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轉世漢王

龍騰世紀 第二十九章 廢帝(丙) 文 / 宜炫

    甘泉山下,修有專門供皇室與長安往來的大道,比那些一般的道路都要平整寬闊許多。

    大道上,夜色之中,一列身著甲冑的人馬手持火把,正在疾速往前策馬狂奔,遠望去,宛如一條飛騰的火龍。隊伍當中一駕高大的馬車由四匹上好良駒拉著,混在人群當中碌碌地往長安方向奔去。劉平與李廣二人策馬伴在竇太后的車駕旁,劉平不時喝令隊伍加緊速度,又要照顧竇太后的車駕安全,忙中不亂。竇太后端坐馬車之中,雖然一路顛簸非常,卻不時開口道:「再快點,不必顧慮哀家。」

    一行人快速往長安方向而去,劉平掐算著時間,應該能夠順利在明天朝議之前到達長安,因此心裡也稍稍安定了些。此事的危急,他又怎會不知道。若得逞,東宮恐怕要就此被架空,劉徹一旦大權獨攬,他和竇嬰等人也只能束手就縛,整個長沙一脈也必然要大受牽連。

    自己的舅舅都能說殺就殺,別的人又算什麼?長沙王這個兄長又算什麼?

    因此,此事對劉平來說也是只許成功,不許失敗,成功就或許能掃除後顧之憂,至少也能爭取更多的時間。而失敗,就是一敗塗地,本錢喪盡。劉徹的性格,劉平恐怕比竇太后還要清楚三分。

    隊伍正按照劉平的預想速度飛快前進,忽然前軍猛然停住,馬匹長嘶,立起前身來。後邊馬匹立時收不住腳,衝撞在一起,頓時人仰馬翻,亂成一團。

    竇太后因為看不見,也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情形,在車內急聲道:「發生了什麼事?」劉平回到:「臣這就去查問,請太皇太后安坐。」說罷,急急催馬上前,到了隊伍的前方。

    遠遠地,劉平的臉色就已是越來越難看。前方的兵士見劉平過來,紛紛圍了上來,嚷道:「大人,有人意欲阻擋我軍前行。」

    而隊伍的正前方,路上,赫然正是一垛巨木橫立當場,將整個道路盡數封死。劉平心下暗驚,這些人果真是要大動干戈了,居然派出人馬事先將巨木砍斷,堆放在路上,意圖阻擋車駕前行。

    竇太后的車駕由四馬拉乘,非大路不得通行。而道路兩旁樹木雜生,莫說過不了如此寬大的馬車,就是勉強通行,也要陷在泥中,動彈不得。

    而前面探查之人此時也策馬奔了回來,急稟道:「大人,前方還有不少處都是如此。」

    劉平頓時臉色鐵青,喝道:「前隊五百人,立刻下馬,速去將所有巨木移開。」而後轉身策馬到了竇太后車駕旁,稟道:「太皇太后,恐怕有人意欲阻擋鸞駕回京,已事先在道路上設下巨木擋路。臣雖已命兵丁五百速速前去搬開,可隊伍行進的速度恐將放緩,延誤時機。」

    竇太后聞言,微微驚訝,轉而面沉似水,道:「如此,便怪不得哀家了。」說罷,由宮女攙扶出車,從左袖中掏出一塊青銅右虎符,沉聲道:「衛尉劉平。」劉平翻身下馬,一躬身抱拳道:「臣在。」竇太后道:「這是長安西安門城門衛八千七百兵丁的調兵右虎符,哀家令你持此虎符,速往長安,盡發西安城門衛,得便宜行事。」

    劉平喏了一聲,接過西安門虎符。竇太后隨即又從右袖中拿出另外兩塊純金虎符,道:「這是未央宮衛一萬八千兵丁與長樂宮衛一萬五千兵丁的調兵右虎符,哀家令你持此虎符,節制兩宮衛士,得便宜行事。」

    劉平又道了一聲喏,神色肅然接過兩宮衛虎符。

    西安門是長安城比較特殊的一門,它位於長安西城牆,而使其特殊的一點就是西安門離未央宮只有十幾丈,未央宮的西牆和西安門幾乎就是比鄰而立。長安十二城門中,西安門是到未央宮最近的一道城門,從西安門就已可以看到未央宮的前殿。

