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戰局.移民(7)
而屯戶們現在所有的私人土地,只要過了田賦免征年限,按律是要徵收『田賦』和『牲畜抽分』等稅課的,而且每年的田賦徵收多少,也會根據水旱災荒等情況有所變動。切身利益相關,這就由不得移民屯戶們不關心了。另外西北幕府對治下田地牧場的賦稅抽分,也區分不同的情況,有的徵收,有的不徵收或者優免、減免,這些情況也是移民屯戶們最為關心的。
譬如西北不征田賦的情況,通常包括了一季收穫不足一石糧食(脫殼)或每戶人均不足八十斤糧食(脫殼)的情況;鰥寡孤獨戶;軍兵和烈士眷屬;大災荒時的減產絕產戶;新闢土地和開荒地,一般三年內免征,特別瘠薄的可延長至五年,最多十年為限;修建水利、道路、城池等,以及從事軍隊輜重輸運、軍中雜役的情形,都屬於『以勞代征』,即以徭役代替其應納田賦,也就是西北俗話說的『當差不納糧』。
再如要徵收田賦的情況,一般是根據各家各戶田畝多少、水旱好壞、人口多寡等劃分不同的田賦徵收等級,最低等級大略以每畝水田每季交九斤、每畝旱地每季交五斤的標準起征,每戶人均糧食收成越多,其田賦稅糧交的越多,一般屯戶從三十稅一到十五稅一,田產極多的大地主則是四稅一。另外如果土地是租種的,佃戶只交納應徵田賦的其中三分之一弱,即田賦假如應徵收一百斤糧食,地主出其中七十斤,佃戶只要出其中三十斤,大致如此,盡量使大戶小戶田賦公平。
西域雖然地廣,但是近數十年氣候寒冷,災荒頻頻,耕種放牧也不容易。若不是蕃薯、土豆、玉蜀黍等備荒作物的種植地域,在西北治下州縣迅速擴張增長,移民現在的日子也不會很好過活。鄭官屯的屯戶們直到鄭佛兒將他所知道的消息全部講完,確信今年的稅糧沒有什麼大的變化,這才心滿意足。
鄭佛兒也趁著全屯子的老少爺們差不多都在,又宣佈新一輪『團練』兵,五天之後就要在本屯集中駐紮,各家各戶要做好借宿搭伙的準備,該打掃的打掃,該鋪床的鋪床,米面肉蔬也要有個歸置,免得到時措手不及。
西北現行軍制,僉兵和民壯鄉兵都同樣施行著一種稱為「選鋒訓練」的制度。
比如僉兵,實際上既是西北野戰行營、野戰軍團的後備兵源之一,同時也是西北的地方守備部隊。各地的僉兵守備軍團,員額多寡不一,其下轄若干個『團』,各團分散駐紮在府縣城池以及轄區內的各個險要關隘,守備巡邏。而在每個僉兵守備軍團,都編有一個選鋒營,其兵員完全從僉兵守備軍團隸屬各團中抽調集中,經過整訓之後,參加巡哨,然後解散,再開始新的一輪集中解散過程,週而復始的不斷輪換訓練『新』的兵員,通常要求僉兵軍團的每一個士兵都要有進入選鋒營輪換訓練的經歷。通過選鋒營循環輪換的整訓方式,使整個守備軍團的戰鬥實力,始終保持在一個較高水平。
雖然與僉兵的官方性質不盡相同,村寨屯堡的民壯鄉兵也同樣施行著『選鋒訓練』制度,通常在相鄰的幾個村寨屯堡中設置一個『團練』,其中的團練兵都從各村屯的民壯鄉兵中抽調集中,經過整訓、會操、巡邏,然後解散,團練兵仍回各自村屯,再輪換集中『新』的一批團練兵,而且也像僉兵一樣要求各村屯的民壯鄉兵都要有進入『團練』輪換訓練的經歷。
與僉兵稍微不同的是,『團練』兵沒有較固定的駐紮營地,而是輪流在各個村屯集中駐紮。新一輪的『團練』兵,集中駐紮地就是鄭官屯,所以鄭佛兒就要通知屯裡各戶做好迎客準備,畢竟『團練』兵在集中期間就是一支精幹有力的鄉兵武裝,一旦有警,首先出動的必定就是『團練』,而在番胡畢集的西域之地,團練無疑是移民屯戶安居樂業可以依靠的保障之一。
等鄭佛兒忙完屯裡的幾件公事,屯戶們也就漸漸散去歸家,輪值的去當值,有活的去幹活,沒活閒著的便打熬筋骨力氣,操練拳棍把勢。在番胡漢夷雜居的西域地面,移民屯戶都知道,身上多一分武藝,便多一分保命的可能,平時便不能閒散懈怠。
