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三國新呂布

第1卷 第148章 沃土千里無人耕,移民之計始出行 文 / 黑石頭

    第148章沃土千里無人耕,移民之計始出行

    佈陣完畢。呂布一聲令下,火器兵便點燃炸藥包。再用改進後的拋石機將炸藥包拋到天罡城西門下。

    隨後便聽得「轟隆」一聲巨響。炸藥包爆炸開來。

    呂布離城門有三百多步。炮聲倒是很響,可是卻不見天罡城門破碎。也不知道威力到底怎樣。

    呂布見火炮射程雖然有二百多步遠,可那射程其實不敢恭維。先不說殺傷力,只說射程。高順陷陣營,巨弩兵手中的踏展弩,都能射到三四百步外。這火炮是拋石機改進的,射程其實沒怎麼增加。

    再看那炸藥包的威力,也真叫呂布心寒。每個炸藥包有二十斤重。炸藥包爆炸後,看那威力也就方圓半徑十幾步內還有殺傷力而已,十幾步之外想來威力就大減了。呂布估計這樣的爆炸範圍內,以騎兵佈陣的方圓。殺傷敵兵不過一二十人而已。而現在用來攻炸城門更是叫呂布失望。

    這火炮如果單看一次威力還是可以的,可是細算起來就不划算了。如果拋石機拋射的是碎石,那一次也能砸傷砸死一二十人。可是碎石便宜,花不了幾個錢。可炸藥包就不一樣了,一包炸藥包的費用可以換來二三十次拋射碎石的費用。

    呂布這麼一算,便知道了為什麼祖先們發明了火藥,卻未能發揮它最大的用處。原因很簡單,就是費用大,技術不夠成熟。無法一躍成就。火藥需要在不斷的改進後,才能真正發揮它的威力來。

    如果呂布不是記憶中對火藥極為讚賞。如今看到這個結果,想來也會與古人一樣。不肖於把火藥重用在軍事上。因為如今火藥的技術還遠沒有發揮它的威力。

    可是呂布不是這個時代的人,他多了一千八年的見識。所以呂布很清楚火藥的厲害。如今火藥不盡人意,這期間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技術差距,技術還不夠成熟。

    這麼一想。呂布便還是決心重用火藥。但需要不斷的研究配置火藥,把火藥的威力發揮到極限,才能體現出火藥的價值來。

    現在看來火炮也還需要不斷的改進。技術進步就是力量,火藥的潛力是無窮無盡的。需要的是把它發覺出來。

    炸藥包既然不能炸開城門,那便用傳統的拋石機。準備用石頭砸開城門。好在天罡城位於山丘地帶,石頭多的是。可以就地取材。

    就在呂布傳來兵士,將十餘台拋石機對準城門,準備全軍攻城時。卻見天罡城西門緩緩開啟,城中走出一騎兵。雙手高舉,揮舞吆喝著向漢軍走來。

    原來扶余大將柔然赫赫,本來想招呼城中人死守天罡城。可是呂布火炮炮轟城門,威力不怎麼樣,可聲音卻巨大無比。城門上的守兵被轟得耳膜生痛,嗡鳴不已。柔然赫赫也嚇得不知所措。

    巧的是。天罡城西門內有一座二郎神廟。漢軍攻城,城中祭師自然要裝神弄鬼的祭拜二郎神君,祈求二郎神保佑。

    不想這時城外一聲巨響,猶如天雷。那祭師正祈禱著。一聲巨響後。那二郎神像手中的三尖刀便倒了下來,差點砸死祭師。祭師聽得巨響,又見神像兵器倒下。心中就暗想:這二郎神君老家是大秦國,算來和漢軍是一個地方的。如今漢軍殺來,難道是神君惱怒扶餘人與漢人對抗。

    祭師一面想著那巨響,一面想著二郎神君與漢人是一路的。嚇得以為是二郎神君對扶余發怒,降下九天神雷告誡,不保佑扶餘人了。於是便趕忙來見柔然赫赫,訴說漢軍不可抗拒,神君都發怒了。

    其實祭師哪裡知道。神像的兵器倒塌,是因為炸藥包爆炸後,產生的震懾力震倒的。炸藥包更不是什麼天雷。可是這些祭師哪裡會知道啊。以為炸藥包就是天雷,二郎神君和漢人是一路的。所以就勸柔然赫赫趕快投降。

    柔然赫赫這時也被炸藥包的巨響嚇得不知所措。也知道漢軍厲害,早晚會攻破城池。於是便叫人出城去請降。

    此時呂布想要蕩平北方,急需要當地人做嚮導。所以柔然赫赫投降,呂布也不為難,盡數招降為奴。並約定三年為期。勞奴三年後,便招入漢籍。

    在這北疆荒蠻的部落習俗裡。一方戰敗為奴,就是終身為奴,而且是世世代代,子子孫孫。柔然赫赫哪裡想到呂布竟然和他們約定三年期限。三年後還能編入漢籍,無不感激不已。

    而且柔然赫赫投降,也使天罡城內萬餘人免於慘死。城中人多有感恩柔然赫赫。便紛紛改姓柔然。柔然至此便成了漢家百家姓一員。

    呂布佔據天罡城,便招柔然赫赫為嚮導,出兵攻打肅慎與沃沮領地。

    此時北方諸部蠻夷兵丁幾乎喪盡,唯有西面鮮卑山下西部鮮卑還不知情況。餘者已無兵力抵擋漢軍。

    扶余草原一戰。耶律夕康、朱昊戰死。勿吉納蘭知道無法抵擋漢軍,乃率著殘部逃回沃沮。後又聽說肅慎無首,被漢軍佔領。漢軍已往沃沮殺來。

    勿吉納蘭不敢抵抗漢軍。便召集部族,率著殘部逃入單單大齡深山內。再也不敢出山,成了深山內的野人部落。

    呂布在扶余草原與耶律夕康野戰。因一時不備,光被蠻夷控弦騎弓箭就射掉了二三千人。此一戰損失共計四余千人。雖然全殲了蠻夷二萬多,俘虜數千,收降萬餘人。可是這傷亡的比例還是少見的。

