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鐵匠高木彰夫(1940年1 月18日生) 鹽野米松:我記得在我還是小孩子的時候,每一個小鎮上都曾經有一家打鐵的作坊。我還記得那些風箱和爐子,還有用錘子鑿打的聲音。但是,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這些作坊不見了。 那時候,家里的日用品需要修理了或者想再做個新的,都是很自然又很隨便地跟那作坊的工匠打聲招呼過几天去取就可以了。小孩子會讓他們做一個纏在陀螺身上的鐵絲;在河裹扎魚的人會讓他們磨一磨扎槍的頭;農家人會拿來鐮刀、鋤頭讓他們修理。工具都是用了修,修了再用的。用慣了的東西,時間越長越是舍不得扔掉。于是,就有了修理來又修理去的習慣。那些作坊也因此而成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當“修理”這一習慣從我們的生活中消失了以后,那些作坊也就很自然地不复存在了。當農家人不再使用手工做的農具,當各种農用机械開始活躍在田間地壟的時候,打鐵作坊也就消失了。 做山上的活計時使用的柴刀、斧頭,以及做地里的農活時使用的鐮刀、鋤頭,這些工具都有著适應當地風土和自然的獨特的形狀。它們是由使用者來提出具体要求,然后由制作者按照要求來制作,是經過了反反复复的實驗才完成的既优美又實用的工具。現在,商店的柜台里擺放的都是那些在工厂里成批量生產出來的長相一模一樣的工具,要靠使用它的人讓自己的手和身体去适應它們。只有一小部分專門從事山間、田地農活的人在為沒有人制作那些得心應手的工具而感到為難和悲哀。 但是,這一小部分的人畢竟是太少了。 高木經營的“報德鍛工所”是目前已經為數不多的打鐵作坊中的一個。他的作坊有著為那些曾經在戰后進行開荒的農民制造和修理工具的傳統。他們是靠真本事制造那些鋤頭等農具的,他們還找竅門為農民制造既省錢又牢固、實用的農具。 高木算是第二代打鐵匠。他繼承著父親那一代曾經制作過的品牌“源次鋤”。 但是,訂貨的人越來越少了。他的作坊位于福島縣西白河郡西鄉村一個叫川谷的地方。在那里他們邊承接一些鋼骨鐵架的安裝和焊接的活儿,邊精細地制造、修理鋤頭。他給我們講的是越來越少了的打鐵匠的故事。 高木彰夫口述: 我是從福島縣西鄉村來的打鐵匠高木彰夫。 打鐵匠干的活計是制作農具,也就是農家在干活的時候用的各种各樣的工具,主要以鐮刀、鋤頭為主。 跟工厂的批量生產所不同的是,我們制作的工具都是一個個手工打出來的。所以,每一個都會有微妙的差別,不可能完全一樣的。農家人在找我們打工具的時候總會提出便于他們使用的要求。老客戶的活,比較多的是修理舊農具,實在不能再修的時候,他們讓我們打一個跟從前那個一樣的,等等,每天都是諸如此類的事情。 從前,無論是哪個鎮上或村里都會有一兩個打鐵的作坊。修理些日常生活用品,打些孩子們的玩具什么的。 在我們白河地區有一個叫金屋叮的街市,曾經有過好几家打鐵作坊,所以也有人管金屋呼叫鐵匠叮。總之,那里有過不少的作坊。而且那些作訪也不只是制造農耕用具,還做其他的金屬物件。 我住的地方离白河地區還有12公里,已經很靠近山里了。那里的村落大多是開荒時期從別處移民來的。戰后,由于日本的農業耕地很少,于是國家號召開墾荒地,很多人就來了,我們西鄉村川谷這一地區就是這樣形成的。 