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民國立志傳

第九卷 保平爭勝 第十七章 文 / 黑鬍子

    第十七章

    楊大喜這條線一直是由中情局王亞樵直接負責,其後歸國安局白斌領導。

    楊大喜對外的身份是xx公司老闆,由於仕途暗淡,遂加入了下海的隊伍,在楊洪森的扶持下,他的企業逐漸有了規模並開始接觸黑市貿易。

    這位楊總理的長兄大字雖不識一個,在上海、香港卻是也是個了不得的人物。

    常與黃金榮、杜月笙等人為友,呼嘯租界的歌舞廳、跑馬場等各類娛樂場所。

    在上海生活時間長了在說話都帶著一股貴族氣的上海腔。

    西裝革履、美國轎車,頭髮刷的油光雪亮,只要他不說那口子貴族氣的上海腔,也算是風liu人物。

    日本人對他下的本錢,不比當初北洋下的少。

    北洋倒台後,所屬的那些秘密警察一部分被軍情處吸收,一部分作回了老百姓,至於另一部分人則在日本人的收賣下成為他們在中國的爪牙。

    外人也不知道楊大喜怎麼到上海的,但是那些從北洋轉投和高層人士卻有知道的。

    日本給他送錢又是送女人,結果被楊大喜以正義之詞回絕了。

    最後,日本人才想明白,虹口的那些地皮由於中**隊的壓迫根本不值錢,至於日本藝妓,楊大喜根本看不上眼,咬著牙日本人送去了一筆美金。

    楊大喜回話,「下不為例。」幾天後,送錢的人得到一張批條。

    初嘗戰果的日本人如同嗅到血的鯊魚,不斷派人送美金,並搜羅朝鮮妹、俄國妞給他。錢在楊大喜手中是留不住的,這些款項最終都會被白斌沒收,至於那些妞本著再利用的原則,他統統送給了杜月笙。

    最近,國際市場對俄國妞反映強烈,時代電影集團歐美銷售部的問卷調查顯示,歐美顧客強烈要求將日本妹換成金髮碧眼的俄國妞,杜月笙反應遲鈍主要是因為手中沒有好貨色,有楊大喜從中搭橋,貨源迅速解決。杜月笙在集團高層工作會議上開出賞格,提出了月產百部的號召。

    日本人也樂意借此機會間接地與杜氏拉上關係,以便於他們在上海行動時青幫可以睜隻眼閉著眼。

    杜月笙有他自己的路子,楊大喜他是什麼背景他很清楚,所以他只管賺取外幣,其它的事他卻絕不摻合。

    在楊大喜的幫助下,日本得到了很多的緊俏物質,而軍情處的那幫子邪惡的存在,根據日本人下的單子對市場進行著不經意的微調。

    日本通過楊大喜每月必回南京一趟的時機,從楊洪森得到了不少情報。

    「楊桑,你沒有聽錯吧,你是說不想與我們合作了。」

    眼前的人身著和服,卻是一個地地道道的中國人,對這種楊大喜很是瞧不起。

    「不錯,日本人的給的錢還不如賺的多,幾十萬就想打發我,知道我投資開發的樓盤什麼數嗎?」看著他那白癡眼神,冷冷一笑,用手比劃了一下,「200萬元,知道蓋好後我能賺多少嗎?跟你這種跑腿的說有什麼意思,告訴你老闆,他想合作找別人吧。」

    對面的人嘿嘿一笑,「我說楊桑,你與我們合作可都是有記錄的,只要我們公佈出來,。」

    「嘿嘿個屁,你以為老子是嚇大的,就算王亞樵把老子我關了一個星期,老子不照樣出來的,威脅老子,老子殺了你早投王亞樵。」說話間,身後的兩位馬裡黑大個如黑塔一般矗立在他的面前。

    「姓楊的你不要亂來,老子現在可是日本國籍。」

    楊大喜嘿嘿一笑,「日本國籍又怎麼樣,這裡可是租界,你老闆來了,老子一電話就廢了他。」

    「楊大老闆,小弟言語多有冒犯,還請你多多見諒。」

    「留你,留著你,你們老闆還真以為自己是根大蔥。」

    馬裡來黑大個把日本來使帶到後院埋在了桃樹下。楊大喜變了,變了有些冷血,其實真正變的不是他,而是環境變了,所以他也要跟著變,這叫與時俱進。

    日本上海情況站長土肥眉頭緊皺,楊大喜絕對是一個可以繼續投資的潛力股,但是他受限於經費壓力,他也可以用有限的資金投資其它股,但是風險也會隨之增大。至於檢舉楊大森他不會真的去做,因為此舉純屬畫蛇添足。

