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也有人對此不以為然,不願意成人之美,他就是時任宰相的王峻。柴榮曾多次申請要回京師照顧父王,但都沒有得到批復。
王峻有自己的想法。別看柴榮年紀輕,但英明神武,頗有決斷,跟自己明顯不是一路人。當年一起鎮守鄴都的時候,兩人關係就不是很好。雖然郭威對自己還可以,每次都以兄長相稱,但看得出來,柴榮並不喜歡靠才藝起家的王伯伯。當然,王峻也不希望身邊有個不好打交道的王子。
在這件事情上,王峻還是有一定的發言權的。郭威也很知趣,王峻不同意的事情,一般也就算了。畢竟是多年的兄弟,不要傷了和氣。
而柴榮在澶州一呆就是兩年多,沒有動窩。
不過,老天還是給了柴榮一個機會。
這年夏天,黃河氾濫,洪水肆虐,王峻被派去災區視察民情,離開了都城開封。他前腳剛走,柴榮就派人到了京師。沒有了王峻在耳邊的鴰噪,郭威作起決定來輕鬆多了。為了省去夜長夢多的煩惱,在得到答覆的當天,柴榮就帶著新娘子啟程回了京。一家三口相聚在一起百感交集,千言萬語不知從何說起,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骨肉分離的日子真不是人過的。於是,太子柴榮擔任了開封尹,加封為晉王,準備在開封安家落戶了。
王峻得知消息後很不高興,視察也沒有了心情,乾脆撒手不管了,從抗洪前線直接返回京師,一氣之下還遞交了辭呈。他當然並不是要引退江湖,只是想表達一下自己的不滿,試探一下郭威的態度而已。
郭威的態度非常明確,辭呈不予批准,但之後就沒信了,事情就不了了之了。王峻並不滿意,又請求要外調到地方,郭威好言撫慰,同意他兼任平盧節度使,但是得留在京城辦公。
王峻決定拿出一哭二鬧的手段鬥爭到底,索性托病在家,好幾天不上朝。知道是老兄弟不高興,太祖郭威也沒有怪罪,派身邊的侍從前往探病,還留下話來,「兄長你如果不出來上朝,我就到你家裡去辦公。」可王峻不吃這一套,等了兩天,王峻沒有絲毫反應。
太祖只好又派出樞密直學士陳同來做王峻的思想工作,因為他知道陳同一向跟王峻走得很近,兩人關係不錯。陳同去了半天,回來稟報,「王峻已經想通了,不過,還要麻煩陛下擺個姿態,他就會出來了。」王峻的架子真是不小,跟皇上鬧完彆扭還要找個好台階,太祖心裡雖然不是很痛快,但還是照辦了。
王峻也說話算話,騎馬進宮跟太祖講和了。事情就這麼過去了。
沒過幾天,王峻的興致又來了,在他的府衙樞密院中又蓋了好些亭台樓閣,裝修得非常豪華,竣工後還特地邀請太祖郭威前去參觀。但郭威為人比較節儉,而且現在天下剛剛平靖,人民生活也不富裕,國庫還不充盈,這樣搞是不是有點奢侈了?不過,不忍心當場掃了兄弟的雅興,只好皮笑肉不笑地敷衍了幾句,茶水也沒喝一口就藉故回宮了。
志得意滿的王峻沒在意這些。
但後來太祖郭威決定在皇宮中修建一座偏殿的時候,王峻卻說話了,「宮中大小宮殿已經很多了,不用再蓋了吧?」聽了這話,太祖當然心裡不痛快,「你們樞密院的房子也不少了吧?你為什麼還要修那麼多亭台樓閣?」王峻滿臉通紅,被嗆得說不出話來。
要說,這也算一個不小的警告了,可惜王峻並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沒過多久,他的毛病又犯了。
公元953年的寒食節,全國放假一天。
在當時,寒食節是一個很重要的傳統節日,其由來是一個有名的典故。相傳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重耳年輕的時候受到迫害,四處尋求政治避難,沿路忍饑挨餓,風餐露宿。飢餓難耐的時候,隨行的大臣介之推就割下自己的大腿肉給他充飢。後來重耳當了國王,介之推卻不願居功,和母親隱居在山西介休的深山之中。重耳沒有忘了他,讓手下上山搜尋,可是找了很長時間也沒有找到,便下令放火燒山,想要把山中的介之推母子逼出來,但結果卻出人意料之外,介之推和母親被活活燒死在山中,他們寧願死也不願出來。晉文公重耳十分後悔,便規定這一天不得生火做飯,只能吃涼菜,以紀念不求回報的忠君楷模介之推。
勤勉的太祖郭威也睡了個懶覺,醒來時太陽已經老高了。
洗漱完畢,正準備吃早餐。王峻急匆匆跑到宮中,聲稱有重要事情稟報。郭威還以為他真有什麼重大的事情,立即召見。王峻施完禮,說道,「我看李谷、范質兩位宰相,並不很稱職,不如把他們換下來吧。」郭威沒有思想準備,心裡咯登一下,但他沒有立即回答,沉吟了一下,反問道,「那你覺得誰可以作宰相?」王峻是有備而來,張口答道,「我看尚書顏衎和秘書監陳同頗有大才,陛下何不任用他們?」郭威心裡很不舒服,「那好吧,我考慮考慮。」可是,王峻非得要太祖當時就下命令,站在旁邊不願退下,在那一個勁地絮絮叨叨,說李谷、范質如何如何糟糕,顏衎和陳同又如何如何有才。
飢腸轆轆的郭威哪有心思聽他這些囉嗦?而且任免宰輔大臣原是一件相當慎重的事情,怎麼可能就草率作決定?心下極為反感。不過,郭威還是克制住了自己的怒火,只想把討厭的王兄弟趕緊打發走,「等過了今天寒食節吧。」
看來今天運氣不好,王峻也就回府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