在二戰期間,有一些像“滿蒙開拓團”那樣的組織,就是准備到第三國去的團体,我們叫做開拓團。那時候,專門為這些開拓團成員辦學校教他們一些手藝,我父親就曾在那樣的學校里教打鐵技術,說是學校但也沒那么正規。 就是在那時的開拓高潮中,我們移民到了現在住的這個地方。父親開始了打鐵,而后我又繼承了下來,算是第二代吧。 父親做的“源次鋤” 就像我們上小學的時候唱的歌“手煽著風箱把火燒……”那樣,那時真的是用手煽著風點火,然后在爐邊儿打制各式各樣的工具。現在,“手煽風”早已換成了鼓風机,而過去常用做燃料的木炭也被柴油所替代。因此,嚴格地說,燃料的變化也會使鐵制品在成形時產生差別。 我這里帶來了我們鍛工所的代表產品“源次鋤”。鋤是用來壟地的。過去,鋤頭和木柄之間是沒有空隙的,但是,那樣的話農耕時土會存積在鋤頭上,所以,才想出了這個形狀。 取名叫“源次鋤”,有人以為是跟《源氏物語》或《平家物語》(兩部日本古典文學作品——譯者著)有關系,其實毫無關系。因為父親的名字叫“源次郎”。 給品牌定名字的時候也想了不少,因為在做這鋤頭的時候,得到過居住在茨城縣內源叮的加藤完治先生的指導,所以,也曾想取“完治”作為品牌的名字,后來有人說誰想的點子、誰動手做的就應該取誰的名字,于是,就取了父親的名字,可是叫“源次郎鋤”又有點儿繞口,所以,就定為“源次鋤”了,這就是“源次鋤”的來歷。 一般打鐵的人自己真正使用的很少。但是,因為我們是作為開拓團移民來的,所以實際上是邊從事農業邊干鐵匠。也就是說我們可以結合自己在使用上的体會,或多或少地調整和改造那些農具的角度、長度和重量。當然不僅限于鋤頭,各种各樣的農具都做。除了我們自己改造以外,農家人在讓我們打農具時也有提出各式各樣要求的,他們根据自己的身高會提出讓農具的角度或直一點、或彎一點的要求。 過去,每一件農具都是這樣合著自己的手和身体定做的。但是,隨著打鐵作坊的消失,這种量身定做的形式也就越來越少了。人們不得不從那些模樣相同的工具中挑選适合自己用的,也就是說,要讓自己的身体去适應工具。 使得這些作坊消失的主要原因,我想應該是鐵匠們已經不能靠這個維持生活了。 与其說我們做的東西賣不動,不如說它的需求量大大地減少了。使用手工農具從事的農業越來越少,隨著机械化的普及,人們已經不再靠手進行勞作了。 過去,工具都是在打鐵作坊里打制的,所以,坏了以后也都是拿到作坊里來修,多小的工具都是這樣。沒有作坊的地方,用的工具都是一茬性的,坏了就扔掉了。 你們一定認為打鐵用的鐵是很硬的東西吧?你們也一定覺得打鐵是很難的工作吧?其實,鐵是很軟的。它有著一經加熱就會變軟的特性。也就是到了一定的溫度,說得簡單點儿,燒紅了就可以很輕而易舉地使它彎曲和成形。 你們想知道一把鋤頭是怎么打出來的嗎?如果細分的話,程序可太多了,大致也得有十來道吧。電視上,偶爾也會介紹刀的打制過程,可從來沒看到過介紹農具的打制過程的。其實他們的制作過程是很相似的。那,制刀的作坊跟制農具的作坊到底有什么不同呢?說到底,制刀的作訪就只打制刀,而制農具的作坊制造的种類要多一些。就這么點地區別。 我們的作坊從前制造的產品有十几种。 我們那里用來打制鐵器的原料是鋼材,這在從前也一樣。這种鋼材我都是自己煉制的。 “滲炭法”是以前就有的一种煉制鋼材的方法。往鐵里加進炭素的成分就能煉成鋼材。知道了這种方法以后,我就開始研究并試著自己煉制鋼材了。 