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大清帝國

龍騰世紀 第一百五十章 用人 文 / 半生恨雨

.    方懷這時又將頭轉向郭嵩燾身邊的許景澄,又是位不下於郭嵩燾的外交家。

    歷史上1892年,沙俄出兵惜占帕米:裡中國領土。雙方軍隊沿嶺對峙。許景澄被清政府派為談判代表,據理駁斥沙俄侵略行徑,使俄軍企圖沒有得逞。

    1898年,意大利擬強佔浙江三門灣:一次使其未能得逞。1899年,義和團運動興起時,許景澄與徐用儀、曾力圖阻止義和團駐京,卻因此得罪了慈禧太后,結果以「任意妄奏」、「語多離間」這樣莫須有的罪名,與徐用義,袁昶一起被殺於北京。

    相傳許景澄被判時,擔任京師大學堂總教習的他猶以京師大學堂經費為念,取來存於俄國銀行的四十萬兩辦學經費銀子的存折,交給朝廷,囑咐防止外國人賴帳,然後毅然就刑。方懷還記得,自己前世在杭州讀書時還參拜過西湖湖畔那和「岳廟」並排的的「三忠祠」,許景澄那仰面赴刑的樣子還牢牢刻在方懷心裡。

    「我大清與英國在緬甸的一戰,不僅關係著我大清的國運,同樣也與世界今後的走向大有關係。除了俄國,德國和美國也是我大清要竭力交好的,最少不能讓其有趁火打劫的意思。德國已有李丹崖,美國我意派繡筠前去,你看如何?」

    許景澄聞言突然跪倒在地道:「多謝皇上厚愛。但臣以為實不應再與英國擴大戰事,英人國勢百倍於我,俄、美、德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俄國對我大清窺伺之心不在英人之下,美國國勢微小、不堪為倚,德國搖擺不定、其心難測,此三者均不足為憑,勝時或能與我大清相近。但若我大清失敗,只恐反遭其禍,至關緊要之處還是要靠我大清自己出力。請皇上三思。」

    方懷看著許景澄黑黝黝的臉膛搖搖頭,歷史上這個傢伙在德國出使時。為了勘驗接收在德國建造地「定遠」等艦。曾一連幾十天紮在德國造船廠學習造船知識,甚至撰成《外國師船表》,果然是較汁的很。

    方懷還沒有說話,旁邊有一個身影翻身跪倒道:「許大人之言臣附議。」

    方懷目光掃去。原來是薛福成。在他前世生活的那個空間,薛福成是與鄭觀應並列的兩大維新大家,他提出「糾眾智以為智、眾能以為能、眾財以為財,求新法以致富強、選賢能以任庶事、造機器以便製造」的二十一條「養民最要之新法」影響了後來康有為、孫中山的思想。而他主張中國必須進行大的改良的《籌洋芻議》一書也是和《盛世危言》同樣重量級的著作。

    「啟稟皇上,我大清自與法人一戰而勝之,西人已不敢再小視我大清。臣以為。只要我大清小心周旋。保十來年時間和平還是做得到地。有此時間。我大清便可對內革除弊病,對外學習洋人先進之科學、政法。使我大清國力真正強盛起來,到時再根據西方局勢,或曉之以理,或用之以兵收回緬甸也不為遲,此臣肺腑之言,望皇上三思,我大清實難與英人相抗。」

    盛宣懷目光尷尬地看著跪在地上的許景澄和薛福成,皇上的意思現在都已經搞清了,不但沒有把自己趕盡殺絕,看樣子還有重用的架式,這時候順著皇上地意就是,畢竟胳膊拗不過大腿,朝廷怎麼做最後還不是皇上說的算。可是這兩個人明明知道皇上主戰,還要在這裡大放厥詞。

    果然,方懷的臉立刻沉了下來,眼神淡淡地掃了一圈道:「你們誰還有主和的?」

    話音剛落,一個中年書生一聲不吭走出來,跪在薛福成旁邊。方懷一看,赫然是周馥,說起周馥或許有人不熟悉,但他地兒子卻大大有名,乃是與張並稱「南張北周」的周學熙。在李鴻章的幕府裡,周馥可以說是最不起眼的一個,不過卻也是最踏踏實實、任勞任怨地一個。

    在方懷心裡的評價中,下面站著的六人俱是一時之選,但多是方面地人才,只有薛福成和周馥任事全面,不過兩人又有所不同。薛福成是和鄭觀應一樣將來可以出閣入相地人才,若不是歷史上他因積勞成疾而早逝,戌戌變法由他主持地話,絕對要比尚空談的康有為、梁啟超好得多。薛福成是那種對大事有天生嗅覺地人,歷史上對國際形勢的多

