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民國立志傳

第十卷 春天狂想 第十章 文 / 黑鬍子

    第十章

    羅瓦涅夫在遠東三方勢力中兵力最厚,英、法希望羅瓦涅夫控制遠東後沿西伯利亞大鐵路向西伯利亞中部挺進,但在實際操作中羅瓦涅夫捲入了中日間的衝突中,這使得遠東任處於長期動盪的無政府狀態。

    科洛佐夫接管俄羅斯師團後,他的主要任務就是控制外興安嶺、烏蘇里江的這塊大地盤,這必然與羅瓦涅夫的利益相衝突。

    科洛佐夫俄羅斯師團實際是中國再編的外籍軍團,他們的軍餉充足。羅瓦涅夫的軍餉主要來自於美、英和法國的軍事援助,日本進入遠東後大肆掠奪,金、銀、珠寶只要值錢的他們都往日本運。這就是羅瓦涅夫與日本之間矛盾,但由於中、日矛盾的這層關係,羅瓦涅夫在獲得日本提供經濟援助後其主要任務不再是對付蘇軍,而是對付科洛佐夫的俄羅斯師團。最近半年來,羅瓦涅夫一直在與科洛佐夫死掐。

    上海五國高峰會議各國外長就遠東問題進行了磋商。

    中國代表批評英、美在干涉問題上缺乏組織,沒有計劃。

    「我們首要的任務在遠東建立新秩序,結束無政府狀態,將地方政府建立起來,將武裝力量集中起來,否則干涉必然失敗。」

    「我們大日本同意中國代表的意見,我們願意承擔起這樣的重擔。」

    美、英、法代表互相看了一眼。

    「既然日本政府承擔這個重責,我們表示歡迎,希望日本政府能帶領我們共同步入遠東新秩序。」

    「那麼中**隊何時能展開軍事行動呢?」

    「我們早已展開了起來,如果不是羅瓦涅夫,科洛佐夫中將早已在中亞了。如果日本帝**人怯懦的話,那麼讓我們來主導這場戰爭吧。」

    「帝**人從來不知道怯懦什麼?」

    「好了兩位,我們現在討論是遠東的問題,而不是針中、日問題進行商討。」

    「遠東省是中國領土,地方行政應交由我國,至於羅瓦涅夫他不足以成大事,各位看看,我們的羅瓦涅夫中將拿著援助都幹了些什麼。」

    羅瓦涅夫是中國情報部門重點關注的對象,像羅瓦涅夫毫無雄才大略的人來說,援助就是用來揮霍的。美、英援助的軍火都被他轉賣出去,援助的軍餉被他私吞存入了日本的銀行。

    「這是污蔑…,虛假的…,你們必須為此向我國政府道歉。」日本外長憤怒的敲擊著桌面。

    中國的報告顯示美英的援助被羅瓦涅夫都用來投資了。美國代表克萊恩的臉色不善,如果此事被那些國會議員或新聞記者知曉,那又將是一頓熱炒,更何況這筆錢竟存在日本銀行。

    日本代表對此很尷尬,在鐵的事實面前,在美、英、法代表難看的臉色面前,日本代表鹹後不住地鞠躬賠禮。

    俄國國土面積太大了,按中方的意見,應將俄國切成幾塊處理,比如說遠東可以先成立一個共和國,烏拉爾以東的那個什麼也可以成立一個共和國,中亞可以成立一個共和國嘛!等干涉大業成功後,各共和國領導歡聚一堂,再共同商討俄羅斯的未來。

    「先生們,我方認為要有效的扼制布爾什維克政府,首先需要有一個相對應的臨時政府,確立新的首都,建立新的班底,在統一的領導下進行長期有效的作戰,而不是遠遠的躲在後面進行遠距離控制。」

