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正月初一,派趙匡胤領兵出征,將士們怨聲載道,恰好這天又碰上日全蝕。苗訓等利用這种天象,導演了一出戲。黎明,趙匡胤從夢中醒來,才知道自己被部下擁立為皇帝。 年方七歲的孩子當了皇帝,雖有符太后垂帘听政。但她一直處在深閏之中,不聞外事,哪里能有主見。這樣的孤儿寡婦,只有听從大臣擺布罷了。 國家暫時平靜無事,沒有兵馬出征,行政大權當然落在范質、王溥等人手中。這范質倒是忠心耿耿為后周效力。只是會辦具体事,眼光卻不那么敏銳。 這天,他忽然接到右拾遺鄭起給他一封陳述政見的信。內容說:“目前圣上新立,主幼國疑,近几十年來,改明換代,無不是因為主上年幼,缺少威信,而手握兵權,戰功卓者的武將,乘机而被擁戴,當了皇帝。要鞏固我大周天下,應注意削去一些禁軍將領的兵權。比如殿前都點檢趙匡胤,足智多謀,功勳赫赫,在禁軍之中,有崇高威望。像這樣的人,應多加提防,不可使久領大軍,以防生變。” 范質看了這封書信,不由笑了一笑,心中暗想,趙匡胤雖然戰功顯赫,官位已到禁軍統帥,但畢竟尚年輕,資歷不足,現在禁軍將領中,數以几十計的老將,大都是在太祖郭威時就當了節度使,那時趙匡胤還不過是晉王府的一個小小供奉官。現在雖然官階高升,那些老資格的節度使們如何能服他,不足為慮。” 但是,范質心中最害怕的就是現任西南路招討使,檢校太師的向拱。這向拱,就是向訓。在幼主柴宗訓當皇帝后,為了避皇帝諱,才改名為向拱。向拱資歷深厚,官位已至太師,可說是地位無以复加了。而且他在世宗征淮南時,總是他在京主持一切,世宗從淮南回京,又讓他去淮南坐鎮,簡直成了世宗的替身。這倒不可不防。 他思想已畢,便擬了一個武官的調整的方案,奏報符太后批准后宣布出來, 以李重進領淮南節度使,韓通領天平軍節度使,趙匡胤領歸德節度使,這些都是兼職,雖原來職務未免,但無戰事之時,都要出京就任地方職務了。 唯有同拱,則免去了招討使的實職,保留太師的榮譽官銜,任命為西京留守。地位崇高,但沒了統帥禁軍兵權,到西京洛陽上任去了。 這一處理,范質以為万事大吉,豈知一場風暴卻在悄悄地醞釀著。 不覺已是腊月,趙匡胤去宋州歸德軍處理政務。殿前司的參軍苗訓和楚昭輔,因主將不在,除了處理日常公文外,閒暇無事,便信步到街上出游,擇了一座酒樓,在雅座中小酌消磨時光。 三杯下肚,忽听隔壁雅坐中有人在議論。 一個人問:“鄭兄,你說的那消息究竟可靠嗎?” 另一個沙啞嗓子,顯然酒已喝多了,說道:“絕對可靠。是宮中王太監親自給我說的,他是從司禮秉筆太監竇公公那里听到的,為此事竇公公親自啟奏給大后,太后也看了,讓竇公公燒掉。” 另一人問:“你們說的是什么事?”顯然是第三者。 沙啞嗓子說:“是這回事。在世宗皇帝駕崩之后,竇公公整理圣上遺物,從一個圖囊中,找出一塊木牌,上書‘點檢為天子’五個字。” 第三者阿呀一聲說:“‘點檢作天子’那是指趙匡胤呀!” 沙啞嗓子說:“不是。那圖囊裝的是契丹邊境作戰地圖。世宗北征回來,已經病重,根本沒動過圖囊,顯然是在北方邊境時已經放進去的。那時點檢不是趙匡胤,而是張永德。” 第三者又說:“那么說,那時世宗皇帝是有意讓張永德當皇帝了。” 