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賈寶玉新傳

第一卷 強迫中獎 第十五章 英雄事跡 文 / 空空道人

    第十五章 英雄事跡()

    王燃滿頭大汗地將剛寫好的書信交給謝啟光帶走。昨天晚上跟昭仁公主、茗煙還有那個小侍書三人解釋了半天,就差搬出達爾文的物種起源了,才算是勉強讓他們同意「究其首惡,准許脅從戴罪立功」的意見,同時也商定了王燃的「賈寶玉」身份和人前的稱呼。

    從昭仁公主房間出來後,王燃又趕著替謝啟光寫推薦信,只是由於自己除了知道毛筆怎麼拿之外,沒有其它任何的書**底。這寫字又不能臨時抱佛腳,王燃只好本著精練的原則,湊了兩句蚯蚓文上去,也就是介紹謝啟光什麼「棄暗投明、足智多謀」之意,不過,就是這短短兩句話也讓王燃拉著的架式弄出兩身汗。幸好茗煙雖然不識字,倒也見多識廣,否則王燃肯定會連信封的格式都得搞錯。

    看見謝啟光接過信時一臉的錯愕以及接下來強忍都忍不太住的笑意,王燃差點惱羞成怒,字寫的差點怎麼了,我們那裡誰沒事還手寫啊,都用五筆字型、拼音輸入法往裡敲…靠!早知道就不費這麼大勁為這個傢伙說情了…

    ……

    「二爺,前面就到兗州城了」,茗煙指著前面的城池對王燃說。

    終於安全抵達目的地了…王燃眺望了一眼,輕舒出一口氣。進城之前,他和滿家洞的其它人商量好了聯絡地點和聯絡方式。看著他們離開後,便由茗煙趕車,兩人護送著昭仁公主的馬車進了兗州城。雖說由於滿家洞義軍的連戰連勝震動了整個山東,兗州的城防比平日嚴了許多,憑藉著南明使者的身份,王燃等人倒也沒有被多作留難,較為順利地來到了唐王所在的客棧裡。

    多日未見,唐王顯然憔悴了不少,但看到昭仁公主等人被王燃安全地救出,立刻精神了許多。昭仁公主也亦喜亦悲地流下了不少的眼淚。

    形式化的請安完畢後,彼此便將這段日子所發生的事情都說了說。由於在路上茗煙已經從其他滿家洞戰士口中得知了滿家洞義軍突圍的大致經過,於是也不等王燃介紹,搶著眉飛色舞地說了起來,從形式到內容都透著「與有榮嫣」,在茗煙心裡顯然已經把這個假的賈寶玉當成自己真的主子了。

    本來那幾個滿家洞的戰士就因為過於崇拜王燃而有些誇大其詞,到了茗煙這兒更是添油加醋…茗煙充分挖掘出了自己在說評書方面的天份,**轉折之處拿捏的恰到好處。唐王、公主、侍書等人聽得是津津有味,跟聽書一樣…聽得王燃是一陣頭暈外帶羞愧不已,覺得自己離廣大人民群眾的要求還有很大的距離…什麼自己手一指,石頭樹木就自動躍起砸向清軍,這哪是滿家洞突圍啊…明明是一部封神演義嘛…還有什麼自己口中一唸咒語,上萬清軍騎兵便乖乖地跳進陷阱…

    「打住,打住…」王燃擔心讓茗煙再描述下去,自己就成了邪教教主了,這可是全世界人民的公敵之一啊…於是趕緊打斷了茗煙的話,然後自己用樸實的手法簡單描述了一下別後的經過。這當然惹來了侍書同學的一陣白眼,這小丫頭渾然忘記了王燃就是剛才茗煙口中主角的原型。

    「其實,這幾仗清軍是敗在自己手裡,他們一是被過去的勝利沖昏了頭腦,二是沒有摸清楚對手的情況,有這兩條,他們遲早會吃到苦頭。但這件事也給他們提了醒,以後想要再取勝就更加困難了…」王燃總結道,他有意地略過了謝啟光一段,只說是為安全起見,已將劫掠公主的人全部除掉了,這當然已經事先與昭仁公主和茗煙說好了。

