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三國新呂布

第1卷 第149章 東與北萬里地,四州新地後先說 文 / 黑石頭

    第149章東與北萬里地,四州新地後先說

    呂布笑道:「且先不忙。公達可將人招齊,本王自有話說。」

    如今大軍主營設在天罡城,城外西面便是千里平原。聚齊十萬人也只是佔了一小撮地。

    待民壯聚齊後。呂布又叫人在民壯一邊畫了一條長線。

    呂布便站在一高坡上對眾人喊道:「東北之地,沃土數千里,如今已成了我大漢領土。只是此處土地雖肥沃,漢人卻極少。本王欲留下爾等在此屯田,爾等可願意?若是願意,便走到界線那邊。」

    呂布這話一出,便立刻引出一片吵雜的議論聲。許多人都埋怨朝廷說話不算數。說好運送到物資就可以回去,可是現在好像回不去了。只是埋怨歸埋怨,卻沒人敢站出來反對。

    但是也有一些人非常仰慕呂布,唯呂布馬首是瞻。反到是有一些站出來支持。

    有一漢子便出列到:「武王待吾等恩德猶如再生父母。吾願留下。」那人說完便走到界線一邊。

    一人出。隨後便又有人士氣高昂的說些氣魄的話,也表示願意留下,三三兩兩的走到界線一邊。

    只是北方苦寒。雖然這些民壯是服勞役來運送物資的。可是這裡離中原遙遠,還是大多數人不願留下。走到線那邊的也只有幾百人。

    呂布看看心裡也明白,畢竟這裡離故土太遠。雖然有些人自從服上勞役,走上東北的道路上。心裡就下定累死他鄉的想法,不少人連遺言都和親人說好了。可是如今有機會回去,想留下的人還是很少的。

    呂布見只有幾百人。便又開口說道:「願意留下者,屯田三年。三年後每人分地一百畝。」

    這話一出。一陣躁動。畢竟有許多人在這戰亂紛飛的年代裡,也是孤家寡人一個。而且呂布的田地律是每戶分二十畝。現在是一人就一百畝,那差距是幾十倍啊。於是便又稀稀拉拉的又走出幾千人。

    呂布看了還不滿意。再次說道:「再加三年免稅賦,免費發放糧種與一年口糧。」

    這話一出。嘩啦啦的又走過了一大半。因為有許多人家裡本有人口,要是在像呂布說的。一百畝良田,一年內不擔心餓死,還免除三年稅賦。那只要自己勤勞一些。幾年後就是有家業了。於是不願留下的那邊便剩下大概還有三四萬人。

    呂布看了這下才滿意一些,心中還有話要說。於是等了些時候,待草地上的人群靜了下來。又說道:「留下者。三年後每人發一頭耕牛,一匹代步馬匹。而且……每年可由朝廷出錢糧,供你們回鄉探親一次。」

    這話一出。呼啦啦的又走過了一大群人。一頭耕牛,一匹代步馬匹。對於這些勞力來說,那是一筆巨大的財富。特別是耕牛,可是農民日思夜想的代勞力啊。至於馬牛嘛。呂布也不當心,萬里疆域成了牧場,那牛羊馬匹還能少了。

    於是不願留下的那邊只剩下三四千人了。這些人實在捨不得家鄉父老親人。

    呂布這才滿意到。見只有極少數人不願留下,這時便不能任由這些人任性了。便厲聲說道:「移民東北,乃朝廷國策,不容有私心,不願留下也要留下。就此決定。爾等盡數留下,開荒屯田。三年後每人分一百畝土地。免費與爾等一年口糧與糧種。一匹馬,一頭牛,每年還可回家探親一次。三年免稅賦。」

    呂布話說完。十萬民壯山呼萬歲,只有少數一些人不捨得家鄉親人。但是呂布即已下令,也知道違抗不得。也只好既來之則安之。好在每年還可以回家一次。

    如今東北蠻夷大量男丁戰死,留下許多寡婦女人,到也不當心這些民壯沒女人。這一規定便從此時定下。而以後呂布每次出征,不止帶數十萬大軍,還有十幾二十萬民壯。士兵征戰,民壯便也隨著移民定居了下來。

    再後來。由於全國都知道呂布的移民政策。許多家鄉造水災,或者在城裡無地的人,或是家中人口太多,土地不夠用的。乾脆拖家帶口,跟隨在呂布遠征大軍後。呂布殺到哪,便有一些百姓跟到哪等著屯田分地。

    不止如此。由於在隨後的擴張年代裡。呂布打下無限疆域,急需人口分地佔用。朝廷便實行鼓勵生育制度。只是這是後話。

    由於北方從此時便被併入漢地。北方遊牧民族逐漸漢化,融入漢人社會。所以說話習俗便也慢慢的相互潛移默化。蠻夷漢化,漢人也逐漸習慣使用一些北方少數民族的習俗,包括說話語氣。久而久之。連文人墨士說話也不再那麼文縐縐的了。

