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明器

第二章 上京篇 第一節 京城 文 / npwxg

    大周帝國京城——聖京。

    一名紅翎騎士策馬在大街上狂奔而過。大街上人群驚慌地躲閃著,一片咒罵的聲音投向那名騎士的背影。一個外地人模樣的客商問旁邊的人道:

    「什麼人如此囂張?」

    「大將軍府六百里加急。」被問到的人似乎已經見怪不怪了。

    半小時之後,大將軍府密室。

    室內有兩個人,一個面容剛毅,手持急報,正在踱步思索的人正是權傾朝野的大將軍張靜齋,另一人三十上下,面貌十分清奇,是張靜齋手下謀士荀卿,專門負責張靜齋手下情報部門。

    「荀卿,你怎麼看?」張靜齋停住腳步,問道。

    荀卿道:「韓青龍剿滅黑風寨,此事應該不假,我收到的密報也證實此事。不過說清河郡主也死在黑風寨,這件事恐怕有些蹊蹺。」

    張靜齋笑道:「以我之見,此事應有七分把握。」

    荀卿道:「雖說在廢墟裡找到幾件屬於清河郡主的飾物,但是據『無影』情報,黑風寨被大火燒成了一片白地,若是要做什麼手腳也很容易。那清河郡主一向聰明狡猾,恐怕是金蟬脫殼之計。」

    張靜齋微笑道:「既是『無影』傳來的情報,大概不會有錯。荀卿是看情報,我卻是觀人。」

    荀卿道:「願聞其詳。」

    張靜齋道:「韓青龍雖然有勇無謀,但他手下卻有一個能人。」

    荀卿恍然道:「主公說的莫非是那呼延灼?」

    張靜齋道:「正是此人。此人官卑職輕,倒是個知兵之人。雖然韓青龍的報告裡語焉不詳,不過剿滅黑風寨必是出於此人主意。韓青龍可以調動一萬兵馬,黑風寨不過區區數百人,倘若策劃周詳,一個也不漏網是不難辦到的。清河雖聰明,卻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那班山賊聽不聽她指揮還很難說。我聽聞那清河性情剛烈,若見無路可逃,斷不肯便宜了韓青龍那廝,真個玉石俱焚也不無可能。」

    荀卿道:「既然主公如此說,想必不錯。說到呼延灼此人,屬下不明白這樣的人才主公為何讓他屈居護軍之職數年而不提拔任用呢?」

    張靜齋笑道:「呼延灼才幹是有的,卻不可大用。我聞此人素有忠義之名,是個有見地的人。這人若委以兵權,一旦被人以大義說動,難保不會背叛,到時候必成大害。天幸此人鬱鬱不得志,竟投入我軍中。讓他做個護軍,眷屬都隨在軍中,既不至於讓他另投別家與我為敵,又便於就近監視,不讓他起異心。就算想反,不說他勢單力薄,先就背上一個背主的惡名。」

    荀卿道:「主公深謀遠慮,深得用人之道。」

    又道:「依屬下看來蘇中野心不小。自阮繼周敗亡後,他佔據靈州四座城池,招兵買馬,廣積錢糧,主公不可不防,否則被他坐大,又是一個阮繼周。」

    張靜齋皺眉道:「蘇中虎狼之性,必須剷除,但我們現在沒功夫去管他。近來情報顯示瀘州刺史趙熙與徽州刺史孫政暗中會面,兩家兵馬調動也很反常,恐怕要進攻雲州。雲州乃是我根本之地,斷不可失。」頓了頓,又道:

    「要是清河不死,倒可以拖一下蘇中的後腿,可惜……」

    荀卿思考片刻後,道:「屬下倒有一計:封蘇中為靈州刺史,我軍盡數撤出靈州!並且特別聲明,這是朝廷對蘇中剿滅叛逆阮繼周論功行賞。好處是阮黨餘孽自然將目標鎖定在蘇中身上。據屬下所知,阮繼周在靈州這幾年頗得那班賤民擁戴,自阮繼周敗亡,靈州境內反抗不斷,自主公率主力回師之後,駐靈州兵馬平定地方叛亂的兵力捉襟見肘,不斷要求增兵,而匪患卻益趨嚴重,靈州對我軍而言已成雞肋,不如把這燙手山芋交給蘇中。即使他能夠平定地方,也必然打亂他原本的步驟。這樣,不需主公一兵一卒,兩年之內靈州無力形成實質性威脅。待主公平定趙熙、孫政,回師靈州,諒那蘇中有通天的本事,也只能俯首稱臣。」

    張靜齋思考良久道:「此計雖妙,卻是太險,一個處理不好,玩火*,卻如何是好?」

    張靜齋拉了一下牆邊一個鈴鐺,一個黑衣人悄沒聲地出現在房間裡,張靜齋道:

    「請蘇先生來。」

    黑衣人一聲不吭,就那麼原地消失。

    不一刻,一個二十多歲的青年推門而入,面貌十分清秀,身形修長,臉色帶著一抹病態的潮紅,給人一種不太健康的感覺。這個叫蘇平的年輕人是雲州名士,智名聞於當世,張靜齋對他百般禮遇才答應出仕。在張靜齋帳下不擔任什麼官職,只是以客卿的身份參與決策。張靜齋從起先的雲州牧做到今天的大將軍,關鍵時刻蘇平的獻計功不可沒。雖無官職,卻隱然是張府幕僚之首。

