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大明時代之死人香

第2卷 第177章 英烈埋骨地,處處皆中華 文 / 高路華

    第177章英烈埋骨地,處處皆中華

    作為長江口由泥沙沖積而成的沙洲大島,崇明因沙而成,自然有很多以沙而名。比如北部平洋沙、南部高頭沙的地名,比如聞名天下的沙船,甚至崇明島上的居民也叫沙民,至於當年抗擊倭寇的沙兵,其義勇歷來被島民津津樂道。

    崇明民風素來充滿了冒險精神。同盟艦隊的水手幾乎都是由崇明本地的沙民、漁夫、海匪與鹽販組成,甚至作為主心骨的高氏無非也是本地最大的海盜家族。所以,幾乎戰船上每一個水手的背後就是一個島民家庭,同盟艦隊的勝利,就等於崇明人自己的勝利。

    勝利就意味著巨大的的收益。

    此戰中,滿清在數月之間傾江南之力打造的鎮江水師全軍覆沒,除了三順王之一的耿仲明被俘之外,還有將近三千多綠營清兵被俘,二千多臨陣反正投誠,繳獲戰船七十多艘,火炮數百門,其它軍械器甲不計其數。對於同盟艦隊來說,最大的損失就是西班牙戰艦「同盟號」的焚燬,這個損失除了高老頭唉聲歎氣之外,高旭卻有了打造同盟艦隊「新同盟號」的計劃。

    當然,對於高旭來說,這些戰術上的勝利不足以讓他側目,但這些水上決戰所帶來的戰略展望讓他激動萬分,那就是在長江、東海水域的絕對制江海權,解除了崇明島全部的後顧之憂。當高旭的目光投在陸上時,就不會擔心崇明這個老窩被清軍的水師偷襲。因為高旭知道,歷史上鄭成功在以金、廈兩島為據點起家時,當他的老窩就被清軍偷襲過,儲蓄的錢糧被清軍一掃而空,損失極大。而今時今日,隨著清軍鎮江水師耿仲明的覆滅,在水路上,完全被同盟艦隊掌控,清軍在水路上的一舉一動都在高旭的視野之中,老窩崇明島的安全得到完全的保障。

    以高旭看來,在沒有取得絕對的制江權之前,同盟軍任何陸上的反擊戰都有著隱患的,但現在,消除了清軍鎮江水師在水上的唯一一支力量之後,在十月份,同盟軍終於能在陸上展開有限度的反擊戰。

    同盟軍的陸戰主力有三個鎮,第二鎮的閻應元部在江陰死磕著博洛的滿清主力,第三鎮的徐鴻部經過整編之後在吳淞與尼堪部對峙,擔任反擊任務的只有第一鎮的徐玉揚部。

    八月份,徐玉揚的第一鎮在崇明的同盟軍訓練營進行地獄式的整訓一個月後,九月初,奉命挺進浦東。由於鎮守松江的綠營漢將李元胤收縮兵力,避其鋒銳,徐玉揚的第一鎮輕而易舉地奪取了浦東的川沙、南匯、金山三個原來抗擊倭寇的沿海堡壘。

    九月下旬,徐玉揚窩在金山衛,多次向高旭請戰:要麼讓第一鎮對浦西的華亭、青浦、上海三縣發起攻擊,光復整個松江府;要麼讓第一鎮開撥到江陰,與博洛的滿清主力對決。

    對於徐玉揚的請戰,高旭全部駁回。

    與崇明近在咫尺的松江府,也就是後世的上海地區,高旭是要當成同盟會的根據地經營的,一口吃不成胖子,所以奉行穩打穩扎的策略。第一鎮挺進浦東之後,這是同盟軍第一個在陸上開拓的西面臨江、東面臨海的控制區,需要相應的時間來消化。而且以高旭看來,重整之後的第一鎮在崇明訓練一個月,至少還要在浦東磨合一個月,然後才能開赴沙場。至於讓徐玉揚的第一鎮人馬開到江陰與博洛的滿清主力玉石俱焚,高旭現在還砸不起這個本錢。

    壓下徐玉揚瘋魔式的戰志,就是為了像壓抑彈簧一般將來得到最大限度的反彈。

    當然,高旭駁回了徐玉揚的請戰,並且能說服徐玉揚在浦東老老實實磨合軍伍的是一份計劃,一份十月份從浦東開始反攻計劃:徐玉揚的第一鎮從浦東發起反擊,經華亭、青浦兩縣奔襲嘉定,截斷強攻吳淞城的尼堪部的後路。柿子要挑弱的捏,相對於博洛部滿漢聯軍十幾萬的兵力,以不足三千的滿蒙旗兵為核心、其餘皆為綠營降軍的三萬尼堪部,自然成為高旭試刀的目標。

    現在,隨著清軍鎮江水師的覆沒,高旭能把同盟軍的戰力完全投在陸上了。

    時令進入農曆十月之後,黃昏之時的暮色明顯地比往日來得要早,但是當水師大捷的捷報傳到崇明時,暮色根本阻止不了人們的欣喜若狂的熱情,大批的島民湧進崇明港,歡迎大捷歸來的同盟艦隊將士。

    除了普通的狂熱民眾之外,以同盟會行政司司理長沈廷揚、宣政司司理長顧炎武以及副司理許用、同盟公塾的塾長歸莊為首的一干留守崇明本島的同盟會骨幹,還有隆武特使劉中藻等人。

    現年五十一歲的沈廷揚在崇禎朝時就頗有名望,又歷任內閣中書舍人、戶部主事、郎中,如今又被隆武朝任命為內閣大學士,雖然是個虛名,但以沈廷揚的資歷來講,在崇明本地無人出其左右。在同盟會這個新興團體之中,精於吏事而且又老成持重的沈廷揚已隱隱成為文臣之首。

