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大唐紈褲

第二卷 名顯京兆 第119章 竟然還有 文 / 柳一條

    第119章竟然還有

    四千斤黃金,四千匹絲帛,折合銅幣六萬餘貫,就這麼一堆又一堆地擺放在眼前,沒有人會不驚詫心動,縱使太子、蜀王、魏王他們這些見慣了大場面的皇家子嗣,在這一堆堆的財物面前,也是不能免俗。

    財帛動人心,並不只是說說而已。當錢財積累到一定的數量,並一堆堆地擺放到自己的眼前時,少有人能真個將之視若糞土,視之猶若無物。

    李承乾貴為太子,且又年長幾歲,是以比蜀王魏王他們兩個的閱歷也更多了幾分,平素也沒少幫著皇上打理國庫,支配軍需,六萬貫甚至是十萬二十萬貫的大錢他也不是沒有見過,但是,那些都是全國上下,半年甚至是一整年的賦稅收入,是要分給所有大唐軍士的銀餉軍需。

    李承乾何曾見過有人便是送禮也能送出這般大手筆的場面?

    六萬貫,足夠整個京畿全部衙門整整兩年的財政消耗了,他的東宮他這個太子殿下,每年手中的零花與消耗總共也就才不過三兩千貫而已,而且府庫賬房的全部積蓄,也是不足一萬貫的銀錢。

    與這六萬貫相較起來,他的東宮,他這個東宮太子,簡直是已經寒酸到了極點。

    這個楊成洲,他從哪裡得來的這般多的銀錢?還有杜荷那小子,到底是用了什麼辦法,竟一下就從楊成洲這個老狐狸的手中,詐來了這般多的好處?

    想到這裡,李承乾在心中有些後悔的同時,也不免開始有點佩服起杜荷這小子的陰詭手段來,空手套白狼,拿一個虛無飄渺的由頭兒,就能讓楊成洲這種耍了一輩子心機的老狐狸乖乖就範,這,可並不是任誰都能做得到的。

    不過,便是心中升有悔意,李承乾卻也沒有一點想要反悔的意思,面對著這價值六萬餘萬的金帛財物,李承乾心中雖然惋惜眼紅,但是既然得了好處的是自己的妹婿,也算是肥水沒有流入外人田,倒也沒有什麼不能接受。

    錢財進入了杜荷的口袋,總比進入老三老四他們幾個的腰包壯大他們手上的權勢,要強得多得多。

    「三哥,我沒看錯吧?」正當李承乾在心中思量計較的時候,緩過神兒來的魏王李泰狠吞了口吐沫,輕聲向一旁的蜀王李恪問道:「這麼多金、帛,全都是楊成洲那廝贈予杜荷的賠罪之物?這未免也忒誇張了點兒吧?」

    「誇張是誇張了點,但實物擺在眼前,卻是由不得人不信。」想著剛才楊申進來時的高聲唱讀的禮單,李恪不免有點兒失魂落魄地輕聲說道:「金四千斤,帛四千匹,算下來差不多總有六萬餘貫,這個楊成洲,端是好大的氣魄與手筆!」

    難怪母妃總說要讓本王想法與楊善交好,哪怕是裝也要裝得親密無間,務必要與楊氏搭上這段干係。以前李恪心中總是有些反觸,不明所以,不知道母妃為何會如此看重他們楊氏,無官無職,只有一個不大不小的爵位,能有什麼了不起?

    但是現在,在見到楊成洲能一下拿出六萬貫金帛作為賠禮之用的大場面之後,李恪忽然悟了。

    財力,富可敵國的財力,原來母妃早就知道楊家的底子,原來母妃一直都在提示自己要憑借楊家的財力。只是為何母妃一直都不明白地告訴自己?難道只是因為自己還是太過年幼,怕自己還駕馭不了楊成洲這隻老狐狸麼?

    「這個楊成洲可是三哥的親姨丈,」李泰輕聲在一旁羨聲問道:「想來這些年也沒少從楊府裡撈取一些錢財用度吧?」

    在李泰看來,對於杜荷這樣一個外人,楊成洲都能大手大腳地送出六萬貫的銀錢,那麼對於自己的親外甥蜀王殿下,楊成洲這個大財主自是不可能會沒有一點兒的表示。

    看來這些年老三之所以發展得如此迅速,自是沒少得到楊成洲這個好姨丈的資助。在心中羨慕眼紅的同時,李泰也不由在思慮著該如何將老三的這個財政助力除去,以免後患。

    「四弟說笑了,錢再多也是他們楊氏的,與本王有何關聯?」對於李泰的問話,李恪只是毫不著力地輕聲一笑,不過在心裡,卻也對楊成洲這個所謂姨丈生出了一絲不滿之意。

    給一個無關緊要的外人你都能一氣送出六萬貫的銀錢,怎麼對於本王這個外甥,卻從來都沒有見你送出過一文一錢?

