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大唐紈褲

第二卷 名顯京兆 第56章 最科學的學習方法 文 / 柳一條

    第56章最科學的學習方法

    在上官雲鷹猜測杜荷是真的內秀深藏不露,還是只是在開玩笑的時候,杜二少已經扭過身去,正而八經地坐在那裡認真寫起字來。

    神態專注,身形挺直,再沒有往日趴倒在桌上的那種軟骨鬆散之態。

    今天這是怎麼了?

    上官雲鷹偷偷地打量著少有這般正經寫字學習的杜荷,覺著有些不可思議,從什麼時候開始,『長安四害』中的老三,杜二公子竟也開始改邪歸正,老老實實地坐在學堂裡認真讀起書來?

    杜荷身上的術算天賦,經過這半個月以來的近距離接觸,上官雲鷹已經有了一個很是深刻的瞭解,就計算速度與計算方法方面來講,整個寒山書院之中,少有人能夠與之比肩,就是院主爺爺也稍遜一些。

    用院主爺爺的話語來說,那就是杜荒這小子的術算水平,可以用驚才絕艷來形容,已經足以橫掃整個明算一科,如果讓他參加明年的明算科舉,頭甲第一定是他的囊中之物。

    只是明算一科在科舉考試之中一直都是微末之流,縱使能夠考得頭名,其將來的前程也遠不及一般的明經與進士,所以院主爺爺也曾不止一次地為杜荷感到可惜,可惜他那麼聰明的一個腦袋,竟然沒有好好地去用來修習經貼、墨義與詩賦,不然的話,兩三年後,書院之中,必會有一進士名額。

    對於院主爺爺的這番評價,上官雲鷹一直都是深以為然,素來精通術算之人,大都是一些聰明絕頂之輩,當然,這並不是上官雲鷹自誇,而是無數先輩長輩的切深經歷所得出的結論,可信。

    所以,對於像是杜荷這樣一個頭腦聰明,但去從不用心去修習學業整日懶散胡鬧、無所是事的學生,不管是院主韋隘還是上官雲鷹,都覺著有些可惜與無奈。

    杜二少自己不去配合,韋隘與上官雲鷹就是急得火燒眉毛也是無用,畢竟對於杜荷這樣臉皮厚如城牆且又有點無恥的紈褲少年來說,僅是強逼,是沒用的。

    原本,不想看著恩公就這麼因為自我頹廢耽誤了自己前程的上官雲鷹還在想著該如何讓這位爺振作起來,不想,在上官雲鷹還沒想到好而有效的辦法之前,這位二少爺竟開一反常態地自己就開始專心學習起來。

    所以,上官雲鷹很費解,尤其是在知道了杜荷除了術算之外,還有可能會是一個詩賦方面的天才時,更是不解。

    若這些都是真的,那就說明他以前的幾年甚至是十幾年的時間都是在刻意隱藏自己的天賦與才能,十幾年的時間都忍了,怎麼現在,在整個杜氏都顯得有些落魄的時候,反而全都顯現了出來?

    他這麼做,是為了什麼?

    上官雲鷹偷偷將目光瞄向杜荷筆下,見其正在那裡筆走龍蛇沒有一絲停頓地寫著。

    「古書詩文,想要通透,唯記而已。而記憶,又分為識記、保持、再認、回憶與遺忘五個階段……」

    「如何記憶,首先,專心,能夠『兩耳不聞窗外事』那是最好,實在不行,也可試行『頭懸樑,錐刺股』之法加以刺激引導……」

    「記憶亦有法可詢,於普通學子而言,可分有意記憶、理解記憶、聯想記憶、多通道記憶以及精選記憶四法……」

    「讀書要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

    越往下看,上官雲鷹的眼睛瞪得越大,杜荷正是書寫的是什麼?雖然有些地方因為杜二少寫的太快而翻了過去,但是上官雲鷹還是看了個大概。

    讀書精要,速記法門,且每個看上去都那麼有理可循,有方可依,若是這些記憶方法真的能付之於實效,那杜荷今日所書的這幾張書冊,絕對會成為整個大唐學子魚躍龍門的必要法寶。

    上官雲鷹本就善於記憶,在記誦書文經義之時更是優於旁人,對於記憶,他自然也有著屬於他自己的方法,但是那些方法多是他在死讀了上千冊書卷之後才自然形成,自己用時倒是順流通轉,但是若是讓他說講出來,卻是多少有些籠統,怎麼也講不透徹。

    但是現在,在看了杜荷所寫的這些關於記憶的方法之後,尤其是在看到了與自己的方法方式都極為吻和的那一小部分之後,上官雲鷹這才通透,恍然。

    原來記憶就是這樣,原來自己以為寶貴和難得的記憶經驗,在杜二少這裡竟會變得如此簡單。

    上官雲鷹就這麼靜靜地在一邊看著,沒敢妄動,沒敢出聲,唯恐自己有什麼不當的舉動而打斷了杜荷的書寫。

    這些,應該就是他對自己這些年來讀書經驗的一些總結與歸納吧?上官雲鷹如是想道,沒想到『長安四害』中的老三,長安城中最有名氣的一個紈褲子弟,胸中竟有如此才學,這,當就是他方才自誇的那句『內秀』吧?

