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驚雷入漢

正文 第三百八十二章 連成一片(下) 文 / 乾坤不動

    兵焚處處,余煙裊裊,沒了百姓燒殺掠奪,胡人仍可用荒廢的村落洩憤。一場大戰終以胡軍受挫告終,即便慕容廆率軍來援仍是未能佔得上風。

    漢人大軍與胡軍奮力攻殺,得慕容廆援軍之助,本是胡人佔據優勢,勝券在握之勢。而事實也確實按照這一節奏發展下去,漢軍如潮水般退下去的那一刻,丘陵曠野迴盪的只有激昂的歡呼聲。

    連續兩戰無法逼退胡軍,漢人實際上已經沒了南下增援高唐的能力,雙方的兵勢本就是相差無幾,而胡軍一方尚有北方源源不絕的後援。一時兵精糧足的慕容廆全身投入戰事之中,饒是劉動也難以佔據半分便宜。

    留下部分兵力補充當地守軍,掛念大營的慕容廆率軍離去,便在這邊大戰之時主營同樣受到了漢軍的攻擊。

    封抽與西方虔把時間拖延到了傍晚時分方才出戰,這個時候漢軍已然準備退兵,營外埋伏的兩支人馬更是踏上了歸途。胡人摩拳擦掌等待了半天功夫,甫一出營便猶如下山的猛虎般撲向漢軍。

    此消彼長之下,漢人節節敗退,若非兩支伏兵回援絕對要吃大虧的,可即便如此,也折損了數千兵力,被胡人殺得是滿地狼藉。

    慕容廆率領主力人馬返回時大戰已經結束,看到封抽等人獲得大勝,慕容廆甚是歡喜,連續數戰皆勝,軍心士氣都是恢復到了鼎盛時期,等若掃清了呼延翼一軍殘破的陰影。這是好事兒,而且是大功,全軍上下皆是士氣高漲。

    逄羨,西方虔等一干文臣此刻更是歌功頌德大肆讚揚軍中上下,與胡人搞好關係這是生存在胡人之中的不二法門。有了這些出謀劃策的謀士們大唱讚歌,胡人的兵將更是無比的自豪與驕傲。

    慕容廆見軍心可用,便召集文武商議攻打平原之事。

    胡軍強盛兵力雄厚,可錢糧只有眼前這些,時間久了後繼乏力,必然會出現糧餉匱乏的現象。那個時候尋求決戰只會被動,不若眼下趁熱打鐵以求精進。

    眾人商議之時軍情傳來,偽漢太子劉動見慕容廆大軍撤走,竟是率領精兵在此突襲南方各路胡軍。胡人經過一天激戰甚是疲憊,大勝之後更是忽視了危險的存在,倉促之中被準備充分的漢軍一舉擊潰,折損兵力超過萬人之眾!

    慕容廆勃然大怒,率軍前往尋戰,奈何漢軍大勝之後早就撤走,又能怎樣?懊惱的胡人唯有放火焚燒村落來發洩心中的不滿與憤恨。

    經此一戰慕容廆對於劉動瞭解更甚,也是更加忌憚。尋常人用兵不外乎正奇相輔,聲東擊西,這已經屬於上乘統帥,即便是那偽漢的皇帝老兒劉禪也脫不出這個圈子。可這乳臭未乾的劉動小兒則不然,每每用兵取勢不以這些手段為目的,反是屢屢能夠創造或是抓住胡人最疏於防範的一刻來突擊,讓人是防不勝防。

    逄羨,西方虔等謀臣連夜研究劉動的謀略,最終得出結論不外乎四個字——蠱惑人心!

    兵家作戰不外乎鬥智,思敗慮勝,想敵之未想,多謀多勝,少謀少勝,結合天時地利人和做出抉擇與判斷。然劉動此人說是用兵,不如說是蠱惑人心,每一次擺出的樣子都誤導敵人放鬆警惕,實際上卻是別有所圖。

    換而言之,劉動能擺弄敵人的心理狀態於股掌之間,統帥漢人軍隊朝廷更是輕鬆愜意了。

    無論兵法韜略有多麼玄奧,始終是手段,是規律。使用者終究是人,這一點方才是根本,如果自己的思維無法跳出對手的擺弄,慕容廆就算如何謀算也難以擺脫在劉動的計算之中。

    這是一種能力,讓人忌憚,讓人驚訝。有些事情即便你明白了,瞭解了,可想消化成為自己的東西,做到同樣的水準是需要大量的時間積累的,而且還要看你個人的能力如何。諸如三軍統帥之流無不是軍中翹楚,萬人之選!

