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岔路

第二卷《百年風雲》 第一百四十一章 文 / 鍋鍋

    西曆1253年,金正章九年,宋靖中三年,二月初一日,正當中都以及金國上下無數只眼睛緊緊盯在金國平章軍國事、右丞相兼樞密使、鄭王韓璐羽身上的時候,他們眼中無比關注的人物,卻在當日入宮,向皇帝和太后上奏,請求在中都南郊圜丘祭祀韓氏先祖。此時的韓璐羽是什麼人物?朝堂上一人之下萬千人之上,軍機政務說一不二,又剛剛被賜予九錫加殊禮,金國的皇帝和太后如何敢忤逆他的意思?

    二月初二,是民間傳統節日,此時,春節剛過,田間農事活動即將展開,故「二月二」又稱「春農節」、「農頭節」。在南朝,二月初二也是農村中的農事節。據說,農頭節起源於三皇之首伏羲氏時期。伏羲氏「重農桑,務耕田」,每年二月二這天,「皇娘送飯,御駕親耕」。後來的黃帝、唐堯、夏禹等紛紛傚法先王。到了周武王,這一習俗還被發揚光大:每逢二月初二,都舉行盛大儀式,讓文武百官都親耕一畝三分地。這以後,「二月二」便定名為「農頭節」。唐代白居易有詩云:「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時生;輕衫細馬春年少,十字津頭一字行。」

    在二月初二日,北朝民間家家戶戶打著燈籠到井邊或河邊挑水,回到家裡便點燈燒香、上供,叫「引田龍」。這一天家家戶戶要吃麵條、炸油糕、吃豬頭肉,比作為「挑龍頭」、「吃龍膽」、龍王升天、興雲布雨、五穀豐登,以示吉慶。

    但是,就在正章九年的二月初二,金國中都百姓所關心的卻不是家中的豬頭肉,他們一大早便被那淨水潑街、黃土墊道的排場所吸引,雖然在街上清理打掃的不是中都百姓,而是大群的武衛軍兵士,但那些並沒有手持刀槍的武衛軍顯然無法阻擋中都百姓們的好奇心,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悄悄向武衛軍的士兵們打聽,今日是不是皇帝要出巡?

    但是,這人被告知,今日不是皇帝出巡,是當朝宰相、鄭王韓璐羽大人要去位於豐宜門外圜丘的南郊壇祭祀先祖,那位得到後世子孫如此大張旗鼓祭祀的人物,不是旁人,正是遼國文忠王,韓德讓。

    巳時正,鄭王韓璐羽的大隊人馬在皇宮外集結後,開始穿過中都城,往豐宜門而去。整隊人馬共一萬四千五十六人,計有:

    攝官六百九十九人:將軍、大將軍四十三人,折衝、果毅一百二十六人,校尉五十六人,郎將三十四人,帥兵官二百四十六人,統軍六人,都頭六人,千牛一人,旅帥二人,部轄指揮使二人,押纛二人,押衙四人,四色官四人,押旗二人,引駕官四人,進馬四人,押仗通直二人,押仗大將二人,碧?一十六人,長史二人,鼓吹令二人,鼓吹丞二人,典事五人,太史令一人,太史正一人,司丞一人,府牧一人,刻漏生四人,縣令一人,御史大夫一人,僚佐一十人,進輅職掌二人,夾輅將軍二人,陪輅將軍二人,教馬官二人,四省局官八人,導駕官四十八人,抱駕頭官一人,執扇?一人,尚輦奉御二人,殿中少監二人,供奉職官二人,令史四人,書令史四人,押仗二人,殿中侍御史二十四人。諸班直隊二千九百四十五人:鈞容直三百六人,執旗一百三十六人,引駕六十二人,駕頭天武官一十二人,執從物茶酒班一十一人,御龍直仗劍六人,天武把行門八人,殿前班擊鞭一十人,御龍直四十人,骨朵直一百三十四人,部押二人,殿前班行門三十五人,捧日馬隊七百人,奉宸步隊七百人,天武骨朵大劍三百一十人,東第四班三十一人,扇?天武二十人,捧日隊從領人員一十七人,簇輦茶酒班三十一人,鈞容直三十一人,招箭班三十三人,天武約?三百一十人。車輅下駕士六百三十八人:玉輅下一百四十人,金輅下六十四人,像輅下駕士四十人,革輅、木輅、耕根車駕士同上,革車二,共五十人,指南、記裡車各三十人,輅車、鸞旗、皮軒車各十八人,黃鉞、豹尾車各十五人,屬車八,共八十人。輦輿下六百八十五人:小輿一,長行二十四人,逍遙一,共三十五人,平輦下四十二人,腰輿共一十九人,大輦下三百七十一人,押馬六人,像二十三人。擎執人、舁士共八千七百七十一人。鼓吹樂工九百九十四人。馬六千七十八匹。

