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大清帝國

龍騰世紀 第一百四十九章 郭嵩燾 文 / 半生恨雨

.    由於朱拉隆功的改革(主要是他),暹羅的實力大增。實際上控制了曾同為中國屬國的南掌。

    南掌就是後來的老撾。18世紀初,南掌發生分裂為琅勃拉邦、萬象、川壙、占巴塞四個王國,這幾個王國,萬象王國被暹羅所滅,川、占巴塞和琅勃拉邦淪為了暹羅的傀儡,各個王國雖然保留原有的統治制度,但王位繼承與高級官員任命由暹羅一手決定,另外暹羅還在這幾個王國長期派駐了官員加以控制。

    與緬甸和越南相比,暹羅實在是強上許多。歷史上能在英國的印度殖民地和法國的印度支那殖民地之間生存,沒有一定的實力可是挺不下來的。後來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羅甚至是日本竭力聯合的盟國,為此日本不惜將部份在緬甸和馬來亞半島佔領的土地割讓給暹羅。

    當然,方懷並不是認為暹羅有戰勝德國的能力,只是這個國家就像高麗一樣具有很強的民族意識,德國要想征服這片土地,勢必要花費大量的心力以及數年甚至是十數年的時間。德國在亞洲沒有一塊殖民地,而他的盟國也同樣沒有。德國要想源源不斷地出兵佔領暹羅和南掌。勢必要依靠一側地中國。

    打仗需要槍炮彈藥,而且有些時候甚至等著這些槍炮彈藥救命。在中國造槍炮運上去是不是要比在國內造來得快?那好,我們出人、出錢、出地,德國出技術總劃的來吧;

    士兵需要補給,雖說是打仗,吃穿用度還是不能少的。中國地廣物博,吃、穿都是世界上有名的,生產的那些豬油、罐頭、糖料人工便宜、原料價格又低,價錢比德國自己生產還便宜。哦。就近買啊,那好,這下工廠裡都有活幹了。

    軍艦是厲害,但也要有煤才跑得動不是。中國儲煤量世界第一,大不了多建幾個運煤碼頭,淮北、山東、直隸、奉天都產煤,要是還嫌遠的話。越北也有煤,鴻基是越北第一大煤礦,就在海防邊上。

    如此一來,等於在這段時間內把德國戰車牢牢地拴在自己一邊。而正所謂「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德國一旦把暹羅視為禁臠,勢必不會讓英國得到一側的緬甸。把緬甸放在一個目前看上去還對自己十分恭敬的國家應該是個很好的選擇。

    方懷這時抬起頭揉了揉眼睛。雖說現在用檯燈看奏折比以前用燭火要好上許多。但連續十幾個小時看這些東西依然讓方懷眼睛發澀。

    胡德安這時走了過來,對方懷道:「皇上。再有半個時辰就上早朝了,您都一夜沒吃東西了,是不是叫御膳房送點東西過來?」

    早朝一般4,也就是說現在快3點了。方懷摸了摸肚子笑道:「確實有點餓了,朕不是讓你裁掉一些御膳房地人嗎?怎麼這麼晚還有人在?」

    胡德安回話道:「回皇上的話,奴才確實按照您的旨意裁了大半御膳房的人,現在御膳房每天晚上就兩個值夜地,還是太后看皇上經常熬夜改奏折,怕您餓了每個吃食才囑咐奴才留下的。」

    方懷點點頭,道:「那就讓他們送幾個饃饃來吧,朕也不愛見那些大碟小盤的,現在國家困難,還是一切從簡的好。」

    胡德安一邊點頭應是,一邊努力扭過臉去不讓眼淚掉下來。正當胡德安退出去地時候,一個小太監領著幾個身影走進殿來。

    方懷站起身看著階下的這些人物,郭嵩燾、薛福成、周馥、伍廷芳、盛宣懷,李鴻章能以漢人之身,置身清廷之上,風雲數十年,與他手下的這些人才有太大的關係。實際上替方懷一手處理德國事務地李鳳苞,一手主持招商銀行的唐廷樞,一手建立教育制度的容閎以及在政治上幫方懷出謀劃策地楊士琦都是李鴻章幕府裡出來地。

    縱觀整個清末三十年,在洋務上活躍地人物都多多少少與李鴻章有一定的關係。就算詹天祐、唐廷樞、馮如這些留美學生也是在李鴻章一力堅持下才得以出國深造,回國後更是得到李鴻章地多方關照,即便是死的時候,李鴻章還殷殷囑托把這些人才托付給他認為「最有才氣者」的袁世凱,袁世凱正是靠著這些人才一步步登上了權力的巔峰。

