家為國、責無旁貸。」

    李林龍應道:「不錯,保家為國、責無旁貸。可是是積極防禦呢?還是主動消除隱患?」

    將領們基本都喊道:「咱的實力夠強大,當然主動消除隱患。」

    李林龍笑著說道:「不錯,主動消除隱患才應當是我們目前選擇的。把戰火引到對方的領土,我們的損失可以降到最低,而敵人的損失將成倍增長,打敗了,我們只是損失掉一部分將士;打勝了,我們可以zhan有敵人肥沃的土地,掠奪敵人的財寶,奪走他們漂亮的妻子,獲得豐厚的戰利品!」

    眾將領覺得可以得到很多利益,都嚮往地笑了。

    李林龍說道:「其實主動進攻還有一個好處,他會使你的手下將士們充滿發財的夢想,並積極為之拚力搏殺,而作為將領的你可以讓跟你的弟兄都能建功立業、陞官發財、光宗耀祖。如此光照自己下面的弟兄們,必然得到他們的擁護,你也才能率領他們打勝仗。」

    一名將領起身問道:「大帥,我聽說蒼鷹軍進攻西域時,對突厥人採取殺光、搶光的辦法,我們對東部的人也採取這樣辦法嗎?」

    李林龍笑著說道:「不可以,突厥人不與我們同脈同宗,而且對待我們百姓的方式也很殘暴,我們才採取殺光、搶光的辦法,而高句麗人、百濟、新羅之人追根起血緣關係,咱們和他們都是親屬關係,對待有親屬關係的他們,我的意見是可以搶奪他們的土地、掠奪他們的財產,但不能採用殺光辦法。太宗皇帝征伐高句麗時,把高句麗人大量遷往內地,這是很好辦法。你們以後要攻克一地,就把他們的人全部遷到關內,而關內之人則大量遷到你們新佔領的東部。這樣雖著高句麗人、百濟、新羅之人全部被遷走,他們原先擁有的土地,就真正歸我們所有了!新佔領的土地除了安置新遷移到來的關內之人,剩餘的很多土地,就可以歸你們和你們手下將士所有,那時每個人都成了大地主,這時你們就實現了你們作為將領給部下爭取權益的責任。」

    平東軍的各級將領聽了又都咧嘴笑了起來,打仗發財是他們每個人的願望。

    李林龍繼續說道:「對於征北軍的諸位將領,你們的目標也當如此,抓緊將軍隊訓練成鐵軍,尋找時機,出征東北,那裡有肥沃的土地,有遍地的野味財富,只要打敗了那裡的一些遊牧民族,把他們集中遷移到內地,再把關內之人遷過去,那塊土地就沒有反抗和戰爭了,將歸你們真正所有。」

    有的將領撓著頭皮說:「好是好,只是把那麼多人口全遷到內地,是很麻煩的事啊!」

    另一名大嗓門將領站起來說道:「麻煩什麼?咱們只要打敗那裡軍隊,手中握著大刀,聽話的就遷移,不聽話的統統殺掉。如此之後,那塊土地上都是咱們人了,不就歸咱所有了嗎?」

    其他將領連連說:「對對,就這樣辦!」

    李林龍聽他們互相嗆嗆,心裡長舒一口氣,他知道主動進攻、掠奪敵人財富的思想,已經扎根在這些將領的心中,他們的畢生只要有機會,就會努力實現這一主動攻擊敵人的戰爭思想——

    &網——網;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