沙啞嗓子說:“也不是,大概是世宗不愿張永德當皇帝,所以北回來,在澶州便免去了張永德的點檢職務,只給他一個節度使名義,不讓他進京了。回京后,馬上立梁王為太子,可見是防止張永德當皇帝的措施。” 第三者又問:“那么那木牌從何而來?” 沙啞嗓子說:“那只有天知道了,不過据小弟分析,也許是張永德想當皇帝,制作了這木牌,以造輿論,被世宗查了出來,才收回的。” 第三者道:“其實,張永德當天子也未必不好,他本是太祖皇帝駙馬,有半子之份,而世宗皇帝,只是太祖娘家侄儿,雖然被太祖收為義子,從親緣上看,也未必比上張就德近。” 沙啞嗓子說:“不能這樣說,皇帝是那么容易當的?要論人才,不能論親疏,還有個李重進,乃是太祖外甥,一直是太祖得力臂膀,后來太祖在彌留之際,招世宗和李重進入內,讓李重進向年輕于他的世宗跪拜,以定君臣之禮,可見太祖是講人才,而不是論親疏的。” 第三者道:“人才,人才。現在世宗輕崩,立一個七歲皇帝,有何和,如何服眾,恐怕會有人覬覦皇位,天下又要大亂了。” 第一人大喝道:“住嘴,此事豈可你亂議論,如果宰相知道不僅免你的職,還要殺頭!” 這一聲喝,那二人才住了嘴。改換話題說:“听說第四巷新來一個說書的妞儿,講得可漂亮,咱們快點吃飯,飯后去听書吧。” 他們這些話,都被隔壁的苗訓、楚召輔听得一清二楚,二人同時都嚇出一身冷汗,那還有心思吃酒,匆匆吃了飯,會帳下樓。 回到衙門,二人坐在公事房中閒談。苗訓才開言說道: “酒樓上那几個人的話你都听到了,看來幼主即位,喪失人心,恐怕又要大亂了。梁、唐、晉、漢、周,不足五十年,換了五個朝代,刀兵四起,百姓可要受苦。” 楚昭輔道:“現在需一個能鎮壓得住天下,并能使之長治久安的大英雄出面,才能避免了場國內刀兵之災,這确是刻不容的大事。” 苗訓道:“你認為當今中國究竟何人才能提此重任?” 楚昭輔道:“這個問題,我想苗先生必定已有主見了,你我可否各自把自己的看法寫在手心上,對比一下,再作商討!” 苗訓點頭說:“可以。” 當下,二人就取文案上毛筆,各在手心寫就。然后握住拳頭,湊在一起。苗訓低聲喝一聲:“開!” 二人同時展開手掌,只見苗訓掌心中寫的是一個趙字;再看楚昭輔,掌心中寫的也是一個“趙”字。 二人一齊鼓掌大笑。 苗訓道:“既然我們看法一致,可見要統一天下,安定斯民,非此人不可。” 楚昭輔道:“我觀察很久了,在當前武將中,除了趙點檢之外,無人能使絕大多數武官心服擁戴。只是趙點檢生平以仗義豪俠稱著。 他与世宗皇帝結拜過兄弟,怕不肯奪周室江山的。他也有可能愿竭力輔佐幼主長成。” 苗訓搖頭道:“這太難了,幼主將來是賢是愚,將來能否安定天下,目前尚難定論。而身為大將,如功高震主,必遭人忌,誹謗四起,時刻會有橫禍降身,漢朝大將軍霍光就是一個例證,智者必不如此。只要有辦法擁立他為帝,他不會不接受的。”楚昭輔道:“那么先生有何辦法,擁立趙點檢為帝?” 苗訓道:“山人自有妙計,閣下能配合,大事定矣。” 楚昭輔道:“如何配合?有何妙計。” 苗訓道:“你且附耳過來。” 二人低聲耳語一陣,如此,如此。說畢,不由一齊鼓掌大笑。 轉眼已到新年,正月元旦,符太后和幼主升乾元殿,接受百官朝賀元旦。