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番禺商會在李健的帶領下,大肆開展遠洋貿易以來,對於絲綢的需求自然是急聚增加,在這種旺盛的需求的刺激下,原本的專門為商會提供貨物的商人們儘管想盡了辦法,但依舊是無法滿足海商們越來越大的需求!
在這種情況下,李健突然提出,將養蠶抽絲的技術教授給南海的越族,然後從他們那裡以市價收購生絲。開始時這條建議受到了商會董事們的強烈反對。自從西漢征服了百越以來,雖然在名義上一直採取所謂的懷柔政策。但實際上每個地方官員卻都是盡力的盤剝,而受到了官府袒護的漢人移民,對這些越人也是極度的鄙夷。因此幾百年來,嶺南各地的越族一直是反覆無常。而這種時反時安的態度,也讓官府和漢人百姓對他們更加的難以相信!李健提出這條在後世看來十分平常的合作的方案,在商會中卻是遭到了眾多商會會員的集體抵制!
「你們不幹,我自己幹!」李健見無法說服商會,便決定自己來幹。在李健付出了大量的時間、精力和金錢之後,終於說服了兩個部落,為此李健甚至除了免費教授他們技能之外,還先行支付了一大筆貨款。而李健的付出也終於在大半年之後得到了回報,隨著最開始與李健合作的兩個部落逐漸富裕起來,越來越多的抱著觀望態度的越人部落加入到了與李健的合作中來。而李健以早先收養的女童為主要人工的幾個紡織工場儘管加足了馬力,但仍舊無法消化掉越來越多的生絲。於是李健在眾人的驚訝之中,一舉成為番禺最大的幾個絲綢供應商之一!雖然在質量上仍舊有待提高,但如果僅僅是外銷的話,卻是沒有一點問題!再配合上自家強大的海運能力,李家的財富飛一般的向上增長!看到了其中巨大的利潤空間之後,商會中的其他商家也以最快的速度加入進來。而南海的越族部落,在得到為商會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原料的同時,也第一次在與漢人的交往之中得到了真正的實惠。也正是因為如此,李健才有如此的信心可以從越族部落那裡借來兵力,抵擋士燮!
而本質上淳樸的越族也沒有讓李健失望,當聽到李健的所作所為以及請求之後,這幾年和商會關係密切的十幾個部落立刻拼湊出了五千精壯,由他們當中最大的部落中的頭領,何勇之子何達率領,供李健使用。
而當李健在為了借兵四處奔走的時候,甘寧和徐庶也開始對商會所提供的精壯進行訓練!由於番禺本身便是南海郡的郡治所在,在奪取了番禺之後,所以兵器甲仗並不成問題。而在訓練上,由於有了那支「百夫長軍團」的存在,使得練兵的進程變得相對輕鬆起來。當這些二十歲左右的屯長們(漢軍編制,一屯正好一百人)熟悉了各自的部屬之後,多年來刻苦的努力終於得到了回報,雖然這些人都從未接受過正規的軍事訓練,但在短短的半個月後,徐庶操練起來,卻也漸漸有了如臂使指的感覺。而戰馬的問題也極其輕鬆的解決,從祖法爾販賣而來的戰馬雖然大部分被商人們賣出,但每家後會留下一部分以壯門面,而李健更是將這些年買來的馬匹全都留了下來,眾人合力之下,居然在歷來缺少馬匹的南海組建起了一支一千人的騎兵隊伍。所騎乘的戰馬更是連當年的羽林都不得不汗顏,如果不是因為會騎馬的人不夠,騎兵的數量恐怕還會更多!
所以當士燮帶著兩萬五千大軍來到番禺之時,他所面對的不是驚慌失措,跪在地上乞求活命的商人,也不是一座能夠輕易拿下的空城,而是由一萬三千人組成的嚴陣以待的煌煌軍陣!
