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民國立志傳

第九卷 保平爭勝 第十九章 文 / 黑鬍子

    第十九章

    中、日海軍在台灣海峽的一戰,驚動了兩國高層,日本海軍部在得知台灣支艦隊受到重創的消息後極為震驚。台灣支艦隊雖比不上本土艦隊,但是所裝備的艦隻那也世界先進水準,可是這損失也太大了,簡直就是日本海軍史上的奇恥大辱。參戰艦隻共9艘,被中國海軍4艘擊沉,1艘重創,而戰果只是擊沉敵驅逐艦二艘,擊傷數艘,日本海軍部派員進行調查。

    消息傳來南京的時候並沒有多少歡呼之聲,因為海軍的勝利早已被陸軍勝利所掩蓋。孫中山、楊洪森得知海軍大勝聯名發去賀電,並派員送去了3萬銀元嘉獎參加的海軍將士,至於參加的美國人全部開雙餉。

    中國海軍鹹魚翻身,對薩鎮兵而言,這是他從軍以來,與日海軍一戰中最為輝煌的勝利。

    「此戰的勝利仰仗於諸位拚死一搏,諸位之義勇必將載海軍史冊。」

    仗著打了一場勝利,海軍部少壯派力主進攻台灣,趁日本本土艦隊未至之時,將日本台灣支艦隊全部殲滅。薩鎮兵頭腦很清醒,海軍不足之處在此戰中暴露無疑,而奪取台灣需要陸軍的配合。此次,雖重創台灣日本支艦隊,但對日本本土艦隊實力依然強大,中國海軍沒有能實力與日本海軍展開決戰,所以諸君尚需忍耐。

    與中國陸軍相比,中國海軍表現出了足夠的紳士風度,在英國的主持下,中方將俘虜的日本海員交換日本。日本海軍官兵並沒有承情,通過這些俘虜之口,日本方面得知此戰中國得到美國的幫助,這讓日本人大為惱火,駐美大使立即向美國政府發表抗議,繼爾提出警告。

    美國雖然聲稱那些在中國艦上服役的美國人純屬個人行為,但是出於政治需要,他們再次向日本人做出保證並重申美國對亞洲事務的立場。

    不過,有些美國人,比如美國海軍那幫人卻很高興看到自己的弟子教訓了一頓日本人。

    日本本土支援艦隊到達台灣時朝鮮戰場上因為陸軍的戰敗,導致了其後停戰協議的簽訂。

    支援艦隊的大將高原大罵陸軍部無能,致使海軍蒙羞,雖然他很想殺進中**港,但是天皇已經下了命令,他只好停駐台灣,等待進一步指示。

    中國海軍部雖然打了場勝利,但事後軍事撥款仍被砍掉了一塊,比起薩鎮兵、劉冠雄現在的蔡鍔、李烈均實在是太強勢了。

    蔡鍔提出了「先求不可勝,再求可勝之機」,也就是說中國先要考慮怎麼不被人打敗,然後再考慮怎麼打敗人。中國想要不敗,首先要發展陸軍,楊洪森不完全贊同他的觀點,可是單從性價比而言,投資陸軍更划算些。

    蔡鍔在得到楊洪森支持後,繼爾遊說孫中山,並且拿出一個新的整編方案,將現有中**隊統合起來,編練成國防軍,將中**隊由內戰型向國防型轉變,該計劃需要國府增撥1.8億新國幣的軍費。

    因為該計劃所需經費龐大,李烈均未敢輕易提出。

    按照蔡鍔的計劃整編150個師的總數不變,但每個國防師經費增至300萬元。

    錢對楊洪森來說不是大問題,關鍵是裝備是否能到位。步槍、機關鎗這塊還好說,以各軍工廠的生產能力,2至3年的時間就能籌備起,火炮一項的缺口則需要向外國大量進口,其中大口徑火炮無法從外國進口,軍工方面雖具備仿造大口徑火炮的能力,但產量有限,只能滿足部分軍隊的需要。

    「你的計劃很好,如果得以實現,中國將變成亞洲第一陸軍強國,可是這事急不得,還是要分步來進行,向國會提出再增加1.8億元撥元恐怕不好通過,就算我和先生支持你的計劃也有很大的難度,你要知道政府現在財政的狀況很好,但是花錢的地方很多。」

    「那麼是否可以在對部分部隊進行先期整編。」

    楊洪森很清楚並不是所有的部隊都需要整編,而南方的諸師只需略作調整,將武裝置換成制式武器,補足火炮數量。「可按計劃對長江以南的部隊進行調整,至於東北、西北方面的部隊整編,可是將標準酌情降低,待以後補足。」

    「那麼中原呢?」蔡鍔也知道提這個有一點冒失。

    「緩緩吧,等煥章到南京再說。」

    整編馮玉祥的部隊並將其納入中央體系實在有難度,不過蔡鍔好像被馮玉祥那憨厚的外表給蒙蔽了。馮玉祥是一個很複雜的人,所以你不能用簡單的方法去解決問題,而應用把事情搞的更加複雜。

    蔡鍔的整編方案中「燒錢」部隊之一裝甲坦克部隊。

    南軍也有成建制的「裝甲」部隊,不過蔡鍔所指的是裝甲坦克,中國也拼裝過坦克,但是後來出現的全是裝甲車。

    歐洲戰場上坦克大方異彩,德國、英國、法國相繼登場坦克,它們的速度越來越快,火力越來越猛,裝甲越來越厚。蔡鍔一眼就看出這個鋼鐵怪物在未來戰場的地位,所以他認為中國陸軍要現代化,首先要擁有現代化的的武器,坦克很顯然在這一範圍之內。

    另外一個「燒錢」大戶便是陸軍航空兵部隊,但是蔡鍔並未打算將空軍從陸軍中剝離獨立建軍。

    楊洪森沒有當面否決這一提案,而是將皮球踢給了孫中山。

    這可是1.8億新國幣,不是180萬元,不是1800萬元,而是1.8億元,就算孫中山也沒有立即表態,他把各部的頭頭全都召集到了總統府開了一個小型的辦公會議。中國目前的財政收入達到14億新國幣,財政部認為新一年至少能再翻一番。

    收入多了可是相對支出也多了,戰爭經費佔了財政收入的45%,再加上國會通過了第一個五年計劃,全國上下勒緊褲帶向前衝,而現在什麼事都沒有第一個五年計劃重要,蔡鍔的提案被否決了。

    中、日的戰爭勝利,大大增強國人的凝聚力和榮譽感。強國的自我暗示在對國人還是非常有用的。

    日本人不想看到一個強大的中國,但又只能看著他逐漸強大起來,中國一頭雄獅,如果它醒過來日本的未來就堪憂了,中國第一個五年計劃的計劃書,此刻正在日本大佬們的手中傳閱,中國準備由農業國向工業國轉型,其中提出的煤、鋼生產量更是讓日本大佬們擔憂。這份由美國經濟專家搞出來的東西,操作性很強,這讓日本人更加痛恨美國。

    面對著中國人的競爭,日本國民的精神再次迸發了出來。

    中國是日本的敵人,日本也同樣是中國的敵人,當日本國民拚命工作,大肆捐款的時候。楊洪森也在做著同樣的事情,雙方都是咬著牙上。

    楊洪森「變賣」的全部外海資產轉入國內,大批華僑、華人自南京、歐美回國支援建設。

    南京總統對面的洋樓上懸掛著第一個五個計劃時間表,以及數據表,不管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都能看到上面的數據每天都在變化著。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