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國策

龍騰世紀 第二十六章 航母出擊 文 / 閃爍

    第二十六章航母出擊

    阿拉伯海東部、肯帕德灣以西、韋拉沃爾西南、東經69°2′,北緯21°25′海域,被夜幕籠罩著的海面上,「維克拉瑪蒂亞」號航母正在轉到迎風方向。在它西北大概二十五千米處,「維克蘭特」號也正在轉向。

    看著整齊排列在飛行甲板上的十四架mig-29K戰鬥機,站在航空艦橋外迴廊上的、南蠻海軍東部艦隊司令帕特爾少將露出了一絲得意的笑容。耗費近二十億美元,從俄羅斯購買的「維克拉瑪蒂亞」號在服役三年半之後,終於獲得了一展身手的機會。

    作為南蠻海軍排水量最大的戰艦,「維克拉瑪蒂亞」號的命運充滿了坎坷與曲折。

    本世紀的第四個年頭,俄羅斯與南蠻簽署一攬子協議,俄羅斯無償將「戈爾什科夫」號重型載機巡洋艦提供給南蠻,但是必須在俄羅斯北方重型機械廠進行現代化改裝,並且配備俄制艦載機。

    2007年初,俄羅斯要求南蠻將改裝費用從七億美元增加到十九億美元,並且將交付日期從2008年年底推遲到2012年。對於俄羅斯的要求,南蠻完全無法接受。不但改裝費相當於新建一艘中型航母,改裝後的「戈爾什科夫」號僅能服役二十年,為新建航母的一半;而且「維拉特」號航母將在2012年之前退役,自建的「維克蘭特」號最快也只能在2012年之後服役,「戈爾什科夫」號的交付日期推遲之後,南蠻海軍還得花費巨資對「維拉特」號進行延壽改進,確保至少擁有一艘航母。

    經過艱苦的談判、拉鋸戰式的討價還價,俄羅斯保證在2012年初交付,改裝費用從十九億降低到十六億。

    2012年初,改裝一新的「維克拉瑪蒂亞」號航母順利交付。

    只是,該艦沒能立即形成戰鬥力。

    在「維克拉瑪蒂亞」號之前,南蠻曾經擁有兩艘航母,但是都只能攜帶「海鷂」式垂直/短距離起降戰鬥機,不能搭載常規起降戰鬥機。

    僅僅讓飛行員掌握滑躍起飛/阻攔降落的起降方式就花了一年多時間。

    2013年,南蠻海軍正式宣佈「維克拉瑪蒂亞」號形成戰鬥力。

    在此之後,「維克拉瑪蒂亞」號一直在維沙卡帕特南附近海域執行訓練任務,並不具備作戰能力。

    南蠻海軍提前宣佈「維克拉瑪蒂亞」號形成戰鬥力,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老舊不堪的「維拉特」號已經難以出海活動了,國產的「維克蘭特」號的交付時間從2012年底推遲到了2013年底。如果「維克拉瑪蒂亞」號不能「及時」服役,南蠻海軍將面臨無航母可用的尷尬境地。

    有總比沒有好得多。

    直到2013年10月,也就是「維克蘭特」號交付前的一個月,「維克拉瑪蒂亞」號才真正形成作戰能力。

    一年半的緊張訓練中,至少有十一名飛行員在操作不當導致的事故中喪生。

    隨後的大半年中,「維克拉瑪蒂亞」號只在2014年2月,象徵性的前往阿拉伯海執行了為期二十一天的巡邏任務,其他時間一直在孟加拉灣為剛剛服役的「維克蘭特」號培訓飛行員。

    隨著「維克蘭特」號形成作戰能力,南蠻海軍再次擁有了兩艘可用的航母。

    從此之後,「維克拉瑪蒂亞」號以維沙卡帕特南為基地,為東部艦隊旗艦,「維克蘭特」號則以科欽為基地,為西部艦隊旗艦。

    雖然比起「維克蘭特」號,「維克拉瑪蒂亞」號老舊得多,但是作為南蠻海軍排水量最大的戰艦,帕特爾少將對自己的旗艦非常滿意。

    如同「維克拉瑪蒂亞」號一樣,帕特爾少將的經歷也很坎坷。

    作為平民出身的海軍軍官,從加入海軍的那一天開始,帕特爾就面臨著比那些婆羅門貴族軍人多得多的挑戰與困難。能夠成為東部艦隊司令,帕特爾靠的是個人天賦,與不知疲倦、不畏艱辛的奮鬥精神。

    登上「維克拉瑪蒂亞」號的那一刻,帕特爾就知道,他的命運與這艘戰艦的命運聯繫在了一起。隨後的二年中,帕特爾既嚴厲要求自己,又嚴格要求部下。在他的率領下,「維克拉瑪蒂亞」號航母戰鬥群成為了南蠻海軍的精銳部隊。

    用南蠻海軍司令達斯上將的話來說:帕特爾的個人魅力征服了整支艦隊。

    帕特爾所做的一切,就是為了這場戰爭。

    與絕大部分平民出身的軍官一樣,帕特爾是不折不扣的「鷹派」。只有戰爭才能展現軍人的價值,只有戰爭才能改變平民軍官的命運。

    帕特爾並不關心政治,可是他知道,遲早有一天,「維克拉瑪蒂亞」號將開赴戰場,與西面的巴巴斯坦,或者東面的華國海軍幹上一仗。最終的結果將證明,這艘價值十六億的航母,還有平民出身的將領才是南蠻海軍的頂樑柱。