    這些人有自己的驕傲,更有自己的判斷,哪會那麼容易虛心的接受敵人的東西而否定讓自己一路成功的習慣?

    慕容廆明知如此,仍是無法跨過那溝塹,劉動專攻心計,將一切的兵法韜略當做手段,隱有超然於兵法之上的意境,或者掌握了真正的精髓。這樣的敵人可怕,讓人感到刺激,但並不是百戰百勝。

    若劉動真是神機妙算,焉有胡人之勝?眼下互有勝負,慕容廆決意再戰!

    奇怪的是漢軍在打通了前往高唐的道路後就沒有了動靜,即便是胡軍重新調動兵力封鎖道路,漢人也再沒有出擊的意思,這倒是讓胡人很是納悶。若是沒有後續的作戰計劃,這般捨命攻打又是為了什麼?

    事實上漢軍有苦自知,平原城內的傷兵已然達到了四萬之眾,能夠出戰的兵馬不超過六萬人,這個時候繼續強行用兵其結果是可想而知的。

    為了殲滅呼延翼的部隊,漢軍便付出了相當的傷亡,夜援高唐不成前後三次激戰只有最後一戰損失頗小而已。正面攻打胡軍的主營又是一場敗績,在胡人看來漢軍神秘莫測,佔據上風,可從劉動的角度去看,慕容廆的棘手程度遠超其他胡人名將了。

    平原之戰中慕容廆暗藏一軍導致了呼延翼的脫困,從而避免了胡人折損兩陣無力圍攻平原的結局,這是其一。

    料中自己分兵高唐連夜派遣精兵沿途伏擊阻截導致高唐的薄弱兵力要獨自面對清河郡的胡人,這般結果可大可小,但漢軍的損失卻是驚人的,此為其二。

    果斷增援平原外圍的胡軍,並且留守的胡將深有謀略擊敗了前往挑釁攻擊的漢軍,這兩場敗績又是慕容廆的傑作,這是第三次。

    三次的作戰都沒有達到預計的效果,相反皆有挫敗,自己只是將計就計按兵不動等著慕容廆大軍走了,留守的兵馬有所懈怠發動攻勢才扳回一局而已,實際上落於下風的是漢軍而非胡人。

    這樣的人物竟是屈居於劉淵之下,而且權勢如此之重,實在是讓人驚歎。不知是慕容廆隱藏的極深,還是劉淵胸懷寬廣。

    ……

    攻勢暫時停止,計劃南下協助劉淵作戰的胡軍沒有繼續損耗兵力的必要性,也就不再攻打最後一座塢堡了。

    高唐的守軍見狀鬆了一口氣,可也清楚對手展現出來的兵力是無法攻克高唐城的。只是這一座座的塢堡被攻陷,一批批的同袍戰死,多少都是讓人感到傷感與悲壯,以及無力無奈。城中的兵力只能夠守城,根本沒法出去作戰,殘酷的現實折磨著每一個人的神經。

    還好現在可以鬆口氣了,只是還不清楚敵人的意圖何在。

    佛曉時分,胡軍開始拔營而走,一路向南而去。

    分析了祖逖與戴淵兩支漢軍的屯駐地點,石勒準備冒險一戰,只要能夠在後方對兩支漢軍形成一定的麻煩,陛下定然會利用這一時機發動攻勢,那取勝的把握便是多了幾分。這一戰很是凶險,初期的情報偵查與縝密的籌劃更讓人絞盡腦汁。

    圍著一座攻不破的高唐,或是去與慕容廆這老虎爭功,都不如去增援陛下來得實在。石勒名聲在外,可論起根基底子遠遠無法與慕容氏或是其他超級大族相提並論的。如今不過是負責守禦清河郡而已,能夠調動的兵力不超過兩萬人馬。

    這樣的實力不可能左右戰局,但卻可以配合陛下的大軍作戰,如此逐步上升終有一日會成為三軍統帥級別的人物。

    這等亂世之中,沒有軍權如何施展抱負?

