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艷殺狗事

第三卷 第87章 遠行(4) 文 / 甘肅馬燮

    第87章遠行(4)

    再說常耀武和清月一行,自打離開常家大院一路前行,為了避免路上遇上麻煩,也考慮到牲口的腳力,基本上是白天趕路,夜晚住宿,倒也走得相當順當。幾日之後,就進入了甘肅境內。常耀武此行的目的純粹是散心解悶,就打算把主要的精力放在遊山玩水上。到了甘肅境內,常耀武就提議去臨夏一趟,一來可以到炳靈寺看看石窟和佛像,順便燒上一炷香;二來還可以打聽打聽當地皮毛肉市的行情。當常耀武提出這個建議的時候,清月想都沒想就答應了。在清月看來,反正已經出來了,走哪兒算哪兒,反正都是為了散心。所以常耀武說上哪兒她只要跟上就行了。

    由於去炳靈寺要過黃河,馬車和馬都無法過河去,所以常耀武就在離岸邊不遠的村莊裡找了一家農戶,在給了一些錢之後,先把清月坐的馬車寄放在了農戶家,然後陳啟文騎自己的馬,他和清月共乘一匹馬向去炳靈寺的河岸碼頭進發。

    到了碼頭,見河邊有一條破船,但沒有船夫。等了好長一段時間之後,才來了一個中年船夫。常耀武向其說明來意,然後給了船夫一些錢,那船夫才同意常耀武他們上船。但船夫堅決不同意讓馬上船。常耀武只好讓陳啟文把兩匹馬栓在了岸邊的一截木樁子上。

    清月長這麼大還是第一次坐船,當船夫搖著櫓將船划向對岸的時候,她看著黃河水面上飛翔的水鳥,舉起雙臂,感受著高原上仲秋的清新氣息,著實是興奮了好半天。常耀武看著站在船頭的清月如此高興,一邊掩飾不住興奮的笑容一邊提醒清月朝裡站,別不小心掉下水去。

    炳靈寺在永靖的小積石山中,乘船西拐進峽口,再過姊妹峰,即可到達。常耀武雖然不是讀書人,但多年來走南闖北,對風景名勝一直有著濃厚的興趣。三人來到山腳,抬頭看著高峻的山峰,一種朝聖的心情油然而生。由於是秋天,許是山中天氣涼的原因,並沒有其他遊人來這裡,所以仲秋的炳靈寺顯得有點冷清,只有隱約傳來的鐘磬聲和繚繞山間的煙霧證明這裡是一處佛門聖地。

    從山門進去,走了老半天都沒有看見一個人影。常耀武見清月陳啟文都不說話,他就對清月和陳啟文說:「清月,我給你們講講著炳靈寺吧。」

    清月說:「好呀,我很想聽呢。」

    於是常耀武就對清月和陳啟文一點一點地講起來。他說「這炳靈寺呀,最早的時候可不叫這個名字,而是叫『唐述窟』,就是羌語中「鬼窟」的意思。後來還有龍興寺、靈巖寺的稱呼。明朝的時候又取藏語『十萬佛』的譯音,取名為『炳靈寺』或『冰靈寺』。」

    清月一邊聽一邊問:「哎呀,還真不知道你有這麼多學問呢,這都是誰告訴你的?」

    常耀武說:「也不是我多有學問。我老家在陝西,一次去大雁塔,一個得道的老和尚就給我詳細講解了大雁塔的建築藝術。我一聽,當時就被中國佛寺那種高大威嚴的建築風格和工匠精巧奇特的工藝給震懾了。從此以後,我就一直對中國佛寺感興趣。這麼多年我做買賣東來西往,幾次路過這炳靈寺。有一次,我就決定來這裡看看。也是我有緣,那次碰見了一個從蘭州過來講經的和尚。我在寺廟裡住了一晚,第二天碰見他,就是從他那裡知道了炳靈寺的歷史和各處佛像的建築特色。」

    陳啟文得到釋疑,他滿意地說:「哦,原來如此,常爺那你接著講吧。」

    常耀武說:「好呀。」他一邊在前面帶路,一邊說,「這炳靈寺在唐代的時候稱為龍興寺,宋代稱為靈巖寺,大約最早建於16國時期。石窟分上寺、洞溝、下寺三處,分佈在大寺溝兩岸的紅沙巖上,洞窟層層疊疊,棧道曲折盤旋而上。炳靈寺距今已有1600多年歷史。這裡的佛龕裡面的主要人物有釋迦牟尼、觀世音菩薩、無量壽佛、彌勒佛以及各種菩薩、佛等。你們每到一處就仔細看,你們可以看到,這些佛像造型概括,手法簡練,肢體半裸,衣裙飛動,姿態優雅,靜中有動,比例協調,充分體現咱們西北渾厚粗獷之神韻。這裡的佛像實在是太多了。過一會兒,我帶你們重點看看無量壽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以及大力佛吧。」

    聽到此處,清月說:「那等到了佛像跟前,你再跟我們講吧。」

    常耀武說:「也是,光這樣講,你們也記不住。好,咱們這就去看佛像。」

    來到無量壽佛跟前的時候,只見那無量壽佛坐落在仰蓮台座上。常耀武說:「你們看,這無量壽佛,面型方圓,穿著半披肩佛衣,盤腿而坐,是不是很莊重?」說完常耀武上前取了一炷香點燃,然後三人同時跪地磕了三次頭,算是燒了第一炷香。在菩薩像前,常耀武又道,「你們再看這伺候左右的菩薩,頭頂束髮,袒臂招手。這濃墨淡彩的手筆,使其呼之欲出。」在大力佛跟前的時候,常耀武又說,「這大力佛更絕呀,眉目俊秀,衣紋流暢,神態安詳。」在石雕釋迦多寶像跟前,常耀武讓清月和陳啟文多看一會兒,他又說,「北魏造像最有特色的就是這石雕釋迦多寶像。你們看他面帶微笑,舉手敘談,莊重而瀟灑,充分體現了南朝崇尚清談玄學的風采。」在大力佛和釋迦多寶像跟前,常耀武帶領二人又燒了兩柱香,然後又在下寺站定。看來看去,其實三人在下寺站的時間最久。也許是因為就像常耀武說的,炳靈寺最為壯觀的就是這下寺的緣故吧!常耀武用手指著巖壁說,「西秦建都臨夏期間,當時的國王御駕親臨石窟,揮毫題詞,你們看,巖壁那兒還有他御筆題寫的真跡呢。」

    炳靈寺平時是沒有遊人吃飯的地方的,從山上下來以後,三人只好找了一處僻靜的地方,坐下來吃路上帶的乾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