通常,鋼材都是在大工厂里進行煉制的,可我那時想,如果自己煉制的話不是能節省開支嗎?所以,就一直堅持了下來。而最早,我父親就已經開始嘗試這种方法了。一般的打鐵作坊是不會做這個的。其實,說難也難,說不難也不難。簡單說來,就是添加炭素成分這一熱處理過程。鐵,在溫度達到1300度以后其身上所包含的很多成分就出來了。加入的炭素踉其他成分發生反應,鋼材就煉成了。我們就是這樣用自己煉的鋼再來做那些農具的。打制的鋤頭是由鋼和不是鋼的部分組成的。 刀也是一樣。凡是刃器,其刃的部分都用鋼,而其他部位是不用鋼的。 用一整塊鐵板做鋤頭 我給大家講講鋤頭是怎么做成的。 打鐵時用的材料——鐵在買來的時候是一塊塊板狀的。我剛才所說的鋼也是用同樣的鐵,使用滲炭法來煉就成了鋼。 從一塊塊的鐵板到想要的形狀,需要一個加熱、錘打的過程。在溫度達到800度以上的時候,鐵板就會變軟并且可以使它彎曲。就是當鐵板燒到變成紅豆色的時候,就可以打出自己想要的形狀了。然后再進行与鋼的熔接。鐵和鋼一經熔接,鋤頭的基本形狀就出來了。熔接時的溫度大約在1600度以上。一听說1600度你們一定很吃惊,但并不是要在1600度旁邊呆很長時間,而且,進行熔接的地方只是一個小局部,溫度升高的地方也只是那么一角儿。 隨著溫度的升高鋼板漸漸地變成了白色,到了1600度,也就是可以熔接的時候,看上去真可說是白色的。溫度的調整全都是看顏色、憑感覺。再下來是用電錘來回來去地敲打,鋤頭的形狀就出來了。在進行敲打時材料的溫度也有900 度左右。物件不是一下子就能敲打好的,要重复好几次放進爐里燒、再拿出來打這樣的程序。 經過几個這樣的回合以后,逐步有了鋤頭的形,這才用模子來定形。定好了形還要把周圍多余的部分剪掉,用來剪鐵的是一台帶大剪子的裁斷机。裁斷時并不需要讓鐵變軟,在平常的溫度下就可以進行。 再下來是鍛壓鋤片的曲線。我用的鍛壓机還是戰前買的呢,已經成了古董了,可還很好用。用它這么一壓形狀就算完成了。然后還要再燒一次,在700 ∼800 度的溫度下,要輕輕按著物件,像在做點心一樣。 然后是熔接用來插鋤把儿的部位。這個角度很重要,所以要合著尺子來進行焊接。這些都完了以后,還要用研磨机打磨一下已經成形的鋤。這种用來打磨鐵器的研磨机可以把鋤片的背面打磨得又圓滑又鋒利。在鋤片基本制成了以后,還有最后一道工序就是“淬火處理”。所謂淬火處理就是把做好的物件再進行熱燒,然后在達到一定的溫度時進行急速冷卻。這樣一來,鋼的質地會更硬,更鋒利。 淬火處理時根据做法不同會出現粉裂。大体上淬火處理時,熱燒的溫度在800度左右,拿出來后使它急速冷卻。但是我們制作的源次鋤是用常溫,也就是在一般水溫的情況下進行冷卻的。由于鋼質的不同,從冷卻時的溫度,以及溫度与急速冷卻時的速度,可以看出淬火處理得是否得當。淬火處理時用的是淬火處理專用爐。 把做好的物件放進淬火爐,燒到所規定的溫度。 根据物件的种類不同淬火處理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樣的。 用鉛液進行淬火處理 過去,在制作“唐鋤”(中國式的鋤)的時候,通常是采用燒柴油或炭來進行淬火處理的。為了讓物件能均勻受熱,我用的是鉛液箱。就是把鉛先熔化,然后使它的溫度上升到做淬火處理時的溫度,鉛就熔化得像泥一樣了,這時候把物件放進去,它的受熱就很均勻了。在進行冷卻時,唐鋤是不用水而是用油的。