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民國立志傳

第九卷 保平爭勝 第十八章 文 / 黑鬍子

    第十八章

    薩鎮兵手中的艦船不少,但是絕大部分已經老舊不堪使用,適用於海洋作戰的艦隻卻不多。

    讓薩鎮後遺憾的是「鎮海」、「定海」2艦正在英國人的指揮下在大西洋上圍堵德國襲擊艦,「海容」、「海籌」、「海琛」、「海圻」4艦在英倫作為輔助艦對德作戰。

    「如六艦在此,我又何必如此煩勞。」

    薩鎮兵以「中山」和「逸仙」號為核心,配以練習巡洋艦「應瑞」、「肇和」,再加上「飛鷹」、「豫章」、「同安」、「建康」、「建威」、「建安」6艘驅逐艦,共計10艘作為主力。另外,其還調來了「海獅」。

    「海獅」是楊洪森下了大力氣建造起來的用於近海防禦的魚雷快艇部隊。

    中國海軍也有一定數量的魚雷艇,如雷字、辰字、宿字、列字、張字、湖字等魚雷艇他們多為清朝傳下來的家當,這些個老傢伙與「快」字根本不沾邊,每年用在維護鍋爐的費用都足以買艘新船了,這些艦船中較好的幾艘做了訓練船,無藥可救的直接回爐,個別幸運地了進了新建的海軍博物館。他們最終被新一代「海獅」魚雷艇所取代。

    中國船廠以往建築的船一律用煤炭燒鍋爐來產生蒸汽,再用蒸汽機帶動推進器,而新式的「海獅」採用的是柴油動力,這可是中國海軍的一次巨大飛躍。

    隨著蘇北、陝北油田的開發,中國一躍成為了亞洲石油大國,蒸汽動力也就隨之被石油動力所取代。

    「海獅」自建立以來一直在廣東拉練,中日戰爭爆發後他們迅速成名,他們那句「只要錢,不要命」的口號讓長官陳策得到了紳士將軍的稱號。

    這位小個子將軍,海軍畢業後被分到驅逐艦上工作,但是好景不長,中國統一,他的船由於過於沉舊先是改成訓練艦,接著直接報廢。隨後,他被調到陸上工干,

    陳壁光南下主持調研時發現了他,並將其調入新組織的「海獅」部隊。

    陳策很不爽,他以前的船是破了點,但是噸位擺在那裡,這「海獅」是先進,跑起來也很拉中的蚊子船還小。

    中、日開戰後,在其它同仁海軍毫無戰果的時候,他們「海獅」艇在廣東卻是勝利頻傳。

    尤其以陳策的戰果最優,一個星期連續擊沉二艘日本商船,他的名字出現在了陳壁光上報到海軍部的請功名單上。

    看到這個名字的時候,楊洪森立即調取了陳策的檔案,在確認其身份後,立即提升其為支隊長。陳策也沒有讓楊洪森失望,他甚至還擊沉了一艘日本海防艇,這位年青的海軍官,因此升任為總隊長,下轄十二隻「海獅」,其獨創的「海獅」戰術也隨之在廣東海軍推廣。

    對於這些「海獅」們,日本駐台海軍極為頭痛。這些魚雷艇船小且快,等海防艦隊趕到出事海面時,他們打劫完早就跑得沒影子了。

    除了「海獅」之外,他們有一個更為響亮的名字「超級蚊子」,國內對這個名字也極為鍾愛,而這個名字卻讓日本人極其痛恨。

    為了對付這些蚊子,日本海軍大肆征討,但是收效甚微。他們逃的太快了,他們常常悄悄的來,接著悄悄的走,只留下夕陽下的一縷背影。

    海獅官兵成為海軍最熱門的兵種,原因無他津貼高,而且常有額外收入。

    來往台灣的商船對海獅官兵來說都是肥肉,他們除了搶劫外,還從事綁架活動。

    當薩鎮兵決心大搞一次的時候,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陳策,收到電報後陳策隨之來到了福州。