    就在整支隊伍的前面,兩駕四馬拉乘的大車上,立著兩塊常人高的巨大靈位,一個上書「故遼文忠王韓公德讓之位」,另外一塊書寫著「故遼文忠王耶律隆運之位」。行進在兩塊靈位後的,自是金國宰相、鄭王韓璐羽,在韓璐羽稍後,是鄭王殿下的兩個血緣稍遠的哥哥韓璐琮、韓璐璜,再後面竟是文武百官隨同。

    且不論鄭王車駕到達南郊壇祭祀的狀況,只是整支車駕的排場就讓中都之內稍稍懂得金國禮儀的所有人心中發顫。那是一個什麼規格的儀仗?那可是當年金國熙宗皇帝駕臨中都時所使用的全副天子法駕儀仗,以後的金帝,就是每年冬至日皇帝親自出豐宜門去往圜丘的南郊壇祭祀昊天上帝、皇地祗,行國家祭祀大典的時候,使用的也僅僅是三千人的行仗,哪裡有這樣的排場?

    還有,韓德讓是什麼人?那是遼代漢人中的第一人,就是在他鼎立支持那個情人、遼景宗的皇后蕭燕燕,才有了後來的聖宗耶律隆緒,並盡心輔佐的蕭燕燕,受到情人和情人兒子的一致信任,後又得到蕭燕燕下嫁,以耶律隆緒所在的「隆」字一輩賜名,入遼國契丹皇室宗譜,其爵位達到了幽雲漢人前所未有的親王之上,耶律隆緒甚至對其行父禮,後來病重時,又是皇帝和皇后親自餵藥,其榮寵,便是契丹耶律皇族都無法比擬。可是,金國畢竟是代遼而立,對於遼國始終是非常忌諱,對於遼國皇室更是早在立國之初就迫使國內所有耶律氏改姓「移剌」,其戒備之心可見一斑。

    而今,韓璐羽如此大張旗鼓的為他那位曾經風光無限的祖先舉行祭祀,甚至在靈位上書寫了「故遼」的名頭,姓氏更是明目張膽的寫上「耶律隆運」,這豈不是在為遼國翻案?不過,這麼作卻取得了十分明顯的效果,看到兩塊靈位,中都的契丹人和渤海人後裔俱是眼中滿含熱淚,那劉楚材一路上因為擦去眼淚,竟將官服的兩個衣袖全部弄濕。就是那些中都的漢人在看到如此的排場和那高大靈位後,看向韓璐羽的眼光也變得灼灼起來。

    再有,那豐宜門外圜丘的南郊壇是什麼地方?那是每年冬至日時皇帝親自去往祭祀昊天上帝、皇地祗,乞求來年國泰民安的地方,這種典禮都是由皇帝親自主持。而今韓璐羽竟然提出在這樣一個地方祭祀先祖,那個先祖還是前朝的重臣,縱使是他挑選的日子不過是一個民間吉日,但其背後的意義仍是讓人嗅出了不同尋常的味道。

    韓璐羽這一舉措,雖然沒有明言其對於那封《勸進表》的態度,卻好似一個信號般,將其內心想法表達的淋漓盡致。就在二月初二日午後,盛大的祭祖儀式剛剛結束後不到一個時辰,身居東平郡王卻將自家王府改為賭坊的那個痞子王爺完顏訛可,打發他的兒子、武衛軍萬戶、東平侯完顏守榮前往皇宮,親自呈上了兩人起草的勸進奏折,明確提出,要求小皇帝禪位於鄭王韓璐羽。

    通過宮中宦官傳出的消息,完顏守榮還沒有走出宮廷,朝中大臣們便已經曉得了完顏訛可的舉動,無論此時他們如何悔恨,都已經無法挽回被痞子王爺搶先一步的事實,為了彌補自己的疏忽,當完顏守榮走到皇宮大內門口的時候,他看到的是數不盡的車馬停在那裡,滿是身著文武服飾的官員們匆匆自他身邊走過,招呼都來不及打一個,便快步向著內宮而去。

