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亂世強國夢

龍騰世紀 第一百零一章 都有壓力呀! 文 / 人生逆旅不言敗

    河水已經解凍,帶來了春天的氣息,大地從冬寒裡慢慢甦醒復活過來,被人們砍割過陳舊了的草木楂上,又野性茁壯地抽出了嫩芽。不久,它們就會在風吹雨澆和陽光的撫照下,生長起來。一陣潮潤的微風吹來,那淡淡的花粉青草氣息,直向人心裡鑽。無論誰,都會把嘴張大,深深地向裡呼吸,像痛飲甘露似的感到陶醉、清爽。

    然而,段祺瑞卻沒有這麼好的心情,騎在馬上,從信陽至武勝關的路上,他一直繃著臉,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

    雖然對袁世凱最後的決定感到很失望,可段祺瑞是個心思縝密的人,眼光看得也比較遠。或許北洋軍拚力死戰,能拖延革命軍前進的腳步,能給革命軍造成不小的麻煩,但最終的結果不會改變。革命軍會越戰越強,越打越多,而北洋軍的人員、餉械、槍彈將逐漸枯竭,滿清已經沒有力量將戰爭長期支撐下去,北洋軍最後只能不戰自敗。

    無奈的選擇,也是最現實的選擇,趁著北洋軍還有些力量,為每個人都謀一個出身,得個好結果。如果頑抗到最後,惹惱了革命黨,下場就會與張勳一樣,被扣上幾頂大罪的帽子,一根繩子再加一個小木盒就是歸宿。

    但事情往往不像人們想像的那樣簡單,起碼北洋軍現在就有些軍心不穩的跡象,這讓段祺瑞很尷尬,也很惱火。其實這也是以馮國璋為首的北洋將領們自找的,這些傢伙多少還存在著不滿和傲氣,對革命軍提出派遣政治委員的建議進行了聯合抵制。革命軍也不勉強,就讓這些部隊駐紮於信陽城外,繼續調兵遣將,一邊保護鐵路線,一邊將輜重物資頻繁運往北方。而北洋軍被晾在一邊,日子卻更不好過,解散北洋軍的謠言開始流傳開來,加上北洋軍與革命軍血戰多時,心中多少存有疑慮。於是勢傾一時的北洋軍,內心既失望又害怕。本來北洋軍歸附之前,與革命軍還有一個協議,說明「南北漢軍將士各享其應得之優待,並不負戰時害敵之責任」。但革命軍政治委員被拒,索性並不公開此協議,而北洋軍官向士兵的解釋又得不到信服,群情洶洶,竟有兵變之勢。

    本來兵變可以作為要挾上級的手段,但段祺瑞卻知道此時絕對不行。且不說革命軍已經佔據洛陽、武勝關、鄭州等地,對北洋軍形成了戰略包圍。單說一旦兵變,置老帥於何地?兵變後的部隊如同土匪武裝,兵將離心,又有何戰鬥力可言?如今面上不說,其實各人心中都有打算,曹琨蹦著高地率部前往京城,與其說是要為北洋軍立功,倒不如說是為自己打算。什麼叫樹倒猢猻散,什麼叫大難臨頭各自飛,什麼叫識時務者為俊傑,攀高枝的心思誰沒有呢?

    媽的,惹出麻煩,還得老子給你們擦屁股。已經歸順了,就老實地聽安排,連老帥都要順應大勢,你們算個屁呀!開始是拒收,現在可好,要請人家來了。

    段祺瑞恨恨地甩了下馬鞭,對於內定的陸軍次長一職,他還是很滿意的,雖然他也希望盡可能保存北洋軍這個小團體,但他也知道,革命軍絕不會允許一個單獨的軍事集團的存在,這在拒絕停戰談和,並大舉進攻時便能看得出來。

    正如袁世凱所分析,革命黨的實力太強了,大勢已不可逆轉,連美德都被拉攏過去,英國人也不得不低頭,與之為敵,只是給其剪除異己尋找借口。既然已經投誠,就不要搞那些沒用的小動作,意氣之爭,對大家都沒好處,反倒會促使革命黨盡快地採取手段處理北洋軍。

    「大人,武勝關就在前面。」軍事參議徐樹錚策馬湊上前提醒道。

    哦,段祺瑞抬頭望了望遠處雄偉的關城,停頓了半晌,一揮馬鞭,策馬向前飛奔而去。

    …………………

    勝利近在眼前,中英會談依然進展甚微,雖然英方將護路辦法作了修改,說明無論清軍或革命軍都可使用鐵路及其附近的碼頭等從事運輸,但不得干預鐵路事務,如有嚴重破壞鐵路的行動,將受到六**隊的抵抗。但這小小的讓步對肖志華來說,已經看不在眼裡。清軍,清軍在哪,再過一、兩天,清軍將成為歷史名詞了。孩子死了,你來奶了,太晚了。

    肖志華很不耐煩的樣子,朱爾典看在眼裡,他也很鬱悶,心裡不停地咒罵著,該死的美國佬,嚴重違反了中立,竟然幫助革命軍在秦皇島登陸,一舉將形勢明朗化。現在臨時政府即將執政已經沒有懸念,拖延會談的目的又破滅了。

    「臨時政府在與我方會談之時,竟然還在私下與德國伏爾鏗船廠接洽,這種行為令大英帝國感到很不愉快。」朱爾典想繼續施壓,但語氣聽起來卻透著色厲內荏。

    「德國政府已經同意臨時政府緩交庚子賠款,並且答應重新進行核算,將多出的賠款予以返還,伏爾鏗船廠承諾三年內為我國造出萬噸輪。」肖志華不緊不慢地說道:「而閣下假大英帝國之名,名為會談,實為拖延,臨時政府已經厭倦了這種毫無實質進展的會談,如果再無建樹,臨時政府授權我通知閣下,今天的會談將是最後一次。由此造成的所有後果,將由閣下承擔。」

    威脅,**裸的威脅,朱爾典感到很憤怒,但他面臨的壓力使他不得不坐在那裡。據可靠消息,美國政府已與臨時政府達成了合作建設秦皇島港口的協議,那裡將作為中國北煤南運的大通道的主樞紐港。與德國伏爾鏗船廠的合作談判也接近成功,重建馬尾船廠的計劃即將實施。到目前為止,英國毫無所得,江南船廠的合作計劃因為臨時政府所提的關稅、郵政等先決條件而陷於停頓。帝國的財團對他已經相當不滿,帝國政府也明顯在失去耐心。

    會談不能破裂,起碼要維持下去,否則--朱爾典定了定神,輕輕打開文件夾,準備在此次會談中做出某些讓步。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