鄭官屯各家各戶都有蓄養奴隸耕種放牧的情形,因此屯裡的成年男丁大部分都是民壯鄉兵。
鄭佛兒是從西北屯墾學校出身的人,諸般技擊武藝精熟。話說當年在西北屯墾學校裡,可以選學的武技門類五花八門,鄭佛兒差點都看花了眼,最後還是在武學教師因材施教的指點下,紮下了厚實的基礎。屯墾學校最重視傳授的基本拳法流派,便有太祖三十二式長拳、彈腿、地趟(躺)拳、跌扑拳、陝拳、劈掛拳、岳家散手、十二短打等等數十種,鄭佛兒所學的拳法是以岳家散手為主,兼習彈腿、跌扑拳、地趟拳、劈掛拳。他又在武學教師的指點下,主修護體硬功中的一門『少林銅人功』,兼而苦修能練筋骨、增氣力的十餘種硬功,比如彌勒抱樹功(臂膀)、柏木樁(腿)功、鐵掃帚(腿)功、千斤閘(臂)、霸王肘、鷹翼功(肘)、石柱功(足),又如少林一脈的鐵臂功、鐵拳功、鐵掌功、鐵腿功、鐵肘功、鐵膝功、鐵頭功、鐵指功、推山掌等拳腳硬功。至於軟玄鐵腕功、拔山功、拈花功等軟功,飛騰術、提縱術、壁虎游牆功等輕功,也都有所成就,而鄭佛兒下功夫最深的無疑就是『鐵砂掌』、『綿掌』以及『大力鷹爪功』。
鄭佛兒與屯裡同樣出身西北屯墾學校的『保正』,以及鄉兵隊的『隊正』、『什長』等屯官,都是鄭官屯鄉兵們的當然教頭。
他們數人,所學武技各有不同,鄉兵們能學的技擊武藝就多了,光是護體硬功就有金鐘罩、渾(混)元功、少林銅人功、八部架子功幾種傳承,拳法就有少林五形拳、虎形拳、鶴形拳等真傳,槍法有**大槍、石家槍、楊家槍、峨眉通背**槍,棍法有大小夜叉棍、太祖騰蛇棍、齊眉棍、崆峒大聖棍,刀法如朴刀劈殺八方式、少林五虎斷門刀、崆峒廣成道辛酉刀法、峨眉通背白猿刀、單刀籐牌術。總的看去,少林一脈武技佔了其中大半,倒不是西北屯墾學校就偏愛少林,而是由於少林寺一脈,深受『眾生平等』、『普渡眾生』等佛理佛法的影響,因此少林寺對武技傳授的態度,相對於中土其他流派而言就比較開放、開明,秘技自珍的情形要少得多,樂於與其他流派交流和交換技擊武藝,也樂於傳授其技擊武藝,傳習少林武藝者眾多,其他各流派的技擊武藝或多或少都汲取了少林武藝中的精華,少林武藝的影響自然也就舉國第一了。
民壯鄉兵畢竟不是遊俠江湖客,而是地方自募團練,除了傳習技擊武藝之外,譬如投擲標槍、投擲石彈,使用弓弩、銃炮,以及如何行軍宿營,如何哨探敵情,如何巡邏警戒,如何搜索追捕,如何進行營壘巷戰的爭奪,如何長短兵結陣野戰,如何以步制騎、以車制騎等等軍旅技藝,都要操練整訓,臻於熟練。
不過,有別於正規的野戰部隊,民壯鄉兵操練最多的還是技擊武藝,因為在多數時候,民壯鄉兵所遭遇面對的都是小股小伙的番胡盜匪流竄侵擾,通常也就十幾人,甚至三兩人,軍旅技藝少有用武之地,鄉兵本身的個人技擊武藝才是生死一發之際的可靠倚仗,所以屯裡的鄉兵都不敢閒蕩懈怠。
鄭佛兒耐心教導了小半個時辰,雖然身體強健,畢竟昨日車馬勞頓,他這時也覺得有點疲累了,便喚過一名平日比較親信的『什長』,命他督促鄉兵們習武。
這名『什長』,左手拿著一根鞭桿,斷了右臂,其殘疾一看便知。鄭佛兒卻知道這位以前是相當厲害的一位賞金客,雖然體形瘦小,卻生具蠻力,善使一對流星錘。他只是在斷臂之後才改練的左手鞭桿和獨臂刀,就這樣鄭佛兒也沒把握能正面擊敗他,幸好他不想再到外面闖蕩,只想落籍在鄭官屯,憑著以前做賞金客賺到的血汗銀錢,好好的安度餘生。
有這麼一位技擊武藝厲害,實戰搏鬥生死格殺經驗豐富的『什長』幫他看著,鄭佛兒很放心的回家休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