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武俠修真 > 武林傳說

第十八章 皇太后張氏(三) 文 / 呂氏春秋

    三

    王之風隨太監進了慈寧宮,向太后請安。

    太后道:「王愛卿,哀家叫你來是想告訴你一件事情。」

    「請太后吩咐。」

    「都指揮使司的都指揮使顧家城,這個人你知道嗎?」太后問。

    「回太后,以前曾聽人說起過顧大人,三個月前,微臣曾見過顧大人,卻並未有深交。」

    「顧家城這人武功很好,心機也深,不善表現喜怒哀樂,你和他交往要提防著他一點。」

    「謝太后提點。」

    「另外,哀家有一件事情要你留意查一下,這件事情可能與顧家城有關。」太后說。

    「請太后明示。」

    「你聽說過武林傳說嗎?」太后問,馬上又搖頭笑道,「你的年紀太小了,怎麼會聽說呢?」

    「微臣確實沒有聽說過。」

    太后說:「三百多年前,大宋朝廷有一個武功高強的侍衛,姓古,他偷走了宮中一部非常珍貴的秘本,那是講述如何當個好皇帝的書,然後潛逃出宮,就一直再無音訊。這本書,對皇家來說是十分重要的,黎民百姓得去卻毫無價值,皇家一直在追查書的下落,二十年前,得到一點線索,好像與飛鷹幫有關。顧家城是飛鷹幫總管的兒子,從他身上可能會查出一些東西來,你明白哀家的意思嗎?」

    王之風如果不清楚武林傳說的真實情況,定會被太后所惑,故意問道:「太后,既然是皇家秘本,怎麼又叫武林傳說呢?」

    太后想不到他有如此一問,道:「那個姓古的侍衛武功很好,在江湖中是有聲望的,皇家要找這本書,又不能明目張膽地去查,所以杜撰了一個武林傳說的名字。」

    「喔,原來是這樣,那個姓古的侍衛難道想當皇帝?要不然,他偷這本書幹啥?」

    太后道:「都隔著幾個朝代了,具體是怎麼回事,哀家也不太清楚。你可記牢了,這個事情不可對第二個人說起,也只能暗中去查,不能打草驚蛇,你明白嗎?」

    「微臣明白,請太后放心,臣一定不會讓太后失望的。」

    「好了,你這就去吧。」

    「臣祝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王之風退了出來。

    王之風經過太和殿時,聽到裡面大放悲聲,心中吃驚不小,急忙來到太和殿前,問值守的侍衛:「裡面怎麼有痛哭聲?誰在裡面?」

    值守的侍衛認得他,又知道他剛剛升了從二品的都指揮同知,對他甚是恭謹,道:「回大人,劉總管和馬公公公他們在裡面瑾見皇上。」

    「他們哭什麼?還哭得這樣傷心?」王之風又問。

    那侍衛搖頭道:「裡面的事,卑職就不知道了。」

    王之風心想,劉瑾他們哭得如此傷心,莫不是小皇帝聽了謝遷謝大人他們的意見,真的要殺劉瑾他們的頭?對於王之風來說,殺不殺劉瑾,跟他沒有多大的關係,他不想去操那份閒心,只要朝廷不追查武林傳說,或者說朝廷追查武林傳說時,不追查到七星頭上,他是不會過問的。

    出了皇宮,吳興立即帶著他和洪濤向摘星樓奔去。

    摘星樓和醉仙樓都是京城著名的酒樓,十分氣派豪華。

    顧家城搶上來拉住他的手道:「王兄弟,你能來都指揮使司與哥哥一起承擔這付擔子,哥哥就輕鬆多了啊。」

    「小弟年輕識淺,還請顧大人和各位同僚多多指教。」王之風道。

    顧家城把都指揮使司另外一十人,一一向王之風做了引見。王之風這才知道,都指揮使司衙門,連同自己在內一共一十三人。除都指揮使顧家城外,有都指揮同知二人,從二品;都指揮僉事四人,正三品;經歷一人,正六品,就是接他來的吳興;斷事一人,正六品;副斷事一人,都事一人,都是正七品;司獄一人,從九品;還有一個吏目,無品級。

    「顧大人,卑職有一個問題想請教,希望不要見笑。」王之風道。

    「王兄弟,自己人不必客氣,有什麼事,但說無妨。」

    王之風道:「小弟以前聽說顧大人是錦衣衛都指揮使,我們的都指揮使司是不是錦衣衛呀?」

    顧家城道:「都指揮司就是錦衣衛,既是皇上的禁軍又可以偵察輯拿不法之徒。」

    「多謝顧大人指點。」王之風說道,又將洪濤引見給都指揮使司的人。

    顧家城、王之風、另一個同知和四個都指揮僉事坐一桌,其餘的人坐一桌,三巡酒剛過,大家就相互敬起來,王之風是今天的主角,有點應付不?,好在他武功精湛,內力甚強,幾碗酒也是難不倒他的。