雖然已換了皇帝,年號卻仍用世宗柴榮的年號,稱為顯德七年(公元960年)。 朝賀已畢,于廣德殿賜筵,大宴群臣。符太后与幼主卻不參于宴會,起駕回宮,委托宰相范質主持宴會。 正飲宴間,殿內忽然昏暗下來,如同夜色將至,大家吃了一惊,一齊奔出殿外觀看,只見太陽之下,又有一日,黑光摩蕩,遂漸上升,最后二日竟然合而為一,頓時地上黑暗得伸手不見,漸漸恢复了原形,重見光明,光華四射,分外燦爛。 眾臣紛紛惊疑不定,正旦之日,現此奇象,不知立阿吉禍福。有人說是天狗吃太陽,有人立即反駁,說天狗是無形象的,項多咬去太陽一角,如此明明看到一個黑太陽,貼在太陽之上。如何能是天狗? 如果在今天,一般人都會知道這叫做日全蝕。但古人在科學不發達的時候,如何能知道?一般日偏食,月亮球体未遮住太陽的部分是看不見的,肉眼觀察,只能看著像太陽缺了一角。而且全食則可看出整個月亮環体,像整個黑太陽。日蝕年年都有,但能看到的地方卻都不相同,但有一個特點,日蝕之時,必然是在中國農歷某月的初一,而在正月初一的日全蝕,而又恰恰能在開封地方看到這個巧合,恐怕一万年也難遇上一次。無怪乎當時大臣們的惊疑不定了。正在紛紛議論,只見宰相府椽捧了一份八百里加急軍事文書,匆匆奔人,來見宰相。范質拆開一看,登時急了。只見內容是說契丹聯絡北漢,一起侵犯邊境,契丹兵出定州,北漢兵則出井陘,威逼鎮州了。當地鎮守官員,飛騎馳奏,請朝廷火速派兵前往抵御。 范質連忙找王溥与魏仁浦進入房商議。王、魏二人都是依著范質的意見辦事,見如此大事,便一齊道:“請問范丞相,以為派誰去為合适。”范質縐著眉道:“适才天象變异。接著又接到這樣的軍書,料想這次必會有一場惡虎,不同以往,必須派一員大將,方可奏功。” 他說著,肚子里把一些能擔當起兵馬大元帥責任的大將一個個地想了一遍。除了韓令坤鎮守北邊,未在京師外,有資格任此職的,只有向拱、張永德、李重進、趙匡胤四人。由于他對前三人有點偏見,想了一陣說:“我認為只有殿前都點檢趙匡胤領兵前往合适。”王溥、魏仁浦自然無异議,便道:“如此,咱們便去奏知太后定守。” 范質想了一下說:“且慢,契丹北漢分別由北和西地攻,應另選一將,与趙匡胤配合作戰,方是万全之策。我以為殿前副都點檢慕容延釗适合但當此任。”在范質心中,以為慕容延釗,從征北漢到征淮南,一直直屬世宗指揮,獨當一面,自成体系,不是趙匡胤部下,讓二人合作北征,可以互相制約,不致生變。他以為自己的想法很聰明,提出來之后,洋洋得意。 商議已定,三人便一同到后宮求見符太后,奏明此事,符太后自然一一應允。范質等便出來宣旨。百官正在廣德殿飲宴,受了日蝕的變故,惊疑不定,又見宰相等匆匆离席,不知了發生了什么大事,肚里各自紛紛猜測。 忽見范質等回來,宣讀匆匆寫就的旨意說:“由于契丹、北漢聯合侵犯,鎮定二州告急。特派殿前都點檢趙匡胤為兵馬大元帥,殿前副部點檢慕容延釗為兵元帥兼先鋒指揮使,克日興兵,前往河北邊境御敵。”宣布剛畢,因見鄭恩霍地跳起來罵道:“好個驢毬入的契丹,早不來,晚不來,樂子正在過年,有酒有肉地吃喝,他卻來了。”趙匡胤喝道:“住嘴!不可胡說。”當即与慕容延釗共同接旨謝恩,令眾武官不得散去,等候听點參加出征。 