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三國爭霸之異軍突起

正文 第六十二章 羅馬的方式 文 / 藍色寶劍

    ps:你們以為手工作坊式的生產基地很難搬運嗎?告訴你們很容易,只要有足夠的工具,再找塊木料充足的地方就可以搞定了!再說現在台灣還在開荒的階段,寶劍有說現在就已經可以生產了嗎?大象?你讓主角騎著大象去北方打仗?至於火藥在日後肯定會出現的!床弩一類的武器也會出現的!雙基地怎麼不可以呢?交州的海運並沒有放棄啊,只要主角在交州的紡織工場不垮,與越族的關係怎麼會完蛋呢?

    還有這是二十一章在百度mp3搜索結果的地址:mp3.baidu.|com|/m?f=ms&rn=&tn=baidump3&ct=134217728&|com|=-1

    「凡人之所以為人者,禮儀也。」這是儒家對於人與動物區別的根本定義,是千百萬儒家學者們奉為神明一般的存在。可李健居然說人和動物的區別在於工具?工具是什麼?按照儒家的觀點,說得嚴重些不過是些奇技『淫』巧罷了,怎麼可以當做人與動物區別的根本呢!?於是等到眾將離開房間之後,徐庶便和李健就這個問題展開了一場辯論!

    徐庶雖然在青年時期喜好任俠,這個士人的身份也半路出家得來的。但生性聰明的他,先是就讀於穎川學院,後又拜師於鹿門,在學術上的成就遠不是李健這種掛羊頭賣狗肉的傢伙可比的。一通引經據典下來,把李健聽得頭皮發麻。要不是當初在龐德公的督促下,很是讀過點書,恐怕連徐庶在說什麼都不知道!

    但這並不代表李健無法反擊,二十一世紀是什麼年代?那是知識爆炸的時代,各種各樣的知識、信息,通過強大的媒體向所有人進行的傳播,李健在鹿門見識廣博的名號就是靠著這些信息得來的。因此在徐庶發表完長篇大論之後,李健完全不跟徐庶進行糾纏,自顧自的說道:「人不斷發展,不斷進步的過程,就是一個發現自然,理解自然的過程。孔聖說人與動物的區別在於『禮』,是他認為動物是沒有『禮』的,但動物真的就沒有『禮』嗎?」接著不等徐庶開口,繼續說道:「就用狼來說吧,狼群之中就有狼王,其他的狼對於狼王的命令必須服從,當狼王來到狼群之中時,群狼都會向狼王表示出恭敬順從的姿態,這不是禮嗎?還有其他群居的動物,不論是食草的還是食肉的,在見到他們這一群體中的首領之時,都會通過各種動作或聲音來表示臣服的意思,這不都是『禮』嗎?怎麼能說動物沒有『禮』呢?倒是除了我們人,你見過那種動物會打造兵器來和咱們拚命的?那種動物會將他們食用的作物種到地裡,進行耕種的?由此可見,人和動物的區別不在禮,而在與是否會製造和使用工具!」

    「這……這……!」李健的話,顛覆了千百年來,人們對這個問題的理解。徐庶想要辯駁,卻發現李健所說的內容確實有理,一時卻又找不到可以反駁的漏洞,一時間竟然無話可說!李健看到徐庶這般模樣,心裡暗中高興道:「哼!讓你以前和我辯論是毫不留情,非我把我說個啞口無言才肯罷休,你也有今天!?」但心裡高興歸高興,但眼下還有很多事情等著徐庶去處理,不能讓他就此沉淪到學術中去。於是上前拍了拍徐庶的肩膀,把他從沉思中喚醒說道:「剛才那些話,是我最近才突然想出來的,你算是第一個聽到的人。對與不對,今後再說吧,眼下咱們在台灣剛剛立足,要做的事還有很多。等將來空閒下來,咱們一同去見兩位老師,讓老師們來斷定是非如何?」司馬徽雖然並沒有接受徐庶等人的拜師之禮,但也經常代替龐德公來授課,所徐庶等人對司馬徽也是執弟子之禮!徐庶也不是個喜歡鑽牛角尖的人,聽了李健的話後,自然知道這中間的輕重緩急。站起來向李健行了一禮之後,便轉身離開了房間!