    呂布這邊忙著開荒屯田,又一面支援張頜率軍追擊東部鮮卑殘餘。一面還令高順屯兵三韓邊界,準備攻打三韓。

    卻不想就在呂布要為大漢除去千年東北二面憂患時。卻從洛陽傳來令呂布驚懼的消息。太后何某竟然唆使皇上劉辨禪位於呂布。要呂布登基做皇帝。

    摒除北方與東方大漢禍患是千年大計。可是此時卻有人為了私利,不去顧慮大漢穩定,執意要行後果難料的事情。著實叫呂布怒氣翻滾,卻又找不到人發洩。

    於天罡城扶余王庭內。此時應該說是大漢天罡郡郡府。

    呂布坐於大座上,雙目通紅,戾氣滾滾,混身殺氣,手中死死抓著一張紙條。由於用力太猛,手指關節因血液壓縮而變得蒼白。只見紙條上寫著:洛陽有變,太后唆使皇上禪位。

    這紙條是南華子用飛鷹飛書到呂布手中的。何某要皇上禪位。但朝廷為此事嘩然不止,一時還沒定論。南華其實早料到太后會這麼做。可是這事關係太大。一聽說這事,馬上就飛書報知呂布。

    呂布其實也料到何某一些心事。只是在洛陽時並未見到洛陽因王爵一事出事,便有些大意。一心想著征戰天下,卻忽視了何某的決心。

    如今萬里疆土只剩下慕容與宇文二部鮮卑有些威脅,再來便是三韓與倭國。這些都是呂布要討平的。特別是倭國。摒棄別的原因不說。呂布在後世玩遊戲時,可是知道倭國的銀礦極多,金礦也不少。呂布早就有心革新貨幣,用紙幣代替五銖錢。可是這些需要硬通貨存備,白銀與黃金是貨幣改革必備的儲存物資。所以攻佔倭國是呂布既有的決定。可是就在這時候,出現禪位大事,卻叫呂布不得不回洛陽。

    若是因為別的事耽誤了呂布征服北方與東方的大計。那便是真的閻王老子,呂布也敢殺到閻羅殿,要了閻王的命。可扁扁接受禪位的人是他呂布。別人千不該,萬不該,也是為了叫他呂布做皇帝。再怎麼違了他呂布的心意,他呂布也沒理由去恨人家啊。

    所以呂布現在心裡就糾結啊。一肚子怒火卻找不到對像發洩,只得狠狠的將紙條揉成一團。

    呂布知道這事前後一定與賈詡有關。只是不想賈詡被他帶到東北來,事情還是發生了。現在賈詡又在西面隨張頜追擊東部鮮卑。連喚來罵幾句都沒辦法,真的氣得呂布窩了一肚子火,卻無處發洩。

    氣歸氣。如今多氣也沒用,火速回洛陽是一定的。

    呂布只好一面叫張遼與太史慈整頓近衛騎,把人員再次編滿五萬。一面遣人請來謀士們商議。

    呂布對眾人說道:「洛陽突有變故,本王需火速回洛陽。只是如今東北諸事急需有人主理,諸公以為當如何是好?」

    荀攸問道:「大軍出征前並不見洛陽有何異象?如今出了何事,竟要武王親自回去料理?」

    皇帝禪位一事並不是明著傳出的,所以知道的人只有呂布一人。這事關係極大,呂布不會明說,只說是有事。

    在座的人都是聰明人。洛陽有一些變故,其實稍微思考一下就能知道呂布為什麼會急著回去。眾人少思片刻便明白七八分。於是也不再多問,便一心想著如何行東北之事。又該誰人留下主理大局。

    此時曹操急想獨擋一面。於是便自薦到:「操不才。願留下為主公分憂?」

    呂布看看曹操,雖然對曹操十分讚賞,可是對曹操也有顧忌。所以也不放心留下曹操。東北之地可是關係大漢將來命運。呂布可不想消滅了北方蠻夷,卻養出一隻曹虎來。

    於是呂布便說道:「本王視孟德如臂膀,一刻叫孟德不得離開左右。此時雖急需有人主理東北之事,只是孟德還是隨本王左右謀劃大局才好。」

    曹操聽了極為失望,知道是呂布顧忌自己。不過也沒辦法,誰叫當初自己沒從一開始就站在呂布這邊呢。於是便也不再說話。

    呂布看看左右,不知道該叫誰留下。

    戲志才思量再三說道:「志才願留下為主公分憂。」

    呂布一聽喜道:「若如此,本王卻也放心。只是北方寒苦,日後確是勞累子策辛苦了。」

    戲志才笑道:「且為國家之事,勞苦自願,何說辛苦。」

    呂布又交代一事到:「東部鮮卑已起不了大浪。至於三韓小蠻,想來只要糧草充足,高順想也可以順利討滅。本王還有一事顧慮。」

    戲志才問道:「主公有何顧慮?」

    呂布說道:「三韓以東有倭國。此地乃東海上蠻夷數島。其民未開化,多有野蠻。高順若討平三韓,便可調幽州水軍渡海倭國。務必剿滅倭國數島。」

    田豐不解到:「海外島夷,蠻荒未化,主公如何這般為島蠻勞心。些許荒蠻掀不起風浪。」

    呂布自然不會說自己對這些島蠻有意見。有些原因是其一。更重要的是現實利益。

    呂布說道:「此島蠻確實不足為慮。不過此蠻島上寶礦極多,對吾大漢日後有極大益處。萬不可忽視。」

    大家不知到呂布怎麼會知道荒蠻島嶼會有寶礦。呂布卻又說道:「可調部分幽州水軍往東海崴建一東北水軍。再者。吾觀東北平原幅員遼闊,大遼河南通渤海。若挖通大遼河與天河,可接通黑水(黑龍江)。日後東北平原糧草可走水路,直接南下運往南方。極為便利。」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