    金國的小皇帝只怕還看不明白那些文縐縐的表章上寫的到底是些什麼東西,可是,他的母親、金國的太后就不然了,當年輕的太后看到那些表文後,先是當著眾臣面前落下眼淚,後來竟是哭泣出聲。但是,無論她如何痛哭,此時也無法喚起殿中群臣們一絲一毫的同情之心,金國的大臣們呆呆的看著太后在那裡流淚,無一人過來勸慰,直到最後,禮部尚書元好問看著事情不對,不得已出班而立。太后看到禮部尚書大人這個時候站出來,心中升起一絲希望,希望這位當世才子能為金國完顏皇室說上一句話。但是,元好問卻是說道,「宮人何在?太后如此當廷哭泣,有違禮制,你等還不扶太后回宮。」

    聽到這個命令,一邊的太監立刻走了過來,將傻愣愣的坐在龍椅上的金國太后扶起,半拖著帶離金殿。

    西曆1253年,金正章九年,宋靖中三年,二月初五日,小名寶兒的金國皇帝在母親以及宮人的陪同下,於中都城內尋一處王府避居,同日,下旨禪位於鄭王、國丈韓璐羽。金國宰相韓璐羽不受,封還聖旨。

    二月初十,金帝再次下旨,禪位於鄭王,百官隨同聖旨抵鄭王府。鄭王韓璐羽封還聖旨,不納入府。

    二月十五日,金帝下旨禪位韓璐羽,百官、武衛軍眾將隨同聖旨前往鄭王府。鄭王韓璐羽拒旨。

    二月二十日,金帝下旨禪位,以百官、武衛軍眾將、中都城內七十歲以上有德望者前往鄭王府敦請鄭王接旨。韓璐羽拒絕,懇請金帝收回聖旨。

    二月三十日,金帝以百官為先導,武衛軍眾將護衛,中都城內年紀七十以上老者隨同,親往鄭王府前,拜請鄭王韓璐羽接受禪位。韓璐羽不受,金帝即跪拜於地,垂淚懇請,百官、眾將、老者皆拜於鄭王府前,齊聲懇請。金國宰相、國丈、鄭王韓璐羽乃受。同日,工部於中都城外始築受禪台。

    西曆1253年,金正章九年,宋靖中三年,三月十五日,鄭王韓璐羽自金帝手中結果那枚徑四寸八分、厚寸四分、盤龍紐高厚各四寸六分、刻著「大金受命萬世之寶」玉璽,受禪於金帝,改國號為鄭,以金正章九年為鄭國興元年,大赦天下,遣使入宋、夏、高麗諸國告知。鄭帝韓璐羽於受禪台上下旨,去辮發、鄭國官服改左衽為右衽。即日冊封高氏雲蘭為鄭皇后,子韓承憲為皇太子,冊封方子謙為魯王,食邑萬戶,封向世誠為常山郡王,改韓弘范名為張弘范,使歸張氏,冊封張弘范為安定郡王。

    西曆1253年,鄭國興元年,宋靖中三年,三月十五日,鄭皇帝韓璐羽受禪歸於中都路上,有民婦謝氏攔住聖駕,以傳國玉璽並趙宋皇帝趙昀之御寶一枚進獻。觀傳國玉璽,色綠如藍,溫潤而澤,背璃紐盤,五龍交紐,上面用鳥蟲形篆文書寫八個大字「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璽紐的一角以黃金鑲補,細看下,在傳國玉璽的一側,刻有一行小字「魏受漢傳國之璽」。韓璐羽大驚,將謝氏禁於禮部,詔翰林學士承旨李冶、禮部尚書元好問等學士、尚書十五人入宮,辨驗傳國玉璽真偽。

    西曆1253年,鄭國興元年,宋靖中三年,四月三十日,眾學士、尚書上奏辨驗結果,稱此傳國玉璽當為昔日之和氏璧、秦漢之傳國玉璽。

    西曆1253年,鄭國興元年,宋靖中三年,六月初一日,鄭皇帝韓璐羽齋戒一月,方沐浴更衣,於大安殿行大朝,受天授傳國受命寶。初二日,祭告於太廟。初三日,以傳國玉璽遍示天下,獄中囚犯減刑一等。初五日,韓璐羽率群臣領受傳國玉璽,並搗毀金之偽璽。初六日,賜宴百官,下詔冊封謝氏從一品奉國公夫人,食邑千戶。

    六月二十日,南朝、高麗賀使朝覲新皇於大安殿。夏國不朝。

    附錄:關於傳國玉璽(本段不算vip字數)

