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武俠修真 > 顛覆西遊之我是牛魔王

第一卷 第二百零八章 :你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文 / 第三根肋骨

    第二百零八章:你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菩提祖師此刻心情忿怒到了極處,文殊乃是佛門三大士之一,身懷先天至寶的九品蓮台之一,和佛教的氣運一體相通。文殊殞落,連帶著座下蓮台被毀傷,遠不是僅僅折損了教內一名好手那麼簡單,而是扎扎實實的動了佛教的根基。適才極樂境中天翻地覆,毀去一角,也正是因為如此,九品蓮台去了一品,倚仗佛教氣運而存的極樂境自然也會九去其一。這種損傷乃是氣運的損傷,不是光用法力就可以修補的。菩提祖師自從成聖以來,不曾吃過如此大虧,一想到此,怎能不心頭火燒,五內湯煮?激憤之下,當即就要親自出手,把三山一島和上面的可惡妖族一併轟為渣滓,化作宇宙微塵,方能稍解心中之恨。

    不料出了極樂境,竟然遇見老子和原始天尊的本命法寶太極圖與盤古幡攔路,這一下不啻火上澆油,菩提祖師更是怒不可遏,不顧一切,現出法身,有二十四頭,十八隻手,執手了瓔珞傘蓋、花貫魚腸、金弓銀戟、架持神杵、寶銼金瓶等法器,丫丫叉叉,就要強行闖出太極圖和盤古幡的圍困。若在平時,他焉敢以一聖敵二聖?但這時老子二聖並未親至,僅是驅法寶前來,要是真的動起手來,菩提祖師未必就不是對手。

    菩提祖師正要上前,突然聞得一聲佛號,呼道:「師弟且慢!」菩提定住身形,轉過頭來,臉色要多難看有多難看。只見後面阿彌陀佛尾隨而至,光頭白衣赤足,空著兩手,仍舊是那副萬年不變的愁苦面容,也出了極樂境,踏入太極圖的自化天地中,逕自走到菩提身邊,卻不看他,只對懸在半空盤古幡微微稽首,說道:「見過二位道友。貧道師弟只是一時意氣,失了計較,絕無違抗道祖之命的意思。貧道自會與他一道返回,不敢勞駕二位道友。」

    這一語既出,場中沉寂了片刻。菩提祖師自然不甘心,正要說話。卻見那盤古幡突然化為一道流光,飛速往東方馳去,同時身周景色陡變,二聖身處的天地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迅速消失,又露出天外的混沌之境,接著也見另一道流光也往東方投去。轉瞬之間,太極圖的自化天地無影無蹤,和盤古幡一道同返東土去了。

    太極圖撤去,阿彌陀佛和菩提祖師步立虛空,身邊可見大小星辰隕石亂飛亂竄,可是一到二聖身遭,就自動化為齏粉。菩提祖師開口道:「師兄……」尚未說完,阿彌陀佛擺手道:「且勿言,隨我回極樂境從長計議。」

    菩提祖師無法,只得隨阿彌陀佛回轉極樂境。見到極樂世界東北方的殘垣敗瓦,二聖又不禁臉色黯然,在沙羅樹旁按下雲頭,菩提深恨道:「那金鰲一脈當真是欺我太甚也!師兄,你為何著我回來?那闡教二人並未前來,憑你我合力,豈是區區兩件先天至寶能夠困住的?正要出去將那牛魔王一系的妖魔統統打殺,方趁吾心!」

    阿彌陀佛搖頭道:「你計較差了。此時尚在殺劫當中,他雖然壞去了文殊尊者,並無任何逆天之舉,你若出手,乃是違了道祖之命。倘若惹得道祖不快,於我教氣數大為不利,你就算把牛魔王等人挫骨揚灰,又有何用?」

    菩提聞言一呆,這也真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打從鴻均親口說出佛教有千年大興之數以來,菩提祖師仗著有天道為後盾,做事可謂無往而不利,只要把「此乃天數」一句話掛在嘴邊,誰不得給三分面子?君不見人教老子、闡教原始這等牛13的混元聖人,就算明擺著不想佛教大興,也不得不裝出個笑臉來說「全力配合」麼?至於那些未成聖的如同昊天等輩,一旦提到天數如此,更是要人給人,要錢給錢,屁都不帶放一個的。是以佛教行事,時時以天道作藉口,素來暢行無阻,何其快意?曾幾何時,菩提祖師會想到這天道原來也會變成一種桎梏,光就一句「無逆天之舉,聖人不可出手」就教阿彌陀佛和菩提祖師兩個天下無敵的聖人縛手縛腳,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鄧坤他們一群螻蟻在面前蹦達,卻不能一腳踩死,真是想想都覺得憋氣,說不出的噁心。

