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的街市熱鬧非凡,熙熙攘攘的人群,此起彼伏的叫賣聲,充斥著大街小巷。
身著華麗的綵衣女子,頭戴著遮臉的帷幔,三五成群,漫步在街頭。
一些黑衣緊身打扮的人,賊頭賊腦的注視著這些女子,他們仔細地觀察,品味著哪個是自己尋找的目標。
一名一身青衣、腰挎短刀的年輕後生走到一間酒樓門前,問站在門口披著汗巾的酒保道:「夥計,你可曾看見三名年輕的女子,一名頭戴帷幔,另兩名清秀美麗?」
酒保抬頭斜視了他一眼,沒好氣地應道:「這位公子,我們攬生意都忙不過來,那有閒情觀察女子。」
年輕後生微微一笑,從懷裡掏出一錠銀子,在酒保眼前晃了晃道:「我是輔國大將軍府的,你要看見了這樣的幾名女子,就去將軍府,定有重賞!」
酒保聞音,態度立刻恭敬起來,點頭哈腰地說道:「怠慢、怠慢,小的有眼不識泰山,多多見諒!」
年輕後生有些不耐煩,催問道:「你見過這樣的三名女子嗎?」
酒保苦笑道:「公子,不瞞你說,這樣的女子我天天能看到,因為在長安這樣的女子太多了,不說那些官宦家的小姐,就是那些有錢人家的小姐,那個出門都是頭戴帷幔,身旁跟著幾名俊俏乖巧的丫頭,小的也不知道哪個是啊!」
年輕後生一想也對,略一思索,言道:「她們三人身上還掛有佩劍,應當不難找。」
酒保又苦笑道:「公子,這樣的女子也很多,長安女子流行男兒裝束,喜歡同男子一般挎劍行走,特別那些王孫貴胄家的小姐,更是盛行此裝扮,小的即使看見這樣的女子,也不敢去將軍府報告,因為但凡這樣的女子,家裡都是有錢有勢,要是惹出禍端,你們將軍府的人自然沒人敢動,我這一個小夥計惹得起嗎?」
年輕後生有些啞然,有些惱怒地說道:「你是怕那些王孫貴胄,不怕我們將軍府了!告訴你,這幾名女子是我家夫人特別交代查找的,如果在你眼前出現,你卻沒有通稟將軍府,誤了事,後果你自己知道。」他說著不再搭理酒保,而徑直走向旁邊一家雜貨鋪,和那裡的老闆說了起來……
酒保擦了擦額頭的汗,自語道:「都說將軍府的人仁義,瞧來這位主也很霸道啊!」
另一名酒保湊前應聲道:「將軍府這般下氣力查人,看樣這三個女子不簡單,要是見到了還是通稟的好,得罪將軍府,長安你就混不下去了!現在這京師裡最有勢力的,恐怕就是將軍府了!」
在他倆不遠處站著一名頭戴斗笠的人,聽了剛才他們的對話,轉身匆匆而去。他穿街走巷到了將軍府大街斜對小庭院門前,警惕地四下看了看周圍,覺得無人跟蹤,才放心地推門走了進去。
「燕靈,你回來了!」坐在窗前的孫雅婷見她推門進來問道。
「小姐,今天街上的氣氛很怪異,除了衙門那些人到處找咱們,還有一些黑衣人專門盯女子看,瞧來也是找咱們的,剛才我還看見了將軍府的人說是奉府內夫人的命令也在找咱們,可以說現在危機四伏,各路人馬都想找到咱們,咱們處境很危險!」燕靈把戴在頭上的斗笠取下來,小嘴辟里啪啦說個不停。
「燕靈,今早我見李林龍全身戎甲帶著一百多名親從騎馬走了,將軍府的人都出來送行,莫非他要遠行,你沒有打聽清楚嗎?」雅婷滿臉憂鬱,並沒有回答燕靈,而是按照自己的思路說著。