    中國人用印信來表示信用,始於周朝。到了秦朝,才有璽和印之分,皇帝用的印叫璽,臣民所用只能稱為印。

    根據漢代的記載,皇帝有六璽:皇帝行璽,皇帝之璽,皇帝信璽,天子行璽,天子之璽,天子信璽。六璽的用途都不同,由符節令丞掌管。然而,傳國玉璽不在這六璽之內,因為這個玉璽是用來代表正統的,所謂「真命天子」必須擁有這個玉璽,否則只能是草雞大王而非真龍天子。

    傳國玉璽原為和氏璧,乃戰國年間,楚國工匠卞和所獻,並因此得名。傳聞和氏璧「側而視之色碧,正而視之色白」,據記載,這和氏璧置於暗處,自然發光;置於座間,冬月則暖,可以代爐;夏月則涼,蚊蠅不入;還能卻塵埃、辟邪魅。和氏璧被楚國視為國寶,在歷代楚王手中傳承370多年。

    和氏璧的第一次失蹤是在四百年後。楚威王將此璧賞賜給了有功的相國昭陽。昭陽某日請客時,出璧讓各賓客觀賞,席散時卻不翼而飛,雖經多方搜查也毫無下落。楚相昭陽因宴會偶失此璧,懷疑為張儀所偷,把張儀打了個半死,張儀因此入秦,憑三寸不爛之舌瓦解了六國的「連橫」,玩六國於股掌之間,為日後強橫大秦的鐵騎踏平六國掃平了障礙。其實昭陽實在是冤枉了張儀。

    五十多年後,這和氏璧不知怎麼的竟流到了趙國,出現在趙國太監纓賢的手中,趙惠文王便據為己有。此時,秦國勢力已十分強大,當時在位的秦昭襄王得知和氏璧在趙國,便說要用十五城來交換璧。趙王孱弱,只好派藺相如出使秦國,上演了完璧歸趙的故事。

    六十一年後秦滅趙。到秦始皇統一六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和氏璧自然也就歸秦始皇所有了。李斯《諫逐客書》有「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隨和之寶」的句子,「隨和之寶」即指「隨侯之珠」與「和氏璧」兩物,說明和氏璧已入始皇之手。秦王統一中國,自稱「始皇帝」,秦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命良工將此玉琢為璽,玉工孫壽將宰相李斯書寫的「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鳥蟲形篆字刻在和氏璧上,作為皇帝的玉印。這樣,和氏璧就成了「國璽」。

    劉邦率兵攻入咸陽時,秦王子嬰殺死趙高,把璧獻給劉邦。劉邦入鹹陰,子嬰「奉天子璽符,降軹道旁」。和氏璧成了天下的象徵,類於「九鼎」。

    劉邦建立漢朝,並把秦玉璽作為漢朝的國印,從他起,將玉璽一代一代傳了下去。自此,和氏璧成為「傳國璽」。劉邦之後,傳了九代皇帝。

    西漢末年,王莽篡位,當時的皇帝劉嬰僅兩歲,傳國璽由王莽的姑母漢孝元太后代管。王莽命大臣王舜向孝元太后索取傳國玉璽,孝元太后身為漢朝的皇太后倒心向著漢室,被逼不過,一怒之下將此鎮國之寶擲於地上(《漢書;元後傳》),據說摔壞了璽紐的一角,後來王莽用黃金鑲補,但無濟於事,還是留下了缺痕。東漢光武帝劉秀打敗了王莽,奪回傳國玉璽,此璽又成了漢家天下的象徵。

    到了東漢末年,戰亂紛起,群雄逐鹿,漢少帝夜出北宮避難,倉促間未帶此璽,返宮後發現玉璽已不知去向。不久,董卓之亂,各路諸侯紛紛起兵。長沙太守孫堅攻入洛陽,見城南甄官井中隱隱冒五色彩光,使人下井打撈。撈起一宮女服裝的屍體,顯見那屍體已經有很長時間,卻未腐爛,屍首項下帶一錦囊。取開看時,內有朱紅小匣,用金鎖鎖著。打開裡面有一玉璽:方圓四寸,上鐫五龍交紐;旁缺一角,以黃金鑲之;上有篆文八字云:「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孫堅意外地得到玉璽,《三國演義》有「匿玉璽孫堅背盟」一回即此謂。孫送給袁術,袁敗後歸漢獻帝。

    然後曹丕廢漢自立,從漢獻帝手中接過了傳國璽,並自作聰明地在玉璽一側刻了一行小字:「魏受漢傳國之璽」。

    只過了四十五年,這顆玉璽又傳到了司馬炎的手中。司馬炎倒沒有再在上面刻上什麼「晉受魏傳國之璽」的字樣。要是都像曹丕這麼刻下去,後來搶得皇位的皇帝們恐怕就沒地方去刻字了。

    五胡亂華,玉璽由南朝承襲。

    不過,後來的皇帝們不管這顆玉璽上有沒有地方供他們刻字,以紀念搶了人家的江山,都得再去另刻一顆璽了,因為這顆用和氏璧刻的傳國玉璽傳傳傳丟了!