    而兩宮的左虎符此時正在衛尉劉平手中,只是若無右虎符,他也無法調遣宮衛。而竇太后之所以要將西安城門衛的虎符也交給劉平,乃是為了以防萬一。

    雖然無虎符不能調兵,但竇太后仍然擔心劉徹以天子之名,此時或許已經節制住了兩宮的宮衛。劉平如果冒然前去調遣宮衛,又沒有另外一支軍隊支持,恐將有變。

    從瞬息之間,竇太后就從左右袖中掏出這三塊虎符,就可知竇太后在離開甘泉宮的時候就已先想一步,防備萬一。

    劉平領過虎符,也不多帶人,只點了五十兵丁,其餘全部交由隨行的甘泉宮衛尉李廣統領,護衛竇太后鸞駕。劉平帶著這五十兵丁繞開大路,從大道旁邊的小道急奔前行。

    夏五月,辛亥,寅時初

    丞相竇嬰府

    竇嬰一夜未眠,此時正由下人伺候著洗漱更衣,換上朝服。

    竇嬰顯是有些心神不寧,下人剛在他襟前多撫平了一下,竇嬰即不耐煩道:「都下去,都下去。」

    他此時的心裡已是忐忑不安,朝議在一個時辰之後就要舉行,而此時還未有確切的消息從竇太后處傳來,竇彭祖派去接應的人也都還沒有傳回消息。究竟竇太后有沒有收到他派人送去的消息?還是說路上出了什麼事情?若是讓朝議就此進行下去,後果會是如何?

    竇嬰越想越是不寧,到最後連伸手去捋袖口時都有些顫抖。

    他所能做的都已經做了,接下來就連他也不知道該怎麼辦?能怎麼辦了。

    聽天由命吧。

    竇嬰長歎一聲,道:「備車,去宮裡。」

    寅時末

    未央宮內,前殿外的廣場,已經百官雲集。這盛夏時節,早晨的時光最是舒爽,東方似亮未亮,輕風徐拂。人站在偌大的廣場上,更是沒有半點煩悶之意,正是一日之計在於晨。

    竇嬰來了之後,眾人皆都上來見禮道:「丞相大人安好。」竇嬰一一點頭回禮,輪到趙綰與王臧二人,竇嬰臉色也未變,仍是道:「趙大人,王大人,安好?」

    趙,王二人終究不如竇嬰有城府,臉色微微尷尬道:「下官不敢勞丞相惦記。一切安好。」竇嬰也不和他們多說,轉身自去與別人說話,可深衣內,卻已是冒了一股的冷汗。

    正說話間,一個內侍行到雲階上,大聲嚷道:「文武排班!」

    百官頓時止住口中話語,鴉雀無聲,按品級班次站立好,竇嬰眼往前看,片刻,不禁又是閉目長出一口氣。

    卯時

    又一個內侍宣道:「今日朝議,趨!」

    百官皆都趨步入殿而去。

    眾人跪坐定了,劉徹才從後面出來,滿朝的大臣轟然山呼萬歲。

    劉徹看起來,神氣很不錯,雖然能看出來也是徹夜未眠,但顏色卻是昂揚的。

    群臣拜見之後,劉徹默然半晌,陡然開聲道:「群臣今日有何奏議?」說罷,眼神已經望向了趙綰王臧。趙綰正要出班奏事,竇嬰渾身微微一顫,趕忙搶先邁步而出,道:「臣有奏議。」

    劉徹微微一皺眉,但還是說到:「丞相請講。」

    竇嬰道:「啟奏陛下,黃河水患,自上月氾濫,至此已近一月。萬頃良田被毀,沿岸災民今年生計恐將無著。御史大夫韓安國奏請皇上調撥國庫糧食,郡府官倉,賑濟災民。」

    劉徹不耐煩道:「准奏。」又道:「還有什麼奏議嗎?」竇嬰趕忙又道:「陛下,調撥國庫糧食,以及郡府官倉,都是大事。如果監督不善,即將以養贓,而非以濟民。因此臣請陛下聖裁,調派人手,挑選專門的官員人等,以保證賑災大事,能夠有力有效進行。」

    劉徹又道:「准卿奏。」竇嬰隨即問到:「陛下可否給臣明示,臣回去也好擬定人員名單,再奏請聖裁。」

    劉徹已是有些不耐煩,道:「就調大農令屬官前去,另派御史員前去監督看管。責令沿岸諸郡縣太守不得中飽私囊,違者論以大罪,坐實者一律腰斬。」

    又道:「還有什麼可奏議的?」

    竇嬰再也說不出什麼來,無奈只得退了回去,竇彭祖正要出班,劉徹先道:「竇彭祖且稍等,讓趙綰把要奏的事情說完也不遲。」

    當下,趙綰出班拜道:「臣有關乎天下社稷之事要奏請皇上。」劉徹臉露喜色,道:「好,講。」

    趙綰隨即道:「臣奏請皇上臨朝親政,行天子之實,以天子之尊撫育萬民。此後,太皇太后不得再參與朝政決斷,奉養東宮,頤養天年。」

    趙綰話音剛落,群臣轟然,竇嬰駭然當地,心道,到底還是來不及阿。

    隨著趙綰的話,郎中令王臧,郎中丞趙友,廷尉正監彭傷,將作大匠寧安,左內史常昱,主爵都尉譚連,詹事邰通,大農丞辛博等人紛紛出班,跪道:「臣附議。」

    當下,又有更多的大臣見風使舵,出班拜道:「臣附議。」剩下未出班的紛紛面面相覷,神色不安。

    劉徹正要說話,竇嬰也出班,跪道:「陛下,臣以為趙綰此議萬萬不可。」

    網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m)]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