    當然,在心生不滿的同時,李恪也不免開始想像楊成洲贈予杜荷這般巨款的原因所在,畢竟楊家的錢也不是天上掉的,這無緣無故的,楊成洲怎麼會想到送錢給一個外人?而且一送就是六萬貫這麼一個龐大的數額?

    「三哥不願說也就算了,」沒有相信李恪的推脫話語,李泰淡聲一笑,抬手指著廳中高高堆起的黃金絲帛,輕聲向李恪說道:「不過今日這般場面卻是有些奇怪,本王方才想了半天,可是無論如何也想不到楊成洲送出這般多財物的理由,不知三哥能否為小弟解惑呢?」

    「或許,」李恪有些不確定地輕聲回道:「他這是在為楊善之前的做法,向杜荷賠罪吧……」

    「楊善確是對杜荷沒安什麼好心,這明眼人一看就能明瞭,」李泰輕搖了搖頭,道:「但是,沒有把柄,沒有證據,便是太子也不能拿他如何。在這種時候楊成洲拿出這般多的財物過來向杜荷賠罪求情,這未免有些說不過去吧?」

    在李恪與李泰看著廳中財物各有心思地竊竊私語之時,看著東西都已搬進客廳,一直推諉著不肯進屋的楊成洲,這才痛快地邁起了步子,在杜荷的帶領下進了前廳。

    「小民楊成洲,見過太子殿下,見過蜀王殿下,見過魏王殿下!」進來廳裡,無視廳中擺放著的諸多財物,楊成洲直身上前,躬身與三位殿下見禮。

    李承乾三人點頭還禮,最後在杜荷的客套下,楊成洲提擺在下首坐定。

    「好了,」看了杜荷一眼,李承乾坐直了身子,扭頭向下首的楊成洲說道:「姨丈此來的目的,早在之前杜荷賢弟就已同孤等有過提及,只是孤沒想到,姨丈此次,竟會有如此大的手筆而已。」

    不管怎麼說,楊成洲都是他們名義上的姨丈,雖然對這個人李承乾並無太多好感,甚至還有要將他至於死地之心,但是在明面兒上,這個『姨丈』的稱呼卻還是免不了的。

    「都是祖宗留下的產業,讓太子殿下見笑了!」聽李承乾說已知曉此事,楊成洲一直懸著的心不免放下了一些,輕聲拱手說道:「犬子頑劣,之前對杜荷公子曾多有無禮之舉,些許錢財,只是小民代犬子的一片心意,希望杜荷公子能夠寬宏大量,莫要與之多做追究。」

    「呵呵,姨丈此舉,可謂是誠意十足,說實話,便是孤王面對著這般財物,也是頗為心動,恨不得楊善表兄這次得罪的會是孤王啊!」李承乾半天玩笑地輕看了旁邊的李恪與李泰二人一眼,道:「老三老四,你們說呢?」

    「本王也有同感!」李泰深以為然地輕著腦袋,而李恪則低著腦袋默然不語,因為他總覺得這其中好似有什麼不太對勁兒的地方,只是一時之間,有些想不清明而已。

    「幾位殿下說笑了,」楊成洲陪聲說道:「便是給善兒十個膽子,他也不敢對幾位殿下無禮不是。」

    「這一次,」怕杜荷會挑了禮去,話音一落,楊成洲又接聲拱手向杜荷說道:「犬子犯渾,冒犯了杜荷公子,希望杜公子能夠看在老夫的面上,饒過他這麼一回。」

    「好說,好說,」杜荷笑瞇瞇地看著楊成洲的胸前,很是熱情地輕聲說道:「難得楊老伯會有這般誠意,若是如此小子還要斤斤計較的話就不免有些不識抬舉了。」

    「請太子還有蜀王魏王三位殿下做個見證,」說著,杜荷起身拱手向李承乾三人說道:「楊老伯的這份心意,荷收下,自此之後,荷與楊善之間的恩怨,一筆勾消,日後誰也不許再提。」

    「如此,不知楊老伯以為如何?」說完,杜荷又低頭看了眼楊成洲的胸前,輕聲問道。

    「好!」明白杜荷此舉的意思,楊成洲也知趣地站起身來,從懷中將事先備好的契約掏出,輕聲向在場的太子三人說道:「小民也請三位殿下做個見證,廳中的這些金帛,還有小民手中這些『朝天闕』相關的房契奴契,都是小人自願贈予杜荷公子,以示誠意。」

    「『朝天闕』的房契?!」聽得此言,坐在上首的李承乾還有李恪與李泰三人,全都萬般驚詫和難以自信地抬頭朝著楊成洲手中的一沓契約看來。

    三個皇子誰也沒有想到,在前面的那六萬貫巨款之後,竟然還有,而且還是一整座的『朝天闕』?

    楊成洲這廝是傻了嗎?長安四樓之一,說送就給送了出去,他竟然也能捨得?

    「好!」在李恪還有李泰還在愣神兒的時候,最先反應過來的李承乾直接站起身來,一捶定音地高聲說道:「這件事情就這麼定了!孤來給你們見證,日後誰都不許反悔!」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