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54年3月19日,周軍與南下的北漢軍在高平郊外的巴公原(今山西高平市巴公鎮)相遇。
柴榮遠遠望見北漢軍分為三個方陣,中間一面大大的「劉」字旗號迎風飄揚,想必就是劉崇了,再看兩翼,東邊是號稱北漢第一勇將的張元徽,西邊乃是遼將楊袞。
世宗當即點將,也布成三個方陣,白重贊和李重進率左軍在西邊,迎戰楊袞,樊愛能、何徽率右軍在東邊,迎戰張元徽,向訓、史彥超率精銳騎兵居中央,殿前都指揮使張永德率禁兵保護御駕。
擺好了陣,周軍兵力的劣勢立即顯現出來,大約只有北漢的三分有二。世宗的心裡不禁倒吸了一口涼氣,要是河陽節度使劉詞早點到就好了。不過,派人去催了,應該已經在路上了,世宗安慰自己。
劉崇看見周軍人少,有點後悔叫遼兵過來,出場費是一大筆錢呢。他回頭對各位將領說,「看見沒有?其實他們的人馬跟我們北漢差不多,早知道這樣,我就不叫遼人來了。」轉念一想,「不過也好,我今天不但要滅了大周,而且還要讓遼人明白,我們並不是非得要求他們幫忙,也算一舉兩得。」領導這麼有信心,大家也都很興奮,勝利好像就在觸手可及的地方,開戰似乎只是走走過場。
遼將楊袞是一員老將,作戰經驗十分豐富。他打馬上前看了半天,回來跟劉崇說,「周軍雖然人少,但我看他們排兵佈陣很有章法,沒有明顯的破綻,千萬不可輕敵。」
劉崇聽了非常掃興,氣得鬍鬚一顫一顫,「機不可失,時不再來。你們呆在那裡不要動,看我和他們決戰,今天非為我兒報仇不可。」楊兗也就退了下去。
這時,突然刮起了東北風,夾著一股冰冷的寒氣迎面襲來。「春寒寥峭」,北方的春天,寒意還沒有完全退去。這一陣風直吹得兩軍將士心裡發麻,感覺陰森森的,大家都很清楚,此刻死神就埋伏在附近,一不留神就可能在這裡倒下,埋骨他鄉。
而周軍恰好處於要命的下風方向,黃土高坡上的沙塵撲面而來,大家用手護住眼睛死死盯著對面的北漢軍,不敢有絲毫大意。形勢極為不利。
沉默,無邊的沉默,狂風在耳邊怒吼,軍旗「畢剝」作響。
過了一會兒,風勢稍微有所減緩。但風向卻變了,剛好轉了過來。
沉重的沉默壓得人透不過氣來,既然今天的勝仗這麼有把握,那就趕緊打吧,北漢司天監李義對劉崇說,「風勢已經小了,現在正好開戰。」
但北漢樞密直學士王得中卻說,「現在風勢雖然小了,可是咱們是逆風,形勢明顯對咱們不利。天文地理乃是李義的職責所在,他竟然連風勢順逆都搞不清楚,按罪當斬。」
劉崇大怒,「老呆子不要胡說八道,動搖我軍心。如果再敢多嘴,我先斬了你。」王得中嚇得趕緊退到一旁。
劉崇傳令下去,讓東邊的張元徽先發起衝鋒。勇將張元徽率領手下的精銳騎兵,對著周軍直衝過去。
樊愛能、何徽嚇了一跳。他們已經在心裡盤算了好半天,怎麼著也該由西邊的楊兗先進攻呀,劉崇既然花了錢請人過來,就得把錢用到刀口上。沒想到,當年的街頭小混混劉崇竟然連這筆帳都算不過來。兩人面面相覷,心裡暗暗叫苦,沒辦法,硬著頭皮上吧,兩人挺槍躍馬來戰張元徽。
張元徽就像一隻下山猛虎,舞動大戟勇鬥二將,全無懼色,果然名不虛傳。打了幾個回合,樊愛能、何徽看看不能取勝,便往後退走。北漢軍擂動戰鼓,吶喊著如排山倒海一般猛衝過來。周軍抵敵不住,紛紛後退。跑在後面的步兵一千多人來不及逃回,乾脆投降了北漢。
劉崇看見周軍已經亂了陣腳,親自督率軍隊大舉進攻。一時間,周軍四散奔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