    有才而不露,確是可稱得上是『內有錦秀』。

    「讀書最忌死讀,記憶最忌死記,凡事皆有法可依,有方可循,既有捷徑可走,何必再去行那羊腸小道兒?書寫至此,望能與諸君共勉,望數年之後,可以與諸君共事朝堂之上。杜荷,書於貞觀四年春。」

    在落款處寫上自己的名字,杜荷這才長舒了口氣,將手中的狼毫放於一旁,滿意地看著自己花了近半個小時所寫出來的東西。

    最為科學的學習方法,這就是杜荷當年為什麼能順利通過高考,並能在大學期間年年拿到獎學金的制勝法寶。

    任何知識的學習,都與記憶脫不了關係,數學要記公式定理,英語要記語法單詞,語文更是有不小的古文詩詞需要背誦,至於其他的諸如生物、化學、物理之類的東西,亦是少不了相關的記憶。

    所以,當初為了應付這些東西,杜荷可是沒少花費功夫,用了差不多兩年的時間,才初步地掌握了這些記憶方法,並能將之熟練地運用到各個科目的學習之中,最後又經過大學四年的錘煉,久而久之地,也就習慣成自然,每次接觸到新的東西,他都會試著找出最適易的方法,並迅速地將之記在腦中。

    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功,六年磨刀,終生受益,而且在穿越到這個朝代之後,杜荷身上所具有的這種能力或是說習慣也沒有隨之消散,所以,在杜荷試著去讀那些古文的時候,不自覺地就將以前的習慣與方法帶了進去。

    再讀書時,雖說不能做到過目不忘,但是只要是能夠記在他腦子裡的東西,或是詩詞,或是古文,又或是某個故事,某個人名,都很難會再忘憶,最起碼在臨近的一兩個月甚至於一兩年內都不會忘記。

    總之,杜荷知道,他所掌握的這種學習方法,雖不是什麼神器,但是確很強大,更重要的是,它絕對能適宜於大部分人,任何一個普通的學生,只要靜心去學,依言所動,必然會有相應的收穫。

    當然,若是沒有毅力,沒有恆心,沒有個一年半載甚至於更久的耐心堅持,再有用的學習方法,也都只會是浮雲而已。不然的話,當年的那幫同學當中,也就不會只有杜荷還有其他兩位同學能夠考進名牌院校了。

    「不知杜兄所書,是為何用?」知道杜荷定有留意自己在一邊偷看的事情,所以上官雲鷹也沒有多作遮掩,見杜荷已經完成,便直聲向其詢問:「可否借小弟一觀?」

    「杜荒那小子最近一直在本少爺的面前報怨古文繞口,不好記誦,聽得本少爺心煩,」沒有多作猶豫,杜荷直接將寫好的那十幾頁文書推至上官雲鷹的跟前,道:「所以,難得今日得閒,就寫了點兒東西好讓他能有些長進,免得日後出去丟人。」

    「多謝杜兄!」見杜荷這般爽快地就將這種猶如武功秘籍一樣不易外傳的寶貝拿給自己觀瞧,沒有一點避諱不捨的意思,一如之前那本《抱朴子》一般,上官雲鷹的心中不免多少有些感動。

    「賢弟客氣。」杜荷不以為意地輕擺了擺手,道:「若是賢弟無事,不妨替為兄多抄寫幾份,所謂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有一些朋友,該幫的還是要幫上一幫的。」

    說著,杜荷朝前面正在聊天打屁的許佑山與姚懷遠,還有一如往常正在神遊的宋青山瞄看了一眼,其中的意思不言而喻。

    「杜兄高義!」上官雲鷹頗為欽佩地看了杜荷一眼,雙手將書稿接過,鄭聲說道:「只要杜兄不嫌小弟字拙,小弟自當效力!」

    說完,見杜荷含笑點頭,上官雲鷹也不再虛套,當即硯墨提筆,低頭開始謄寫抄錄。

    「還有,」上官雲鷹方寫了幾字,旁邊又傳來杜荷略帶張揚的聲音:「本少爺也不是什麼善人,若是看誰順眼,千金贈之無悔,若是看誰礙眼,一文都覺可惜。所以,這些東西,希望賢弟莫要輕傳。」

    「杜兄放心,小弟知道輕重。」上官雲鷹理所當然地點頭應允,並不覺得杜荷這般行事有什麼不妥,反而覺得,只有這樣,杜荷才像是杜荷嘛。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