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逐鹿1900

第三卷 軍閥 132 凝聚豐碑 文 / 仙人掌

    132凝聚豐碑

    大凌河東岸金城街口,一座淡黃色的紀念碑拔地而起,「保衛遼西英雄紀念碑」九個顏體大字出自遼西名儒許廷璋之手,蒼勁有力、正氣凜然。紀念碑十一米的高度代表著一千一百多名在大凌河之戰中獻身的武毅新軍官兵。

    此時,在盛京將軍府向俄軍發出最後通牒的第九天,紀念碑落成了。沒有鑼鼓喧天、沒有張燈結綵、也沒有一點的喜悅之情,場面是肅穆的,單調的肅穆讓空氣都幾乎為之凝固,人們自覺地屏住呼吸,等待著年輕的盛京將軍揭開覆蓋在紀念碑底座上的金地青龍國旗和青地金龍戰旗。

    皓首白鬚的許廷璋是紀念碑工程的義務負責人,也是主要的捐資人。此時他站在紀念碑前,看著四方雲集而來的父老鄉親,看著整齊列隊的武毅新軍訓練大隊兩個營的官兵,看著自己從黑山帶來的張作霖民團,感受到肅穆的氣氛蘊含著一種亟待爆發的力量。老人向後退了兩步,當他的手接觸到冰涼的花崗石時,胸間升騰起一股豪邁卻又帶著悲愴的熱氣。

    戰爭,又來臨了!遼西父老和子弟兵武毅新軍不得不拿起武器抵抗俄軍的侵略!這一次,又會有多少名字鐫刻在這花崗石碑上呢?看看,看看吧,那些從南國、從直隸來的青年士兵們與遼西兄弟們並肩站在一起,他們將共同捍衛這片土地,也將自己的熱血灑在這片土地上!可憐,不,是可敬、可親!這些孩子們吶!

    熱淚奪目而出,模糊了老人的視線。

    「立——正!」吳祿貞高聲喝出口令。

    「啪」的一聲響,一千四百名官兵同時持槍立正,注視著武毅新軍總統官、盛京將軍李燾帶著晉昌、鐵良、葉長生、海富、張紹曾等人緩步行來。在他們的前面,是總統官衛隊的八名戰士在黃毓英的引導下,抬著一個大花圈,踩著標準的正步一步一停的走向紀念碑。

    整齊的腳步聲中,一種奇怪的感覺充斥在所有人的心間。這是力量的感覺,從來沒有過的力量的感覺!曾經軟弱的國人,在經歷無數次欺凌之後,在看到武毅新軍的軍威軍容之後,在目睹了大凌河之戰的全勝之後,軟弱悄無聲息地消失了,換來的是堅強和力量,還有,還有在力量背後存在著的一種說不明白的情緒,或者說是無言的感悟。

    獻上花圈的衛兵們分列兩旁,肅然凝立。

    李燾凝重地走到紀念碑底座前,立定,在吳祿貞喝出「敬禮!」同時,與身後的軍官們行了一個莊重的舉手禮!隊伍中又響起「啪」的一聲,那是官兵們在行持槍禮。

    李燾地抬手摘下頭上的軍帽,平放在左小臂上,露出光溜溜的腦袋躬身默哀,他身後的鐵良、葉長生甚至是晉昌、海富也是光溜溜的腦袋,默默致哀。

    「預備!放!」吳祿貞幾乎是嘶吼著下達口令。

    「啪!啪!啪!」三輪排槍聲起,在一望無際的平原上久久迴盪。

    「刷」的一聲,李燾揭開了青龍旗,又是「刷」的一下揭開青地金龍旗,密密麻麻鐫刻著官兵名字的墓碑出現在眼前。血戰到底的楊在湘,自盡陣前的劉良柱,老三營八連的一百多名鐵血官兵,一千一百多名熱血青年……

    李燾有力地一揮手,戰旗隨風飄揚起來,一名衛隊戰士上前接過戰旗,迅速地將戰旗穿上旗桿,轉身、立正後穩穩地將戰旗插在墓碑的左側旗座上。另外一名戰士也將青龍旗如法炮製,插在右邊的旗座上,兩面旗幟交叉著,旗面低低的垂下,護衛著安息在此的官兵們的英魂。

