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國策

龍騰世紀 第二十五章 冰火兩重天 文 / 閃爍

    第二十五章冰火兩重天

    七月二日夜間,「出人意料」這個詞已經無法用來形容桑托斯的感受。

    雖然美國提供的情報全都指向華國,但是上午的導彈戰與中午的空戰失利,仍然可以用偶然性的、不具備持久作用的因素加以解釋。下午進行的第一階段作戰總結中,空軍司令已經做出保證,將在未來二十四小時之內打垮巴巴斯坦空軍,奪取制空權,為地面部隊提供空中支援。

    桑托斯並不懷疑空軍的戰鬥力,就算二十四辦不到,肯定能在四十八小時內扭轉局面。

    聽取作戰總結時,桑托斯就意識到,華國的介入肯定會給戰爭帶來不可預料的變素。只是他萬萬沒有想到,事情來得這麼突然。

    會議還未結束,海軍就送來了「殲擊者」號與基地失去聯絡的消息。

    桑托斯立即離場,並且親自聯繫了海軍司令達斯上將。

    「殲擊者」號不但與基地失去聯絡,還在此之前發出消息,報告遭到不明身份潛艇的魚雷攻擊。海軍已經派出了搜救力量,並且調動所有力量搜尋那艘不明身份的潛艇。

    接下來的一個多小時內,桑托斯一直忐忑不安。

    雖然憑借豐富的經驗,以及軍人的直覺,桑托斯知道「殲擊者」號倖免於難的機會非常渺茫,但是在收到確切的報告之前,他一直抱著最後一絲希望,認為「殲擊者」號能夠憑借核潛艇的出色性能,避開魚雷,返回拉姆比利潛艇基地。

    與達斯上將第二次通電話之後,桑托斯的希望徹底破滅了。

    「殲擊者」號的殘骸已經找到,初步確認至少被兩條重型反潛魚雷擊中,潛艇上的一百餘名官兵沒有生還的可能。

    誰幹的,到底是誰幹的?

    桑托斯首先排除了美國的嫌疑,接著排除了俄羅斯、英國與法國的嫌疑。雖然這幾個國家都有能力向南蠻洋派遣攻擊核潛艇,但是要麼跟南蠻關係良好,要麼置身事外,沒有任何理由偷襲「殲擊者」號。

    口木嗎?沒有可能。口木那幾艘常規潛艇從來沒有到過南蠻洋。

    南蠻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也都不可能,它們的潛艇主要在南海活動,而且都是常規潛艇,不可能在反潛巡邏機到達之前逃之夭夭。

    緬甸、斯里蘭卡與馬爾代夫沒有潛艇,孟加拉國的兩艘老舊潛艇一直在港口裡面。

    最終,桑托斯將嫌疑對像鎖定為巴巴斯坦與華國。

    巴巴斯坦有六艘潛艇,其中三艘完成了AIP系統改造,具有出色的潛航能力,只是水下高速續航力並不強大,很難在偷襲得手之後逃出反潛巡邏機的搜索範圍。

    只能是華國,也必然是華國。

    蠻巴戰爭爆發,受到影響最大的就是華國。如果戰局發展對巴巴斯坦不利,華國將被迫出兵,迫使南蠻在局勢有利的情況下與巴巴斯坦講和。如果戰局發展對巴巴斯坦有利,華國也很有可能趁機出兵,收復藏南地區。

    華國參戰,首先就要摧毀南蠻的戰略核反擊能力。

    除了「殲擊者」號,南蠻的核力量都部署在陸地上,受到偵察衛星的嚴密監視。在實力不如華國的情況下,南蠻不會,也不敢冒著被華國的戰略核武器徹底摧毀的危險,首先使用核武器打擊華國。

    對南蠻來說,核武器只是戰略反擊力量。

    打掉了南蠻的戰略反擊力量,華國可以在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前提下,通過一場常規戰爭擊敗南蠻,收穫豐碩的戰果。

    由此可見,桑托斯並沒有盲目的將矛頭對準華國。

    他的分析思路很清楚,也很客觀。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桑托斯沒有將任何一個國家當作真正的盟友,與南蠻奉行了數十年的「不結盟運動」完全吻合。

    得出這個驚人的結論後,桑托斯立即與美國總統賈培爾通了熱線電話,希望美國能夠提供華國潛艇,特別是核潛艇的調動與部署情況。

    不到半個小時,美國的情報聯絡官員送來了十天以來,華國潛艇部隊的調動情報。

    華國的六艘攻擊核潛艇要麼停在港口裡面,要麼在二天前離港,沒有可能到孟加拉灣擊沉「殲擊者」號。華國的常規潛艇也大部分留在港內,出港的幾艘一直在美國與口木潛艇的監視之中,沒有離開西太平洋。美國情報聯絡官員還送來了二天內,在馬六甲海峽與巽他海峽測得的水聲資料,沒有發現華國潛艇進入南蠻洋的跡象。

    這下,桑托斯更加疑惑不解了。

    不是華國潛艇干的,會不會是華國反潛巡邏機干的?

    這個想法讓桑托斯覺得好笑,別說華國的反潛巡邏機到不了孟加拉灣,就算能夠從緬甸借道進入孟加拉灣上空,也無法在沒有潛艇或者水面艦艇配合的情況下發現「殲擊者」號,更不可能發動突然攻擊。

    到底是哪個國家的潛艇擊沉了「殲擊者」號?