    呂布從中窺得控弦騎的厲害,便想要給自己的騎兵左手增加個一尺大小,輕便又好用的圓盾。可以綁定在左手臂上。

    只是呂佈於扶余草原大勝,心中想的自然不只是一個小圓盾。更重要的是:現在北方遊牧民族大敗,實力全無。應該趁這機會橫掃北方,把北方萬里疆域攬入大漢領土,作為大漢的牧馬場,屯田地。

    而如今東北東面沃沮只餘數千人逃入單單大嶺。西面鮮卑山下東部鮮卑老幼也不過幾萬人。還有就只剩下倭國與三韓還有威脅。

    如果這時再趁機滅掉三韓,跨海掃平倭國。那大漢的東北二面便全無威脅,那時就可以全力對付西南面。就算以後不能有所作為,無東北二面威脅,以後大漢再怎麼折騰,也不用當心來至北面與東面的威脅。這是千年的大計。所以呂布便想趁現在北方無人,佔領土地才是當務之急。

    肅慎無首,肅慎都城敖東大洞被漢軍佔領,擄得老幼七千餘人。沃沮王勿吉納蘭領族眾逃入單單大嶺。只是路上許多老幼婦孺不堪山高水深,半路又被漢軍擄了四五千人回去。沃沮都城勿吉城,也不攻自破。

    呂布趁機在東北擴疆數千里。占海林、勃利、北安、黑河、七台河、雙鴨山等有居住人口的地方。又擄掠人口十幾萬。全都編入三年勞奴行列,收穫東北三寶人參、貂皮、鹿茸無數。

    更因為征服肅慎人後,擄走大量的肅慎人馴養的豕(豬)。呂布知道豬的繁殖能力極強,一年兩胎,一隻母豬一胎最多的可以懷上十幾隻小崽。於是便大建豬圈,遣肅慎人專門飼養豕豬。後來逐步將豬遷移往南方飼養。

    勿吉納蘭帶領一部分部族人逃入單單大嶺(長白山脈)深山內,呂布一時無法對付。呂布更不會傻到追進深山中。

    呂布來至於後世,又是一名優秀的軍人。自然知道不佔地利的情況下,對手可以用游擊的方式對付漢軍。而呂布是知道游擊的厲害的。所以為了對付這些躲藏進深山密林的蠻夷,呂布便下令對單單大嶺地區執行掠奪制。以擄掠的方式斷絕地方游擊力量。

    後來這種擄掠成了漢軍對付殘餘對手的慣用方式。並立下軍規:大漢之內有法可行,大漢之外無一切律法保護。把漢人和漢籍以外的人視為無一切權利,連生存權都沒有。總之就一個字。漢人、漢籍以外,見人就擄,見物就搶。呃!不好意思,是好幾個字。這條規矩在東部鮮卑滅亡後,便長期延伸到北方疆域以外。長時間的擄掠極北之地的愛斯基摩人。這條律法後來也成為斷絕外敵游擊的根本。要知道。沒人沒物,那就沒法說什麼游擊戰了。

    呂布打下東北數千里沃土,可是無人耕種成了呂布最大的心病。這裡漢人太少了。近衛騎、**是極其善戰的軍隊,不可能留下屯田。

    於是呂布便想起另一些人,那些為漢軍運送輜重的民壯。這些事都是荀攸在主理。呂布便將荀攸等人請來商議。

    呂布問道:「公達。此次隨來運送輜重民壯有多少人?」

    荀攸回到:「回主公。隨來民壯有十萬餘些。路上不堪勞累,病倒一些,又死了幾人。被連同護送回去的人除掉千餘人。如今在關外的有十萬人上下。」

    呂布點點頭未說話,心中盤算著。

    荀攸不解。問道:「不知主公所謂何事?」

    呂布說道:「如今北疆縱橫萬里。除去單單大嶺內數千沃沮野蠻外,便是鮮卑山下慕容與宇文二部鮮卑。此外再無一處有實力可與吾大漢抗拒。今當將這萬里疆土攬入漢境才是。」

    戲志才道:「出兵十五萬,所費者只在除去北方威脅。今時機以至,自不能放棄。主公可再調并州兵馬北上擴疆,萬不可失去此機會。」

    眾人都點頭贊同。呂布又到:「若要一勞永逸,當再移民北地,叫漢人屯居其中,才是長久之計。」

    曹操贊到:「確該如此。主公可下令調民夫北上屯田移居。」

    呂布道:「今已開春。若待詔令天下,等到民夫聚齊北上,怕是已錯過一季。不如就將這十萬運送輜重民壯留下,在留下**守護。諸公以為如何?」

    曹操大讚到:「此甚好。春耕以至,不可錯過此時機。」

    荀攸卻擔心到:「徵召民壯事先有約定,物資運至便返回。如今若是令其就地留下,怕是多有人心不服,恐日久生亂。」

    曹操卻不以為然到:「國之所計,豈可顧此小節。便是不願留下,為我大漢千年大計。軍令一下,也要留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