    既然已經定下了對付當地土人的辦法,剩下的就是該如何執行的問題了!相對於其他人來說,維吉爾幹這種事情可謂是經驗豐富,於是這個工作自然落在了他的頭上。維吉爾也沒有讓眾人失望,短短幾天的時間裡,維吉爾就帶領著尚未分配的三千多精銳掃蕩了台北城附近的兩個小部落,並對被抓住的首領帶回台北,向他們表明,只要他們原因臣服於台北城的李健的話,他們不僅可以活命,李健還將派人來教授他們耕種的技術,幫助他們擺脫飢餓的困饒。

    原本以為必死無疑的土人們在見識了李健的強大,和台北的繁華之後,自然急不可待的答應下來!之後李健又命人在台北城中新建了兩座大大的宅院,將這兩個部落首領安置了進去。這讓兩個毫無見識的土人首領更加的感激得跟什麼似的!而在搞定了這兩個首領之後,李健的人就帶著這兩個首領的口信和親信部下回到了他們的部落之中,聲稱這兩個部落已經向李健臣服。在殺掉了幾個部落裡的強硬派後,兩個部落便徹底的成為了李健的附庸。

    接下來,就在李健的人通過輸送糧食,幫這些人建造房屋,教授他們種桑養蠶,種植水稻等一系列改善生活的舉動,獲得了他們的認可之時,維吉爾也從這個兩個部落中招募了一支四百人的軍隊。在給他們裝備了簡單的鐵刀和皮甲以及必要的訓練之後,便將他們撒了出去,至於攻擊的目標則完全任由他們自己決定!

    這個兩個部落,都是在這一帶勢力最小的兩芝,平常自然是經常受到附近其他大部落的欺壓,雙方的矛盾早就埋下,只是以前因為對方的強大,而不敢有所舉動罷了。如今則不同了,有了強大後援的他們,雖然只有四百人,但依然高舉著手中的鐵刀向這裡最大的一個部落衝去。雖然付出了一定的代價,但卻真的將這個部落給擊敗了,光是俘虜就抓了一千人,這讓兩個部落欣喜若狂的同時,也大大的刺激了周圍的其他部落。又經過了兩場戰鬥之後,又有一支部落選擇了向李健臣服,願意很簡單,另外兩支實力比自己要強大的部落,已經在那支隊伍和維吉爾的聯合打擊下,徹底的消失了。如此一來,在短短的兩個月後,台北城周圍就已經完全肅清。

    「幹得漂亮!」李健看過了維吉爾帶回的報告後,大聲誇讚的他,並將這份報告放到一旁,問道:「接下來,你打算怎麼辦?」六月的台灣已經很熱了,但維吉爾不顧身上的汗水,仍舊保持著挺拔的軍姿回答道:「接下來,就該是同化他們的時候了,我的手下都是合格的百夫長,主公可以派他們到這三個部落中,教他們說我們的話,寫我們的字,穿我們的衣服。並把他們的營地,放置到台北城的最外圍,擔任我們的眼睛和耳朵!當然這些部落裡的軍事力量,自然是要掌握在我們手中!另外還要告訴這些戰士,他們只要為台北立下戰功,他們就可以被允許搬到城中居住,主公將為他們準備下足夠的房屋和土地!至於那些在戰爭中得到的奴隸,則可以讓他們為我們屯田工作,為我們提供糧食!」

    不愧是羅馬出身的優秀軍官,簡直把新建的台北城當做了羅馬的翻版。而李健也相信,如果按照他所說的去做的話,在極短的時間內,台北將迅速的發展起來。但李健也知道,奴隸制是落後的,如果這麼做的話,台北在經過了一個飛速發展的時期之後,必將陷入到混亂當中。因此李健說道:「其他的隨你去做。但那些俘虜在為我們做了一段時間的工作之後,他們也將和這裡的居民一樣,獲得自由和土地,成為我治下的百姓。他們將這裡的人一樣,擁有一樣的權利和義務!這一點一定要向這些俘虜講清楚!你明白了嗎?」

    「主公,您真是個仁慈的人。但這麼容易的就讓他們獲得公民權,會不會讓那些為我們而戰的士兵感到不公平?進而產生不必要的麻煩?」維吉爾的漢語說得雖然利索,但很多用詞習慣仍舊保留著羅馬人的方式。聽了他的話後,李健笑道:「維吉爾,這裡不是羅馬,沒有公民權一說,起碼現在沒有。至於那些士兵可能產生的麻煩嗎?你不會把這些俘虜幹活的時間定長點,士兵為我們服役的時間縮短點嗎?另外給予他們的獎賞也可以再大方一點,我們還不必為了那點小錢而心疼!」

    維吉爾在明白了李健的意思後,點頭答應,正要離開,李健追著說了一句,「另外,對他們的防範不用太多,軍事訓練要有保證,要讓他們能夠跟上咱們自己士兵的節奏。你是明白咱們將來的發展方向的,將來我所要面對的敵人的數量,將是你從所未見的,甚至你難以想像的。因此我手中的力量能多一分便是一分!明白嗎?」到目前為止,維吉爾對中國的戰爭史還不是很瞭解,所以對於李健的話,也是半明白,半不明白。但讓他加強對這些土人的訓練這一點,卻是再清楚不過了。因此點了點,說了聲:「明白了!」之後,便轉身離開了!

    看著維吉爾離開的背影,李健無奈的笑了笑,喃喃自語道:「真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啊!這個維吉爾,真把這裡當羅馬了啊!」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