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大清帝國

龍騰世紀 第二百二十五章 最長的一天(三) 文 / 半生恨雨

.    全亮摸著大腦袋,呵呵笑道:「下官自來潑野慣了,與這些大老爺們混在一起倒覺得自在。」

    「將軍這才是真性情,不過倒顯得老夫惜身了。好,今日老夫便與將軍一同在這前排聽一回戲。」

    全亮一聽連忙道:「大人身為翰林學士,怎能與我等粗人相提並論,若是招了部議,須與大人有害。」

    裕祿呵呵一笑道:「老夫已經是年過半百的人了,還怕什麼部議,若蒙皇上恩典,老夫倒真想回家過幾天清閒日子。」

    全亮遂不多言,便讓小廝在這前排加了張桌子,添上瓜子:.:樣小碟,聽起戲來。

    待到散場,在裕祿有心結交之下,兩人已是頗為熟捻:「今晚老哥作東,到小楊樓喝上幾杯,將軍一定要來。」

    「全亮生來只好兩事,一是聽戲,一是喝酒,老哥有請,敢不到堂。」

    待兩人分手,裕祿上了一頂軟轎,轎子很快拐進北京城那錯綜複雜的胡同裡,一個身影湊上前來,遞上一個黃色的小紙包:「大人,這是禮親王交給您的東西。見水即化,晚上給人吃了,要到第二天晌午才發作。」

    裕祿微微掀起轎簾一角,接過東西,也不說話,轎子徑直往前面走了。

    寶產胡同是元代就有的老胡同,在胡同中段路北,曾有一座元代的古剎寶禪寺。這條胡同是因寺而得名地叫寶禪寺街。寶禪寺在清代後已逐步敗落,但胡同中部路北有不少高大的屋宇,可能仍是寶禪寺的遺存。在寶禪寺西面,只一牆之隔,當時還有一座寺院,叫正法寺,當然,規模和名氣都遠不如寶禪寺。

    在寶產胡同西段路北,有一座大的府邸。差不多佔了胡同的三分之一,西邊直至明照路,這就是魁公府。魁公府是清代鎮國公魁璋的府邸。魁璋為裕親王福全的九世孫,裕親王府原在台基廠二條。清末闢為使館界,裕親王府被拆除建了奧地利使館,末代鎮國公魁璋遷到了寶產胡同。

    此時魁公府張燈結綵,乃為家中新添的長孫作百日酒。雖然裕親王一脈早已淡出朝廷。但到底是京中權貴,世襲的爵位,門庭倒也不算冷清。

    這時,一頂布衣軟轎在魁公府門前停下。裕祿從轎子中走了出來。一邊與相識地打著招呼,一邊往裡進,魁公府坐北朝南。由中路和東西跨院組成。影壁、垂花門、敝廳、爬山廊、石雕拱門都異常精美。

    大廳中賓客滿堂。人聲鼎沸,僕役、使女穿插其間。頗有亂花漸欲迷人眼的感覺。而在魁公府後院的一間偏廳內,裕祿一臉膺服地看著面前的年輕人:「若非先生未雨綢繆,提前安排下此處,裕祿真不知如何脫身,難關皇上將先生視為心腹。」

    對面帶著淡淡笑容地年輕人神色從容道:「相比大人深入虎,立下的不世奇功,士琦所為實不足道。」

    裕祿道:「世鐸那老賊果然對我不放心,不僅派人晝夜跟著我,就連我府上的人也一一盤查。還借行事之名控制他們出進。」

    那年輕人真是被方懷委以重任楊士琦。此時只聽他道:「世鐸倒不是對大人不放心,他對參與此事的每個人都是如此,其人生性謹慎,確實不易對付。」說著,楊士琦道:「我們還是長話短說,只怕在此待久了,也會惹得他生疑。」

    裕祿點點頭,從懷裡掏出一張早已準備好地紙,道:「這是他們的兵力和武器,預定明日寅時前去埋伏,巳時動手,到時就在西山坳動手……不過具體藏在哪裡就不得而知,此事恐怕只有世鐸、剛毅等一二人知道……那些人都是老賊精選的高手,到時你們要多派些人才是……」

    兩人談了有一炷香的時間,裕祿才出來,在魁府下人地掩護下,不著痕跡地混入大廳。

    待到方懷收到楊士琦的密奏已是華燈初上,天空中突然響起了悶雷,紫色的閃電劈開天際,眼看著一場暴風雨就要來臨了。

    這場暴風雨與其說是方懷期待已久地不如說是方懷一手導演地,這個腐朽到骨子裡地朝廷太需要這樣一場暴風雨來洗滌一番了,只有剜除了這些壞死的囊肉,新肉好肉才會長出來,破而後立,浴火重生。

