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大宋300年

龍騰世紀 第七章 長樂馮道【2】 文 / 史書蟲

    從這以後,馮大膽的名聲就傳開了。憑借這次大膽執言,馮道交上了好運,在仕途上越走越好,很快就做到了戶部侍郎。

    就在春風得意的時候,家裡出事了,他的父親去世了。在古代,這對當官的可不是好事情,特別是大官、高官,影響就更大了。老祖宗定下的規矩是,停薪停職,回家守孝。當然,有個別人不怕閒話,也可以不停職。比如,蘇逢吉和他的兒子們就不守規矩,老媽去世了,他們可以堂而皇之地繼續堅守工作崗位,繼續撈錢。

    馮先生當然不是這種覺悟,他聽說消息後,沒有片刻遲疑,黑天半夜地就往老家跑。家裡人趕緊收拾好衣服行李,跟在後面追他。

    在幾間茅草房裡,他為父親扎扎實實守了3年孝。3年裡,他親自下田種地,親自上山打柴,跟一個普通的農民兄弟沒什麼分別。遇到年景不好的時候,他還會拿出自己的積蓄來救濟當地村民。而當地父母官逢年過節給他家送的禮,他卻一概不收。

    這就是人格魅力。也許比權勢更讓人心服,更讓人感動。

    名聲甚至遠播到了敵國。遼人曾計劃派人過來綁架他,多虧得到消息提前轉移了,才沒被抓走。

    明宗即位以後不久就問起了馮先生,聽說在翰林院當學士,明宗當即表示,「這人我挺熟的,是個宰相的料。」於是,先是升為端明殿學士(學士前加「端明殿」名號的,馮道是第一個),後又破格提拔,升到了刑部尚書、平章事(宰相)。他上台以後,首先提拔的是出身貧寒,但肚子裡有東西,頭腦裡有思想的人才,那些出身豪門但沒有真才實學的人就對不起了,請考慮改行去賣紅薯吧。

    明宗本人也是馮道先生的粉絲。有一次退朝後,明宗看著他的背影對旁邊的侍臣說,「馮先生從來不講排場。以前打仗的時候和士兵一起住茅屋,吃粗糧,硬硬的床板上只鋪著薄薄的稻草。後來回到鄉里,自己耕田種地,和農民兄弟們打成一片。真正的士大夫啊。」

    馮道也會用他的方式提醒明宗,「陛下施以德政,所以老天爺對我們很照顧,風調雨順,連年豐收。不過,我們還得繼續努力。我經常想起在莊宗府上幹活的時候,有一次出使中山國,井陘那一段路特別不好走,顛簸得要命,所以我很小心,也就平平安安地過去了。但後來到了平地,放鬆了警惕,我卻從馬背上掉下來,差點摔傷了。請陛下一定要注意,千萬不要覺得天下太平、五穀豐收了就可以享受安逸的生活了。」

    明宗又問他,「現在年景好,老百姓都過得好嗎?」

    馮道回答說:「稻穀欠收了,農民就要挨餓,豐收了,賣的價格就低,也會傷害農民的積極性,這是常理。我還記得近代舉人聶夷中寫過一首詩,叫《傷田家詩》,很有意思。詩是這樣寫的,『二月賣新絲,五月糶秋谷。醫得眼下瘡,剜卻心頭肉。我願君王心,化作光明燭。不照綺羅筵,偏照逃亡屋。』」

    明宗聽了很有感觸,讓侍臣記錄下來,沒事了自己還會拿出來讀一讀。

    幾年後,後晉高祖石敬瑭上台。不過,馮道沒有受到什麼影響,照樣當他的宰相。當然,在亂世當高官並不見得是件好事,很多聰明人會選擇去名山大川做隱士。馮道當然不傻,但他選擇了留在朝堂中。

    古語云:小隱隱於野,中隱隱於市,大隱隱於朝。也許馮先生就是傳說中的「大隱」?不過,很多人並不這麼看,連歐陽修在修史的時候也沒忘了羞辱他,對他的評價是,「然而事四朝,相六帝,可得為忠乎!夫一女二夫,人之不幸,況於再三者哉!」說他簡直連一個再嫁的婦女都不如。

    當然,大隱不是那麼好做的。

    第二年,遼人封石敬瑭做「兒皇帝」,為了表示對「父皇帝」的尊敬,石敬瑭計劃派人去遼國當面致謝。當時馮道和幾位大臣剛剛吃完午飯,聽說有出使北方大漠的任務,其他幾位都嚇得面如土色,手腳發顫。也不能全怪他們,這趟差確實跟去一趟鬼門關沒什麼區別,能不能回來只有天知道。

    但馮道當場寫下了兩個字,「道去。」他主動請纓去出差,把同事們感動得熱淚盈眶。我叫馮大膽,就是真的鬼門關,我也要去走一遭。

    幾天後,馮道啟程了。石敬瑭親自擺酒送行,含淚說道,「你老都這麼大年紀了,還讓你去那麼偏遠的地方出差,我真的很過意不去。」

    遼主耶律德光卻很高興,他聽說是馮道來了,準備親自前往城外迎接,接待規格相當高。後來有大臣提醒說,「沒有天子去迎接宰相的道理。」耶律德光這才沒有去。

    但耶律德光真心希望馮先生能留下來,在遼國發展。馮道回答說,「現在南朝是兒子,北朝是老子,都是一家人了,還分什麼彼此呀。」話其實說得模稜兩可,但讓人聽了心裡很舒服。

    他變賣了耶律德光給的所有賞賜,拿錢買木炭。問他,他說,「我現在年紀大了,北方又冷,要多準備點木炭才能過冬呀。」聽起來好像不想回南方了,但也沒有忘了提醒大家,自己是個上了年紀的老頭,而且很不習慣北方寒冷冬天。如果主人非得強行挽留的話,後果可能會比較嚴重。

    耶律德光也害怕到時惹一身騷,最後決定還是讓馮老頭回南方去過冬。但馮老頭卻來勁了,三次上書表示要堅決留下來。當然,耶律德光不需要聽你馮老頭的話,決定了的事情,就得執行。

    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馮老頭賴在賓館裡白吃白喝,又住了一個多月才上路。出發以後,又在路上磨磨蹭蹭,走走停停,幾天的路程他硬是走了2個多月,才慢騰騰地到了邊境。

    一起出使的人都很不理解,「別人要是有這好機會,都恨不得長一雙翅膀,早點飛回家。你倒好,這麼磨磨蹭蹭,你真的想留在遼國嗎?」

    馮道自有他的道理,「你想啊,你能跑得多快?他們如果真要追你回去,只要一晚上就能追上。我磨磨蹭蹭,是故意做給他們看的,因為你走得越急,他後悔得越快。」

    回來後,石敬瑭特地廢掉樞密使,權力都集中到了新任魯國公馮道的手裡,權傾朝野,榮極一時。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