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國策

龍騰世紀 第十二章 憤怒的總統 文 / 閃爍

    第十二章憤怒的總統

    白宮,橢圓形辦公室。

    送走了紐約州聯邦參議員弗雷得裡克邁爾斯之後,賈培爾靠在了椅背上,用力揉了揉酸痛的額頭。

    中期大選臨近,民主黨與共和黨都在做最後衝刺。

    中期大選的意義絲毫不亞於總統大選,甚至被稱為兩年後總統大選的風向標。在十一月舉行的選舉中,不但要改選全部眾議員,三分之一的參議員,還有數個州要改選州長。誰控制了國會兩院,誰就控制了最高立法機構。如果共和黨獲勝,賈培爾的很多政策將受到影響,甚至遭到國會否決。

    前幾次的民意調查中,民主黨的優勢並不明顯。

    對於能否獲得選舉的勝利,賈培爾並不是很關心。即便共和黨獲得了多數選票,也只能控制眾議院,無法控制參議院。

    賈培爾更重視的是邁爾斯。

    作為紐約州歷史上最年輕的聯邦參議員,參議院軍費預算委員會主席,年僅四十七歲的邁爾斯在這四年中的表現非常惹人矚目。雖然賈培爾不太願意承認這個愛爾蘭裔政客的政治潛力,但是絕大部分民主黨重要人士,乃至部分共和黨要員都相信邁爾斯將在兩年之後,也就是其參議員任期屆滿的時候,代表民主黨參加總統大選。

    邁爾斯的背景更不簡單。作為民主黨中少見的「鷹派」政客,他與軍火商、石油企業、金融家的關係非常密切。能夠成為參議院軍費預算委員會的主席,也與他的深厚背景有直接關係。

    很多人將邁爾斯與同樣來自紐約州,並且在上個世紀二十年代末的經濟大蕭條中力挽狂瀾,率領美國打贏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羅斯福總統相提並論。

    這讓賈培爾覺得很不舒服,因為他覺得有人借此暗示他是胡佛。

    只是,事實就是事實。

    三年前,通過大規模放債,降低利率,濫發貨幣等手段,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機終於偃旗息鼓。當時就有人預測,在流動性氾濫的情況下,金融危機之後就是全球性滯脹,並且最終演變成全球性經濟大蕭條。

    大蕭條還沒到來,滯脹就已經折磨得美國遍體鱗傷了。

    連續三年的滯脹,使陷入泥潭的美國經濟難以自拔。加上華國的迅速崛起,已經有人預測,2025年之前,華國就將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實體。

    不管這個預測是否會變成實現,華國的威脅都不容低估。

    改善經濟,遏制華國,都需要讓美元再次成為全球流通貨幣,需要美國繼續保持世界最大市場的地位,需要美國生產出其他國家都需要的產品,需要美國保住世界頭號大國的地位,需要將美國的產品賣到全世界。

    五年前看似簡單的問題,現在卻成了無法解決的問題。

    隨著口木汽車三巨頭相繼倒下,美國的汽車產業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兩年之中,華國出口到美國的電動汽車增加了十二倍,達到二百五十萬輛。華國汽車公司還在美國建立生產廠,生產汽車殼體,動力與驅動設備則只能從華國直接進口。雖然有一百多萬美國人因此獲得了工作,但是另外兩百多萬工人卻因此失業。

    一直讓美國引以為傲的航空產業也受到了來自華國的衝擊。

    隨著華國飛機製造公司的第一架支線客機在美國取得適航證,全電動支線客機將在二年之後投放市場,波音公司將緊隨福特公司的後塵,向華國飛機製造公司「繳械投降」,淪落為三流企業。

    可怕,真的很可怕。

    賈培爾不敢想像,當一家又一家支撐起「美國製造」的企業倒下之後,美國還剩下什麼?

    只是,變革不可能一蹴而就。

    美國還有機會,還有最後的機會。

    年初的時候,賈培爾為開發新能源與新動力技術簽署了追加一百五十億撥款的預算法案。這些錢將投入通用汽車、福特汽車、波音公司、洛馬公司、諾格公司、通用電氣與美孚公司等十多家超級企業,加快美國在新能源與新動力技術方面的前進步伐。