趙匡胤、慕容延釗、范質、王溥、魏仁浦便一同到便殿商議出兵之事,決定由慕容延釗發點兵五万作為前部,于正月初二先行出發,趙匡再點兵八万,于正月初三出發。并點鄭恩、高怀德、韓重、宋延渥、張光翰、趙彥徽、王彥升、張令鋒、羅延瑰、趙匡義。曹彬、潘美等將,率水陸兵馬隨征。石守信、王審琦任京師內外都巡檢,負責保衛京師。 范質只看見這些將領中,倒有一半不是趙匡胤嫡系,心中更為放心。勉勵了几句,吩咐准時出師。匡胤和慕容延釗出來,即點齊隨征諸將,讓他們回去召集部下,准備出征。眾將紛紛領命而去。 楚軍各營之中,由于國家承平,半年多來平靜沒戰事,雖然士兵不得擅自离營外出,但時值新年,放假三日,所以聚眾在營內飲酒賭博者有之,請假一二個時辰外出逛街者有之,個別家在城內的軍官和士兵,請假回家團聚者有之。忽然听到次日要整隊出征的消息,不由怨聲載道。不過軍令如山,誰敢不遵,于是一陣忙亂,指揮使尋裨將,种將找軍頭,軍頭找士兵,到處亂紛紛,終于將隊伍集合整齊。初二黎明,慕容延釗率五万兵馬先行出發。 趙匡胤在初二日又忙了一天,才將八万大軍點齊,于初三日上午,領了眾將,及謀士趙普、苗訓、楚昭輔、李處耘等人,出陳橋門北上。范質、王溥、魏仁浦等大臣,以及張永德、韓通、石守信、王審琦等將領,均出城送行。 趙匡胤率領大軍一路北行,到午后日頭偏西方到了离汴京四十里的陳橋驛。匡胤途下令安營,造飯休息。趁著紅日西斜,天色尚未黃昏,苗訓和楚昭輔閒暇無事,遂出出驛外,賞玩野景,只見那野外寒林片片,哀草一望無際,日光漸漸發出紅黃之色,洒得大地一片金黃。乳白色的浮云,也逐漸變成綺麗的彩霞。二人沿著村頭小徑走去,只見無數周兵,正在搭營帳和埋鍋造飯。 几個軍頭、軍校見二人走了過來,忙過來見禮。說道:“兩位先生新年安好。” 苗訓道:“好,諸位將士年過得好?” 一個軍頭不滿地道:“好個屁,大年初一我老婆偏要生孩子,我請假回家照顧一下,誰知前腳進門,后腳就有大兵來傳令,要集合北征。只好匆匆回營,我那老婆如今大概已生了,可我還不知道生的是男是女。” 他這一說,引起一陣哄笑。 另一個軍頭說:“說老實的,大年初一,突然下令出征,不少士兵不樂意,尤其初一那天,天上忽然出現一個黑太陽,緊貼在太陽上,一瞬間地上黑得如夜,后來總算又出來一個太陽,黑太陽才隱沒不見了。因而士兵們紛紛議論,遇上這怪事,恐怕這次出征不利。所以情緒有點頹唐。”有人插嘴說;“苗先生精通天文,何不把這天象給大家解釋一下呢?究竟是吉是凶?”苗訓道:“這件事很難說,說它是個凶兆,并不錯,要說這是個吉兆,同樣也能說得過去。”大家愣然道:“這怎樣講?” 苗訓故作沉吟道:“這事卻不便講,一旦說出去,我苗訓豈不犯了大罪。” 眾軍頭那里肯依,非要苗訓講個明白。一個軍頭道:“都是一個軍營,趙點檢的老部下,說出來何妨,俺們絕不外傳,給苗先生招來不利。”眾人也紛紛勸苗訓講出,以解眾人的疑惑。 苗訓被逼得沒法,只得說道:“我要說出來,還請各位遵守信用,千万不可再傳給其他人。”眾人立即點頭應允。 于是苗訓才低聲開言道:“夫日者,君王之象也。兩個個太陽并見于天空,乃是兩君并立之象,一個黑太陽隱退,一個新太陽光華倍增出現,乃舊君隱退,新君出現之兆。