    這顆玉璽由魏、西晉相傳,經前趙、後趙,又落入前秦苻堅之手。後苻堅為其部將姚萇俘獲,姚要他交出玉璽,苻堅說已送給東晉了,玉璽在這時可能已經丟了。

    姚自己要當皇帝,覺得不能沒有傳國璽,於是在他建立後秦國時,就偽造了一顆「傳國璽」。他這一招啟發了所有想當皇帝的朋友,與此同時,後燕慕容垂也偽造了一顆。東晉司馬家族素以正統自居,見此情形,也連忙偽造一顆,卻把文字刻錯了,成了「受天之命,皇帝壽昌」。他們還順便編造了一則故事,稱這顆假玉璽是冉閔的部將蔣干送來的。

    後秦的那顆「傳國璽」在劉裕滅後秦後被帶回了建康(今南京),東晉王朝知道它是假的,就銷毀了它。東晉的那顆後來流入北齊。因為後燕的那顆在亡國後已輾轉落入北周,北周滅北齊後,又將東晉假造的那顆「皇帝壽昌」璽毀了。於是,三顆假璽只剩當初後燕慕容垂制的那顆,假到此時也就算是真的了。

    這顆玉璽經北周、隋,隋滅,隋煬帝楊廣皇后蕭氏攜璽及部分皇室人員流亡突厥。唐貞觀四年,蕭後攜璽歸唐。

    唐末,玉璽為後梁朱溫所得,傳於後唐。一直傳到五代的後唐。後唐末帝李從珂為石敬瑭圍困**後,這顆玉璽也下落不明瞭。

    後晉時遼大舉入侵,多次搶掠,傳國玉璽至此不見載於文獻。

    北宋趙匡胤以後的皇帝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印章,而且不止一顆,但卻沒了傳國的玉璽。雖然後來的王朝也多有聲稱發現傳國玉璽的,但那都是都是民間偽造仿刻之作,為了證明自己「受命於天」而編造出來騙人騙己的,官吏借此以討好皇帝罷了。

    宋紹聖年間,咸陽獲一方「色綠如藍,溫潤而澤」、「背璃紐盤」的玉印,經當朝十三名學士官員的考證,認為是真秦制傳國璽。

    到了宋國滅亡,這枚傳國玉璽便被掠入蒙元宮中,成為蒙元的傳國玉璽。後來朱元璋起兵伐元,元順帝退入草原,也將這塊玉璽帶入了草原之中。再後來元順帝的子孫在蒙古各部的混戰中被殺,那枚傳國玉璽因為是黃金家族統治的象徵,也就為蒙古各部所爭奪,在草原上隨波逐流。而後,傳國玉璽落入察哈爾部的林丹汗手中,成為其繼承蒙古黃金家族的象徵,林丹汗也就被一些蒙古人認為是北元最後一代皇帝。

    最後,女真人皇太極征伐察哈爾部,攻殺林丹汗,得到了這塊傳國玉璽,一方面使得皇太極得到蒙古黃金家族繼承人的身份,並藉以此身份對漠南蒙古進行統治。同時,作為中原的傳國玉璽,在得到這塊玉璽後,皇太極也將其當作自己將成為中原之主的象徵,於是在回到遼東後,稱帝建立清國,與明國分庭抗禮。

    清初時,故宮藏有御望三十九方,其中一方被人稱為傳國璽,此玉璽當是皇太極得自林丹汗的那方玉璽。而公元1746年,經乾隆皇帝欽定,證實是一塊贗品。直到1924年11月,末代皇帝博儀被逐出宮時,警察總監張壁和鹿鍾磷等人仍在追索這塊鑲金玉璽。

    鍋鍋按:其實,傳國玉璽自從五胡亂華後,便已經消失在中華大地上,至於說宋朝時得到的那方傳國玉璽,是否為秦朝時的傳國玉璽,都很難確定。就算是宋朝當年得到的傳國玉璽是正品,到了林丹汗時期,經過草原上兩百多年的反覆爭奪,那塊所謂的「代表黃金家族正統性」的玉璽是否就是宋代的傳國玉璽,也很讓人懷疑了。但是,本文為了小說的方便,在這裡姑且設定那塊玉璽為真的傳國玉璽。此為小說家之言,諸位讀者切切不可當真。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