    來到這個時代,方懷最不怕地就是這種爾虞我詐

    鬥爭了。相比於這個時代的其他人,方懷有最大的之明,善惡忠奸,歷史早有明述,即便稍有偏頗,也不會相去甚遠,這為他提供了政治鬥爭的最大資本。

    風呼呼地掛著,帶動窗稜發出「咯吱咯吱」的響動,即便裝了電燈的紫禁城也顯得忽明忽暗。要來就來吧,過了明天,金鑾殿上的面孔就會煥然一新,自己就可以名正言順地廢除八旗,廢除滿族的特權,實行新政,一時間方懷沉浸在自己編織的美麗幻想之中。

    方懷迅速寫下一道密折,讓楊士琦便宜調動御林軍和禁衛十二師,連夜趕往西山埋伏,爭取將叛軍一網成擒。

    小德子捧著一疊奏章走了進來:「皇上,今天又有三位大臣因病未來上朝,這是他們祈休的折子。」

    聽到小德子的話,原本拿起奏折的方懷把手裡的折子一摔,怒聲道:「這些饗祿餐位的東西,他們要休,朕就讓他們休個夠。」說著拿過奏折,刷刷幾筆。

    小德子見了,不敢作聲,悄悄退到一旁。過了一會,方懷怒氣平復,抬頭看向小德子道:「英烈祠的事辦得怎麼樣了?明日就是立碑大典,萬不能有一絲差錯。」

    小德子連忙道:「皇上說那是關係千秋萬世的事情,奴才哪敢怠慢,已經再三派人去看過了,就連丁日昌丁大人也親自檢驗過,都說沒有問題。」

    方懷點點頭,道:「今日還有什麼事情沒有?」

    小德子道:「皇上已經兩日沒有去給太后請安,今天是否要去?」

    方懷摸了摸腦袋:「朕竟然兩天沒有去給太后請安了?小德子你怎麼也不提醒朕,現在走吧。」

    小德子連忙走到大殿門口,高聲道:「皇上擺架鍾翠宮。」

    到了鍾翠宮中,太后慈安正在擺弄一部電話,看到方懷不由滿臉笑容:「皇上來了,快到額娘身邊來坐。」

    方懷簡單施了個禮,倚著慈安坐下了:「兒子不孝,這兩日未來給額娘請安,實在是忙於與英人交涉的事情,而朝中眾大臣也接連稱病,還望額娘見諒。」

    慈安笑呵呵地道:「我一個半老太婆,衣食不缺,又有這麼多人伺候著,有什麼好擔心的,還是國事要緊。以後要是忙不贏,就不要來請安,額娘要是想你了,不是還有電話嗎?」說著,慈安舉了舉懷裡的那部電話。

    1876年,美國費城舉行了一次盛大+:上新發明的產品。當時,巴西國王臨參觀。國王興致勃勃地觀賞一隻小盒子和聽筒,年輕的發明家貝爾跑過來請國王把聽筒放到耳邊,而自己在遠處講話,國王聽到貝爾的聲音,大為震驚,高聲地說:「我的上帝,他說話了!」貝爾告訴國王,這是telephone——電話。從此,電話和貝爾名字就遠揚四海。

    但方懷引起的電話卻不是貝爾的電話。1876年214日貝爾申請電話專利後兩小時,一個名叫e-格雷的人也申請了電話專利權。他發明的電話在受話器上與貝爾的完全相同,只是送話器的設計原理與貝爾稍有不同。但就是這兩個小時的差別,使得格雷在後來的官司中敗訴,「電話之父」成了貝爾,而不是格雷。

    深知21世紀是「電子科技世紀」的方懷早在親政之初,這方面的人才和引進世界先進的電子技術。電話這樣具有戰略意義的發明他自然不會放過,原本只是打算從格雷那裡低價購買電話發明,卻沒想到官司失敗後,一直鬱鬱不得志的格雷在聽說中國人對自己的發明感興趣,竟然親身攜帶自己的電話漂洋過海來到中國,希望在中國建立一家電話公司。在格雷的腦海裡,中國可是擁有這個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如果讓他的發明在這個國度普及,那他的成就將遠遠大於貝爾。

    方懷對於格雷這樣的人才自是歡迎之至,既得到了最新的技術,又得到了成熟的人才,他甚至專門在原山東機器局的基礎上組建了一個電話局撥給格雷,也就是後來山東電子工業局的前身。這也使得濟南成了可以和廣州相提並論的電子之都。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