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亂世強國夢

龍騰世紀 第四十四章 盛宣懷的觸怒 文 / 人生逆旅不言敗

    打得熱火朝天的漢口戰場慢慢變得鬆弛下來,北洋軍雖然每天還是槍炮齊響,攻勢不斷,卻沒有了前幾日那種屍山血海、你死我活的場面。

    歷史上的陽夏之戰打了四十餘天,革命軍雖然勇猛奮戰,甚至還組織了反攻(有些盲目),但裝備、訓練都不及北洋軍,加上各路人馬缺乏紀律,所用戰術也不正確,接連丟失漢口、漢陽,損失慘重。如果不是袁世凱心懷異志,養寇自重,武昌也難以保住。

    現在,情況發生了改變,武昌不是首義之地,政治意義並不很大,即使丟了,也影響不到大局。而且武昌起義的主導是復興會,歷史上那些共進會、文學社等小團體只是居於配角地位,這樣也避免了令出多門,指揮混亂的後果。再加上總參謀部的合理部署,戰鬥慘烈歸慘烈,但結果卻不一樣了。

    戰事稍稍平靜,只是表面上如此,革命軍總參謀部卻照舊緊張地忙碌著。散佈於四處的偵察人員緊密注視著北洋軍的行動,警惕著北洋軍的迂迴偷襲。

    湘軍王玉堂第一協、鄂軍楊載雄第二協、張廷輔第四協,組成了一個機動兵團,埋伏於美娘、仙女、黑山等地,伺機以優勢兵力聚殲某一路深入的北洋軍隊。

    隨著湖南又一協援軍再加上廣東張?村第二旅的到來,革命軍的總兵力達到了五萬餘人,在人數上已經超過了當面的北洋軍,只是鄂軍系臨時召募,缺乏作戰經驗,戰力較弱。但湘軍勇猛,再有海軍炮艇配合,機動兵團的這種搭配雖然是無奈之舉,但也還算合理。

    「寡廉鮮恥,出賣主權,喪失國格。」肖志華指著漢陽鐵廠總辦李維格的鼻子破口大罵:「瞧你長得人模狗樣,還念過書,卻是個該死的漢奸。」

    「我,我,我不是漢奸。」李維格漲紅著臉,結結巴巴地辯解道。

    「漢奸,你就是漢奸。」肖志華冷冷地重複道:「我要在報紙上揭露你和盛宣懷的所作所為,讓全中國人民都知道你們是什麼貨色,我還要弄個『漢奸世家』的牌匾,掛在你家大門口。以後凡是漢奸,都享此待遇,讓你們揚名立萬,怎麼樣,滿意嗎?」

    李維格臉上青一陣,白一陣,咬牙切齒,面目扭曲。

    哼哼,肖志華冷笑兩聲,伸手叫過負責守衛漢陽鐵廠的軍官,命令道:「在工廠的部隊馬進入戰備狀態,如果日本人敢來,你們要絕不退讓,他們有槍,你們手裡的也不是燒火棍。我馬上會向這裡再增派軍隊,記住,這裡是中國的土地。」

    「是。」軍官立正挺胸,乾脆地答道。

    肖志華冷冷地望向李維格,眼神裡是極度的厭惡,一字一頓地說道:「盛宣懷是個什麼東西,你應該很清楚,無私不談公,藉著清政府官辦,官督商辦,商辦的亂折騰,上下其手,為自己的家族聚斂了無數的資財,可也留下了眾多的尾巴。就以這漢冶萍為例,1908年六月,十一月,共向日本橫濱正金銀行借款二百五十萬日元;1909年十月,再次向該銀行借款三百萬日元;而且,漢冶萍裡那些所謂的『民股』中有多少是空股?有多少是花股?又有多少是給盛宣懷和那些站在他身後的人準備的?我要把這些資料都公佈出去,讓天下人看看盛宣懷是怎樣損公肥私,大肆貪污的。」

    李維格費力地嚥了口唾沫,向日本借債之事他是知道的,而懾於國人排斥外債的熱潮及考慮與其他列強的關係,這些事情都是嚴格保密的,沒想到這位總司令卻如數家珍,瞭如指掌,可更令他震撼的還在後面。

    肖志華繼續說道:「盛宣懷借洋債,本無可厚非,可他出賣國家利權,罪無可恕,我要讓他身敗名裂,傾家蕩產,不光清廷饒不了他,革命軍的地盤也沒他這種人的立足之地。得到日本領事的交涉後,我已經給各地軍政府下了命令,凡是盛氏家族名下產業,皆是國家資產、民脂民膏,必須全部沒收。漢冶萍,從今日起,也全部歸軍政府接管,真正的民股,政府照數退還,所借洋債,政府也一次性還清。以後,這裡跟盛宣懷再無絲毫關係。對了,盛宣懷名下的水電公司、武昌紡織局、揚子江機器局,也一併於今日沒收。」

    狠,真狠,不僅把漢冶萍一口吞下,而且要將盛氏家族的產業一網打盡,更要將盛宣懷見不得人的東西全部曝光,讓盛宣懷成為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李維格後背冒出了冷汗,這絕對不是臨時起意,而是處心積慮。如果盛宣懷不是根據借款的事情要求日本政府出面進行干預和保護,並讓自己向日本駐漢口領事求助,請他們派兵保護工廠,惹怒了這位總司令,相信這場針對盛宣懷的風暴會來得晚一些,溫柔一些,起碼不會遭到現在這樣的雷霆打擊,連根拔除。

    「總司令看來早有對付盛大人之意呀!」李維格歎了口氣,苦笑道:「恐怕還債的資金也是由抄沒的盛家資產來償還吧,好手段,真是好手段。盛大人腦袋上戴了賣國的帽子,恐怕也無人敢替他喊冤。這計劃,總司令籌劃了很久吧?還有哪些人是總司令的目標?」

    肖志華淡淡一笑,沒有承認,也沒有否認。確實,復興會有一個針對中國官僚資本的計劃,但主要手段應該是引導和監督。只是這次盛宣懷找日本人幫忙,恰好觸了肖志華的逆鱗,才使出這雷霆手段。

    中國的官僚資本在時代轉型期必然是一個孤獨的行者和社會、政治危機的製造者。他們的「資本意識」屏蔽了政權意識、國家意識、歷史意識,他們對於官僚資本的忠誠遠高於對於歷史、國家、政權的忠誠。不僅如此,他們的存在和生長極大地阻礙和侵蝕著民間力量的存在和發展,而後者,在肖志華看來,才是一個民族國家成長的基礎。

    李維格歎息著低下了頭,花白的辮發在燈光下很是顯眼。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