    一千多個亮閃閃的光頭和一千多把亮閃閃的刺刀,組成了亮閃閃的鋼鐵大軍。此時此刻,老百姓們、民團鄉勇們,站在墓碑前李燾以及一眾軍官們,都不禁為之震撼。

    看著眼前的一切,李燾滿意了。這個特殊的儀式帶給軍人的是尊嚴和歸屬感,帶給老百姓的是認同和因為新任而產生的力量,帶給鄉勇團練們的是希望!熱血,並不需要言辭去鼓蕩,肅穆莊嚴的紀念碑和這裡的氣氛,還有那如山如林的隊伍,自然而然地將所有人的熱血燃燒起來。

    許廷璋老人的涕淚不曾停歇地掉著,看著一片白花花的光頭,看到這些武毅新軍們的決死之心,老人腳步沉重地走向列隊的士兵們,站在他們的目前抹乾自己的眼淚,一一打量。

    當他從排頭走到隊尾時,突然轉身,一把將隨著轉身動作而甩到身前的辮子攥著繃直,從身上摸過一把銀柄小刀來,邊割著辮子邊顫聲喊道:「國土不復,國恥不雪,我許廷璋此生不蓄辮子!」

    「啪嗒」一聲,繫著銀色絲線的辮子象死蛇一樣被扔在地上,激起了民眾們的一陣驚歎和鼓噪……

    密集的槍炮聲突然在奉天城內響起,俄軍上校米申科指揮著三千俄軍向城內的清軍發起了進攻,皇宮的八旗軍庚即崩潰逃散,戰鬥的焦點也因此圍繞著盛京將軍府一帶進行。

    將軍府外的幾條街道上,巡警隊沒有構築街壘,他們更善於挖掘塹壕。在俄軍擁有的榴霰彈火炮的威脅下,高於地平面的街壘很容易遭遇轟擊,站姿戰鬥的人很容易被鉛子擊中。擁有一位炮兵出身的軍事統帥,武毅新軍又怎麼會給機會與俄軍呢?!

    轟隆的炮聲中,不願意離家的百姓遭殃了,此時他們才發現戰爭真的再次降臨,直接威脅到了生命,此時他們才發現離開奉天城再無可能,唯一的生路就是去依靠武毅新軍巡警隊。

    將軍府內的地下掩蔽部裡,巡警總辦周冕頓足痛罵道:「俄人蠻夷,根本不足以與之道信義二字!塗炭我百姓,這血債還得要血來償還!周幫辦,鳴鶴兄,周冕無能指揮作戰,今日就看您的了!」

    「總辦,我派一大隊向東突擊,殺開一條血路,護送您和城內百姓出城避難,向長白山去吧!」周毅看著一臉激憤的周冕,連聲勸慰道:「這裡交給我,主力部隊到達之前,盛京將軍府一定會牢牢地把握在我軍手中,三千官兵,都盼望著迎接總統官入駐將軍府呢!」

    「哈哈!」周冕大聲笑道:「總統官將奉天巡警隊交給在下,城在人在,城失人亡,周冕不敢自比文天祥、史可法,可在這將軍府內看著老毛子被咱們打垮,豈非此生樂事?!我不走,決計不走!」

    周毅見周冕安坐椅子上,穩如泰山的模樣,也不再相勸,轉身向一名參謀下達命令:「命令一大隊張永泰,就是全隊拼光也要殺出一條血路,護送百姓出城!」

    「慢!鳴鶴兄,有此必要嗎?」周冕叫住參謀。

    「圍困之局已經形成,老百姓在此實在是牽累,且不說無地安置他們,就算能夠讓百姓們住下,躲開俄軍炮火,將軍府內的糧食儲備也無法滿足所需!主力何時能到,周毅心中實在沒有定數,只有出此下策了!」