    因為「劍魚」號的存在與行動都屬於絕密,在華國海軍公佈了「劍魚」號的存在之後,與「劍魚」號有關的所有行動資料都被列入了「永久封存絕密檔案」之中,所以「殲擊者」號的沉沒不但成為了第四次蠻巴戰爭的最大懸案,還成為了世界海軍史與世界戰爭史上最大的謎團之一。

    後來,甚至有人提出了「殲擊者」號被自己發射的魚雷擊沉的說法。

    排出了其他可能之後,即便結果再令人無法置信,桑托斯也不得不相信,肯定是華國在幕後搞鬼,擊沉了「殲擊者」號。桑托斯也意識到,華國肯定會參戰,而且肯定會在近期派遣艦隊進入南蠻洋。

    實際上,華國空軍已經參戰,只是沒有站到台前。

    面對神情居喪,精神萎靡的達斯,桑托斯不得不拿出國家首腦應有的鎮定與自信,讓海軍司令相信,南蠻肯定能夠獲得最後的勝利。

    「你提交的作戰計劃我已經看過了,具有實際操作性,而且意義重大。」桑托斯的聲音很平靜,彷彿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一樣。「空軍會全力配合,派遣戰鬥機為攻擊機群護航。我的要求只有一點,拿出海軍的全部力量,讓我們的敵人知道,南蠻才是南蠻洋的主人,南蠻海軍才是南蠻洋的主宰者!」

    「總理閣下……」達斯心裡非常激動,甚至非常感激桑托斯。

    「去安排作戰行動吧。」桑托斯沒有多說什麼,或者說他不想繼續面對達斯。「給我一個驚喜,給南蠻人民一個驚喜,也給海軍,給你一個機會。」

    「總理閣下,海軍保證完成任務。」

    桑托斯點了點頭,隨即揮了揮手,讓激動萬分的達斯離開了。

    不管是南蠻臨時總理、南蠻人民、還是南蠻軍隊,現在需要的不是幾十架戰機、一艘核潛艇,而是一個足以振奮人心、鼓舞士氣的捷報。

    萬里之外,另外一場爭論正在激烈進行之中。

    除了紀佑國與彭茂邦之外,參會的還有國防部長趙潤東上將,陸軍參謀長廖忠閣中將,海軍司令英常徽上將、參謀長姜譽諄中將,空軍司令嚴宇擎上將、參謀長郭興徽中將,第二炮兵司令衛長江上將、參謀長鄒漢民中將。

    是否派遣海軍艦隊前往南蠻洋,與會者基本上達成了一致意見。

    只要共和國在南蠻洋地區的利益受到威脅,就以撤僑護僑的名義向南蠻洋派遣艦隊,前往阿拉伯海,解除南蠻對巴巴斯坦的海上封鎖。

    在是否參戰的問題上,與會者原則上都認為共和國應該發揮積極的、且實質性的作用,但是在以何種方式參戰的問題上,卻出現了很大的分歧。

    廖忠閣以藏南地區為由,堅決主張直接參戰,趁機收復失地。

    衛長江與鄒漢民以南蠻是有核國家為由,主張不直接參與戰爭,僅向巴巴斯坦提供物資方面的援助。

    嚴宇擎與郭興徽則認為應該向巴巴斯坦派遣作戰人員,以志願或者僱傭的方式參戰。

    英常徽與姜譽諄沒有明確表態,因為海軍不但會參戰,而且已經參戰了。

    「下午的時候,我接到了謝裡夫的電話。」紀佑國沒有參與辯論,那是軍人的事情。「白天的空戰中,巴巴斯坦空軍損失了一半以上的『雷霆』戰鬥機,以及三十二名最優秀的飛行員。戰機很好補充,用彭總的話說,我們能夠立即向巴巴斯坦提供至少一百二十架『雷霆』戰鬥機,可是飛行員卻無法得到補充。照此速度損失下去,不出三天,巴巴斯坦就將面臨有戰機,無飛行員的尷尬處境。」

    幾名軍人都閉上了嘴,專心致志的傾聽元首的講話。

    「不可否認,打還是不打,不但關係到了在座的各位,還關係到了成千上萬的共和**人,關係到了共和國的未來,關係到了中華民族的未來。」紀佑國拿起了放在煙灰缸沿上的香煙。「我要問各位一句,一味的退讓能夠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偉業嗎?我還要問各位一句,與國力不符的大規模戰爭就能幫助中華民族重新登上世界之巔嗎?巴巴斯坦不僅是我們的盟友,還是我們唯一的盟友。如果失去了這個盟友,中華民族的復興偉業更容易實現,還是更難實現?站在民族利益的高度上,我們必須幫助巴巴斯坦度過難關。同時,我們要避免樹立一個新的敵人、為民族復興增加新的絆腳石。」

    到此,爭論結束。

    放下煙頭後,紀佑國的目光從眾人身上一一掃過,最終停留在了趙潤東身上。整個會議中,趙潤東沒有發表任何意見,甚至沒有說一句有實際意義的話。顯然,國防部長對元首將他排除在決策圈之外感到非常不滿。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