    都十分準確,與鄭觀應的長於謀劃不相伯仲,若是得應的輔佐,自己等於就像唐太宗擁有了房玄齡和杜如晦。

    至於周馥,他的踏實細緻更適合作一任封疆大吏,歷史上他曾負責山東、河南、河北等省的水利建設,結果在他的細緻安排下,這樣大的工程竟然沒有出一點問題。如果說薛福成是做大事的人,周馥就是做小事的人,方懷並不會因為他做的是小事而輕視他,一個國家,大事小事都必需要有人去做,小事不難做卻不容易做好。

    方懷看了一眼周馥就繼續道:「還有誰?還有誰想站出來的?」

    郭嵩燾和伍廷芳猶豫了一下,最終跪到了薛福成旁邊。而盛宣懷是最後站出來的。

    薛福成現在的心情很複雜,剛才在殿外候宣的時候,方懷與胡德安的一番對話他全都聽見了。正所謂君憂臣辱,不管怎麼說,自己還是天子門生,皇上的臣子,國家到了這樣連天子也要節衣縮食的地步,未嘗不是作臣子的無能。而一直以來,他自以為對這昏昏官場實在已是洞若觀火,朝廷上上下下能為國家真正辦事的只有左宗棠、李鴻章、丁日昌、張之洞等了了數人,而眾人之中,左季高能見其大,丁雨生能致其精,唯有李少能盡其實。所以他雖生性耿直,與李鴻章手下受重用的盛懷宣、張配倫等人頗有些格格不入,卻依然附隨驥尾,只因這茫茫中國也只有投入這樣的一家門下方能為國家辦點事了。但今天他見了方懷後,才忍不住反省自己的所作所為是不是也是結黨營私,自己是不是真的全是為國盡忠,為君盡忠。思想激盪之下,他才把剛才的那番話說了出來。

    方懷盯著六人默然半響,沒有說話。許景澄、薛福成和周馥坦然對之,郭嵩燾、伍廷芳微微低著頭,盛宣懷則腦門上微微見汗了。

    就在這時,方懷突然親自上前把他們扶起,喟然道:「你們能在這種情形下站出來,朕感到甚是欣慰。家有諍子,不敗其家;國有諍臣,不亡其國。但如果朕告訴你們,朕非要打這一仗呢?」

    「皇上……」許景澄、薛福成均抬起頭來。

    方懷擺了擺手,看向薛福成道:「叔耘,光緒元年,你寫下《治平六策》、《海防密議十條》,反對不平等條約、提出改革關稅,二年,馬嘉理案,你又寫《論與英使議約事宜書》,主張對英國的無理要求不應遷就,應以擇要設防、組織團練、廣張疑軍、以多攻少的策略,應付英國人可能的軍事行動。為何今日卻一改初衷,難道英國人吞我緬甸就不是無理要求?

    爾等要明白,我大清要想富強,必先舉工商,若舉工商,則必須將關稅盡握手中,否則,洋貨便宜既好,不加關稅而入我大清,我大清之工廠何以敵之。此一戰凶險非常,然衝過去,我大清的將來便是一片坦途,衝不過去,也不過重演一次辛酉之亂,英國人還真能亡了我大清不成。現在朕還年輕,還有力氣四處奔波,要是等朕老了再來打這一仗,朕不知道還有沒有膽氣應承下來。所以晚打不如早打,列位臣公,此戰事關國運,還要靠你們多多努力啊。」

    郭嵩燾、許景澄、薛福成、周馥聽了眼睛俱是一亮,齊聲答應道:「是,皇上。」

    方懷此時笑笑道:「有人主外,就要有人主內,朕已讓吏部加封叔(薛福成)為山東巡撫、務山(周馥)為四川巡撫,此二省皆乃我大清洋務始興之地,山東機器局和四川機器局所產軍火事關前線戰局,至為重要,你們要加以敦促,另外,明年起,二省將普及六年教育,適齡之子均須入縣學就讀,優者選入府學。」

    說著方懷看向頗為緊張的盛宣懷道:「至於杏,朕也有借重,如今我大清建電廠、鋪電報、辦電話均需從西洋購進設機器,而一眾機器局也要擴大規模,所以朕欲在工部下設置物司,專職從西洋購買所需之物。杏任事精細,便委屈你擔當此責。」盛懷宣張了張嘴,沒有說話,前面郭筠仙、許竹筠所授之公使,薛叔耘、周務山所授之巡撫都是正二品的品階,他歷來自認其才不在他們之下,卻只授了個從三品的郎中。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