    「這個人的味口的真是大大地」

    「中國人最近又向美國訂購4艘輕巡艦、11艘驅逐艦,軍部方面要求我們將此事調查清楚,那邊不如很放一吧。」

    「楊大喜就交由你負責跟進,那些該死的美國人。」

    日本對美國根本就沒有好感,因為美國一直是他們在太平洋上的重要競爭對手。隨著,美國分艦隊進駐三都澳,他們已經被白色艦隊給包圍了。

    中國海軍最近幾年發展迅速,新增添了不少新式艦船,除了最初添置二艘重型巡洋艦外,後又向美國購買了「中山」號萬噸重巡洋艦、「逸仙」號四千噸輕型巡洋艦,1917年年初中國選派了300名海軍學員前往美國實習,現在他們又向美國購買4艘輕巡艦、11艘驅逐艦。雖然中國海軍遠不是日本的艦隊對手,但是這種趨勢是十分危險的。中國聲稱是為了用於近海防禦,但是明眼人不難看出這是針對日本海軍的,讓日本人更為擔心的是,福建船廠自行設計建造了一艘英國人訂購的名為「藍色之星」排水量4500噸的商船。能造商船,就能造軍艦,中國一旦擁有了建造大型艦船的經驗,勢必對日本造船業、日本海軍構成巨大的威脅,而更為直接的威脅來自於中國大陸對台灣。

    台灣的中國人自日本登島後從未放棄過鬥爭。而孫中山私下與日本友人接觸時就曾提出過用朝鮮換台灣的意見。但朝鮮與台灣對日本來說就好像扁擔的兩頭,對日本來說兩個都很重要,兩個都不想放棄,可現兩地的統治均受到衝擊。

    台灣籍福建人郭林為了響應朝鮮戰爭曾發動起義,被日本人殘酷鎮壓,起義失敗後退往福建時被日本海軍捕獲,處死於高雄。郭森起義只是一個開始,隨著各種襲擊、破壞等各種惡**件成倍增漲,日本駐台總督的對內採取高壓政策,對外打擊中國海軍。

    中國海軍與日本駐台海軍在台灣有多次軍事衝突。南京中央政府要求海軍部長在台灣海峽策劃一次進攻,對日駐台分艦隊進行打擊。

    薩鎮兵、陳壁光對日艦作戰信心不足,中國統一後海軍全面整合。近來海軍又增添了「中山」、「上海」兩艦,其它小型艦隻數十艘,海軍支出占總軍費開支的近二分之一。而建造一艘戰艦抵的上一支精銳的武衛近衛軍師,對於這樣的銷金窟孫中山都曾產生過動搖,試圖削減海軍軍費開支。

    精銳的武衛近衛軍師的在朝鮮戰場上的表現堵住了那些國會議員的嘴,現在該是海軍行動了。

    薩鎮兵必須用一場勝利來證明海軍的價值,但是諸海軍將領卻憂心憧憧。

    當年亞洲第一艦隊已成為過去,現在的日本人遠比中國強大,朝鮮戰事開了這麼久,北方艦隊被日本分艦隊封在勃海內,日本海軍甚至極其囂張的突入渤海擊沉中國海軍驅逐艦、炮艦各一艘後揚長而去,氣的渤海艦隊司令劉冠雄臥床不起。國會隨即發難,認為劉冠雄治軍不嚴,導致軍心散漫。而業務水平低劣,最後竟然依靠駐塘沽的陸軍才迫使日艦撤退。

    中國海軍的主力艦隊在福建,當消息傳至福州時,諸將請戰,薩鎮兵認為手中的本錢打日本本土艦隊那只有逃得份,但對手若換成了台灣的日本支艦隊,那還指不定誰逃呢!命令下達後,福建海軍一線備戰,各艦政委進行總動員,駐馬尾的中國海艦主力頓時殺氣騰騰。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