    張靜齋疾步迎上前去,握住蘇平青筋畢露的纖細的雙手道:

    「蘇先生身體如何了?昨天我送去的人參吃了沒?攪擾先生靜養,實在是靜齋的不是。」

    蘇平臉上閃過一絲感激之色,就要給張靜齋行禮。

    張靜齋急忙扶住,責怪道:「早說過不用跟我這樣客氣,蘇先生請坐。」

    荀卿臉上現出艷羨的神色。能得到大將軍如此對待的,當世再無第二個人。

    張靜齋將各方面情報說了一遍,又說了荀卿對付蘇中之計,以及自己的擔憂。

    蘇平靜靜地聽著,不時提幾個問題。待張靜齋說完,顯然已經成竹在胸,微微一笑道:

    「依我之見,清河郡主必定還在人世!」

    張靜齋驚道:「先生何以得知?」荀卿也是一臉期盼,等他說明。

    蘇平不慌不忙道:「此事不難推斷。想那清河郡主在靈州城破之夕單身脫險,又躲過我軍與蘇中軍的聯合搜索,潛行匿蹤,一月之後出現在黑風寨,由此猜想此女智計武功均超乎常人,試想她能在我嚴陣以待的十萬大軍面前逃脫,沒道理在韓青龍臨時拼湊的數千人手中喪命,此其一;其二,聽聞阮繼周以皇帝血詔托付與她,此女必非輕易捨生之人,她隱匿許久忽然出現,而出現之後短短幾日就被韓將軍殺死,此事也太過巧合,多番做作,必然有詐。其三麼……」

    張靜齋與荀卿側耳聆聽,心中都是猛點頭。

    蘇平現出神往的神情,微笑道:「聽說那清河郡主阮香是靈州第一美女,蒼天造物不易,造出一個標緻的美人兒更是萬難,想必不會任憑這般美女這麼早逝吧。唔,至少也應讓我見識一下再死吧。」

    聽了這第三個理由張靜齋和荀卿的下巴差點兒掉到地上,一時之間只是呆呆地看著神遊天際的蘇平,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良久,荀卿乾咳一聲,將蘇平從某個不知名的空間拉回來,道:

    「依先生之見,那清河郡主下一步會如何行動呢?」

    蘇平笑道:「荀兄心裡已經有數了吧。不錯,那阮香必定已在上京的路上。」

    「什麼?」「真的?」張靜齋吃了一驚,荀卿則是因心中不太確定的猜想被證實而驚訝。

    蘇平道:「既然荀兄已經猜到,就由荀兄說罷。」

    荀卿笑道:「蘇先生這是考我了,那我就獻醜了,不當之處還請先生指正。」

    清了清嗓子道:「阮繼周對主公的威脅不在其軍勢強盛,而在於他有皇帝詔書,隨時可以以皇帝的名義召集諸侯,對主公不利。主公先發制人,率先發難,在諸侯觀望之際,迅速滅阮繼周於靈州。詔書沒有了阮繼周已經失去了其號召天下的意義。清河郡主雖接手了詔書,卻同一紙廢紙無異。她也不會傻得真去拿詔書號令天下,討伐主公。想靈州有難時,各諸侯尚且袖手旁觀,如今她孤身一人,更沒人會為她出頭。

    「為今之計,只有托庇於一家欲與主公作對的諸侯,互相利用:諸侯借助她所代表的大義名分,她則利用兩軍爭戰從中取利,培植自己的勢力,尋找機會報仇雪恨。而要實現這些計劃的最重要的一步,便是找一家可堪重用的諸侯。大周帝國幅員數千里,有實力的諸侯十幾家,她不可能一一拜訪。而要在最短時間內試探諸侯心意,最便利莫過於來聖京。聖京雖屬主公制下,但聖京乃是天下交通之地,各鎮諸侯在聖京都有其代表勢力,朝廷之中也分成許多派系,分別為自己的主子爭取利益,對清河郡主而言,上京雖然要冒一定的風險,但聖京實在有太多機會。」

    荀卿一口氣說了這麼多話,眼睛望向蘇平,見他微笑點頭,心中稍鬆一口氣。

    張靜齋道:「既是如此,先生可有妙策對付?」

    蘇平道:「此事不勞主公費心。主公盡可開放關卡,放她入京。只需發動『無影』,一但發現其在京城的落腳之地,我自有妙計對付她。」

    張靜齋一聽放下心來,蘇平自從出山以來,所言必中,他若說已經有了辦法,自己當可高枕無憂了。

    又問蘇中之事。

    蘇平道:「荀兄之計太過便宜那蘇中了。我看既要做惡人不妨做得絕一點。由朝廷表示嘉獎,封蘇中為討逆將軍,命其追繳阮繼周殘部,務必斬盡殺絕。我軍撤出靈州,卻將我軍佔據的靈州、蓬城送給淄州刺史郝萌,將樂城送給懷州刺史劉向。此計名為『驅虎吞狼』。」

    荀卿本怕他反對,見他雖有改動,還是大體上同意了自己的計策,不禁大喜過望,知道蘇平是暗裡賣他一個面子。

    張靜齋大喜道:「好一招『驅虎吞狼』,如此則不愁他們打不起來!」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