    周冕長歎一聲:「唉,都怪周冕無能,沒有及時組織百姓出城避難,此番,又要付出多少兄弟的性命吶!?」

    周毅一個立正肅然道:「軍人,以保家國衛百姓為己任,為此獻身決無怨言!執行命令!」

    參謀姜成賢一個立正行禮,轉身就走。

    槍聲越來越密集,俄軍的炮彈不時在城內炸開,無數的民房在燃燒,整個奉天城都籠罩在硝煙和火焰之中。

    一大隊五百名官兵在參謀姜成賢的帶領下,以兩個連交替向東衝擊,一個連隊分散在百姓人群的兩側,提防俄軍的突然襲擊,也維持著慌亂人群的行進秩序。

    俄軍在鄰接東門的街口構築了街壘,排槍一陣陣打響,子彈在人群啾啾地飛著,官兵們不時爆發出「臥倒!散開!」的警號聲,可是仍然有百姓被擊中,四下裡一片哀號聲。

    姜成賢心內憂急,他知道突破東門重在快速,不能給俄軍調動更多的力量來此防堵的機會。他拉過一大隊大隊長李家懋急道:「李大隊長,我帶一中隊上去,你掩護!」

    不等李家懋回話,他高聲喊道:「一中隊,跟我衝!」隨即就提著步槍衝向俄軍街壘。

    隊伍一聲發喊蜂擁而上,狹窄的街道並沒有提供多少空間用於疏散,而部隊本身薄弱的火力配系又決定了進攻必須集中火力,也就是不得不採用密集隊形進攻!

    李家懋四下一看,命令道:「四排,上屋頂,組織火力壓制敵軍!其他人,就地組織排槍,聽我口令!預備……射擊!」

    排槍你來我往地打著,姜成賢帶著一中隊,接著一陣陣排槍的火力掩護衝到街壘前六十來米處。他迅速閃身到街邊一根立柱後,嘶喊道:「一排,匍匐前進;二排,拉後十米排槍掩護兩輪,前進;三排,準備射擊!」

    作為原本是組建三旅的骨幹,巡警隊具有相當高的戰術修養。在姜成賢的指揮下,排槍和匍匐前進交替進行,一排三十七名官兵嫻熟地利用街邊的掩蔽和殘破的房屋接近俄軍,二排尾隨一排,提供就近排槍火力掩護的同時也拉進與敵軍陣地的距離。

    俄軍的排槍顯得慌亂了,因為武毅新軍巡警隊並沒有形成陣線推進,而是顯得很散亂地向前進攻。此時,俄軍指揮官犯了錯誤,命令自己的部下自由向最近的、最具有威脅的目標射擊。

    「衝啊!」姜成賢在看到兩名戰士被打倒的同時發覺了俄軍火力的改變,一聲令下,挺起寒光閃閃的刺刀發力猛衝。

    排槍對射變成了近身肉搏白刃戰,姜成賢漂亮地達到了他的目的!一中隊三個排層疊而上,很快就在衝擊的同時組成白刃戰線,隨著一陣陣「殺」聲,一條躺著黃色、藍色軍服屍體的血路打開了。

    後面的李家懋見戰鬥發展順利,一中隊已經衝到城門洞口,正要下命令,卻聽一陣爆炸聲響起,城門洞處硝煙瀰漫,穿著黃色軍服的俄軍和藍軍裝白袖章的巡警隊官兵們,成片的被迸飛的霰彈掃倒。

    「散開!衝上去!」李家懋沒有時間去罵黑了屁眼兒的老毛子指揮官,此時,只能組織部隊往上衝,衝過去就是勝利!

    一百二十多名官兵跟著一中隊兄弟們的血路吶喊著猛衝向前,在不斷的爆炸聲和帶著嘯叫飛散的鉛子雨中,不時有人倒下,更多的人則一陣躍進一陣匍匐,堅定地向前突擊。

    新的白刃戰再度拉開,俄軍不得不投入最後的力量與巡警隊貼身肉搏。

    「來人,跟我一直衝!」李家懋擔心俄軍指揮官再次黑了屁眼兒,招呼了幾名官兵一馬當先,右手的左輪手槍「啪啪」連響,身側的戰士們刺刀齊出,硬生生地在俄軍的白刃戰陣線中撕開一個口子,像一把尖刀一般直刺俄軍陣線後的火炮陣地。

    此時,俄軍炮兵已經無法為炮彈裝定合適的引信了。一陣慘烈的白刃戰,在武毅新軍巡警隊的喊聲中結束。

    兩百多名官兵,最後只剩下李家懋和身邊不足三十人。他們已經累得站不起身來,只能呆呆地喘著大氣,看著一臉肅穆感激的老百姓們默默出城。

    這是一條不足三百米的血路,武毅新軍的英勇,從一路上隨地可見的俄軍屍體和繳獲的兩門大炮中可以看出。老人、孩子、男人、女人,在經過這條由官兵們鮮血鋪就的血路時,一個個不再驚慌啼哭,無數個壯年漢子在親人的注目下轉身走向城內,走向爆發著激戰的盛京將軍府……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