    顧家城臉色通紅地問:「兄弟,當初聽說你拒絕了舍妹盼盼盼的婚事,後來又聽說盼盼和你在一起,是不是啊?」

    「顧大人,當初參加比武招親,是因為小弟不知道父母也給小弟訂下了一門親事。令妹武功人品都是上選,小弟怎敢拒絕,是小弟不敢高攀呀?」王之風道。

    「後來呢?現在盼盼是不是和兄弟在一起啊?」顧家城的笑有些怪異。

    王之風道:「顧小姐和一幫朋友,目前確實在府中,不過,小弟和顧小姐之間是清清白白的。」

    顧家城笑道:「兄弟,你不必擔心,為兄還真想玉成你們的好事呢。如果真是那樣的話,在朝中,你我是同僚,在朝外,我們是?舅,是真正的兄弟,你說該多好啊。」

    王之風嘿嘿乾笑兩聲,連忙轉移話題,道:「顧大人,卑職的師兄洪濤,也想在錦衣衛裡謀個職,不知顧大人能不成全?」

    「洪兄弟呀?」顧家城看看王之風又看看另一桌的洪濤,說,「既然兄弟開口了,那還能有什麼說的?」

    「多謝顧大人,來,小弟再敬顧大人一杯。」王之風端著酒杯站起來。

    顧家城搖搖頭,說:「兄弟,你敬顧大人一杯,顧大人就不喝了。兄弟如果敬為兄一杯,那怕是毒藥,為兄也干了。」

    「好,小弟敬顧大哥一杯。」王之風爽快地道。

    洪濤顯然已經聽到了王之風和顧家城的話,端著酒杯走過來,道:「在下感激顧大人栽培,敬大人一杯。」

    顧家城飲下後問吳興:「吳經歷,你看有什麼合適的職位給洪兄弟安排一下,我們再慢慢向上呈報。」

    「卑職尊命。」吳興站起來回應。

    王之風和洪濤再次表示感謝。

    「兄弟,舍妹既然在你府中,哪天有空,為兄去看看她。」顧家城道。

    「小弟恭迎大哥。」

    十幾個人鬧到子夜,顧家城悄悄對王之風道:「兄弟,大哥今晚請你去依紅樓放鬆放鬆?」

    王之風連忙道:「小弟不甚酒力,想早點回去休息,改天小弟請大哥可好?」

    顧家城笑道:「兄弟是怕讓舍妹知道吧?」

    王之風道:「大哥說笑了。」

    回到家裡,張素素和眾女都還在等著他。

    「你們怎麼還不睡覺呀?」王之風詫異地問。

    小倩端上一盆清水,將面巾打濕再擠干,遞給他道:「公子,洗洗臉吧,小姐她們是怕你在外面不老實呀?」

    「我有什麼不老實的?」王之風一臉緋紅地說,幸好喝酒把臉喝紅了,才沒有讓她們發覺。

    等他洗完坐下後,小倩站到他背後輕輕給他揉搓肩膀、頭部,他說不出的輕鬆愜意。

    胡想容見狀道:「王哥哥,很舒服麼?」

    「真舒服。」王之風由衷道。

    小倩十分高興,揉搓更細心。

    「我也來給你捶捶腿吧。」胡想容將他的左腿向左邊抬起,輕輕捶打,「舒服麼?」

    「舒服。」

    「我也來幫你捶右腿。」顧盼盼走到他右邊,把他的右腿向右邊抬起。

    「你們想把我五馬分屍呀?」王之風叫道。

    大家都笑起來。

    「盼盼,顧家城說哪天有空要專門過來看你。」

    「他怎麼知道我們在一起?」顧盼盼驚問。

    「你道錦衣衛都是只吃乾飯不幹事的呀?他在京城要想查找一個人,是很容易的事情。」

    「你同意他過來了?」

    「他是頂頭上司,他要過府探訪,我能拒絕嗎?」

    「不該讓他來的。」顧盼盼憂心忡忡。

    王之風一驚,問道:「有什麼不妥?」

    「我們現在這樣子,我見了他怎麼說呀?」

    王之風道:「你擔心這個呀?要不,我和你今晚就洞房吧?他來時,我們已經是夫妻了,想說什麼說什麼吧。」

    顧盼盼沒有想到王之風會在這麼多人面前開這樣的玩笑,又羞又急,使勁在他腿上扭了一把,王之風痛得大叫。

    「對呀,顧小姐,你今晚就和公子洞房吧。」四個丫頭哄笑起來。

    胡想容信以為真,急道:「那怎麼成?要洞房也是張姐姐先和王哥哥洞房吧?他們是名正言順的未婚夫妻呢。張姐姐,你說是吧?」