    蠻巴危機爆發後,帕特爾等待的機會到來了。

    沒用他出面,海軍司令就會為東部艦隊,為海軍爭取參戰的機會。

    六月二十七日,以「維克拉瑪蒂亞」號為首的東部艦隊離開了維沙卡帕特南,開赴阿拉伯海,協助「維克蘭特」號航母戰鬥群,對巴巴斯坦進行海上封鎖,轟炸巴巴斯坦海軍基地。

    天黑之後,一直在肯帕德灣以南海域、巴巴斯坦空軍戰鬥機打擊半徑之外活動的「維克拉瑪蒂亞」號與「維克蘭特」號轉向北上,尋找作戰機會。

    帕特爾需要的不是機會,而是一紙命令。

    七月三日凌晨前,海軍司令部終於發來了讓「維克拉瑪蒂亞」號與「維克蘭特」號派遣艦載機轟炸巴巴斯坦軍港的作戰命令。

    兩艘航母將在天亮前派遣艦載戰鬥機轟炸瓜達爾軍港,空軍派遣遠程戰鬥機為海軍攻擊機群護航,另外派遣一架A-50I協調海軍與空軍戰機的作戰行動。返航途中,艦載機將在阿拉伯海上空與空軍派來的加油機會合,補充燃料。

    這一安排,並不僅僅是為了利用海軍的艦載戰鬥機。

    「維克拉瑪蒂亞」號載有二十八架mig-29K,「維克蘭特」號只有二十四架mig-29K戰鬥機,加起來還比不上空軍的一個戰術戰鬥機大隊。另外,mig-29K的前身是mig-29前線制空戰鬥機,機動性能出色,格鬥能力強大,卻沒有配備先進的電子設備,對地/海攻擊能力也非常勉強。「維克拉瑪蒂亞」號與「維克蘭特」號上沒有彈射器,戰鬥機只能以滑躍方式起飛,無法達到最大起飛重量,不但作戰半徑受到巨大影響,載彈量也受到了影響。

    攜帶對地/海攻擊彈藥之後,mig-29K攜帶的燃油無法使其在攻擊了六百千米外的瓜達爾港之後返回航母,才不得不安排空軍的加油機為其提供支援。

    派遣兩艘航母出擊,主要是照顧海軍的情緒。

    帕特爾卻不這麼想,能夠在大洋上擊沉敵方大型戰艦的mig-29K戰鬥機肯定能夠輕而易舉的擊沉停靠在瓜達爾港內的巴巴斯坦戰艦。

    每架mig-29K能夠攜帶四枚反艦導彈與兩枚格鬥導彈,具有強大的打擊能力。

    在海風的輕撫下,帕特爾憧憬著即將到來的戰鬥。

    那不僅僅是十四名飛行員的戰鬥,也不僅僅是東部艦隊的戰鬥,還是帕特爾的戰鬥,是他在南蠻海軍服役二十八年的第一次戰鬥。

    航母飛行甲板上與機庫內的艦隊官兵與航空勤務人員卻沒有那麼好的心情。

    他們必須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戰機起飛前的準備工作,包括檢查戰機的狀態,為戰機補充燃油,掛載彈藥等等。

    mig-29K如同它在南蠻空軍的兄弟一樣,有點「水土不服」。

    這種飛機每飛行一個小時,需要六名勤務人員忙碌八個小時,飛行小時維護工時達到了驚人的四十八!

    不管怎麼說,戰鬥眼看就要開始了,勤務人員一點都不敢大意。

    天色即將放亮,海軍司令部發來了最新情報:巴巴斯坦海軍的主力戰艦仍然停泊在瓜達爾港內,沒有離港的意圖。

    五點三十分,帕特爾下達了起飛的命令。

    「維克拉瑪蒂亞」號將放出十四架戰鬥機,「維克蘭特」號將放飛十二架戰鬥機,二十六架戰鬥機攜帶了二十八枚反艦導彈與三十八枚空對地導彈,分成兩批,輪番攻擊瓜達爾港內的巴巴斯坦海軍戰艦與基礎設施。

    兩輪轟炸,足以摧毀巴巴斯坦海軍、癱瘓瓜達爾海軍基地。

    隨著第一架mig-29K開足馬力,搖搖晃晃的升入黎明前的夜空,戰鬥開始了。

    飛行甲板上,航空協調人員忙得不可開交。

    一次只能起飛兩架戰機,攜帶反艦導彈的戰機從左側的主跑道起飛,攜帶對地導彈的戰機從右側的副跑道起飛。十四架戰機,分成七個批次,每次至少需要兩分鐘,前後至少需要十二分鐘。

    忙中出錯,協調人員拖錯了飛機,導致起飛時間延長到了十五分鐘。

    只是一點小紕漏,對整個行動沒有影響。五十五分鐘之後,瓜達爾港將被烈焰吞沒。

    帕特爾很得以,也很興奮。他並不知道,就在他的頭頂上空,一顆近地軌道偵察衛星已經監視了「維克拉瑪蒂亞」號,還有「維克蘭特」號足足三十五分鐘。兩艘航母逆風加速航行的時候,偵察飛行就發出了警報。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