冷卻得太急速了物件有時候會變脆,為了給它增加彈力,用油是最合适的。有人會擔心這樣一來油會不會燃燒起來,這里用的油是不易燃燒的油,所以,即便是把800 度高溫的物件放進去它也不會燃燒。經過油冷卻后取出物件,用砂子進行最后的打磨就算完活了。淬火處理的時間呀、溫度呀,這些在過去也全是憑感覺來判斷的,現在自然是用不著了。因為現在用的都是成套的裝置,每一個程序都是在控制下進行的,出來的東西也都差不多,特別是自從有了水溫計就更是方便了。 一般情況下的淬火處理都是用水來進行的,如果想讓物件柔軟、有韌性一些的話就用溫水或熱水。也有用油的,像唐鋤那樣。 普通的水是用來做急速冷卻的,也就是真正需要進行忽冷的時候才用水。但是更多的情況還是用熱水或者油來進行冷卻,因為那樣物件不會變得脆硬,而是硬中帶柔,且有彈力。 日本刀并不是用一根鋼材打制出來的,這些農具也一樣。一半是堅硬的鋼,而另一半就是稍軟一點的材料,這些物件都是這樣組合而成的。 我這里所說的“軟”呀、“硬”呀,你們一下子可能還反應不過來,真正用一下就能有体會了,材料軟的部位一旦碰到硬石塊,有的能被碰得彎曲或縮掉一點。 如果刃部很硬的話,就能把石塊切碎。那么,到底哪樣好呢?這要看物件是用來做什么的了。太硬了以后,切碎石頭是不成問題,僅容易把刃器的刃部打掉。所以,作為工具,我們都希望它應該是既能切碎石頭,又不至于讓刃部受損。日本刀就具有這樣的特性,而“源次鋤”也是本著以接近這种特性為宗旨進行設計打制的。當然,用源次鋤也許切不碎石塊,而“唐鋤”在碰到石塊之類的東西時還是有一定的強度的。 鐵匠的學徒過程 你們也許對我們鐵匠是怎么學徒的這一問題感興趣。但是,干我們這一行的每一個人都各自有不同的經歷,我能告訴你們的也只是我個人的經歷而已。我是那种最典型的子承父業,一切都是從給父親做幫手開始的。 最初只是燒燒炭,擺弄擺弄火,弄火就弄了一年多。炭的大小分成三种,不同的活計就用大小不同的炭。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鋸炭。你們不要以為鋸炭是因為炭塊的大小能決定溫度的高低,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它是跟要燒制什么物件有關。比如,是燒制很厚的東西,還是像刀那樣薄的東西,它們所要求的炭的長度是不同的。 我們用的炭大多是松炭、麻林炭和栗木炭。該用什么炭也是根据要燒制什么物件來決定的。我住的附近就有專門燒炭的人。鐵匠作坊里用的炭跟一般民家用來煮飯的炭沒什么兩樣。 松炭、麻林炭和栗木炭在用法上是有選擇的。松炭的質地比較軟,很容易燒透、燒盡,但是溫度上不去。麻林炭屬堅硬類,其炭質的密度也很濃,因此,燃燒起來溫度會很高。 學徒的第一步是把那些木炭鋸成一定尺寸的長度。下來,是學安裝或者削磨已經打好的工具,這是個力气活儿。那時候雖然也有砂輪机,但是,厚的物件可以在砂輪机上削磨,而像鐮刀那樣的物件就只好用手了。用的工具是我們自己做的像挫一樣的東西。現在早已經不用了。 學徒再下來就是該學著打制了。這也算是力气活儿吧。總之,就是一個熟悉怎樣把物件打得平整的過程。也沒有什么竅門,慣了自然就行了。要說掌握這個工藝需要多長時間?我那時剛學了沒多久,就都開始改用半机械半手工的了,不用像過去那樣全得憑感覺去判斷打制得到位不到位。所以,我學徒的時間可以說并不是很長。 