    對李鴻章,方懷已不知道是什麼感情了,一個為自己、為國家都掙扎了半輩子的老人。

    郭嵩燾、薛福成等人給方懷行過禮,均面色緊張地站著。一般官員要提前半個時辰到午門

    朝開始,今天在午門等候早朝的時候,突然幾個御林進了宮。最近南面的事他們都有風聞,再看方懷找的幾個人,心裡早就明白了多半是皇上要對付洋務派,動不了恭親王、李中堂幾個大佬,要拿他們這些小嘍嘍開刀了。大冷的天,盛宣懷緊張得連汗水都下來了,他1870年進李鴻章幕府,奮鬥了十多年功績爬到現在的位子,要是被一擼到底,那半生的辛苦就白費了。

    方懷拍了拍手,微微笑道:「都不要拘謹,朕找你們來不過給你們安排了些去處。離上朝還有一段時間,咱們君臣之間隨便聊聊。」說著方懷對小德子道:「去給幾位大人搬幾張凳子過來。」

    郭嵩燾一聽連忙道:「皇上面前豈有臣等座位,皇上的聖訓臣等站著聽就是天大的恩典了。」

    方懷淡淡一笑,看向郭嵩燾道:「郭大人,你是道光二十七年的進士吧?」

    郭嵩燾不知道方懷這樣問的意思,低頭道:「是的,皇上。」

    「咸豐十二年,文宗皇帝派你到煙台海口稽查隱匿侵吞貿易稅收,你整頓稅務,查辦貪官污吏,大大增加了海關的收入。但後來,隨員和煙台海關道告你貪污聚斂,你即被調離查辦。光緒二年,你又出任英國公使,成為我大清第一任外國公使,但隨後劉錫鴻又告你三大罪:披外國人的衣物、向其他國君主起立致敬、聽音樂會時效仿洋人索取節目單。翰林院編修何金壽也參劾你有二心於英國,想對英國稱臣,所以你任期未滿就自請離職,是不是?」

    方懷一番話全說中郭嵩燾一生最委屈處,出使之日,郭嵩燾曾經壯志滿懷,期望以此行引進西方治國之道,使中華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無奈鎩羽而歸。光緒五年,他乘船到達長沙,連用西洋小火輪拖帶的木船都受到長沙、善化兩縣國人的阻攔,大罵他郭嵩燾「勾通洋人」的標語貼滿了大街。而儘管他欽差使臣的官銜暫時尚未解除,但自巡撫以下的地方官員都對他傲慢異常。他的鄉人甚至用「出乎其類,拔乎其萃,不見容堯舜之世;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何必去父母之邦。」這樣一副對聯來羞辱他。

    此時郭嵩燾老眼不由有些濕潤了,不過仍舊低頭答道:「是,皇上。」

    方懷看向郭嵩燾道:「但洋人說你是『所見東方最有教養者』,你覺得朕應該信洋人還是信劉錫鴻、何金壽他們?」

    郭嵩燾不由默然無語。

    「這一次朕偏偏信洋人。」說著方懷從書案上取下一本書來,道:「這是你寫的《使西紀程》,朕在枕前也常常翻讀,不就是稱讚了幾句西洋政教修明、說大清應採用其治國之道嗎?朕就覺得寫的對,說的對,你一個讀了大半輩子儒家經典、頭腦裡塞滿了儒家那些亂七八糟東西的書生,尚且能夠認識到西方真正先進之處與我大清落後之源,朝堂上那些大臣實在是睜眼如盲。」

    作為中國第一位駐外公使,郭嵩燾沒有也不可能接受世界形勢、國際關係和外交學等基本知識的系統訓練。他是靠著為數不多的材料和虛心考求去認識外部世界的。但他的認識比同時代的大多數人卻都高出一籌。

    郭嵩燾死後,雖有官員請旨按慣例賜謚立傳,都被清廷否決。直到他死後9年,義和團運動高漲之際,還有京官上奏要求開棺鞭戮郭嵩的屍身,以謝天下。想起他死時那份「流傳百代千年後,定識人間有此人。」的悲憤,方懷實在有說不出的憤慨。

    郭嵩燾這時已經跪倒在地,老淚縱橫,哭得就像個孩子。男兒一生為國忍辱負重,卻無人理解,反遭人唾罵,連家鄉人也以之為恥,這是何等的心情。

    方懷雙手把郭嵩燾攙起,握住他的手道:「你也知道大清與英國的形勢,這一仗是打定了,是大是小,是長是短,朕需要一個熟悉英國的人到英國去幫朕把握。你是我大清的第一任英國公使,朕想把這個艱巨的任務交給你。」

    郭嵩燾聽了身體一振,正容道:「多謝皇上信任,但臣以為曾剛已可當此重任,便是臣為之也未能強於他,臣不敢以私人而廢國事。」

    方懷滿意地看著郭嵩燾,道:「曾剛朕另有重任,現在俄國已與我大清結盟,但俄國人真正打得什麼主意朕還不清楚,曾剛在討回伊犁的時候到俄國和俄國人打過交道,朕要派他到那裡幫朕看牢俄國人,讓他們不要起異心,也打好和俄國人的關係。」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