所以從舊君方面說,當然是個凶兆;如從新君方面說,當然也是吉兆。所以我才說,無論說凶或說吉,都能說得通。而我覺得恐怕我們大周又得改朝換代了。只是那新君還不知應在什么人身上。你們想這話豈敢亂說的,望大家心里明白就是,千万別傳出去。這可是開不好要掉腦袋的事啊!”一個軍校把大腿一拍,說道:“苗先生真神人也。早在京城,我就听說過一件傳聞,說是在宮中發現了一塊‘點檢作天子’的木牌。這新君必然應在我們趙點檢身上。” 眾軍頭一齊歡呼道:“如果趙點檢當了天子,這真是上天有眼。趙點檢一向愛兵如子,關心咱們疾苦,要比那個七八歲娃娃強得多了。” 有一個軍校疑問道:“趙點檢素來以忠義著聞,只怕他自己決不肯當這皇帝,承受背主惡名,苗先生說的這天象,究竟應在何時?” 苗訓道:“天象既顯,變應就迫在眉睫了。不過這事關系重大,今日我泄露天机,罪過重大,希望列位千万不可亂傳。”苗訓說過,拉了楚昭輔便走,看看天近黃昏,各軍已到開飯之時,也便赶回中軍。 軍營中的將士們,還在為前日出現黑太陽的事,私下議論紛紛,談論個不休,如今有了這新奇又振奮人心的答案,哪里還能竭制住人不說,于是一傳十,十傳百,不過一個晚上,傳得全軍士兵和下級軍官無人不曉。 張光翰和趙彥徽听到部下种將來報告這個消息,商議了一下,忙來見高怀德,這高怀德沒有參加過當年結拜,但高怀德与趙匡胤有著特殊世交友誼,早已彼此視同兄弟,而且年齡最長,職務最高,而且文武全才,所以在趙匡胤老部下之中,高怀德已成為除了趙匡胤之外,另一個領袖人物了,因而有事都要找他斷決。 當下張光翰、趙彥徽把軍中下層在盛傳立點檢為天子的話,向高怀德說了一遍。高怀德低頭想了一下,歎口气道,如果是軍心擁護趙點檢,這個机會不可放棄。目前主上幼弱,又缺少賢明宰相輔佐,只知派兵征戰,不知体恤將士,以致釀成軍心不穩。弄到這种地步。我們不如應天順人,先擁立點檢為天子,然后再揮師北征。兩位以為如何?”張光翰道:“這辦法最好。”高怀德又想了一下,說道:“要擁立點檢當天子,第一要所屬各部主將一致擁護,方不至引起意見不一,而拼殺起來,則會弄巧成拙,造出麻煩來。第二,得与几位軍師商量,定出擁立辦法,方能一舉成功。” 因派了小校先請趙普、苗訓二人前來議這事。 趙普道:“當前主少國疑,擁立新君已成為不可逆轉的大勢。自不待言,第一步要召集各部主要將宣此決定。目前,部下諸將,大都是點檢多年舊部,只張令鐸、韓重、王彥升、宋延渥四將,尚不知態度如何,須先征得他們同意,方不動生變。” 苗訓听后微微一笑,說道:“此四人俱不足為慮,也必擁戴無疑。”趙普惊問:“何以知之?” 苗訓道:“山人留意久矣。那王彥升雖為張永德部將,但他生平所欽佩者,唯有趙點檢而已。更加之張永德,本為太祖駙馬,世宗一直引為左右手,無論征北漢或征淮南,都是世宗最親信人物,世宗一直稱其為姐夫,可是北征契丹回來,世宗卻無緣無故,突然免去張永德殿前都點檢職務。張永德部下都有些忿忿不平。不僅王彥升不肯為柴氏江山賣力,即使是那張永德也有些心冷了。至于宋延渥,本是后漢高祖劉智遠的女婿,后雙被周太祖郭威所篡,宋延渥不過是在人屋檐下討生活,決不會為郭威創下的江山賣勁。至于韓重,乃一勇之夫,篤信佛教,現在上天垂象,改朝換代,他焉敢逆天行事?