「小姐,你聽我說了沒有,你要清醒、清醒了,京師很危險!各路人馬都在找咱們,估計基本上都是追殺咱們的,那個李林龍的夫人也在找咱們,她定是第二個楊雪,也是想殺掉你!」燕靈見她失魂落魄,再次提醒道。
門被推開了,紫蝶走了進來,她把頭上的斗笠摘下來,應聲道:「小姐,李林龍掛帥出征高句麗了,你與他相會的機緣再次錯過了!唉!」她歎了口氣,坐到旁邊的椅子上,生起了悶氣。
「什麼?」雅婷聞聲臉色變的慘白,眼裡瞬間瑩滿淚水,聲音微顫地問道:「他走了,他又走了嗎?」
「走了!小姐,本來可以相認,也不知道你想什麼,老是猶豫不決,弄的一次次機會都錯過了!」紫蝶沒好氣地埋怨不停。
「紫蝶,不得氣小姐!」燕靈狠狠瞪了她一眼,掏出手帕,遞給雅婷。
雅婷接過手絹,擦著臉上的淚水,抽噎道:「你們不懂,我與他分離這麼長時間,我不知道他心裡還有沒有我,要是有我,上次在慈恩寺我已經告訴他,我來了!他應當全力找我才對。心裡沒有我,他不會找我,而我去找他,他也定會覺得厭煩,也定然不會善待我!你們應當知道,每一個人經歷歲月的滄桑都會有很多變化。這種變化,可以說是一種成熟,也可以說變的市儈了!李林龍經歷那麼多磨難,從一名普通人成為一名威震天下的大將軍,他的思想一定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如此情況下,他還能有幾分注重我與他的情分呢?」
紫蝶心直口快,聞言撇撇嘴道:「你就是多心,那楊雪冒充你,倍受李林龍寵愛,這就說明她對你的舊情從來沒有忘,你何必自己瞎想煩惱呢?」
燕靈也批評道:「小姐,你是當局者迷,我看,你是覺得你自己是女子,不好先開口說明真相!唉,可是你不先開口,這李大帥是個忙人,恐怕沒有時間找你,如此拖下去,何時是個頭?」
雅婷苦笑了一下:「是啊!他現在的身份,不會自己找我,想要找我,肯定派別人了,可是誰又知道他派的是誰!」她煩心地又擺了擺手:「反正他已經走了,咱再留在京師沒有意義,你們收拾行裝,咱先回泰山吧!」
……
兩個月後,李林龍到達遼州,而各路大軍也都彙集到遼州和安市一帶。
軍事會議在遼州召開,參加會議的有孫仁師、高侃、婁師德、王方翼、高德逸、楊萬榮、黎黑、朱斯、樸逆風、陳化南等大大小小將領50多人。
「諸位將領,朝廷命我等組成十萬大軍進攻高句麗,現在兵馬齊備,當何時進攻為妥?」李林龍故意徵詢將領們的意見。
眾人都仔細思量,不敢輕易發言,只有婁師德大大咧咧地說道:「大帥令下,我等揮師東進便可以了!何必那麼囉嗦!」
高侃搖頭道:「不可倉促進攻,從敵情探知,蓋蘇文陳兵鴨綠水對岸,憑險據守,佔據了地利;我軍都是遠來之師疲勞不堪,失了天時;對岸又是高句麗人聚居之地,佔了人和。天時、地利、人和,我軍無一而占,倉促開戰,敗多勝少!」
李林龍點點頭道:「高將軍所言不錯,倉促迎戰,敗多勝少,然皇命命咱作戰,咱不能違背,所以我想對敵的騷擾戰,要不斷進行,如此使對岸之敵疲憊不堪,等防禦鬆懈時,我軍才可趁機全力過江擊之。」
眾將點頭認可。