燒制陶器的人常說,當你一看爐火的顏色就能知道爐內溫度的時候,你才可說是已經夠格了。而鐵匠,如果學不會看鐵在燒制時的顏色也是不行的。我們也是從顏色來判斷溫度的。 現在,整個的制作過程差不多都是用机器來完成了。過去我們是用大錘通通通通地打制的。而現在,連創磨物件表面也有了砂輪机,既快又方便。 我們做的物件歸根到底還是以手農具為主。現在,連農家都不用手去從事農業了,我們制作的工具再好又怎么樣呢?沒有人再用了。但要說手農具全都消失了倒也不确切,小面積的田間修整、耕作時,還會有手農具的用場,但人們也是買那种用完就扔的一茬性的農具,因為它們都很便宜。而像我們制作的農具,就是我剛才介紹的那种制作方法,出來的東西是要比一般商店里賣的貴一些。“源次鋤”的价格不算便宜。 曾經找人幫著推銷過“源次鋤”。那人一听了价格馬上說,“這可是全日本最貴的鋤了”。 我們的“源次鋤”一把賣九千日元(約合人民幣600 元),一般的鋤,如果從商店里買的話也要差不多四五千日元。 手工制作的東西是受用一輩子的。這一點跟木匠一樣。好的東西可以讓你用一輩子,當然,也包括修了用、用了修的情況。工具,用得越頻繁磨損也就越厲害,出現了磨損就修補,都是這樣反反复复的。即便是現在,還有人會拿著30年前買的工具來找我修理呢。 干打鐵的就是這樣。 把鋤擺放在壁龕里? 打鐵作訪今后的命運會怎么樣呢?只要農具還有需求,作坊也就還會存在。但是,如果手農具真的沒有需求了,我們就打些刀什么的。說不定還會有時興把鋤擺飾在壁龕里的那一天呢(笑)。 作坊減少的最主要原因,就是農業机械化的普及。剛開始的時候,先有了小型的農耕机,然后又有了拖拉机,就這么著慢慢地出現了各式各樣的農用机械。 現在我們打制的物件,從數量上看跟我父親那時相比還不足1 /10. 作為一种職業是不能成立的了,事實上現在已經不成立了。所以,我們除了打鐵以外,還要靠接一些像焊接鐵架之類的跟鐵有關的活計來彌補。翻開電話向導手冊,在職業分類欄中已經找不到“打鐵作坊”‘這一項了,它們都被“鐵工所”代替了。我們作坊的名稱沒有改為“鐵工所”,但也變成“鍛工所”了。“鍛工所”的意思是想告訴人們我們是打鐵的作坊。但是,打鐵的前景看來真的是不樂觀。也曾想過干脆放棄算了,但又真是舍不得也不甘心。就這么將就著吧。想想今后是不是還有可能會好起來,答案又是否定的。 手農具是在不使用机械的情況下才有需要的東西。這么一想,我倒是曾經想過到孟加拉國去,在那儿的打鐵作坊里指導他們打鐵算了。但是,打听了一下才知道,原來在孟加拉,農具的制作規模是很小的。在那儿,更多的也就是鐵匠拿著工具四處游走給人家修修舊農具什么的,作坊規模制作的情況少得近乎沒有。這大概是因為農民沒錢買農具吧,但听說他們的确沒有好的農具。為了不使日本的打鐵技術失傳,才想到了去孟加拉延續,也想到了只要他們能使用我們打制的工具,這個工藝不是一樣能保住嗎?但是,那里的人們是絕對接受不了這個价格的。所以,出口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越想越感到悲哀。打鐵的作坊會完全消失的。日本正朝著這個方向走。但我還是堅持邊干農業邊打鐵,就這樣一直干下去。 (1993年8 月29日訪談) ------------------ 亦凡圖書館掃校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