所以這些將領,俱不足慮,至于張令鐸為人如何,山人不必多說,請高將軍講一下吧。” 高怀德道:“張令鐸為人豪爽,胸無城府,去年伐契丹時,我与張令鋒隨韓通提任先鋒,在一塊相處數月,那韓為人剛愎自用,驕傲自大。張令鐸常受韓通的气,几次找我哭訴。我對他多加勸慰,后來,關系密切了,無慶不找我傾訴,听取意見,這人肯定听我的,不會妨事。” 大家听了,都十分欣喜道:“如此說來,諸將可以一致擁戴點檢為天子,是沒有什么障礙了。”趙普道:“既然如此,派何人前往勸說點檢,還是有恰當人選方可。”苗訓道:“最好是請匡義將軍去講,另外你不妨一同前去。” 高怀德點頭道:“此事由匡義去最為合适。” 于是便派人去請趙匡義,不一時匡義來到。高怀德便把大家商議要立趙匡胤為天子的意思,向匡義說了一遍。匡義道:“吾兄平素講忠義,如果冒冒失失去講這問題,必定被他拒絕,事情反而弄僵了,必須想一妥當的策略,使他無法推辭才好。”正在商議之際,只見有軍校來向高怀德報告說:“現在軍營中士兵紛紛傳說,要擁立趙點檢為天子,待請求將軍去向點檢進言,勸點檢即天子位,并且說,當今幼主不体恤將士辛苦,大年下不讓歇上一二天就讓出征,我們何必為這种天子賣命,如果趙點檢不愿當皇帝,士兵就都不愿干了,打算回家种地。” 高怀德听了,對趙普等道:“軍心已變,事在速行,應迅速召集諸將,說明此事,再請匡義、趙普二位入內勸駕。” 趙普道:“勸說主要是把大義說明,點檢決不會親口答應,說愿意當皇帝的,全靠大家設法擁護,使他既不必開口,也推辭不掉,這才万無一失。” 苗訓點頭道:“這話有理,山人已作了妥善安排,趙兄請放心好了。” 趙普听他這樣說,便向高怀德道:“如此,便速去請眾將來商量好了。” 不一時,眾將來到,高怀德尚未開口,只見張令鐸便先說道:“高大哥,營里軍士亂了,都在議論要擁立起點檢當天子。你說應該怎么辦啊!” 言未畢,鄭恩便跳起來說:“大哥當過皇帝,自然該二哥當,可是卻換成個七歲娃娃當,驢毬入的懂個屁。當然就讓給二哥,樂于一万個擁護。” 高怀德道:“為此,我特請大家來商議,目前主上幼弱,太后又不諳政務,如此下去,天下必大亂,我等拼死效命疆場,即使掙下汗馬功勞,又有誰來說句好?正月初一,兩日并出,一日沉沒,乃是改天換日之象,天象既定,我等不可逆天行事。愚意先擁立點檢作天子,再行北征為是。不知眾位將軍意見如何?” 眾將听了果然一致擁護。苗訓道:既然如此應請各位將軍營向全部士兵傳達決定,制止再作議論,以安眾心。于五更時集合整隊,待新天子出帳,立即取行擁立之禮,大事就可定了。”眾將一一領命散去,自去曉諭所部將士。次日黎明,各軍排列隊伍,在陳橋驛外荒野中一齊鵠立。指揮使以上高級將領,齊集中軍大帳外等候匡胤。 這時匡胤剛剛起身,正在盟洗,見匡義、趙普二人進來,便問何事。匡義便把眾將的意思說了一遍。匡胤听了吃了一惊,說道:“此事如何可行,我受世宗深恩,方有今日地位,正應努力報效,如取天下于孤儿寡婦之手,豈不是陷我于不義,讓唇人笑罵。諸將欲圖富貴,而打算擁立,還情有可原,你是我親兄弟為什么也這樣糊涂,跟著起哄。” 匡義道:“不然,此事不可逆轉者有三,上天垂象,不可逆天,此其一也,當前幼主暗弱政治不能清明,兄如不愿當天子,必然會使天下大亂,刀兵四起,百姓遭殃,周室天下也必不可保,世宗子孫必將受害。