    薩鎮兵對這位年輕的海軍將領大家讚賞,不過在某些人眼中他就是一個雞鳴狗盜之輩。

    陳策在廣東過於優異使用國會的一些人議員認為,與其購大艦作擺設,不如多添置一些蚊子船。薩鎮兵一早就收到了國會某些議員提請削減海軍開支,不過此事被楊洪森留中。

    劉冠雄數度發電讓薩鎮兵待機而動。

    中國海軍主力聚集在福建讓日本極為緊張,不過自大的日本人沒將中國海軍放在眼裡。中國雖添置了幾艘新艦,但是中國海軍的業務水平日本海軍上下都很清楚。中國海軍也只配幹些偷雞摸狗的事。

    薩鎮兵對日本台灣支艦隊戰術明確,就是繼續利用陳策的「海獅」對日本商船隊進行騷擾。此時不同的地方在於,以往的成功是建立在陳策個人功勞這上,而這次是建立在薩鎮兵的領導的全體海軍將軍的功勞薄上。

    對於這樣的戰爭日本海軍將領看不懂了,中國海軍窩在福建不出,只派蚊子出戰,到底是何意?他們到底是打還是不打。

    極愛面子日本人當然不屑於大炮打蚊子,但是日本海軍發現面子已經成為次要問題了,因為商船的損失正在呈現出擴大的趨勢。

    日本人終於動了,而一切都在薩鎮兵精心的籌謀之中。

    上海、香港、台灣的情報不斷匯總,海軍參謀部根據日本海軍的艦船數量、型號、排水量等資料,制訂計劃,將日本人引入了中國海軍預設的戰場。

    狡猾的日本人用商船為餌引誘「海獅」上勾,中招的「海獅」只好四散逃命,日艦對逃跑的「海獅」窮追猛打,結果衝進了中國海軍的預設戰場。

    「中山」艦上那8英吋火炮濺起的浪花把日本人嚇的一跳。

    日本支艦隊此次出動了3艘輕型巡洋艦,4艘驅逐艦,2艘武裝商船,雖然他們沒有8英吋的火炮,但他擁有著一顆大和魂和優秀的海軍素養。

    支艦隊指揮官更是下定決定,全殲中國主力,將中國海軍打回解放前。

    薩鎮兵神色如常地的站在艦橋,中國艦隊陣式早已拉開,「海獅」如同小魚一般在外圍穿插尋覓良機。

    開戰後,日本海軍讓中國海軍知道了炮口大是沒有用的,素質是關鍵。但是決定這次海戰勝負卻不是這些超百,過千,甚至達萬的巨艦,而且那些小的不能再小的魚雷快艇。

    陳策指揮「海獅」把那兩艘「xx丸」送到了海底,接著以多欺少圍毆日本驅逐艦。

    日本海軍將「建安」號擊沉,重傷「建威」號的時候,身後也傳來兩聲巨大的爆炸聲。對於損失兩艘武裝商船,日本海軍將領流下鱷魚的眼淚,它們終於完成了炮灰的使命。

    中國海軍此時陣型大亂,日本海軍突入後,仰仗著局部的絕對的優勢,與中山、仙逸兩艦展開炮戰。

    日本很快發現8英吋火炮所帶來的震撼,一輪齊射日本輕型巡洋船頓時燃起熊熊烈火。

    與日本的輕型巡洋艦相比,中國的兩艘新船無論在航速、火力等方面都要優於日本,更何況新艦上還有大批熟練的美國海軍退役士兵。

    日本海軍未能搞沉「中山」號,己方卻被擊沉一艘。

    通過望遠鏡日本海軍指揮官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國艦船上的外籍僱員。隨著中國主力艦進入狀態,其餘各艦更是士氣大漲,日本指揮官不甘的向各艦下達了撤退的命令。

    中山艦上的8英吋仍在怒吼著,看到日艦四散突圍,「應瑞」、「肇和」號等紛紛加入追擊的隊伍。可是日艦的航速高,而在速度上能與日艦一拼的只有「中山」號和「逸仙」號,還有跟在他們身邊混事的由陳策指揮的「海獅」舴。

    日艦不敢再戰,只得且戰且退,但是驅逐艦「霧」號在艦長高橋的熟練的操作雖避開了二枚魚雷,卻未能避開第三枚魚雷,「逸仙」號艦長林曾生趁機補了一炮,完成了零的突破。眼見又一艘戰艦沉沒,日本海軍更是無心再戰。陳策因為被林曾生搶了戰功,心中鬱悶,指揮著魚雷快艇在日艦身後緊追不放。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