    如果能夠在二到三年內取得突破性進展,美國就能獲得機會,民主黨也能獲得機會。

    上帝保佑美國,真主保佑民主黨。

    此時,賈培爾也只能向上帝,向真主祈禱。

    秘書將咖啡送進來的時候,賈培爾睜開了眼睛。

    「總統先生,喬納森局長在外面等了一個半小時。」

    「他來了?」賈培爾長出了口氣,「讓他進來吧,不要來打擾我們。」

    秘書點了點頭,收拾好空杯子,離開了辦公室。

    喬納森進來的時候,賈培爾恢復了平常那副信心十足的樣子。

    「總統閣下……」

    「坐吧,別告訴我又是壞消息。」

    喬納森乾咳了兩聲,拿出了一份文件。「前期行動已經取得成功,只是第二階段行動遇到了一點小麻煩。」

    「小麻煩?」賈培爾微微皺了下眉頭,CIA局長嘴裡的小麻煩,往往是大問題。

    「我們與一名特工失去了聯繫。」

    「重要成員?」

    「這……」喬納森有點驚慌失措。「算得上是關鍵成員,如果沒有她,後面的行動就無法按計劃進行。」

    「她?」賈培爾的目光從文件上轉移到了喬納森的臉上。「問題沒有這麼簡單吧?」

    「確實如此,需要調整行動方案,採用備用計劃。」

    「我怎麼不知道還有備用計劃?」賈培爾合上了文件,靠在了椅子上。

    「我認為行動不會遇到麻煩,沒在報告中提到備用計劃。只是,我們早就擬定了備用計劃。」

    「是嗎?」賈培爾提高了警惕,他至今都沒忘記五年前的慘敗。

    喬納森點了點頭,說道:「一切都已安排妥當,只要下令,能夠立即行動。」

    「你直接告訴我,需要我做什麼?」

    喬納森聳了下肩膀,朝總統手上的文件看了一眼。「備用計劃的牽扯面太廣,肯定會使事態擴大,需要由你簽署命令,才能啟動計劃。」

    賈培爾冷冷一笑,他就知道不會有好事情。

    需要總統直接下達的命令,都關係到了國家利益,或者盟國的利益。顯然,喬納森把矛頭對準了美國的盟國。

    喬納森要做什麼,文件上說得很清楚。

    南亞火藥桶的導火索已經點燃,如果此時終止行動,所有努力將前功盡棄。如果打開最後一道保險,整個火藥桶都將被引爆。

    看似簡單的問題,賈培爾卻覺得萬分棘手。

    如果這一步走對了,他將成為率領美國度過難關的英雄。如果這一步走錯了,他將成為「美國夢」的掘墓人。

    走,還是不走?

    五分鐘之內,賈培爾幾乎考慮了各方面的問題。

    只要不直接參戰,蠻巴戰爭對美國只有好處,沒有壞處。如果把口木拖下水,不但能夠消耗口木的國力,還能夠借華國之手懲治日漸囂張的口木民主黨,讓口木乖乖的回到美國的羽翼之下,心甘情願的充當美國的馬前卒。

    如果南蠻獲勝,巴巴斯坦將改變與華國聯手遏制南蠻的政策,投入美國的懷抱。如果南蠻敗得一塌糊塗,必然棄俄投美,向西方靠攏,並且重振軍備,為美國帶來數以百億計的軍火合同。需要擔心的問題只有一個:華國利用這次機會獲得戰略突破口,以摧枯拉朽之勢搗毀美國花十多年時間在中亞與南亞地區建立起來的戰略防線。

    其實,就算蠻巴戰爭不會爆發,二十年之後,華國也將衝破美國設置的枷鎖。

    另外,要想將利益最大化,向巴巴斯坦提供戰略援助還不夠,華國必須參戰。只要華國參加南亞戰爭,其國際形象必然受到影響,外交政策也要發生重大轉變。在未來幾年,甚至十幾年內,華國必須集中力量樹立新形象,難以對美國構成威脅。

    想到這,賈培爾長長的出了口氣,拿起了簽字筆。

    喬納森趕緊站了起來,把文件翻到了需要總統簽名的那一頁。

    看到空白的簽名處,賈培爾明顯遲疑了一下。簽一個名字很容易,要為此承擔責任卻不容易。

    筆尖即將接觸到紙面的時候,辦公室的門被推開了,秘書匆匆走了進來。

    「什麼事情?」賈培爾朝秘書看了過去。

    「剛發生的事情。」說著,秘書打開了電視,調到了CNN電視台的國際新聞頻道。

    瀰漫的硝煙,破敗的建築物,慌亂的人群,燃燒的口木國旗與南蠻國旗。

    「這是怎麼回事?」

    「新聞發佈會場發生爆炸。」秘書調大了聲音,CNN的記者正在做現場報道。「炸彈威力很大,傷亡情況還不清楚。口木首相小澤比預定時間晚半個小時到達,爆炸發生的時候,他還沒有進入會場,應該沒有受到傷害。」

    賈培爾立即站了起來。「南蠻總理呢?」

    「爆炸發生的時候,南蠻總理已經進入會場,而且距離爆炸點不遠。從爆炸的威力來看,十五米內的人員都難倖免。」

    賈培爾沒有多想,立即朝目瞪口呆的喬納森看了過去。「你……」

    「這……我……」

    控制住情緒後,賈培爾讓秘書出去了,然後說道:「難道,這就是備用計劃?」

    「不,不是,這不是我們策劃的行動,我們……」

    「現在解釋還有用嗎?」賈培爾拿起那份沒有簽名的文件,砸到了喬納森的面前。「從一開始,你就策劃了這次襲擊,卻一直對我隱瞞實情。喬納森,你完蛋了。明天一早,我在吃早點之前就要見到你的辭職報告。」

    起身離開的時候,喬納森六神無主、手慌腳亂,更是萬分震驚。

    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他也不知道,因為那起爆炸並不在備用計劃之中。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