    這一戰是兩國之間的戰事,可同樣也是後漢朝內各方勢力彼此爭鬥的機會。想要壓過他人,想要剪除敵人,最後的戰功必然是關鍵因素。譬如呼延翼經過這一戰後即便仍能保持低位,可聲望定然受到相當的打擊。

    石勒便是從這樣的環境中逐步攀升而來,對於其中的道理再明白不過了。清河郡的事情只需要守住領土,適當的從旁協助,至少是有功無過的,在起起落落之中穩穩而升不用遭人嫉妒,同時也能保持自己權力的穩定性。

    清河郡邊境地帶,少數的胡軍探子往來傳遞消息,畢竟漢軍由南方而來,雖說收縮了防禦範圍,可消息的傳遞仍是通過平原郡北方的清河郡內才能保持速度與穩定性的。因此各地戰事頻頻經過清河郡傳遞,清河郡無形之中便成為了軍情的匯聚地,是第一時間洞悉各方情況的地點。

    如今留守的乃是石勒十八騎的大將張越,素來頗有頭腦,因此被留下守禦兼處理情報工作。各地軍情源源不斷傳遞而來,張越一一過目之後腦海中不覺產生疑問。初期漢軍攻擊陛下的大軍,但平原的人馬只是殲滅呼延翼的一部軍隊後,便少了動作。

    在南方大戰接二連三爆發的時期,平原的漢人主力一方常態的表現讓人搞不清楚原因何在。

    要知道到目前為止,漢軍的真實目的仍是沒有表露而出。

    說是突襲劉淵的大營,顯而易見那裡的胡軍在兩天的對峙交戰後已經反客為主壓制了漢軍,說是為了撲殺一路胡軍,可呼延翼的軍隊就算都死了也只有三萬人上下,各地激戰兩日漢人付出的代價遠遠超過這個數字!!

    這豈非是得不償失?

    找不到原因所在,只能被漢人牽著鼻子走,張越的智略雖然不算高超,但也是想得多的人,想著想著不由得出神了。

    回過神來,卻是邊境的探馬回報,有漢軍來襲!

    「嗯?怎會還有漏網之魚?!」張越聞言很是納悶,各地大戰,平原縣的後路又被慕容廆切斷,如何來的漢人攻打清河郡?

    「或是疑兵也說不定?」一旁的段叔軍說道。段叔軍本是在呼延翼的軍中,但呼延翼乃是匈奴大族之首領,更是朝廷三公,而段部沒落,段叔軍又名氣微薄,在軍中很是不得志。屢屢進言無果,段叔軍便尋了個借口帶著麾下的兩千餘人在清河郡就食。

    石勒與段部交情只是一般,但如今段部正是危難之時,又知段部之中仍是人才輩出,於是便有了拉攏之意,使其助張越守禦清河郡邊界,防止這場大戰擴散到清河郡境內。

    「不錯,世龍挺進高唐之時曾有漢人疑兵出現,既是尋不到,想來兵力也不會多。」想起石勒曾經高唐縣內的漢人疑兵戲弄過,張越輕而易舉的便做出了判斷。

    「末將不才願前往一探究竟!」段叔軍知這是立功的機會,抱拳請戰道。

    張越微微一笑道:「不需勞煩將軍,本將親自前往一觀即可,有勞將軍守禦城池便是。」

    段叔軍見這功勞搶不到,也不願意繼續爭辯下去,於是便拱手領命守城去了。漢人只是疑兵,哪怕只是百十人,殺掉了也是一番功勞。誇大功勞上報是軍中的大忌,可並非沒有誇大功勞的辦法。

    只要斬殺了漢人兵將,說是疑兵有人信,說是漢人侵入清河郡被自己擊退同樣沒人懷疑。這本就是模稜兩可的事情,因此張越才要親自前往,不想把功勞給段家之人。

    五十騎兵,七百步兵,這是能夠拿出手的兵力,可張越並不覺得少。自己還留下了五百人守禦城池,而城中還有段部的千餘人馬。漢人只是疑兵,戰鬥力有限,兵力更是浮雲,張越想著坐守城池也能立下功勞,心中一陣陣的激動。