在看到對面整齊的軍陣之後,士燮的親弟弟,合浦太守士壹輕聲的對士燮說道:「大哥!看來李健小兒和番禺商會是要和咱們死拼到底啊!」
「哼,沒想到一群商人,實力倒還不小,往日倒有些小瞧他們了!」士燮在看到對面的軍陣之後,心中也是吃了一驚。但隨後又嘲笑道:「一群商人而已,懂什麼戰陣之道。即便是穿上了甲仗,也不過是群烏合之眾而已。一群連刀都不會用黔首,難道還用懼怕嗎?來人,擂鼓出擊!」隨著一陣陣隆隆的戰鼓聲響起,士燮所帶領的兩萬五千大軍傾巢出動,全數壓了上來。其聲勢之盛,讓李健陣中,許多第一次上戰場的許多新兵們竟開始暗暗的發起抖來!
「都站好了,不要怕!他們也是人,一刀下去照樣被砍成兩段!」
「穩住,都給我穩住!把你的長槍拿好,呆會聽我的命令,就照這些天咱們練的那樣,一槍一槍的捅過去,照樣能把他們捅成篩子(不知道那會有沒有這種工具)」
就在這時,被分散到軍中充任屯長的「百夫長」們開始發揮出他們的作用了。雖然他們也是第一次上戰場,雖然他們也感到害怕,但長期、嚴格、刻苦的訓練,讓他們懂得這時正是隊伍最需要自己的時候。只見他們在隊列不斷的高聲呼喝著,鼓舞著自己身邊的新兵們的士氣,在他們的努力之下,新兵們的心情逐漸平靜下來。而此時的徐庶則騎在馬上,看著對面緩緩而來的大軍,蔑視的對李健笑道:「哼,不派偵騎,不做休整,就以遠道而來的疲兵,去攻擊以逸待勞且組成了軍陣的新軍,士燮如此輕敵,豈有不敗之理?」
此時士燮的大軍已經推進到了一百五十步的距離,官軍中的弓箭手們開始在各級軍官的指揮下,不斷的衝到隊伍的最前面開始向對面的軍陣射箭。每當射完一支後,後面自然有新的弓箭手超越過去,來到前列再次發射。一波一波,進退有距,倒是頗有章法!
而早在官軍的弓箭手跑出對列之時,不用李健下令,各個屯長們便高聲喊道:「舉盾!」聽到命令之後,士兵們紛紛舉起手中的盾牌,抵擋著一波一波的箭雨,而他們身後的長槍手則全體蹲在了地上,盡量減少暴露的空間,借助著前面盾牌手的掩護躲避著箭雨的打擊。但新兵們所使用的盾牌,自然不如他們的屯長們使用的那麼寬大,雖然盡力的遮擋,但仍不時有人被飛來的箭矢射中,倒在地上,剛剛有所穩定的陣型再次的動搖起來。
「瞄準!放!」徐庶看到這種情況,令旗一揮,商會的弓箭手們也開始在各級軍官的指揮下開始還擊,雖然箭雨的密度,比起對面來要稀薄許多,但仍舊給對方造成了一定的打擊。飛向商會軍頭上的箭矢也不似剛才那般密集和準確了。趁著這個機會,各屯的屯長們則在陣中來回奔走,一邊鼓舞著士氣,一邊用手中的盾牌遮擋著箭雨。這些屯長所使用的盾牌所提供的防護力可是不是新兵們手中的圓盾所能比擬的,完全模仿於羅馬軍團所使用的那種寬大的盾牌,稍稍舉起些便將整個人完全的保護起來。已經稀疏下來的箭雨很難對他們造成傷害。偶爾有個別倒霉蛋不小心被流矢射中,隊伍中另一名同樣出身的副屯長便立刻站了出來,代替他繼續指揮隊伍!這些在箭雨中來回奔走的屯長,用自己的表現,使得軍陣中躁動的氣氛又逐漸平靜了下來!
而騎在馬上的士燮在看到這些在隊列中來回奔跑,沉著應對的屯長之後,氣憤的叫道:「陰謀,這完全是個陰謀,這些商賈們早就想造反了!來人!給我傳令,給我全都壓上去,我要碾碎了他們!」
|com|b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