    由於王燃說的過於簡單,而茗煙說的又過於神奇,唐王聽了半天也沒能把事情串的非常明白,但仍然非常興奮。因為明朝自努爾哈赤起兵後,就一直勝少敗多,不論是明軍還是義軍,到了袁崇煥之後,明朝更是得了「恐清症」,打一場敗一場。而現在王燃率領萬餘烏合之眾在一天之內就滅掉了清兵步兵五千,騎兵兩千,這怎能不讓南明中「鷹派」代表人物之一的唐王感到解氣和過癮,就連昭仁公主看向王燃的眼神也明顯地多了一絲好奇…

    「沒想到最近的這些事情是出自你的手筆啊…」,唐王興奮地站起來對王燃說:「我本來還在奇怪,滿家洞有此能人怎麼會被巴哈納逼入如此境地…原來是你在為他們出謀劃策…沒想到你不僅有一顆報國之心,還具備如此不凡的實力…看來是天祐我大明…」。

    唐王在南明史中是少有的一位開明的君王,根據歷史記載,他在南京政權瓦解後依靠鄭成功父子成立了新的明政權,並提出了聯合李自成等原「逆賊」共同抵禦滿清的方針,屬於少有的能夠看清形勢的人物之一。因此,他並沒有責怪王燃幫助「闖逆」李自成部下的意思,而在瞭解「條件交換」的事情後,更是想當然地認為王燃是因為想利用滿家洞的力量救昭仁公主,才替其解圍的。

    不過,由於他們目前畢竟還在清廷控制的地界內,而南明現在制定的基本策略又是力求與清廷結盟,共同對付李自成等人。所以高興歸高興,唐王還是很鄭重地告誡茗煙等人保守這個秘密,以免引禍上身,影響了和談的大局。

    隨後,王燃又把有關清軍紅衣大炮的事情向唐王進行了說明。在王燃看來,把清軍的作戰意圖搞清楚是目前的重中之重,不論對滿家洞還是南明。

    「這麼說,依你的推測,清軍運送來的這幾門紅衣大炮是用來對付我們大明的?」唐王聽完王燃的分析後,吃驚地說。本來唐王只是單純地想利用王燃假扮一下賈寶玉,在他原來的想法中,一個山野村夫能作好這一步、不被人看出破綻來就已經很不錯了。但現在知道了王燃在應對清兵的「光榮歷史」後,在潛意識裡便已經把王燃當成了一個有事可以商量的謀臣。

    「我想是的,只是滿家洞還不值得清廷費這麼大的力氣…」,王燃隨即皺了一下眉說:「但我覺得事情還是有些蹊蹺…按道理說,如果想要攻打我們,不應該只派出這麼一點兵馬,大炮的數量雖然足夠,但步騎軍的數目,就是加上原來巴哈納的手下也只不過萬餘,這對我方的軍事重鎮徐州而言,顯然沒有太大的威脅。那麼這些大炮和兵馬只能用於防守…這就是讓我想不明白的地方,清廷用兵的風格一貫是以進攻為主,它現在為什麼要擺出一個防守的架式呢?」

    唐王沉思了一會兒,突然一拍大腿說:「不錯,你分析的一點都不錯…清軍的這些大炮和兵馬就是用來防守的…」

    看著王燃等人都疑惑地看著自己,唐王解釋道:「據報,清廷的小皇帝將在十月份進駐北京舉行登基大典,這段時間是不允許有意外的情況發生的…」

    「哦…」王燃恍然:「是了,迎接小皇帝進入北京應該是他們目前的頭等大事,所以一切不必要的軍事活動都將暫緩…他們以自己之心度他人之腹,害怕明廷藉機攻打他們,因此就調集了這五門大炮和這些兵馬來兗州加強防備…」

    真是可笑可歎啊…南明早已打定了分江而治的心思,對清軍是避唯恐不及,哪裡敢主動挑起戰端呢…不過這個多爾袞著實了得,居安思危,安排的滴水不露,又預留了後著…如此調兵,南明方面自然無話可說,而等登基大典完成以後,這些原本用於防守的兵馬大炮則可以立即成為攻打南明的先頭部隊…完全節省了運送大炮的時間…戰爭的主動權完全地掌握在了滿清的手裡…王燃在心裡暗歎了一聲,將目光投向了同樣也想到了這一層的唐王,不約而同地苦笑了一下。