    菩提祖師怔了半晌,啞然道:「莫不成打殺文殊,壞我根基一事,就這麼算了不成?」

    阿彌陀佛歎道:「貧僧也不甘心,可是那便又如何?那牛魔王已然習得十二天都煞神大陣,連本教的三藐三菩提大陣都不能克制。除非是你我二人出手,只派旁人去,徒然折損罷了。偏生你我又沒個由頭出手,如之奈何?」說到此處,歎息道:「想當日初見那牛魔王之時,他不過是一法力低微之輩,焉知他有今日乎?造化之奇,當真連混元聖人都難窺其萬一!」要是早知道有這麼一天,或許阿彌陀佛也就不顧聖人之尊,強行把當時的鄧坤壞去,雖說落了個以大欺小的惡名,總好過現在如鯁在喉,進退兩難。

    望了一眼猶在沉吟的菩提,阿彌陀佛續道:「師弟也無需憂心。那牛魔王乃是應劫之人,雖然此刻氣焰囂張,到了其命定之處,終究難逃殺身之厄。師弟不是早有準備了麼?只需此人一去,其黨羽脅從立時群龍無首,只是一盤散沙矣,何足道哉?」

    菩提祖師歎道:「師兄之言雖當,但此時離他應劫之地尚有一段時日,只不知他又將攪出什麼風浪來。此番是文殊殞落,下一次不知是誰了。此人一日不除,我心難安!」

    阿彌陀佛搖頭道:「以我之見,在牛魔王未到其應劫之地以前,不宜再對他出手,我等暫且持著守勢,保得取經人身命平安罷了。」

    菩提祖師皺眉思量了一陣,說道:「然則觀音之事如何處置?」前者觀音菩薩面見如來,求取佛旨,言道牛魔王之子紅孩兒自號聖嬰大王,在六百里鑽頭號山上火雲洞安家。恰逢牛魔王閉關修煉,正是大好時機,欲要求取人手,將紅孩兒拿下,以作人質,當可使牛魔王等人投鼠忌器,乖乖聽話。觀音說出這個計劃時,咬牙切齒,情真意切,並揚言若是佛主不允,再無顏留在佛門之內云云。

    觀音的心情,兩位聖人也可以理解。此前她的苦頭也吃得夠了,接連失手之下,連統籌西遊的職務也被兩聖撤了,她急於翻身,是以不惜以退教相要挾,定要再求得一次機會。觀音雖然此時投閒置散,畢竟是佛教有數的大能菩薩,放她離教而去是不可能的,但是若是讓她去了,說不準又中了那滿肚子壞水的牛魔王之計,要是再殞落幾個佛陀菩薩之類的,教阿彌陀佛和菩提祖師如何捨得?

    阿彌陀佛沉吟片刻,說道:「既然觀音尊者主意已決,便由她放手去做罷。牛魔王此時尚在閉關未出,此計未必便不能成。若是真能把那紅孩兒收在掌中,教牛魔王俯首聽命,確是去了本教心頭的大患。」瞇起眼睛,續道:「但為免再次折損人手,不可著本教其它門人相助,只使她自家門下助她便了。此外,觀音座下蓮台暫時收回,發付懼留孫古佛保管,待她建功歸來,再行歸還。」

    阿彌陀佛的話只說了一半。現下觀音頭上戴著緊箍咒,可謂身不由己,戰陣之上要是對上牛魔王,基本上不用打就可以繳械投降了。因此在阿彌陀佛心中,觀音菩薩已經成為一個全無用處的人,完全可以當作炮灰來使用。她既然要去,就讓她去,若是成功那自然最好不過,要是失敗,最壞的結果也不過是壞了性命。反正另一個坐蓮台者文殊都殞落了,再殞落一個觀音又有何妨?何況那蓮台還預先收回來了。

    這個道理其實是明擺著的,不過觀音終究是佛教的菩薩,入釋以來也算得上兢兢業業,忠心耿耿,阿彌陀佛就能狠下這個心腸,果然不是親生的孩子他不心疼啊!

    菩提祖師和阿彌陀佛相處無數年月,心意相通,聽了他的話,登時明白他心中所想,點點頭,自傳念給如來佛祖不提。

    如來得了命令,聞得不讓其他門人相助觀音,還有先將蓮台收回,不禁臉色變了數變,欲言又止,卻沒有說出口來。當下傳喚觀音至靈山面佛,宣了佛旨。觀音聞言,喜不自勝,完全沒搞懂情況,下了蓮台,交付給懼留孫古佛,喜孜孜的回轉南海普陀山自去謀劃。如來望著她的背影,長歎不息。懼留孫古佛見他臉色不豫,近前詢問,如來只是搖頭不答。

    話分兩頭,烏雞國內,唐僧聞說文殊菩薩身殞,呼天搶地,哭哭啼啼,埋怨孫悟空不休。弄得那烏雞國王好生尷尬,他被文殊在井水裡泡了三年,說心裡沒有氣是假的,不過他怎麼敢找文殊的晦氣?萬料不到孫悟空竟然救了他性命不止,還順道替他把氣也出了。烏雞國王心情極為複雜,也只得相勸唐僧。好不容易勸住了,一行人復往西行。至於虯首仙,自從文殊身死,得一魂三魄歸體,除了元神枷鎖,回復本相,與眾妖王一同回歸三山一島。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