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三國新呂布

第1卷 第153-154章 文 / 黑石頭

    第153-154章

    何某說道最後,顯然有些與呂布耍脾氣的語氣來。在何某看來。意思就是說:等你做了皇帝,大家名位定下。辯兒要了他的免死金牌,我要我的皇妃位置。那時候你愛出兵你出兵,你愛打誰你打誰去。現在禪位才是最重要的。要不然我肚子大起來了,給人知道了那還得了。

    不過何某那邊有心思,可是禪位這事關係極大。太后禪位一說出口,殿下便有人出來反對。這人不是王允,卻是已復遷入朝堂的傅燮傅南容。

    傅燮出列到:「太后所言禪位實為不該。皇上雖年幼,卻並無過錯。退位與否,尚不可議。武王討伐蠻夷,更是功在千秋。實不該為此動亂全局。」

    那邊華歆也出列對傅燮喝到:「傅南容。你好大膽子,敢參議太后不是。」

    反對禪位的人雖然少,可也是有份量的。幫傅燮的人便也站了出來,這人便是被呂布重用的荀彧荀文若。

    荀彧出列到:「大漢四百年來興衰起落,終究於劉家大漢。武王功績海宇無疆,卻也是人臣。若受位承禪,則有篡之嫌。如此大漢之功臣,豈不成了大漢之亂臣。禪位一事,還請皇上、太后收回成命。」

    太后何某辯到:「武王為君亦可繼承大統,延續大漢。古來有堯舜讓賢之美得。大漢幅員遼闊,人丁興旺。若非能者,不可與治。社稷之大計,非賢能者不能居大位。皇上禪位乃效上古賢君,欲成美名。爾等反對。莫不是要阻撓皇上做賢君不成。」

    這女人一旦較勁起來,大有不可理喻的勢頭來。荀彧這邊人少,卻是力爭不該禪位。何某那邊卻極力贊同該禪位。嚴忠、張玄等人有何某袒護,便與荀彧、傅燮等爭辯。弄得朝堂上像菜市場一樣吵鬧。

    王允等人早已先入為主,料定這是呂布在幕後搞鬼。既要篡位,又要名譽。心中早定計如何除掉呂布。所以現在荀彧這邊與何某那邊吵鬧。王允幾人反而眼觀鼻,鼻觀心。站在一邊不說話。

    荀彧是大才,說古談今,引用典故。極力與何某等人爭辯。何某畢竟是女人,就算識字也沒荀彧見多識廣。最後直白了便怒道:「禪位之事是與皇上商議好的,爾等反對也要禪位。」

    呂布本來就極為煩惱爭執。現在整個朝堂弄得像個菜市場,早就憋得一肚子火。只是見今天這氣勢,贊同禪位的人佔了一大半還多。自己明確反對好像不是很明智的選擇,弄不好會寒了謀士武將們的心。

    呂布一時想不出辦法。便冷聲道:「此事日後再議。」

    呂布這話說得很技巧。說日後再議,對於閻忠、張玄等贊同禪位的大臣來說,無疑是一個等待。日後再議,並沒有拒絕。可以理解為現在議論不太好,以後再議論這件事。所以嚴忠等人也就不再與荀彧爭執,安靜了下來。

    而對於荀彧等人來說,也可以有另一種解釋。呂布說話語氣堅定,好似說現在不要討論這事。荀彧很容易便可以理解為呂布無意稱帝。只是太后等人逼得太緊,便行敷衍。所以荀彧一聽也就安靜了下來。

    現在朝廷中對於劉辯禪位,呂布稱帝的事,分三類人。一是賈詡、張玄、閻忠等欲求之不得。極力贊成呂布稱帝。他們都是呂布的近臣,呂布稱帝自然也就跟著陞官加奉,權利也更大。這些人占三分之一還多些。

    另一類是荀彧、傅燮等人。以為呂布不該代替劉家做皇帝,這是篡位,是大逆不道。只是這類人極少,朝中也就數人而已。

    另一類人最多,基本上都是武將,可卻是模稜兩可。這類人忠心於呂布,呂布說稱帝,他們便贊成。呂布說不稱帝,他們也贊成。

    而這類人中又分兩種。一是像高順、趙雲、張遼、徐晃等人。他們久隨呂布征戰殺場,瞭解呂布心中所想。心裡只有一個想法。便是誓死跟隨呂布,為大漢打下一個曠世無邊的疆域來。另一種人則像典韋、許諸等人。他們將呂布視作戰神。心裡並不知道呂布怎麼想,只是簡單的服從呂布。

    而呂布心裡也確實無稱帝之心。原因是很多的。剛才想的是一部分。還有就是皇帝的位置對呂布來說,不過是個稱呼而已。呂布來至於一個非封建社會,對皇帝並無太多想法。所以呂布敢與何某幽會,就是因為沒把何某當做太后來看。而只是當何某是個寡婦而已。