    「看來要將這件事馬上報知朝廷,一則聽聽朝廷對我們的安排,巴哈納目前肯定沒有心思護送我們進京,看看朝廷是否能再派遣一隊人馬前來。另外紅衣大炮的事也應該讓朝廷有個思想準備,一旦變生肘腋,也好早作防備…還有公主被劫持和賈公子中伏身亡一事也還沒來得及向朝廷稟告…」唐王有些憂慮地說道,然後轉頭問昭仁公主:「不知公主以為如何…」

    昭仁公主在名義上畢竟是當今明皇的女兒,唐王與明皇表了好幾層,本身還聽說原本是待罪之身,據說就是為了讓他出使北京,才免除了牢獄之災的,別的皇親國戚根本沒有膽量也沒有能力擔當這一職責…因此論地位,昭仁公主在這裡是最高的,唐王做出有關的決定,形式上必須徵求她的決定。

    昭仁公主恬靜的一笑,說:「一切由王爺作主…」,頓了一頓又說道:「不過,關於我二哥的死迅在奏折裡可不可以先不要提起,家父母恐怕難以承擔如此大的打擊…」。其實,除去賈寶玉身死這件事外,這個消息對她個人應當算是一個很不錯的消息,起碼自己不用那麼快就嫁給蠻夷了…雖然說自己的親哥哥已經不在了,但起碼還有幾個熟悉的故舊之人陪在自己身邊,更何況要是南京明皇下旨讓自己這行人先返回南京,到時候情形一變,說不定自己…

    唐王答應後,王燃繼續就軍事繼續發表自己的看法,王燃根據自己所瞭解的歷史說道:「關於紅衣大炮的事情,只怕皇上聽不進我們的分析…我看不如把這裡的情況以及我們的分析再詳細寫一封信,交給史可法史大人…」

    唐王一怔,隨即贊同地點點頭說:「如此更妥,史公為人方正,對朝廷忠心耿耿,如今又正好管著兵部,給他說倒也是一條可行之徑…」,說完有些奇怪地看著王燃說:「沒想到你對朝廷的人事居然也瞭解地如此之多…」

    「嗯…這個…史公名氣很大,我剛出山不久就聽到好多人曾談論起他…都說他是個為民著想,盡忠報國的好官…」王燃掩飾地打個哈哈…還好唐王已經有些習慣於他的與眾不同了,倒也沒太追究。

    「哦?不知王公子都聽說了些什麼事情,讓你如此推重史大人呢?」昭仁公主卻沒有輕易地放過王燃,有些好奇地問他。這也難怪昭仁公主好奇,從王燃原本時空的史載來看,史可法真正地讓世人記住是在他苦守揚州,兵敗身亡之後,他的忠烈與不屈事跡才在民間廣為流傳。而現在的史可法除了有一些清廉名聲外,其它的諸如用兵、為官等等還沒有達到讓人敬仰的地步,此時在論兵方面,南明有許多將領的名聲遠在史可法之上,如統領江北大營的左良玉、日後四鎮之一的黃得功等等。而前不久,史可法更因為在擁戴新皇時站錯了隊而受到了其它派系的排擠,權力聲勢大不如前。

    王燃當然知道不能把揚州這件事說出來,這畢竟是現在還沒有發生的事情,可是史可法其它的事情自己又不太清楚,只好瞎編亂造了一些「打擊黑惡勢力、救助失學兒童」的事跡,強行安在史可法頭上。反正已經是瞎貓碰見了死老鼠,史可法就管著兵部,讓他來管這件事也算的上是專業對口。

    讓王燃有些意外的是,現代社會的一些故事經過自己的編譯,聽得昭仁公主等人是十分入迷,完全沒有追究王燃故事與現實的脫節,亮晶晶的眼睛看得王燃心裡一陣感歎…不管是哪個時代,少女的心中永遠都有一個英雄的影子…早知道,就把這些故事安在自己身上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