    追隨石勒以來日子一天天的過得好,可如今風雲際會,亂世橫行,誰不想混的更好?各方勢力針對石勒皆不算是友善,原本的十八騎也是調撥的各地都是。繼續追隨石勒固然是好,但自己有一身功勳才能保證長盛不衰。

    二十餘里外一條溪水湍湍,漢人最後的蹤跡便在此處。看著凌亂的腳印張越心中有數,率領兵馬一路追擊下去。

    破曉時分,軍情傳回,竟是張越與近千人馬盡數戰死,四五千漢軍正是浩蕩殺來!!

    段叔軍聽罷苦笑,自己在分析了各地的情報之後,得知慕容廆的人馬曾經被漢軍擊潰過一次。雖然短暫的重組封鎖了平原與高唐的路線,可漢人依然有時間輸送一部分兵力離開平原,如果自己所料不差,漢人有意在清河郡內露出行蹤,便是要引誘守軍出城伏擊好奪城了。

    待天色大亮,漢人已然四面撲殺而來,攀城而上便要硬搶!段叔軍指揮城中千餘將士奮勇守禦,四下激戰抵禦漢人的侵入。清河郡內雖然兵力不多,可糧食還是有的,對漢人來說這點錢糧不算什麼,可對胡軍來說絕對是非常寶貴的。

    知這一戰不能讓,段叔軍以死相拼,精心調配兵力。

    一場激戰只有半個時辰,城內折損兵力足足有六七百人之眾,好在擊退了漢人的一次攻城。但看漢人聚集城外沒有離開的意思,段叔軍唯有慘笑,不知自己還能夠抵擋多久。

    似乎沒有料到守軍還有如此之多,漢人的攻勢陷入停頓之中,並且分派了大量的兵士製作攻城器具,要將這城池拿下。

    時間分秒流逝,看著漢人的簡易器具逐漸成型,段叔軍雖是謀略出眾此刻也是束手無策。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手中沒有兵力,城內的百姓又是惶恐,繼續堅守下去有多大的難度可謂是不言而喻的。

    列好了戰陣,漢軍準備開始新一輪的攻堅戰。可就在這個時候,漢人竟是迅速的撇下了攻城器具,紛紛的撤得無影無蹤。段叔軍見了不覺奇怪,直到一刻鐘以後,漢人仍是沒有回轉的跡象,反而遠端一支胡軍急匆匆的趕來,觀其旗號正是石勒!

    聽聞折損了大將張越,石勒眉頭更是皺緊。自己正待偷襲祖逖與戴淵的後方,卻是聽聞高唐附近有大量的漢軍動向似乎奔著清河郡而去。一路疾馳而來,漢人走得沒了影子,倒是清河郡折損了一員心腹大將與千餘兵力,即便是石勒此刻也是大發雷霆!

    漢人根本沒把自己放在眼裡那是蠢話,可用塢堡與形勢來與自己周旋,最後又是玩這樣一手,等若是被漢人結結實實的耍了一番。

    沉心靜氣,石勒只是覺得好笑,自己從未被人如此戲弄,看來真要好好審視一番局勢才行。情報上的缺失無法讓自己做出正確的判斷,一切都要從這情報上著手。

    漢軍主力人馬紛紛撤退退守自家的城池,高唐的兵力也回轉高唐,歷時三天的大戰也分不出個勝負,只是雙方都折損了好些兵力。有人歡喜,有人悲傷,有人迷惑,有人看得越發透徹,無緣無故的一戰,只是為了收穫一個呼延翼?

    石勒似乎找到了答案,可答案也開始被所有人知曉、

    遠方樂陵國的消息傳來,漢將苟晞,孟觀,陳准率領萬餘精銳奔襲其境,配合原本在樂陵作戰的漢軍利用這三天的時間沿途猛攻,竟是奪下了樂陵全境!如今樂陵漢軍開始向著平原移動,目標乃是平原城與樂陵國境內最後的阻隔,也就是平原東北方向的三座城池!

    石勒拍案長歎道:「一旦三城失守,兩股偽漢人馬將連成一片,屆時陛下斷絕糧道之策將不攻自破矣!」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