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亂世強國夢

龍騰世紀 第八十五章 處處刀光劍影 文 / 人生逆旅不言敗

    當時在東北的名義上歸屬清廷的武裝除了第二十鎮外,還有駐通遼的後路巡防營統領吳俊升、洮南的前路巡防營前路統領張作霖、遼南的左路巡防營統領馮德麟、通化的右路巡防營統領馬龍潭。東北的巡防營不比內地,他們大多興起於日俄戰爭時期,此後又與蒙匪、鬍子長期作戰,還是很有戰鬥力的。

    但這些人也有個特點,那就是本身皆為綠林出身,極善生存之道,屬於有奶便是娘,誰腿粗就抱誰,哪邊風硬就向哪邊倒的類型。如今革命軍節節勝利,風頭正勁,奉天局勢又不穩,加上有與舊軍一向不和的第二十鎮新軍駐紮,他們都處於查望風色的階段,誰也不敢輕舉妄動。

    而第二十鎮新軍,統制張紹增與第二混成協協統藍天蔚交好,傾向革命。而手下的第三十九協協統伍祥禎、四十協協統潘矩楹,都是北洋舊人,較難控制。

    而且,在奉天的東北總督錫良雖然以正直清廉、勤政務實而著稱,而且自日俄戰爭後,腐朽的清王朝統治搖搖欲墜,眼見其多年的辛勤努力和實幹也無法阻擋封建政權的滅亡,錫良為此憂憤交加,多次舊病復發,已難以掌握奉天局勢。原咨議局副議長袁金鎧組織成立的「奉天國民保安會」則在一些守舊軍人的支持下,興風作浪,反對東三省響應革命,宣佈獨立。

    複雜,很複雜。武裝複雜,成分複雜,人心複雜,形勢複雜。

    但肖志華卻有自己的想法和計劃:一方面他以財力支援奉天革命黨暗自擴充實力;一方面命令他們提高警惕,靜觀時變,不可盲目舉義,以成眾矢之的;另一方面,他已經策劃組織了一項進軍東北的計劃。既然內部矛盾重重,不易著手,那就從外部施加巨力影響,使其向革命黨有利的方向發展好了。而且他還派出了秘使,攜帶著委任狀和支票前往東北,以中央政府的名義對四位巡防營統領施以銀彈攻勢。勸他們認清形勢,倒向革命。只要東北不陷入大混亂,不使日俄有借口進行干涉,付出多大代價也是划算的。只要大局確定,以中央名義,收拾幾個羽翼尚未豐滿的舊軍官,還不是手拿把掐。

    保持攻勢,保持壓迫的態勢,這不僅會使列強降低扶持袁世凱的可能性,更能使那些猶疑不決、騎牆望風的傢伙們不敢輕舉妄動。

    現在雖然革命軍看似佔著優勢,但肖志華和總參謀部卻是忙碌異常,所有有關軍事方面的佈置全部壓在了他們身上。

    西線激戰正酣,陝西總督豐允組織甘肅清軍馬安良、張行志等部共四十餘營兵力,分南、北兩路進攻陝西。毅軍十六營由趙倜率領,經京漢路轉豫西,進攻陝西革命軍,在潼關展開激戰。西路北伐軍迅速分出一旅人馬支援潼關秦隴復漢軍東路征討大都督張鈁,守住陝西東大門,並伺機反攻;另兩旅人馬撲向乾州,準備先擊潰氣焰囂張、殺人如麻的升允所部。東線則捷報頻傳,徐紹楨與林述慶兩支人馬象比賽一般,猛衝硬打,向濟南奮勇攻擊前進,接連取得戰果。而海軍艦隊則又向煙台運送了閩軍一個旅及大批物資,為登陸遼東半島做著準備。湖北戰場,飛艇的狂轟濫炸還在持續,特別是對京漢鐵路的轟炸和小股部隊的襲擊騷擾,效果頗佳,不斷削減著當面北洋軍的實力和作戰意志。

    這些只是繁忙工作的一部分,作為軍事主腦,肖志華還要審閱和批復從各地傳來的情報。湖南,由於焦達峰本為會黨首腦,自做了都督後,會黨群眾聞風紛紛投效,出入都督府的人川流不息,要求安置者,應接不暇。短時間內,竟然編成了四個師的軍隊。對此,留日士官生和立憲派頗持異議,均認為都督府出現這種秩序混亂狀態是由於焦達峰造成的,只有焦達峰辭職才能解決問題。特別嚴重的是,以留日士官生為主體的軍官集團從小團體的宗派私利出發,在權力分配上對焦、陳兩人產生不滿,局勢很是危急。四川,由於四川都督尹昌衡殺了滿清的四川巡撫趙爾巽,在打箭爐駐兵的其弟川滇邊務大臣趙爾豐進退失據,所率巡防軍軍心散亂,有解體嘩變之勢。

    最讓肖志華費盡心力的是列強對革命的干涉和態度:日本發來照會,對革命軍可能借煙台為基地從遼東半島登陸表示明確反對;英國公使朱爾典拒絕臨時政府提出的將關稅收入存於中國銀行,暫時凍結,臨時政府及稅務司都不動用的建議。並聲稱臨時政府的銀行「靠不住」,臨時政府還沒有得到列強的承認。

    朱爾典還暗示,如不聽他的話,海關工作人員將實行集體罷工;更為惡劣的是,朱爾典還提出要求,要求臨時政府將長沙、岳州、廣州等已被革命軍控制的通商口岸的海關稅收也存於英國匯豐銀行,在總稅務司不「擅行支取」的條件下,臨時府也不去動用。換句話說,朱爾典要把已革命各口岸的關稅置於自己的統轄之下,名義上是「使之專用於償還外債,保障外國債權人的利益」,但實際上卻是想將關稅置於外國的控制之下了。不僅如此,面對北方愈演愈烈的革命風潮,朱爾典一再驚呼「天津正在動搖,隨時可能轉到革命方面」,為此,他不惜勾通列強,修改協議,同意清軍暫時進駐天津外國租界周圍二十華里以內執行警察任務,顯然是著眼於對付正在天津活躍的革命黨人的。而且,他還與在華北駐有軍隊的其他國家進行蹉商,正在擬定保護京津、京奉鐵路的行動。

    在西南,法國在保護滇越鐵路的名義下,把小股軍隊佈置到雲南境內各主要車站。

    在東北和西北,俄國在與中國接壤的地區或靠近中國邊界之處積極進行軍事部署,並準備於必要時進駐我國東三省北部及新疆伊犁地方。

    形勢是嚴峻的,革命的中國從腹地到邊疆和國界上,到處可聽到帝國主義者的鐵蹄聲,可看到他們的刀光劍影。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