    張素素正不知如何回答她才好,卻聽小倩取笑胡想容道:「營火蟲說得對呀,先是我家小姐,然後是營火蟲,再後是顧小姐。營火蟲,你是這個意思吧?」

    胡想容一愣,隨後反擊道:「不錯,最後是你們四個,一個都跑不脫。」

    小青小紅小桃立即叫起來:「胡姑娘,我們可沒有惹你,你說我們幹嘛呀?」

    王之風怕眾女越爭越尷尬,道:「時候不早了,大家都回房休息去吧。」

    眾女這才散去。

    內閣華蓋殿、謹身殿、文華殿、武英殿、文淵閣、東閣大學士,六部吏部、兵部、戶部、工部、刑部、禮部尚書,兩院左右都察御使,三司承宣佈政使司的左右布政使、留守司留守、都指揮使司的都指揮使和都指揮同知都是要上朝的。以往,王之風是御前帶刀侍衛,入朝是為皇帝護衛。現在,他也是朝廷大員,是以都指揮同知上朝的。

    朝堂一開,謝遷第一個出班奏事,內容仍是頭天的內容,請求皇帝斬殺閹黨劉瑾一夥。

    接著李東陽、劉健也出班附和。

    有眼尖的人發現,每天在皇帝身邊的大太監劉瑾,今天沒有出現在朝堂上,在奏折上簽名的大臣紛紛出班,要求皇帝准奏。就連沒有在奏折上簽名的部分大臣,見奏事方勢力極大,心想劉瑾一夥這回是在劫難逃了,也站到奏事廊中。兩邊的站班廊裡,反而顯得空空蕩蕩。

    王之風與站在前面的超品王爺、爵爺、宗人府大員、三公、三孤、三師、三少等文武大員相比,官小位卑,沒有人注意他站在什麼位置,也不會有多少人關心他站在什麼位置,他反而落得清閒,靜靜地看著眼前的紛爭。

    「眾位愛卿,大家所奏之事,朕也知道,先回班吧。」小皇帝等大家爭論完了,才發話道。

    眾臣紛紛退回到自己的位置,等候皇帝的旨意。

    「眾位卿家,你們所奏之事朕已經認真看了。朕知道你們忠心耿耿,盡皆為了朝廷,為了大明朝的江山社稷。」

    小皇帝停頓了一下,眾臣都想迫不急待地知道下文。

    「你們所說劉瑾等人的第一條大罪狀,就是『引誘聖上貪圖享樂,荒廢朝政』,這不是連聯也給罵上了嗎?」

    劉健等人心中暗叫糟糕,雖然奏折上所述全都是實,但是,確實沒有顧忌到小皇帝的感受,只怕劉瑾這傢伙這次又要逃脫死結了。幾人對視一眼,不禁搖頭歎氣。

    「朕想問問你們,自朕臨朝以來,天下太平,國富民強,朕荒廢過什麼事?」

    大臣們面面相覷,不敢接口。誰敢當面鑼對面鼓地跟皇帝叫板:你就是荒廢朝政,你就是貪圖享樂。那不是自尋死路嗎?

    小皇帝見眾人無話可說,道:「沒有吧?你們也說不出來是不是?」

    小皇帝繼續道:「你們說劉瑾『心懷不軌,意圖獨攬朝政,為所欲為』,事實呢?劉瑾有哪件事情是背著朕暗中搗的鬼?你們說他『大肆貪污索賄,聚斂錢財』,他貪污了多少銀子?在什麼時候貪污的?也說不出來吧?都是些捕風捉影的事。朕知道,劉瑾這一年多來,確實很張揚,得罪了你們中的不少人,這是他的錯。但是,你們卻不該拿朝廷綱常來洩私憤吧?」

    小皇帝居然會把髒水倒在上奏大臣的頭上,這是他們萬萬沒有想到的。劉健、謝遷等人氣憤不已,其餘眾臣卻擔驚受怕。

    王之風暗想,這小皇帝不簡單,一個惡人先告狀,就將這幫大臣弄得服服帖帖,話都說不出來。他想,小皇帝先打了大臣一頓板子,接下來應該是再撫摸兩把,哄哄他們了不起。

    果然,小皇帝接著道:「劉瑾張揚跋扈,得罪大家,理應給大家認錯,過後,朕不希望有人再提此事。劉瑾,出來給大家道個歉吧。」

    劉健突然搶出來,大聲道:「皇上,閹宦劉瑾在孝宗皇帝時期,本已犯下死罪,先皇饒他不死,他不但不知悔改,反而繼續為惡,皇上不除此人,終將養虎為患。」

    小皇帝臉色聚變,眼看劉健觸怒君威,群臣更是嚇得大氣都不敢出。

    作者題外話:親愛的朋友:感謝您對本的關注,您的關注就是對作者的支持,也是作者的動力。祝您快樂!

    川煤廣旺機制哎嗨喲喲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