所以從為國、為民,為保護世宗子孫計,唯有吾兄挺身而出,即天子之位,才能避免刀兵禍亂,此其二也。現在三軍諸將及兵丁,全把期望寄托在兄長身上,昨夜軍中士兵紛紛議論,說是如果點檢不肯為天子,大家都要散伙回家种地,在軍營已毫無奔頭了。為了穩定軍心,此事怎可推辭,此其三也。有這三點,吾兄万万推辭不得,還是滿足三軍諸將愿望,即天子之位,以安軍心。正因兄弟也覺得從大義上講,實在推辭不得,所以才來稟告。” 趙普也道:“此舉不僅關乎國家昌盛,百姓禍福,而且關乎能否實現世宗統一中國遺愿。如點檢不愿為天子,必將引起天下大亂,刀兵四起,國家繼續四分五裂,不能穩定,世宗只有含恨于九泉了。明公平日以仗義豪俠稱譽于時,現在豈呆以怕受惡名的一已之私,而不敢力挽狂瀾勇擔重任。明公不可上違天意,下失民心。 匡胤听了二人的話,沉吟了片刻,才說道:“且待我出去會見諸將,向他曉諭道理,穩定一下軍心,再想法讓他們不要立我為天子。” 說畢,匆匆梳洗完畢,穿上官服,走出帳來。只見眾將環立于帳外。高怀德一見趙匡胤出來,便道:“三軍無主,一致要求擁立點檢為天子。”匡胤正欲開言,苗訓和楚昭輔早已把暗地准備好的黃袍取出抖開,一左一右,從身后走上前去,替匡胤技在身上,高怀德見了,怀中掏出令旗一擺,只見眾將及士兵一齊下跪朝拜,齊呼万歲,聲徹田野。匡胤無法,只得說:“如此大事,你們不和我商討亂來。我受世宗深恩,今尸骨未寒,便代其天下,世上輿論如何說我?” 趙普道:“完成其統一中國的未竟事業与心愿,正是報答世宗的最好行動,于世宗子孫,妥加优待,使之安享快樂,也便無愧于心了。”說畢,諸將一致請匡胤上馬,回師汴京,登皇帝位。匡胤無奈,只得說道:“要我回汴京,需遵我三點,第一,幼帝和太后,我當北面事之,你等決不可冒犯;將士非有命令,不得擅入宮閾。第二,京內大臣,都是我舊日同僚,你們對任何一人,都不得隨意欺凌;第三,不准乘机搶掠府庫和富庶百姓,不許進入所有官員百姓私宅扰民。這三點你們必須做到,并嚴格約束部下,違令者斬!如能做到這三點,我便同意回京,如做不到,我死也決不回去。” 眾將忙說:“謹遵万歲旨意!”匡胤這才下令,向汴京回師。并且先派了潘美和楚昭輔快馬入城。讓潘美先通知石守信、王審琦二位京城內外都巡檢,讓他們注意維持京城治安,然后再通知宰相范質、王溥正式告知擁立新君之事。楚昭輔則赴府,稟告匡胤母親及家人,安定和保護家屬。二人領命去了。 匡胤又派王彥升領隊先行,自己統大軍隨后出發。 趙普、苗訓、李外耘并馬走在一起,都十分輕松,會心地微笑。原來自那天苗訓和楚昭輔在酒樓上听到食客議論皇宮出現“點檢為天子”的木牌后,回府商議,便串通了趙普、李處耘.四人聯合設下了計謀,所謂正月初一的邊境緊急軍情,軍中傳播的謠言,都是他們偽造和傳播出去的,又恰好撞上了日全蝕,使他們一手導演的喜劇更加精采。 ------------------ 小草掃校||中國讀書网獨家推出||http://www.cnread.net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