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宰輔之唐相

第二卷 永徽,永徽 第151章 密謀,裴氏西去 文 / 宛裕子

    第151章密謀,裴氏西去

    就在李義府向王德儉請教計策的時候,長孫無忌等人則是聚集在一起,討論著今日李義府不僅沒有被貶反而簡拔的事情。

    「太尉,事情怎麼會變成這樣?」褚遂良氣氛異常。「李義府,一小人爾,道德敗壞,如何能立於朝堂之上?陛下今日不僅不治其最,反而提拔為中書侍郎,是何道理?」

    長孫無忌端坐在主座上,一臉鐵青。

    他可沒想到,自己將要動手貶謫的李義府,竟然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不僅沒有被貶,反而陞官,成了中書侍郎,僅次於中書令的存在,這就是在打他的臉,而且是左右開弓!

    「來相,你怎麼看?」褚遂良扭頭看向褚遂良。「是不是有人洩密?」

    「政令起草必須經過中書省,李義府本身的官職就是中書舍人啊。」來濟歎了一聲。

    「這道政令不是放在你哪裡嗎?」褚遂良緊接著問到。

    「在我那裡有怎樣?」來濟道。「肯定是有人看到之後和李義府通信。」

    「好了,不要再說了,這件事情就到此為止吧。」這時,長孫無忌開口了,面色平靜道。

    褚遂良等人相互看了看,也只能無奈接受。畢竟,君無戲言!

    許敬宗府。

    許敬宗正在觀看著自己家中養的樂妓歌女們表演的歌舞,悠然自得。

    「舅父,好雅興!」在他兀自沉醉時,一道聲音自屋外響起。

    「是子獻啊。來,進來坐吧。」許敬宗扭頭一看來人,是王德儉,便朝他招招手,隨即便回頭繼續觀看歌舞。

    「舅父,歌舞雖好,但是獨自欣賞,也了無趣味啊。」進了屋後,欣賞了一會兒歌舞之後,王德儉便笑著道。

    「哦——」許敬宗扭頭深深看了自己外甥一眼,隨意笑道。「那依子獻的意思,這歌舞要眾人一起觀看才有生趣了?」

    「不錯!」王德儉笑道。「其實,許多事情都如同這歌舞一樣,一人欣賞,著實無趣,甚至會獨木難撐!」

    「子獻指的是……」許敬宗也不看歌舞了,扭頭看向王德儉。

    「就比如這廢立皇后之事!」王德儉也不廢話,直接點題。「外甥聽聞,舅父這幾日興奮頗高,每日在家中都要觀舞;其實,舅父這幾日一直在憂慮廢立皇后之事,外甥說的可對?」

    「子獻啊,禍從口出!」許敬宗止住歌妓,神色一凝,看著王德儉面無表情道。

    「呵呵,多謝舅父關心,子獻省的。」王德儉呵呵一笑,不以為意。「外甥的意思是,舅父也要找一些幫手不是?一個人孤孤單單,早晚會撐不下去的。」

    許敬宗多麼聰明的一個人,又怎麼會不明白王德儉的意思。他盯著王德儉,一動也不動,盯著王德儉心中也有些動搖;而就在這個時候,許敬宗突然間笑了起來,興致勃勃地說到:「聽子獻的意思,是很願意來幫助舅父了。」

    「舅父高看外甥了,外甥哪裡能幫得上忙啊。」王德儉笑道。「不過是有些在京的同僚,想見一見舅父,希望外甥代為引薦,外甥沒有答應,不過也沒有拒絕,只是說問一問舅父,不知道舅舅父意下如何?」

    許敬宗沉默無言,在心中盤算著得失。良久之後,他開口問到:「都有誰?」

    王德儉一聽這話,高興不已,他知道此事成了,便張口說出了幾個名字:「新晉中書侍郎李義府、御史大夫崔義玄、御史中丞袁公瑜……」

    聽到王德儉口中的名字,許敬宗心中暗喜,不過他臉上卻沒有表現出來。只是靜靜的等待王德儉把話說完。

    「後日晚間,老夫在家中宴請賓客。」王德儉話說完,許敬宗便沉吟到。

    「一切都依舅父!」王德儉點頭笑道。

    時間眨眼間就到,李義府、崔義玄、袁公瑜等人便早早聚集到了許敬宗府上,通過許敬宗向武昭儀表示自己的忠心。幾個人共同推舉許敬宗為首,密謀立武昭儀之事。

    御史台署衙。

    「長安令,裴行儉……「御史中丞袁公瑜早在低頭看著擺在自己案牘上的一份文書上的名字,反覆低聲喃喃著。「沒想到你一個長安令竟然如此膽大妄為,妄議朝政,簪越儀禮。真不知道該怎麼說你,嘿嘿……」

    過了片刻,應當是下定了什麼決心,他便從一旁的筆架上拿起筆來,低頭寫了起來。不夠,寫了兩筆之後,他又停了下來,心中的憂慮閃現出來。

    「不行!長孫無忌巧言善變,若是公然彈劾,說不是會偷雞不成蝕把米,扳不倒裴行儉不說,說不定連我自己也會栽進去。不行,要想一個穩妥的辦法才行……」

    喃喃的話語說完,袁公瑜便沉思了起來。

    「對了!我怎麼就忘了她呢……」過了一會兒,袁公瑜心中一動,想到了一個人,拍著自己的腦袋說到。

    隨即,他便站了起來,急匆匆出了署衙。

    ……

    安仁殿。

    「娘娘,夫人來了。」武昭儀正在自己的床榻上閉目養神,有宮女進來稟報。

    「快請!」武昭儀一下子坐了起來,隨即急匆匆下了床榻。

    「娘,您怎麼來了?」片刻之後,一位看起來雍容華貴的老夫人走了進來。看到老夫人,武昭儀甜甜地叫了一聲。

    這老夫人,赫然就是武昭儀的母親,楊氏。

    「娘怎麼就不能來了?」楊氏戳了自己女兒的額頭一下,笑道。

    「不是,女兒是奇怪娘您怎麼這個時候入宮。」武昭儀連忙爭辯到。

    「怎麼說都是你有理。」楊氏笑了一聲,不過死寂她便將臉沉了下拉,看向武昭儀,示意她讓周圍的人全部退下。

    「全部退下!」一看自己母親的詩意,回憶道。

    「娘,怎麼了?」待周圍的人全部退下之後,武昭儀一臉嚴肅的問到。

    「就在今日,御史中丞袁公瑜拜訪了為娘,告訴了為娘一件事情,長安縣令裴行儉簪越禮儀,妄議朝政,說你為皇后,則國家必然有災禍,而且暗地裡在串聯長孫無忌和褚遂良,似乎要聯合上書,反對立你為後……」楊氏歎了一口氣,接著說道。「女兒啊,這裴行儉可留不得啊,他若是在長安,只怕你立皇后的事情會付諸東流!」

    「娘,一切當真?」

    「應該不會是假的。」楊氏點點頭,道。

    「女兒知道了!」武昭儀點點頭。

    ……

    幾日後,長安縣令裴行儉因簪越,被貶為西州都督府長史。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