    中方進一步闡述,美、英、法三國開始對中方的提案進行討論。

    美、英、法三國認為遠東在整個俄國內戰不應充當配角,應該發揮更大的作用,鑒於蘇俄遠東力量薄弱的這一現實,應立即將遠東的白軍組織起來,將遠東建設成為干涉軍的大後方。

    羅瓦涅夫很快就被捨棄了,美、英、法需要一個新代理人,科洛佐夫很快就被扶了出來。但是羅瓦涅夫肯定不會輕意放權,所以這就需要各國的共同努力。

    考慮到中國的地域優勢,加之美國人的支持,英國也支持中國在遠東實施主權。

    遠東的三個俄羅斯流亡政府的領導人,在上海簽署了和解協議,同時宣佈成立俄羅斯東西伯利亞共和國。當然在此之後中方已經秘密地蘇俄政府進行深入地溝通。

    羅瓦涅夫拒絕交出兵權,美、英、法、日拒絕向其提供行何軍事援助軍,而中國政府也在來掐他的脖子,羅瓦涅夫無奈只得向俄羅斯東西伯利亞共和國總統布列拉夫斯基提出辭職。

    而美、英、法組成了一個聯合軍事顧問團,對東西伯利亞共和國進行全國監管。

    布列拉夫斯基總統首要任務就是恢復東西伯利亞的和平與穩定。

    俄羅斯東西伯利亞共和國成立的消息傳到莫斯科時列寧極其憤怒,

    布列拉夫斯基匪幫擁有10萬人,並且有美、英、法援建的空軍。另外遠東還有4萬日軍,7千美軍,6千英、法聯軍。游擊隊的形式變的十分惡劣。

    蘇俄駐華大使契夫科希望中國為遠東的游擊隊提供軍火援助。

    「大使,我國政府願意為蘇俄軍隊提供一切幫助,必要的話游擊隊可撤入中國境內修整。」

    「我代表俄羅斯蘇維埃政府,蘇維埃人民對中國的無私幫助表示感謝。」

    楊洪森的壞契夫科能瞭解多少?

    布列拉夫斯基建立了由舊貴族、資產階段、社會民主派構成的廣泛的民主共和國,臨時政府所在地由上海遷至哈爾濱。

    遠東的蘇軍游擊隊根本無法從正面抵擋住進攻,日本人充當起了爭先鋒,他們所過之處燒、殺、搶掠,布列拉夫斯基受迫「國內」民眾壓力向日本政府提出抗議,但是效果並不明顯。

    東西伯利亞軍團攻陷赤塔時,日本在城內大肆洗劫,導致了東西伯利亞軍團俄軍與日軍的大火並,聯合**隊最高指揮官美國人湯姆斯少將要求日軍約束軍紀撤出赤塔,日本國內對參與赤塔洗劫的有關中、下層軍官進行嚴肅處理。

    搶掠並不是什麼大事,尤其是這樣的戰爭歲月,但搶劫這種事最忌諱的就是獨吞。

    赤塔攻陷後,東西伯利亞軍團一部南下阿金斯科耶,當地群眾在游擊隊的組織下堅壁清野撤入中國

    布列拉夫斯基匪幫大軍由西伯利亞東部進入中部,少數部隊向北方極地圈運動,不過這些部隊的命運都很悲慘,他們不但要與惡劣的環境作鬥爭,還要與小股游擊隊做鬥爭。

    東西伯利亞軍團數萬大軍進入中部後,莫斯科方面立即採取了行動,由於白匪在遠東的猖獗的活動,使得本來就不怎麼通暢的西伯利亞大動脈變得更加的不通暢,徹底阻斷了大宗中國糧食、茶葉、布匹的輸入,而中國新疆、蒙古又受限於交通運輸量有限。

    莫斯科高層抽調幹部,動員群眾,組織兵力夥同中國志願軍向西伯利亞中部挺進。

    以貝加爾湖據點在外蒙遊蕩的是謝苗諾夫與羅曼·馮·溫琴領導的白軍在得知東西伯利亞軍團勇奪赤塔挺進烏蘭烏德後,這兩位高級將領立即接受了東西伯利亞共和國整編。

    謝苗諾夫與羅曼·馮·溫琴都中部響噹噹地人物,他們與駐蒙司令徐樹錚有過多次交手,由於兵力上的原因,他們一般打了就跑。不過後來的情況發生變化。中央軍到達後,為了根治白匪,中**隊將打擊的重點放在了哥薩克上層分子、布裡亞特的封建主和富農身上,在蘇軍游擊隊和中**隊的打擊下溫琴、謝苗諾夫部隊四處流竄。正是在這幫子地頭蛇的幫助下東西伯利軍團又奪取了烏蘭烏德。美、英政府向布列拉夫斯基總統一次性提供了300萬美元的援助,命令其向伊爾庫斯克方面挺進,許諾攻下後將提供更多的援助。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