李林龍清清嗓子,朗聲說道:「全軍分為三個梯隊,第一梯隊,統兵大將幽州大都督高侃,統兵副將雍州都督高德逸、游擊將軍陳化南等率領幽府兵兩萬、雍府兵兩萬,列陣鴨綠水西岸,所領任務為對敵騷擾攻擊、防禦敵人過岸偷襲、建造三千大小船隻。第二梯隊營州大都護孫仁師、安東都督婁師德、建安州都督朱斯等統率營府軍、安東軍、建安軍、右武衛軍等,從中抽調精銳,組成五萬人的東征平逆軍,日夜訓練,以備渡江攻敵之需。第三梯隊為後勤軍,右武衛大將軍王方翼,將第二梯隊選剩之兵組成後勤軍,負責護衛、運輸糧草、輜重和監造各類兵器。」
諸將對自己所分任務都很滿意,惟有王方翼不滿意地應道:「諸將都可與敵交戰,惟有我成了護糧官,這樣安排實在讓我難受。」
李林龍正色道:「你的職責最為重要,鴨綠水對岸到處都是山地,軍需物品運轉困難,想要勝利必須克服這個困難。因此可以說打高句麗能否取勝,關鍵是後勤供應是否充足。要想使後勤供應充足,就要提前準備,而想要準備好,就要有一名能幹的將領統籌規劃安排。你雖然年輕,卻資格老道,在豐州時就是負責軍需的副都督,可謂經驗豐富,用你擔任此職是最合適,我相信你能勝任這關鍵職務。等取勝後,本帥當上表朝廷重獎你!」
王方翼一聽,心中高興,痛快地答應下來。
會議散去,大廳內內只剩下了李林龍和孫仁師。
孫仁師笑著說道:「今天你的將領分工安排可謂滿含深意啊!學生看出了些端倪!」
「哦?此話怎講?」李林龍頗感興趣地看著他。
孫仁師笑著應道:「大帥分了三個梯隊,實則也按朝廷現在的三種勢力劃分的,高侃、高德逸、陳化南等人都與李績有千絲萬縷關係,用他們守鴨綠水西岸,以後用他們做第一撥攻擊高句麗,可以消耗他們的實力,假若他們萬一敗了,山主還可以藉機去掉他們的兵權;王方翼,陛下的舅哥,此次如此用他,限制住了他可能發展的大勢頭;至於第二梯隊的將領,基本上都與山主有千絲萬縷關係,完全可聽命山主,山主想用這些人鍛造一支征服高句麗的精銳,以後也可用這支精銳控制遼東和高句麗,乃至整個半島,再創造一個聽命於山主的東疆。」
李林龍拍了拍他的肩道:「我的學生中屬你最聰慧,你猜的,很對。陛下,一直深疑我,使我對他失望的很。我想大治唐朝,這種理想從來沒有斷過,想治理就要有權,沒權,談何治理?而想有權,單靠朝廷恩賜,是不可能的,因為陛下深疑我,每次用完我,就要削掉我兵權,如此,以後可能是慣例,我的理想,不可能依靠自己的手實現了,也只有靠你們這些學生和部下的手才可能實現。所以每次讓我出征,我都要充分把握機會,把自己的弟子、部下,推薦提拔到關鍵崗位,通過這些人,就可以實現我的大治理想了!高侃、高德逸、陳化南、王方翼等人都是人才,但他們不會按我的思路貫徹我的理想,所以我要盡可能把他們施展才華的機會壓下去,讓他們沒有機會立功受獎,反之我把機會給你們這些弟子和部下,你們就有機會不斷高昇,最終全部佔據關鍵位置,如此一來,我的理想豈不很好推動?」
孫仁師應道:「山主的苦心,學生知道,學生願永遠追隨山主。」
李林龍道:「當前,你要把挑選出的五萬精銳,訓練成如同蒼鷹軍一般的勁旅,時間緊迫,只有五-六個月的時間,我想在明年春季時候用這支軍隊渡過鴨綠水,直掏平壤,希望你不要讓我失望!」
孫仁師胸中瞬間充滿了豪氣,大聲應答:「山主,你就看學生的本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