    思想激進,行事時常出人意表,被時人稱之為「歸奇顧怪」的歸莊與顧炎武都被高旭重用。顧炎武負責同盟會宣政司的會務發展,歸莊則是負責同盟公塾的教育事宜,他倆是同盟會中革新派的代表,高旭許多超前的想法都被他們最大限度地執行下去。江陰書生許用是高旭的堅定支持者,在同盟會之中,許用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正是因為他以身作則的吶喊與疾呼,在江南一地有更多滿腔熱血的書生投奔同盟會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的偉業中來。

    由於同盟會以驅逐韃虜為已任的綱領,以及同盟軍在江南立下的赫赫戰功,為了獲得崇明高氏的支持,作為隆武帝的江南特使、兵科給事中劉中藻以隆武朝廷的名義,最終確立了同盟會的合法地位。但是看著同盟會如火如荼的發展,劉中藻還是忍不住觸目驚心,想想將來如果江南百姓的眼裡只有同盟會,而沒有遠在福建的大明朝廷,這樣的結果絕不是像他這樣忠於明朝朱氏皇室所樂見其成的。

    至於高老莊的管家鄔老傢伙以及同盟軍情報處、憲兵營的統領鄔含蓄,這一對腹黑叔侄一直是高氏當中影子一般的人物,你看不到他們的身影,並不表示他們不存在,這對叔侄陰沉的目光遍佈整個崇明本島,甚至是江南的每個角落。對於他們來說,無論局勢如何演變,高氏的利益與安全始終凌駕一切。

    高旭立在箭魚號的船頭,望著港內那通明的燈火,洶湧而又狂熱的人群,在夜色中飄揚的同盟中華旗,心中也是忍不住一陣激盪,在這個人心沉淪的時代,終於在他的努力下,一絲絲在改變,無論將來怎樣,至少現在,憑著一場場艱難的勝利,那希望的曙光在黑暗中一縷縷地游離出來。

    在高旭的身邊立著高老頭與趙明月,在他的身後立著親兵夏完淳與湯嫣兒,以及同盟艦隊第一營統領史戰史必達、第二營統領顧三麻子顧容、第三營水師陸戰營統領趙天武這些同盟軍水師的骨幹將領,還有受高旭邀請而來的鄭氏艦隊的鄭森與洪旭。

    對於鄭森來說,他能離開鄭氏艦隊的旗艦登上箭魚號,並且像同盟艦隊的統領們立在高旭的身後,這種極具象徵意義的從屬地位便是對高旭扶他上位的感激方式之一。很顯然,在福山暗戰那晚,高旭給予他的心理壓力還沒有完全被他消除得一乾二淨。鄭森知道,斬殺父親鄭芝龍的心腹將領施天福,違背父親與清軍的締約意志,在得不到家族力量支持的前提下要在抗清前線取得讓天下人矚目的戰績,就必須要得到高旭的支持。當然,對於鄭森來說,他這種半獨立半從屬地位的確立,也少不了大將洪旭的勸戒。

    作為鄭氏將領,洪旭對鄭森的忠心不容置疑,但對時勢的認識比鄭森更深一層。以他看來,同盟軍已成長為江南反清的主力,而且同盟會的倡導的反清熱潮已捲集江南的每一個角落。置身這股熱潮之中,同盟會具有巨大的同化力,只要你有驅逐韃虜的忠義之心,便無法掙脫同盟會對你的吸引力。而洪旭正是鄭氏家族當中少有的忠義之士。

    以洪旭看來,眼前這個貌不驚人的高旭憑著江南全民反抗滿清剃髮令的熱潮中,他以同盟會聚集人心,他以同盟軍開拓地盤,把每一個忠義之士綁上他的戰車上,以這樣的聲勢發展下去,前途根本不是常人所能估量。

    讓洪旭深有感觸的是高旭對於每一個陣亡將士的尊重。對於普通士卒,歷來都有視之如草芥的傳統,除了將領的親兵營之外,死了多少士卒不過是一堆無意義的數字罷了。但在同盟軍之中,這些普通士卒的陣亡不光骨灰埋在同盟廣場的英烈陵園裡,還有他們的名字刻在英烈碑上供後人拜祭,他們的家人能得到一份優厚的撫恤金,他們的孩子也能得到同盟公塾最好的教育。總的一句話,只要你參加同盟軍,同盟會完全解除了你的後顧之憂。

    當高旭提議陣亡的鄭氏將士的骨灰葬在同盟廣場的英烈陵園之中時,洪旭當時婉拒道:「高督帥,我部皆是福建人,總要魂歸故里的。」

    洪旭說罷,只聽高旭又道:「就近葬在同盟廣場的陵園當中吧,讓英烈們陪伴陵園當中的史閣老。」

    在同盟廣場的陵園之中葬有史可法的衣冠塚,當時史可法的忠烈名滿天下,埋骨其側也算是一種榮耀。當洪旭看著鄭森一聽到高旭搬出史可法時,向來注重名節的鄭森便頓時答應了。洪旭心中只有暗歎一聲,自己的少主又著了那高旭的算計。讓陣亡的鄭氏將士與同盟軍將士一同葬在同盟廣場的英烈陵園,以死後同塚增加鄭氏將士對同盟廣場的認同感,高旭這種在不動聲色間企圖來同化鄭家軍的舉措著實讓洪旭又歎服又警惕。

    就在洪旭患得患失之間,卻見高旭用飽含深意的目光盯了自己一眼,道:「洪將軍,大敵當前,勿有門戶之念。英烈埋骨地,處處皆中華!」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