    對呂布來說,軍權才是最重要的。現在呂布的權利已經比皇帝還大了,劉辯還稱他為阿父呢。他呂布又何必為一個空名,而去自找麻煩。

    二來與何某有點關係。何某一直都在教說劉辯禪位,是為了她和劉辯著想。何某經過宦官之亂,董卓之禍後,人變了很多。不再像以前那樣爭寵爭權。而是只想保護自己的兒子,讓自己和兒子能好好的活下去。再來便是出於對呂布的私情。

    而且何某心裡也知道。呂布現在的權力與影響力大得無以復加,呂布要篡位甚至不需要他說什麼或做什麼。就會有人去為他做好一切。也許呂布真的不想做皇帝,可是他的部下可不是人人都這麼想的。要不怎麼可能何某只說了一聲,嚴忠、張玄、賈詡等人,就一個個出謀劃策呢。

    所以即便呂布不想做皇帝,他的部下也會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幫呂布鋪好做皇帝的路。以其等將來呂布被逼也好,自願也好,登上皇帝之位。不如現在自己叫兒子讓出這個位置。一來可以博得一個好名,二來也能做為一個功績。

    更重要的是。呂布對她何某說過的話。有了一個名分後,何某只要做事謹慎,就不會遭什麼大禍。這何某是知道的。當然還有一個更大的心願。所以何某現在極力想要呂布稱帝,那她就是呂布的一個大功臣,就可以安心的過後半身。

    可呂布並不這麼想。何某怎麼想呂布不知道,可呂布卻受後世影響很大,呂布知道何某並不好惹。何某為爭寵,曾經毒死過劉宏的王美人。呂布對這忌諱很大。現在嚴妮、蔡琰、貂蟬、小喬她們相處得還可以。呂布可不想自找麻煩。

    何某一直對呂布暗示他自己對她說過的話:他做皇帝就冊封她為皇妃,這個呂布自己是記得的。雖然當初呂布說這話,是男女間床上事後的甜言蜜語,呂布並不當真。可他沒想到何某卻當真,還一直在暗示他。

    所以呂布也料到了一些,何某為什麼要他稱帝的原因。對呂布來說,何某只是情人,偷情可以,明媒正娶是很難的。這不止是呂布當心何某為人,還有何某本身的身份。所以呂布不想稱帝,這樣就不用對何某履行那個諾言了。

    其三是呂布不喜歡約束。稱帝對呂布來說卻是個約束。呂布知道他一旦稱帝,日後必然會受到許多約束。呂布最不想,卻最無法避開的就是。一旦自己稱帝,那就很難實現自己的願望。呂布現在的實力是整個大漢,便是西漢武帝時期也不可想像的。呂布要征服天下,要征服西方諸國。甚至要開闢美洲大陸。這些對呂布來說都是有可能的。

    可是。一旦呂布稱帝,大臣們自然不會輕易允許呂布御駕親征。這就讓呂布無法實現自己去征服世界的願望了。所以呂布更願意做個輔政大將軍,或者是輔政漢武王。所以漢武王對於呂布來說,已經是最高的極限了。

    第四便是荀彧等人。呂布知道荀彧為人。呂布一旦稱帝,荀彧便很可能會離他而去。便是不離他而去,也會終日鬱鬱寡歡。這是呂布最不想的。呂布一直把荀彧、傅燮等人當做朋友。可自己一旦稱帝,荀彧、傅燮他們便會與他有一層隔膜。

    所以呂布心裡計較再三,最後還是真的不想稱帝。可是這又不能輕易叫人知道。現在呂布的心機也不淺。對於大臣們想些什麼,他也知道一些。如果叫人知道他這麼想,荀彧等人自然會十分高興。可是更多的人將可能離他而去。去另尋一個可以改朝換代,可以讓他們做開國功臣的人。那時所有的一切都將不復存在。

    呂布趕回洛陽,不曾休息又連夜進宮。現在又在朝堂上聽大臣們吵鬧不已,著實又煩又累。擱下一句『此事日後再議』。便出了皇宮,回到武王府。

    武王府眾美女聽說呂布突然回來,個個高興得不得了,紛紛鶯聲燕語的出來迎接。便是剛剛為呂布生下女兒呂玲的貂蟬,也出門來接。

    呂布看著一群嬌妻美妾,這才心情大好。忙左擁右抱的進了王府,去享受這齊人之福了。

    呂布為禪位一事焦慮不安,賈詡也為這事從北疆趕回。

    賈詡一回洛陽。張玄、嚴忠等人便急忙到賈府探視,商議禪位大事。不久更傳來太后何某懿旨,詔進宮中商議大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